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样都是刘备的托孤大臣 李严和诸葛亮差距为什么那么大

同样都是刘备的托孤大臣 李严和诸葛亮差距为什么那么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91 更新时间:2023/12/7 1:45:0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严和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刘备永安托孤时有两位托孤大臣,一位是诸葛亮,另一位就是李严。

李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严少年时候就以才干著称,原是刘璋手下,在刘备入川的关键时期,转投刘备,为刘备收川立有功劳。此后,官运亨通,从裨将军,升任犍为太守,兴业将军,刘备病逝前做到了辅汉将军。

辅汉将军是杂号将军,但刘备的政治口号是“兴复汉室”,“辅汉”这个称号的特别意义和刘备的厚望可以体现。

当时,久随刘备,功劳很大,还是大舅子的糜竺,官位叫做“安汉将军”。

影视剧中的李严

李严很有能力,汉中战役时,马秦、高胜反叛,占领郪,部队发展到几万人,公然侵犯资中县,李严率领五千人平定,斩杀了马秦、高胜,关键时刻帮刘备稳定住了后方。

越嶲郡高定围攻新道县,也被李严打跑。(又越嶲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

李严的文治较之武力也不遑多让,在犍为太守任上,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大兴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以致“吏民悦之”,“观楼壮丽,为一州胜宇”。后与诸葛亮,刘巴法正伊籍联合制定了《蜀科》,这是蜀汉立国的基本法,李严作为制定者之一,文略可知。因而称李严“文武双全”绝不夸张。

公元222年,刘备夷陵战败,许多文臣武将战死,李严被召唤到永安,拜尚书令,升迁速度堪称坐火箭,一夜之间由地方市长,变成了内阁成员。

223年,刘备病逝,更是成为托孤重臣,蜀汉第二号人物。

政治家有两种:一种是做事,另一种是做官。前一种,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算是典型。第二种,李严当仁不让。

三顾堂

李严做官,只有一个目的,为自己捞实惠,为达目的,各种手段,代价,都是不怎么在意的。

李严性情孤傲,难以共事,陈震称其“腹中有鳞甲”,翻译成白话就是一肚子坏水。这差不多众人皆知的秘密,乡民有谚,“难可狎,李鳞甲”。在犍为太守任上,基建工程,成绩斐然,在捞政绩的同时,也没忘了大盖房舍,满足私欲。他手下的副手杨洪,为此与他发生矛盾,气的辞职而去。

李严都督江州时,与部下王冲不和,王冲害怕报复,吓得直接降了魏。

公元226年,诸葛亮进驻汉中,准备第一次北伐,丞相府自然也搬到了汉中。

为了伐魏,诸葛亮拟调李严进驻汉中,同掌国政。李严多般推脱,诸葛亮只好作罢。李严又趁势提出,将五个郡设为巴州,由他担任巴州刺史。

在李严看来,同为托孤大臣,诸葛亮领益州牧,李严做巴州刺史,很公平嘛。这属于公然向政府要官要权,诸葛亮理所当然的拒绝了。

李严随即写信给诸葛亮,建议诸葛亮受“九锡”,“进爵称王”。

汉末历史,曾经受“九锡”的人是董卓,曹操;“进爵称王”的,只有曹操,曹丕二人。李严的用心,差不多算是昭然若揭,甚至说糊涂愚蠢了,理所当然的被诸葛亮回信驳斥。

影视剧中的诸葛亮

也亏了诸葛亮是君子,颇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度量,也亏得李严顾命大臣身份,换了别的领导人,这么严重的政治错误,早被撤职,甚至砍了脑袋了。

常有人觉得,诸葛亮将李严排挤出了朝廷。

这里我不得不为诸葛亮辩白,他两次主动邀请李严前往汉中丞相府任职,诚意满满,哪里有半点“排挤”的意思?

认为“排挤”的朋友,能否从任何正规史书中找到一条可靠证据?

