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和珅在清朝时期的地位是如何?乾隆为何重用他

历史上和珅在清朝时期的地位是如何?乾隆为何重用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161 更新时间:2024/2/9 16:31:29

在众多的影视剧中,和珅的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和珅,原名善保,钮祜禄氏。钮祜禄氏是当时满洲八大姓之一,也是大清皇亲国戚,特别是镶黄旗这一支,出了很多贵人,如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她的父亲就是顾命大臣钮祜禄·遏必隆

但是这些都与和珅无关,历史上的和珅出生在正红旗一个普通的八旗之家,不是名门之后,也不是显贵之后。相反,和珅的父亲常保只是一个副都统,和珅算是出生在一个武职之家,家庭条件一般,而且和珅三岁没有了母亲,与弟弟和琳相依为命。这还不算是最苦的,最苦的是和珅九岁时父亲常保病逝,父母双亡,两个年幼的孩子孤苦无依,让年幼的和珅过早的尝尽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也让他发奋读书,希望借读书这条路走上仕途,抚育弟弟成人,给予弟弟最好的生活,当然和珅是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想法的人,不愿意久居人下,渴望借此改变自己的处境和地位。

和珅的遭遇,翻开现在的新闻,有很多这样的事例。一个九岁的孩子,带说一个六岁的孩子,两个人相依为命,如果不是坚强能吃苦,估计能长大就已不错了,何况还要飞黄腾达,可见和珅是一个能吃得苦中苦的孩子。

因为八旗子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缺学上,和珅与弟弟和琳都曾在咸安宫学读书,和珅和弟弟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也比其他的八旗子弟更努力学习。都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的,和珅时刻在为这个机会努力学习,再加上和珅才华出众,一表人才,深得老师的喜欢和青睐,当然也深得一些王公贵族的赏识,其中就有大学士英廉,他看中和珅的才华,也相信和珅不是一个久居人下之人,所以在和珅一无所有的时候把孙女许配给和珅。

和珅娶大学士英廉的孙女冯氏为妻,为和珅的仕途加分不少,现在的一些人也是靠婚姻改变自己的人生,有的刚大学毕业就娶了富家千金,或者娶了都市村庄的独生女,直接少奋斗十年,和珅娶冯氏也是如此。乾隆三十七年,和珅被封为三等侍卫,随后补入皇宫,再之后和珅也有机会见到皇帝,成为皇帝身边的一个小侍卫,只是那是乾隆四十年以后的事了。

和珅的发迹就是从这个小侍卫开始的,当然还是那句话,机会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留的,和珅的出彩就在于把握住了每一个小机会。一次乾隆帝接到奏折正发怒,跟在身边的十几个小侍卫都不敢出声,只是跪在那里叩头,唯有和珅对上了乾隆皇帝自言自语说的那句话,也让乾隆帝从此记住了这个机灵有胆识的小侍卫。

做小侍卫才是和珅步入仕途的开始,因和珅才学出众,又非常的努力,可以说是学富五车,又懂满汉蒙几种语言,特别是记忆力超强,凡读过的书,基本上过目不忘,还可以过目成诵,乾隆帝也正是见识了他的这一点,更是对他赏识有加,自然和珅的职位就晋升的很快。

据《清史稿》记载,和珅升迁速度惊人的快,乾隆四十年十月,和珅被调为干清门侍卫,同年十一月,升为御前侍卫,乾隆四十一年一月,授户部右侍郎,同年三月在军机处上行走,之后到同年十二月总管内务府,还被乾隆帝特赐紫禁城内骑马。

和珅用一年多的时间走完了别人一辈子也达不到的高峰,可见他的升迁速度之快,可以说是坐飞机上去的,由一个小侍卫在短短的时间内摇身一变成了朝廷的一员重臣,他的职场生涯可以说是其他人学不来的。

其实和珅之所以晋升那么快,除了他这个人比较圆滑,懂得投其所好,又利用乾隆帝这个人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号称十全老人来讨得乾隆帝的喜欢和信任。当然和珅这个人还是很有才华的,比如他的理财之才,当时国库的紧张,在康熙帝时候就已出现了问题,雍正继位后,逼死了好多官员,国库仍然紧张,到了乾隆帝时期,和珅没有接手前,国库别说盈余,就是用钱都是紧张的,但和珅管了国库之后,一切都变了,乾隆帝看到了不一样的国库,不但不紧张,还有盈余。不能不说和珅是一个理财的好手。还有和珅精通满汉蒙几种语言,在当时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还有和珅审案办案也有一手,这些都让乾隆帝更加的赏识他,看重他,自然和珅的官也越做越大,胆子也是越来越大,贪的钱财也是越来越多。

