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拒绝元朝招降的过程是怎样的?

朱元璋拒绝元朝招降的过程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325 更新时间:2024/2/9 5:47:56

朱元璋之所以能在江南从容发展势力,是因为刘福通领导的北方红巾军牵制了大部分元军主力,事实上成为朱元璋的一面屏障,"林儿横据中原……蔽遮江、淮十有余年。太祖得以从容缔造者,藉其力焉。"(《明史·列传·韩林儿》)

元至正十九(公元1359年)四月,赵均用杀害毛贵,毛贵是刘福通派出的东路北伐军的将领,驻守山东各地。七月,毛贵的部将续继祖杀害赵均用,山东的形势陷入混乱之中。

察罕帖木儿等人趁机疯狂反扑,北方红巾军渐落下风。元至正十九(公元1359年)八月,元将察罕帖木儿率军攻占龙凤政权的都城汴梁,刘福通被迫保护小明王韩林儿退至安丰。

当时朱元璋的地盘处于陈友谅和张士诚之间,察罕帖木儿一旦挥师南下,朱元璋将三面受敌,为了自保,朱元璋派使臣到汴梁与察罕帖木儿通好,示弱并表示友好,企图转移对方的注意力。

可是察罕帖木儿扣住了朱元璋的使者,没有答复。

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刘福通派出的三路北伐军中,中路军和西路军逐渐耗尽力量,察罕帖木儿调集元军猛攻山东,到八月时,只剩陈揉头仍在坚守益都。

当时朱元璋正准备亲自率军西征陈友谅,为解除后顾之忧,他再次遣使与察罕帖木儿通好。

察罕帖木儿把此事上报朝廷后,元顺帝决定招降朱元璋,派招降使者走海路到庆元。庆元是方国珍的地盘,方国珍及时通知了朱元璋。

但朱元璋没有理会,他向察罕帖木儿遣使通好只是权宜之计、无奈之举,并非真的想投降元朝。

而且,一位谋士前来献计,为他拨云见日,使他更坚定了拒绝投降之心。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六月,宁海儒士叶兑来到应天,向朱元璋献上一纲三目之天下大计,建议朱元璋拒绝察罕帖木儿的招降。

与此同时,在陈揉头的秘密策动下,田丰、王士诚刺杀察罕帖木儿。

朱元璋很快收到了察罕帖木儿遇刺身亡的消息,他面临的压力大大减轻。

不过,元顺帝马上便任命察罕帖木儿的养子王保保为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王保保接任了养父所有的官职,统领养父的兵马。那么他势必要为养父报仇,带兵猛攻益都。

这年十一月,王保保攻陷益都。这或许可以说明,王保保虽然年轻,但战斗力并不弱,他如果带兵南下,势必也将给朱元璋造成不小的困扰。

益都是北方红巾军在山东的最后一座城池,从此,小明王韩林儿和刘福通安丰成为一座孤城,随时可能对手攻击的目标,定然不是如狼似虎、拥有精兵强将的王保保的对手。

这年十二月,朱元璋派人把招降使者接到应天,此时益都失陷的消息很可能已经传到应天,但是朱元璋仍然明确表态不投降元朝。

此时尚不确定王保保会不会立即挥师南下,所以朱元璋当时是冒着风险做出决定的,是需要一定的胆色和勇气的。

当月,王保保派出的使者尹焕章从海路乘船也到了应天,而且送回了察罕帖木儿先前扣留的使者,还向朱元璋赠送了马匹。

那么,朱元璋是如何化解风险的呢?

次年正月二十五,朱元璋派中书省汪河带着书信护送尹焕章返回汴梁,也就是说尹焕章在应天至少待了二十六天。

而且,元朝的招降使者到达庆元时,北方的局势尚不明朗,于是朱元璋一直避而不见,招降使者在庆元待了近一年的时间,才被接到应天。

据此推测,朱元璋的策略是:盛情款待王保保的使者尹焕章,尽量拖延尹焕章返回汴梁的时间,这样一来,朱元璋拒绝投降的消息,便会晚一些传到王保保那儿。给王保保造成一种短暂的假象,让王保保误以为朱元璋已经投降元朝,而放心大胆地与死对头孛罗帖木儿开战。战事一开,想要立即停下来就难了,朱元璋这样打了一个时间差。

事实上,王保保攻占益都后,很快便和孛罗帖木儿大打出手,陷入混战。

为了延缓王保保的兵锋,朱元璋尽力表现出友好和诚意,在给王保保的书信中表示愿意保持友好联系,互通信使和商贾,“信史继踵,商贾不绝,无有彼此,是所愿也”(《明太祖实录》)。