公元230年,曹真伐蜀,汉中危急!诸葛亮调李严由江州率两万军队前往汉中,增强防务。

在这国家面临入侵的紧要关头,李严没有第一时间赶赴前线,反而散布流言,说司马懿设置好了官属来诱降他。这种公然宣称与敌国大员有勾结的行为,几乎就是作死了。

在任何朝代,实行紧急措施,免官、逮捕或者砍脑袋都说得过去。

当然,李严的目的只是为了要官,诸葛亮也秒懂,为了大局,任命李严为骠骑将军,又表奏其子李丰继任李严的江州都督职位。

要官成功的李严这才兴高采烈的领军前往汉中,此时的李严改名为李平。

影视剧中的李严

抵达汉中的李严被诸葛亮任命为中都护,负责丞相府管理事务,相当于副丞相。第二年诸葛亮率军北伐,李严就成了汉中的“代理丞相”。

当然,这位代理丞相此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给前线的诸葛亮大军运送军粮。

有人称,李严总是在北伐中担任最艰苦的运粮任务,并作为诸葛亮打压李严的证据。我不得不特此澄清,李严负责军粮运送,仅此一次。

从诸葛亮的布置来看,也肯定不是打压。军粮是北伐大军的命脉,自己在前方征战,却把自己的命脉操纵在被自己打压过的官员手上,重犯关羽用人不当失荆州的错误,以诸葛亮的政治水平和谨慎的风格来看,断无可能。

诸葛亮与李严合作很愉快,但一切都被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打破了。

大雨冲毁了道路,也许是修复困难,也许是没能力修复,反正汉中有粮食,就是运不到前线。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直接向诸葛亮汇报,由诸葛亮组织人员修复,另调可靠人员运送军粮就是。

性情孤傲的李严岂会因这种小事向诸葛亮低头?这岂不是承认自己无能,堂堂蜀汉第二号人物,居然连个小小的军粮都送不好,何以服人?此前已经多次触碰红线的李严,再出昏招,宣称军粮不足,建议诸葛亮撤军。诸葛亮同意了。

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李严传》

李严精明强干,只是被个人利益一时蒙蔽了双眼,他很快意识到自己闯祸了。

诸葛亮大军返回后,又诈作惊奇,“军粮饶足,何以便归”,不久又上书诡辩为“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

这样的表演实在拙劣,李严也受到应有的处罚,被贬为庶人。

影视剧中的李严

此前,很多大臣都抱怨诸葛亮对李严太宽厚,诸葛亮多年纵容李严,终于酿成恶果。

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羣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然谓平情在于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李严传》

诸葛亮李严之争,是蜀汉最大的一次政治斗争。失势的李严,已经成了案板上的肉,只能任由诸葛亮宰割。

但诸葛亮没有杀李严,仅仅是流放,甚至连他的儿子李丰,也仍旧担任江州都督,镇守一方。

诸葛亮依法治国,罪不及家人的理念品行,足以让人惊叹。在历朝历代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也留下了一份难得的温情。

联想到曹操,曹丕政治斗争中的杀人无数,司马氏排挤政敌的腥风血雨。司马懿与曹爽之争,司马懿指洛水为誓,只在兵权,不会伤害曹爽性命,事后却果断灭了曹爽三族,将厚黑学发挥到了极致。

担任保人的名将陈泰,深愧曹爽,直接郁闷死了(真的死了,高平陵之变不久就抑郁而终)。诸葛亮的政治品行,显得那么可贵又高尚。

公元234年,诸葛亮星陨五丈原。已经是庶人身份的李严痛哭流涕,他知道,以诸葛亮的大公无私,如果活着,还有可能重新用他。诸葛亮逝世,蜀汉再也不可能有诸葛亮这种肚量的政治家,他再也不可能东山再起了。(平常兾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能够得到政敌流泪怀念,古代史上的政治家成千成万,有几人能够?

