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残害忠良的秦桧,皇帝为何反而称其对国有功?

残害忠良的秦桧,皇帝为何反而称其对国有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377 更新时间:2024/1/22 1:51:15

说到秦桧,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纵观五千年华夏历史,中国出现过很多忠臣义士,与之相对的历史上的奸佞小人也不少。今天我们要说的便是南宋一位遗臭万年的大奸臣秦桧,相信他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他进献谗言残害忠良,使得岳飞无辜冤死,皇帝反而称其有功于国,这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有人觉得,秦桧不就是个大奸臣吗?还有什么好说的。其实仅仅这样理解,就有点片面了。秦桧是个奸臣这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每个历史人物,往往都有多面性。站在民族大义的角度出发,秦桧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可恨的奸臣之一。但如果站在南宋皇帝赵高的立场上出发,结论就未必是这样了。

秦桧状元出身,词学兼茂,才华卓绝,官至御史中丞。年轻时候的秦桧,也曾是一位热血青年。

“靖康之耻”后,金军占领了北宋首都汴京,并将宋徽宗宋钦宗以及皇室宗亲、后宫妃嫔都作为俘虏押解北上。当时秦桧和张叔夜、何栗、孙傅等几个宁死不降的朝廷官员也一并被金军给带走了。

不过秦桧的骨气没有坚持多久。在到达北方后,秦桧很快便和金军高层打的一片火热,成为了金国和南宋朝廷的主要联络人。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秦桧携家眷离开金营归宋。秦桧返朝不久,便提出了南北分治的方略。许多人认为秦桧这是卖国求荣,其实这并不客观。以当时南宋的实力,能守住南方的半壁江山已是不易,更别说要光复北方了。

秦桧一生干了不少坏事,但最受后世唾骂的就要属两件:一、促成“绍兴和议”;二、害死岳飞。

秦桧初返南宋时,提出的南北分治方略,以当时的情况而言,还算是明智之举。可是“绍兴和议”是在1141年达成的协议。此时金国朝局混乱,在战场上也屡次被南宋军队打败,各方面情况对南宋而言都是一片大好。但这个时候南宋朝廷却在秦桧的建议下,和金国达成了这样一份不平等的协议。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时岳飞掌握了南宋五分之三的军队,而岳家军又是势如破竹,锐不可当。朱仙镇大捷之后,离收复北宋首都汴京只有一步之遥。这不能不引起皇帝宋高宗的高度警惕。

由于岳飞在军中的声望非常高,如果继续让他收复了开封,那到时候岳飞的拥护者就会更多。而岳飞本人又是文武双全,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从一个帝王的角度而言,来自岳飞的威胁似乎要超过北方金人的威胁。要知道,他们老赵家的祖宗赵匡胤当年也是后周的肱骨之臣,后来还不是发动了陈桥兵变夺走了后周的江山,建立了宋朝。

所以,经过一番权衡之后,宋高宗还是决定除去岳飞,以绝后患。不过作为皇帝,高宗本人是不方便直接做这种事情的。于是,秦桧便在此时发挥出作为一个奸臣的基本素养,迎合圣意,提出了同金国言和,并迫害岳飞的建议。

就是在上述背景下,一代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被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事实上,在“绍兴和议”与害死岳飞这两件事情上,真正的主谋是宋高宗赵构,而秦桧只是个帮凶而已。对宋高宗而言,秦桧并非是经世济国之才,但却是身边一只不可或缺的鹰犬,关键时刻可以放出来咬人。更重要的是,还能随时把这只鹰犬关回到笼子里去。

1155年,秦桧病亡。宋高宗追赠他为申王,谥号忠献。宋高宗对秦桧的评价是:“秦桧力赞和议,天下安宁。自中兴以来,百度废而复备,皆其辅相之力。诚有功于国。”由此可见在高宗眼里,秦桧还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当时南宋的百姓也并不认为秦桧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

不过到了宋宁宗时期,宋朝和金国关系恶化。出于形势需要,秦桧被宋宁宗夺取了王爵封号,并改谥号为谬丑。而岳飞则被追封为鄂王。从此,秦桧便在中国奸臣史上,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标签: 秦桧南宋

