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失败的真相是什么?为何会这样

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失败的真相是什么?为何会这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919 更新时间:2024/2/15 11:11:44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为建文。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靖难四年,朱棣以八百私兵起家,对抗拥有整个天下的建文帝,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整个过程说起来轻松,实则惊险无比,曾数次经历生死。即使朱允炆削藩策略存在问题,但以整个天下对抗北平一地,朱允炆无疑是占据有决定性优势的,可为什么最终战败的却是朱允炆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朱允炆太过心急,皇位并不稳固

新帝登基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毫无疑问,肯定是先稳定皇位,然而朱允炆继位之后,在提拔了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人之后,便心急火燎的开始了削藩。这一做法至少导致了两个问题:

1、皇位不够稳固: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允炆继位之后提拔“方黄齐”等人没有问题,但如果仅仅是提拔几个心腹,是根本无法彻底稳固皇位、掌握朝政的,而朱允炆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许在朱允炆看来,自己既然是皇帝,那么所有朝臣都必须无条件的效忠于自己。正因为朱允炆没有彻底稳固皇位,这导致在靖难之役中真正站在他这一边的朝臣并不多,而在外的将领更是少有主动勤王者。

2、削藩太过心急,人心不稳: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帝,然而就在朱元璋去世还不足一月的情况下,他便开始了削藩大业,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建文帝以谋反罪名削周王朱橚,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仅仅八个多月后,又连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全部废为庶人,更是导致湘王举家自焚。又两月,再削岷王朱楩。在朱元璋去世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建文帝就先后将五位秦王削为庶人,更是导致其中一位举家自焚,这让天下人怎么想?这也是朱棣能够迅速俘获人心的原因之一。

朝政混乱不堪,应对措施失当

1、用人不当,导致朝政陷入混乱。深受建文帝宠信的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三人毫无疑问,都是当时的博学大儒,但这三人又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典型的书呆子。他们虽然饱读诗书,但却极为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也没有领导才能,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尤其是方孝孺,他极为推崇“周礼”,因此他建议皇帝应该根据《周礼》所提出的理想和形式来实行仁政,结果以恢复周礼为目标的一系列改革,不仅导致了大量朝臣的反对,更使得建文初期的朝政完全陷入了混乱之中。

2、应对不当,使朱棣迅速获取人心。朱棣起兵,是打着“遵祖训,清君侧”名义的,这使得他在一定程度上站在了道德制高点,这种现象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那就是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汉景帝当时果断杀掉了晁错,从而坐实了对方的反叛行文,而建文帝由于在继位初期的一系列昏招,导致能够为他所用的人才极为有限,因此他并不愿意杀掉“方黄齐”三人,这使得朱棣可以一直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大张旗鼓的收买人心和获取支持。

用人不当,屡失良机

在靖难之役爆发后,建文帝先后用了三任统率,然而他所选择的三任统率,非但没有剿灭朱棣,反而屡失良机,使得朱棣逐渐壮大了起来。

1、第一任统帅,耿炳文。耿炳文算的上是一员老将了,然而其实力实在有限,不过“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在功臣名将相继陨落的情况下,他是朱允炆能够任用的为数不多的老将了。然而耿炳文显然不是朱棣的对手,双方交战后耿炳文果然战败,之后只好退守真定。

2、第二任统帅,李景隆。靖难之役中,李景隆应该算是朱棣一方最大的“功臣”了。李景隆是开国名将李文忠之子,然而“虎父偏偏生了犬子”,李景隆虽有练兵之才,却并无统兵只能,在他的率领下,朝廷不仅错过了击败朱棣的最佳时机,更是先后损失了多达50万军队,终于使得拥有强大后盾的朝廷出现了兵源短缺。

3、第三任统帅,梅殷。在李景隆先后遭遇两次惨败之后,朱允炆终于用驸马梅殷取代了李景隆,更是将京城周边军队抽调给梅殷,让其镇守淮安。然而梅殷果然就驻守在了淮安,朱棣大军在附近交战,他不闻不问;朱棣大军南下渡河,他仍然不闻不问;朱棣大军抵达南京,他还是不闻不问。