完。

标签: 诸葛亮李严

更多文章

  • 赵悼襄王为何没能复兴赵国?也只能怪自己生不逢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悼襄王,战国

    赵悼襄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对于《大秦赋》这部电视剧,虽然嫪毐、赵姬太后、吕不韦等人占据了较多的戏份。但是,嬴政亲政以后,就开始马不停蹄地想办法灭六国了,赵国是六国里最强大的一个,嬴政也与赵偃有着很深的仇恨,所以如何更好地利用当下形势扳倒赵国,是嬴政考虑最多

  • 此人智谋远超周瑜,庞统曾经投靠过孙权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周瑜,三国

    在三国这样的乱世环境下,群雄四起争夺地盘,但最终拼的都是资源和人才。尤其是人才显得特别重要,只要你有足够的才能,基本上都可以在当时混的不会很差。像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常年生活在山里,但因为他的才华,刘备多次请他出山辅佐,所以可以看出,东汉末期群雄对人才是有多么的饥渴。但并非人人都这么幸运,比如今天讲的

  • 狄仁杰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什么他能得到武则天的尊重与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狄仁杰,唐朝

    说到狄仁杰,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说到这个狄仁杰,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受到武则天重用的一个人,而且最重要的是,武则天也是经历了很多的宰相,唯独这个狄仁杰是可以受到她尊重的。那么在那个时期,武则天为什么会那么信任狄仁杰,并且重用他呢?而且还

  • 李渊在传位给李世民之后,他退位后日子过得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渊,李世民

    李渊退位后日子过得怎么样?李渊退位后被李世民软禁了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渊很明显是一个心很大的人,没事就开开宴会,听听小曲唱唱歌跳跳舞,日子过得也是十分的悠闲自在。再就是生孩子,生了一大堆孩子,生完了自己养不过来,就都丢给李世民,可以说小日子也是非常的惬意

  • 朱高炽明朝三重身份的皇帝,靖难战争真正的胜负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高炽,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仁宗朱高炽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高炽,明成祖朱棣嫡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也是大明王朝276年历史中唯一集“世子、皇太子、皇帝”三重身份于一身的皇帝。朱高炽的父亲朱棣,弟弟朱高煦英武过人,善于骑射。在这两位的衬托下,虽然《明史》吹捧朱高炽“稍长习射,

  • 钟陵王朱觐锥是什么身份?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钟陵王朱觐锥,明朝

    钟陵王朱觐锥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代宗室,在太祖朱元璋洪武朝时期,遵循亲王守边的原则,为大明王朝边疆的稳定立下过汗马功劳。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之后开始削藩,最终逼反了燕王朱棣。而朱棣在靖难成功之后虽然打着遵守“洪武旧制”的幌子,但依然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削除藩王的力

  • 假如曹髦有曹操的能力,打倒司马昭的概率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髦,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60年五月初六,曹髦召集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在陵云台部署甲士,并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到自己身边秘密议事,曹髦认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若他再不有所行动,定然会被司马昭废黩,正因如此,曹髦希望大家可以帮助自己

  • 商鞅花50斤黄金请人搬根木头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鞅,战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徙木立信。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秦孝公统治时,中原的六个国家不承认秦国的地位,于是孝公发奋图强招揽人才,当时在魏国的商鞅就前往投奔。商鞅去到秦国的第二年,秦孝公就封他为大良造,主持变法大业,将秦国从西面的“蛮夷”,改造为中原的“衣冠之国”。商鞅变法最后成功了,

  • 隋朝覆灭后,身为皇后的萧美娘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隋朝,萧美娘

    古代女性没有现如今这么高的地位,因此往往不得不依附于男性,即使贵为皇后,也要面对命运的摆弄,隋唐时期的萧美娘就是这样一个苦命的人。《隋唐演义》是一部大型的古装电视剧,这部电视剧是以评书家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为蓝本,由浙江永乐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该剧主要讲述的是隋朝末年,朝廷腐败,隋炀帝昏庸无

  • 三国猛将甘宁一生有何战绩?关羽也惧他三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甘宁,三国

    三国猛将甘宁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将三国那乱世写得好生精彩,不愧为四大名著之一。可是文学著作终究只是文学著作,尽管已经做到七分靠近历史事实,但那三分作者的私情却注定了它的内容会有偏颇。战争武斗的情节是《三国演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