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最后把皇位还给李唐,至少有哪三方面的原因?

武则天最后把皇位还给李唐,至少有哪三方面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929 更新时间:2024/2/9 5:44:00

大唐在武则天执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使大唐成为当时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强国,至于为什么治国有“贞观遗风”的武则天,最后要把皇位还给李家,中国历史故事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武则天老了

经常接触过老人的人,应该都清楚,老人比较容易怀旧,而且还念旧。

武则天登上帝位时就已经67岁了,她真正考虑立太子的时候,年纪差不多已经快80岁了。

即使是在现代,快80岁的人那也是老态尽显,即使武则天保养的再好,也扛不住岁月的侵蚀。

武则天这一生,还是李家的人陪她的时间更多一些,她在老年回忆往事的时候,自然也会念着李家对她的好,所以在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她站在李家的立场上也要更多一些。

第二,宰相狄仁杰的一番话打动了武则天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等人想要谋求太子之位。

他们多次派人向武则天谏言说:自古以来,皇帝都只立同姓(武姓)的人为太子,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立异性(李姓)人为太子的。

一边是亲侄子,一边是亲儿子,究竟立谁,武则天心中也很是纠结。

宰相狄仁杰就趁机向武则天进谏说:陛下认为侄子和儿子,哪一个更亲近呢?陛下若是立儿子为太子,那么死之后还能进太庙享受后世祭拜;若是立侄子的话,还从没听说过有侄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庙的。

武则天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认为狄仁杰说的确实有道理,所以就断了立武家子弟为太子的心思,并将李显秘密的接回了洛阳。

第三,武则天看到了支持李唐的势力还很强大

当然,狄仁杰的话虽然能打动武则天,但促使她做出最终归还皇位决定的,还是她看到了支持李唐势力的强大。

这里举两个例子。

第一,在狄仁杰劝谏之后没多久,连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张易之兄弟,都在有心人的劝说下,经常在武则天的耳边吹风,建议她立李显为储君。

第二,有一次大唐征兵,刚开始的时候应者寥寥,各地设立的征兵办事处都闲的没事干。后来人们听说李显来了,洛阳北郊的一处山头,竟然被来应征的人群挤的满满当当。

此时的武则天才意识到,哪怕她最终将皇位传给武家,他们恐怕也守不住这江山,反而会给武家带来灭族之祸。

标签: 武则天皇位

更多文章

  • 西晋武元皇后杨艳,她为西晋的发展埋下了哪些祸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艳,西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杨艳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封建社会,绝大多数皇帝都有皇后,而且有很多贤后辅佐皇帝成就一番伟业。很多皇后也凭借个人魅力获得皇帝宠爱,这是比较幸运的。这位皇后就是一位幸运儿,她的皇帝老公十分宠爱她,但她却凭借恩宠干政,为王朝的发展埋下祸根。这位皇后就是晋武帝

  • 宋明帝刘彧的一生有何变化?登基称帝后的他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明帝刘彧,南北朝

    宋明帝刘彧的一生有何变化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现在有许多宫廷剧刻意表现皇帝的崇高地位和安逸的生活,诱导观众意淫,来达到收视效果。一些网友也比较喜欢用“朕”,“寡人”,“拉出去斩首”这类字词来过一过皇帝瘾,给生活增添一点趣味。可是,历史上的皇帝真的是人人至高无上,都

  • 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文武大臣为何没有很出名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秀,东汉

    刘邦创业,身边文有萧何、张良,武有韩信、樊哙、曹参等人。朱元璋创业,身边文有李善长、刘伯温,武有徐达、汤和、常遇春等人。三国君主们就更正常了,曹操、刘备、孙权身边,哪个不是文武双全?而且都很知名。诸葛亮、荀彧、关羽、夏侯渊、周瑜、张昭等,几乎是张口就来。现在我们就能搞清楚,为啥汉光武帝刘秀在历史上那

  •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晚年时期为什么会众叛亲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拓跋珪,北魏

    对拓跋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拓跋珪是北魏开国皇帝,他少年英才,雄才大略。怎奈晚年精神失常,最终死于宫廷政变。拓跋珪有着扑朔迷离的身世,他的祖父是代国开国之君拓跋什翼健,父亲是拓拔寔。但是《宋书》《南齐书》等史料中却说什翼健娶了儿媳,生了拓跋珪。这件事扑朔迷

  • 历史上权臣的结果和名声都不好 诸葛亮为什么是一个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权臣诸葛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知道,历史上的权臣名声都不好,因为无论权臣怎么做,他和皇权就是一对天然的矛盾,对皇权就是一个伤害。在皇权制社会,权臣本身就是不被允许的。所有的权臣,如果他们不夺取皇位,最终都没有好的结局。比如董卓、霍光、鳌拜等等,结局都是很悲惨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李广封侯为什么那么难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李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广难封,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虽然《史记》对李广有一些偏颇之处,但是作为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还是毫不隐晦地记录下来了。可是后人大多只记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赞美,再加上“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煽情,让李广成为怀才不遇的代言人。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史

  • 历史上有几位以“仁宗”为庙号的皇帝?他们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仁宗

    对历史上的仁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皇帝数不胜数,其中能称得上明君也为数不少,但是以“仁宗”为庙号的,遍观历史,也唯有四位而已。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个“仁”字。“仁”号称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

  • 隋炀帝登基后颇有作为,为什么历史中他的骂名多过美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炀帝,隋朝

    隋炀帝杨广的形象十分极端,他导致了隋朝灭亡,却也做了很多造福后世的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历史中的亡国之君大体分为两种:一是昏庸无能,二是生不逢时。前者如秦二世胡亥(其实秦朝是结束在三世子婴手中,但是他登基以后被赵高逼着改“皇”为“王”,回到诸侯国等级,因此不提),偏信赵高,

  • 蒋琬去世后,费祎和姜维对蜀汉的发展有何不同的意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费祎,三国

    三国蜀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临死之前曾秘密上表给蜀汉后主刘禅,表示蒋琬可以接替自己。建兴十二年(234年)至延熙九年(246年)为蒋琬辅政时期。蒋琬执掌蜀汉大权期间伺机北伐,他还曾派遣姜

  • 赵光义刚上台就急着编书,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光义,宋朝

    宋太宗和他的哥哥宋太祖一样,是一个天生的军事将领。因此,赵光义的文化水平相对有限,不过,虽然他肚子里的墨水不多,但成为皇帝后的赵光义很喜欢读书,“开卷有益”一语,就源于赵光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很难想象的是,就是这样一位武将皇帝,竟为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