其实当时朝廷并非无将,在靖难之役中表现出色的平安、徐辉祖、瞿能等人却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不得不说是朱允炆在用人方面的失误。

更可笑的是,在朱棣大军已经杀到南京城下之际,朱允炆竟然再度启用李景隆和谷王朱橞镇守金川门,结果李景隆和朱橞两人大开城门,放燕军入城,固若金汤的南京城就此失守。

标签: 朱允炆明朝

更多文章

  • 隋文帝杨坚为何会被自己的生母丢弃?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文帝杨坚,隋朝

    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在位24年曾创下丰功伟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纵观历史长河,每一位留名千古的皇帝的出生都伴随有不可思议的现象,由此来显示他们的无与伦比。他们有的天降祥云,有的紫气东来,又或者神龙戏珠等等。就连女皇武则天在出生的时候,也被神化成凤凰重生。

  • 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却能名垂青史 朱高炽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高炽,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仁宗朱高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10个月时间,凭啥能被称为千古仁君?当太子差点被废,当皇帝也不足一年,朱高炽究竟做了什么事,凭啥能成为名垂青史的仁宗?被世人怀念600多年?他又为何登基仅十个月就猝死了呢?最近热

  • 历史上真实的孙坚是个什么样的人?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坚,汉朝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孙武的后代。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熟悉历史的朋友,大概都知道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是在五代十国时,唐末帝李从珂手里弄丢的,北宋以后出现的传国玺大概率都是“西贝货”,那真玉玺到底上哪去了呢?唐末帝自焚而死,其遗骸都被石敬瑭给找了出

  • 汉武帝对钩弋夫人如此宠爱 汉武帝最后为何还要处死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武帝,钩弋夫人

    对汉武帝和钩弋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宠爱钩弋夫人,为何最后却要处死她?钩弋夫人究竟做了啥?前有陈阿娇、卫子夫,后有钩弋夫人,她们都是汉武帝深爱的女人,然而三人几乎都死于刘彻之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尤其是钩弋夫人,她生平并无大错,而且儿子还被立为太

  • 晋文公重耳为何会逃亡十多年?都经历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晋文公,春秋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人们常说,“黄忠六十才跟刘备走,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孙悟空五百岁西天取经,白素贞一千多岁下山谈恋爱,你说你急神马急?”对于黄忠来说,六十岁才遇到了明主刘备,并在之

  • 历史上陆贽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陆贽,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陆贽,字敬舆,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在他出生前家门已经衰落,而他的父亲又早逝,所以,陆贽小时候一直受母亲韦氏教导成长。他天资过人,也十分刻苦,勤奋好学,有独立见解和操守,与众不同。公元771年,十八

  • 豆卢革是什么出身?他为何会连贬三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豆卢革,五代十国

    后唐,五代之一,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市井俚语有云:“狼行千里要吃人,狗到天边犹食粪。”说的是一个人一旦性情修养和天赋资质成形,就很难改变。无论后期如何包装、伪饰都无法掩盖原本的秉性。在中国历史百家姓中,本有许多今已鲜见

  • 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不可重用 马谡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马谡

    对刘备和马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马谡到底做了什么?刘备临终为什么告诉诸葛亮不可重用?刘备是个有先见之明的人,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颇有识人之名。这一点毋庸质疑,《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说起马谡相信大家

  • 历史上李牧是什么出身?他的死对赵国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牧,战国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的诸侯国,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自古以来打仗都讲究“兵贵神速”,特别是冷兵器时代,对统军将帅的指挥能力和个人魄力尤为看重,然而在华夏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位“绝世战神”,却以“龟缩不战”屡胜强敌而名扬四海,威震天下,且他一生征战,竟毫无一仗败绩,就连虎狼敌国

  • 孙奋:吴大帝孙权第五子,他为何被废为庶民?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奋,东吴

    孙奋,字子扬,吴大帝孙权第五子,母仲姬,其妻袁氏为袁术孙女(袁耀之女)。三国时期吴国宗室、皇子,初封齐王,因擅杀封国属官而被废为庶人,后改封章安侯。建衡二年(270年),孙奋和他的后代全部被孙皓诛死。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太元二年(252年),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