一方面拒绝元朝的招降,另一方面又试图与手握重兵的王保保交好,朱元璋纵横捭阖,左右逢源,努力打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局势,充分显露出其胆色和智谋。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最后把皇位还给李唐,至少有哪三方面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皇位

    大唐在武则天执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使大唐成为当时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强国,至于为什么治国有“贞观遗风”的武则天,最后要把皇位还给李家,中国历史故事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武则天老了经常接触过老人的人,应该都清楚,老人比较容易怀旧,而且还念旧。武则天登上帝位时就已经

  • 西晋武元皇后杨艳,她为西晋的发展埋下了哪些祸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艳,西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杨艳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封建社会,绝大多数皇帝都有皇后,而且有很多贤后辅佐皇帝成就一番伟业。很多皇后也凭借个人魅力获得皇帝宠爱,这是比较幸运的。这位皇后就是一位幸运儿,她的皇帝老公十分宠爱她,但她却凭借恩宠干政,为王朝的发展埋下祸根。这位皇后就是晋武帝

  • 宋明帝刘彧的一生有何变化?登基称帝后的他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明帝刘彧,南北朝

    宋明帝刘彧的一生有何变化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现在有许多宫廷剧刻意表现皇帝的崇高地位和安逸的生活,诱导观众意淫,来达到收视效果。一些网友也比较喜欢用“朕”,“寡人”,“拉出去斩首”这类字词来过一过皇帝瘾,给生活增添一点趣味。可是,历史上的皇帝真的是人人至高无上,都

  • 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文武大臣为何没有很出名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秀,东汉

    刘邦创业,身边文有萧何、张良,武有韩信、樊哙、曹参等人。朱元璋创业,身边文有李善长、刘伯温,武有徐达、汤和、常遇春等人。三国君主们就更正常了,曹操、刘备、孙权身边,哪个不是文武双全?而且都很知名。诸葛亮、荀彧、关羽、夏侯渊、周瑜、张昭等,几乎是张口就来。现在我们就能搞清楚,为啥汉光武帝刘秀在历史上那

  •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晚年时期为什么会众叛亲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拓跋珪,北魏

    对拓跋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拓跋珪是北魏开国皇帝,他少年英才,雄才大略。怎奈晚年精神失常,最终死于宫廷政变。拓跋珪有着扑朔迷离的身世,他的祖父是代国开国之君拓跋什翼健,父亲是拓拔寔。但是《宋书》《南齐书》等史料中却说什翼健娶了儿媳,生了拓跋珪。这件事扑朔迷

  • 历史上权臣的结果和名声都不好 诸葛亮为什么是一个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权臣诸葛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知道,历史上的权臣名声都不好,因为无论权臣怎么做,他和皇权就是一对天然的矛盾,对皇权就是一个伤害。在皇权制社会,权臣本身就是不被允许的。所有的权臣,如果他们不夺取皇位,最终都没有好的结局。比如董卓、霍光、鳌拜等等,结局都是很悲惨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李广封侯为什么那么难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李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广难封,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虽然《史记》对李广有一些偏颇之处,但是作为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还是毫不隐晦地记录下来了。可是后人大多只记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赞美,再加上“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煽情,让李广成为怀才不遇的代言人。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史

  • 历史上有几位以“仁宗”为庙号的皇帝?他们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仁宗

    对历史上的仁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皇帝数不胜数,其中能称得上明君也为数不少,但是以“仁宗”为庙号的,遍观历史,也唯有四位而已。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个“仁”字。“仁”号称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

  • 隋炀帝登基后颇有作为,为什么历史中他的骂名多过美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炀帝,隋朝

    隋炀帝杨广的形象十分极端,他导致了隋朝灭亡,却也做了很多造福后世的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历史中的亡国之君大体分为两种:一是昏庸无能,二是生不逢时。前者如秦二世胡亥(其实秦朝是结束在三世子婴手中,但是他登基以后被赵高逼着改“皇”为“王”,回到诸侯国等级,因此不提),偏信赵高,

  • 蒋琬去世后,费祎和姜维对蜀汉的发展有何不同的意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费祎,三国

    三国蜀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临死之前曾秘密上表给蜀汉后主刘禅,表示蒋琬可以接替自己。建兴十二年(234年)至延熙九年(246年)为蒋琬辅政时期。蒋琬执掌蜀汉大权期间伺机北伐,他还曾派遣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