除了这些,和珅为了迎合乾隆帝的爱好,自己也总是努力的去学习,比如乾隆帝爱好写诗歌,和珅为了能长久的得到乾隆帝的赏识和宠信,逼自己努力去学习,去迎合乾隆帝的爱好,自然让乾隆帝觉得最懂自己的那个人就是和珅,所以乾隆帝对和珅的好感又加倍,和珅得到的职位和回报也是加倍的。

当然和珅也是一个投资高手,按照那个年代人的思想,有钱就在家放着,或者放在钱庄,可和珅没有,他投资了很多行业和领域,家财也是富可敌国,所以嘉庆帝在乾隆帝去世后,拿下和珅,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可见和珅的家产之多。

一个人如果总处于高处就会不知道自己的处境和危险,和珅也是这样,当他成为乾隆帝第一宠臣之后,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总是努力的讨好乾隆帝,完全不把新皇帝嘉庆帝放在眼里,这也是犯了职场的大忌,得罪了继任者,自然日后就没有他的好下场。

但和珅从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皇帝,可以说他的升迁之道,尤其是时刻为即将到来的机会准备着,并努力的抓住每一个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找到让自己成功的支点,这些是值得后人学习的,但他后来的贪可以说是自毁前程,害了自己,也毁了一个家,当然也包括孩子的幸福,可以说是可悲的,也是可耻的。

标签: 和珅清朝

更多文章

  • 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失败的真相是什么?为何会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允炆,明朝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为建文。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靖难四年,朱棣以八百私兵起家,对抗拥有整个天下的建文帝,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整个过程说起来轻松,实则惊险无比,曾数次经历生死。即使朱允炆削藩策略存在问题,但以整个天下对抗北平一地,朱允炆无疑是占据有决定性优势的,可为

  • 隋文帝杨坚为何会被自己的生母丢弃?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文帝杨坚,隋朝

    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在位24年曾创下丰功伟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纵观历史长河,每一位留名千古的皇帝的出生都伴随有不可思议的现象,由此来显示他们的无与伦比。他们有的天降祥云,有的紫气东来,又或者神龙戏珠等等。就连女皇武则天在出生的时候,也被神化成凤凰重生。

  • 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却能名垂青史 朱高炽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高炽,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仁宗朱高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10个月时间,凭啥能被称为千古仁君?当太子差点被废,当皇帝也不足一年,朱高炽究竟做了什么事,凭啥能成为名垂青史的仁宗?被世人怀念600多年?他又为何登基仅十个月就猝死了呢?最近热

  • 历史上真实的孙坚是个什么样的人?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坚,汉朝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孙武的后代。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熟悉历史的朋友,大概都知道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是在五代十国时,唐末帝李从珂手里弄丢的,北宋以后出现的传国玺大概率都是“西贝货”,那真玉玺到底上哪去了呢?唐末帝自焚而死,其遗骸都被石敬瑭给找了出

  • 汉武帝对钩弋夫人如此宠爱 汉武帝最后为何还要处死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武帝,钩弋夫人

    对汉武帝和钩弋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宠爱钩弋夫人,为何最后却要处死她?钩弋夫人究竟做了啥?前有陈阿娇、卫子夫,后有钩弋夫人,她们都是汉武帝深爱的女人,然而三人几乎都死于刘彻之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尤其是钩弋夫人,她生平并无大错,而且儿子还被立为太

  • 晋文公重耳为何会逃亡十多年?都经历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晋文公,春秋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人们常说,“黄忠六十才跟刘备走,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孙悟空五百岁西天取经,白素贞一千多岁下山谈恋爱,你说你急神马急?”对于黄忠来说,六十岁才遇到了明主刘备,并在之

  • 历史上陆贽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陆贽,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陆贽,字敬舆,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在他出生前家门已经衰落,而他的父亲又早逝,所以,陆贽小时候一直受母亲韦氏教导成长。他天资过人,也十分刻苦,勤奋好学,有独立见解和操守,与众不同。公元771年,十八

  • 豆卢革是什么出身?他为何会连贬三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豆卢革,五代十国

    后唐,五代之一,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市井俚语有云:“狼行千里要吃人,狗到天边犹食粪。”说的是一个人一旦性情修养和天赋资质成形,就很难改变。无论后期如何包装、伪饰都无法掩盖原本的秉性。在中国历史百家姓中,本有许多今已鲜见

  • 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不可重用 马谡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马谡

    对刘备和马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马谡到底做了什么?刘备临终为什么告诉诸葛亮不可重用?刘备是个有先见之明的人,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颇有识人之名。这一点毋庸质疑,《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说起马谡相信大家

  • 历史上李牧是什么出身?他的死对赵国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牧,战国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的诸侯国,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自古以来打仗都讲究“兵贵神速”,特别是冷兵器时代,对统军将帅的指挥能力和个人魄力尤为看重,然而在华夏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位“绝世战神”,却以“龟缩不战”屡胜强敌而名扬四海,威震天下,且他一生征战,竟毫无一仗败绩,就连虎狼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