更多文章

  • 关羽为何打不过庞德?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三国

    对关羽为何打不过庞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从吕布被曹操在白门楼勒死并枭首后,关羽就看谁都像插标卖首的了,但是在襄樊之战中,却在正面交锋中败给了曹魏立义将军、关门亭侯庞德庞令明,这说起来很搞笑:连庞德都打不过,关羽居然想入川跟马超单挑,这岂不是寿星老上吊——

  • 正史上的赵云是何实力?和演义中一样无敌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正史上的赵云是何实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就是现在河北省正定县人,他“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是《三国演义》中的常胜将军、万人敌。那么在正史上,赵云也是常胜将军、万人敌吗?下面依据《三国志》、《云别传》,分别从公孙瓒、刘备、诸

  • 历史上既然没有貂蝉这个人 吕布背叛董卓的原因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布,貂蝉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布和貂蝉,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情节,就是王允的连环计,在小说中:王允通过绝世美人貂蝉,成功让吕布和董卓这对“父子”反目,使得吕布诛杀了董卓,终于为汉朝除掉了这一大害。但,演义毕竟是演义,这是民间人们对历史的精彩幻想,貂蝉实际并非史实

  • 董卓一死西凉军为何四分五裂 董卓就没有儿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汉末年,董卓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东汉末年董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提起三国,怎能少了董卓这号人物,也就是他使得东汉名存实亡,才有了后来的三分天下。董卓肯定有儿子,还有义子呢,比如那个认了几个义父的吕布曾经就是董卓的义子。他还有孙女呢。史书里没有记载他儿子的相关事情。而且他的家族后来被王允满门抄斩

  • 建文帝当初占据绝对优势 建文帝为什么还输的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建文帝,朱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建文帝和朱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明朝的历史上,靖难之役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因为当时的燕王朱棣成功推翻了建文帝,自己成为了大明帝国的统治者,并且开创了未来十分著名的永乐盛世。但是这依旧不能避免,朱棣自己是通过造反才可以成为皇帝的,而且永乐皇帝在刚刚

  • 殷浩的一生有多冤枉?硬被辟召为官,失败后又被弹劾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殷浩,东晋

    说到殷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东晋时期,曾有一位非常郁闷的将军,他本不想当官,隐居了近十年,却被朝廷硬是辟召为官。他没办法,只能从命。后来这个人想有一番作为,奉命北伐,结果屡屡兵败。可是他不是败在敌人之手,而是手下屡有将领叛变,他败在了自己人手里。

  • 同样都是刘备的托孤大臣 李严和诸葛亮差距为什么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李严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严和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刘备永安托孤时有两位托孤大臣,一位是诸葛亮,另一位就是李严。李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李严少年时候就以才干著称,原是刘璋手下,在刘备入川的关键时期,转投刘备,为刘备收川立有功劳。此后,官运亨通,从裨将军,升任犍为太

  • 赵悼襄王为何没能复兴赵国?也只能怪自己生不逢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悼襄王,战国

    赵悼襄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对于《大秦赋》这部电视剧,虽然嫪毐、赵姬太后、吕不韦等人占据了较多的戏份。但是,嬴政亲政以后,就开始马不停蹄地想办法灭六国了,赵国是六国里最强大的一个,嬴政也与赵偃有着很深的仇恨,所以如何更好地利用当下形势扳倒赵国,是嬴政考虑最多

  • 此人智谋远超周瑜,庞统曾经投靠过孙权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周瑜,三国

    在三国这样的乱世环境下,群雄四起争夺地盘,但最终拼的都是资源和人才。尤其是人才显得特别重要,只要你有足够的才能,基本上都可以在当时混的不会很差。像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常年生活在山里,但因为他的才华,刘备多次请他出山辅佐,所以可以看出,东汉末期群雄对人才是有多么的饥渴。但并非人人都这么幸运,比如今天讲的

  • 狄仁杰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什么他能得到武则天的尊重与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狄仁杰,唐朝

    说到狄仁杰,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说到这个狄仁杰,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受到武则天重用的一个人,而且最重要的是,武则天也是经历了很多的宰相,唯独这个狄仁杰是可以受到她尊重的。那么在那个时期,武则天为什么会那么信任狄仁杰,并且重用他呢?而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