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建文帝当初占据绝对优势 建文帝为什么还输的那么惨

建文帝当初占据绝对优势 建文帝为什么还输的那么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265 更新时间:2024/1/16 20:35:1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建文帝和朱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明朝的历史上,靖难之役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因为当时的燕王朱棣成功推翻了建文帝,自己成为了大明帝国的统治者,并且开创了未来十分著名的永乐盛世。但是这依旧不能避免,朱棣自己是通过造反才可以成为皇帝的,而且永乐皇帝在刚刚起兵的时候自己手上的军事力量和整体实力和建文帝是完全没有办法相比的,但是最后却依旧击败了建文帝。那么建文帝为什么会在掌握的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会输得这么惨呢,这主要要从三个角度来看。

建文帝手底下并没有能够掌控大局的谋臣

建文帝本身在占据了绝对的实力优势的情况下,依旧会输得那么惨,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建文帝手底下并没有能掌控大局的优秀谋臣。建文帝身边,基本上都是一些朱元璋留下来的文臣,这些人本身没有太过经历过明末时期的风雨飘摇,他们能力确实是有的,但是从军事指挥和大局观来看,都远远没有办法掌控一个帝国。这也和朱元璋时期,将太多优秀的文臣武将全部清算掉了也是有着直接关系的。

建文帝在试图削弱地方藩王势力的时候,其实就犯了一定的错误。因为他在黄子澄等人的支持之下,采用了急切削藩的政策,就是希望在短时间内将整个帝国内部的地方统治权全部收归中央。但是在朱元璋时期,将自己的20多个儿子全部分封到了帝国各地,这些人手中掌握着兵权和地方上的政权,其本身是对中央朝廷非常明显的威胁。但是在历史上,削番政策一般都是缓慢进行才可以卓有成效的,如果太过急切,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而建文帝时期就采取了急切的政策,这才导致了地方上掌控了实际权力的燕王朱棣造反。而建文帝犯下如此明显的错误,和他身边那帮没有全国规划政治能力的文臣是有着直接关系的。

建文帝手底下并没有优秀的军事将领

建文帝除了没有优秀的文臣谋士以外,他也没有太多的军事将领。在朱元璋末期,朱元璋将原有军功的老将基本上都清算了,例如著名的大将军蓝玉冯胜等等,都是在朱元璋在位时期就已经死去了。所以在建文帝继位以后,燕王朱棣掀起了靖难之役,但是建文帝手底下并没有十分优秀的军事将领,他只能被迫起用李景隆这样只会纸上谈兵的勋贵。但是像李景隆这样的人,本身没有十分优秀的军事指挥能力,在战场上也一直被燕王朱棣所击败

虽然在漫长的战争中,也确实有一些新兴的军事将领展现出了自己非常优秀的军事指挥能力,但是建文帝却对他们没有足够的信任,而且在自身身边文臣的影响之下,建文帝基本上把自己军事力量的指挥权全部交给了本身就没有什么太大能力的文臣和像李景隆这样的勋贵带领,这也直接导致建文帝的军队在和燕王的军队作战中很难获得胜利。燕王朱棣,自从开始叛乱以后,用了没有几年的时间就已经快打到南京城下了,这和建文帝手底下的谋臣水平太次和军事将领没有什么优秀的军事指挥能力,也是有着直接关系的。

燕王朱棣本身有着非常雄厚的实力

而除此之外,燕王朱棣本身也有着十分雄厚的实力,他的封地本身就在北方地区,他手底下的军队也在长期和蒙古部族的战争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朱棣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强悍,远远不是朝廷军队可以相比的。而且,燕王朱棣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军事战略指挥家,所以在战场上燕王朱棣的军队可以屡屡获得胜利。

而且燕王朱棣可以摸清楚朝廷本身的软肋,他知道当时自己手里面所掌控的绝对军事力量是远远不如朝廷的,所以他率领军队几乎是在一条线的情况下,直奔当时大明帝国的都城南京城而去。他知道如果进行拉锯战,他是很难获得胜利的,他最大的优势就是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他只有一股气彻底击垮建文朝廷的中枢指挥能力,就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在这场战争中的绝对胜利。而事实证明,朱棣的本身的指挥是十分正确的。他确实是凭借着快速地反应,一股气将建文帝的朝廷一锅端,才获得了最后战争的胜利。

而建文帝在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他自己手底下的谋臣和武将的能力是非常差的。而且燕王朱棣本身就是一个有着非常强悍能力的天才军事指挥家,所以才在战场上朝廷军队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依旧打不过燕王朱棣。最后的结果就是燕王朱棣在南京城建立了一个新的朝廷,而建文帝也只不过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阴影罢了。

标签: 建文帝朱棣

更多文章

  • 殷浩的一生有多冤枉?硬被辟召为官,失败后又被弹劾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殷浩,东晋

    说到殷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东晋时期,曾有一位非常郁闷的将军,他本不想当官,隐居了近十年,却被朝廷硬是辟召为官。他没办法,只能从命。后来这个人想有一番作为,奉命北伐,结果屡屡兵败。可是他不是败在敌人之手,而是手下屡有将领叛变,他败在了自己人手里。

  • 同样都是刘备的托孤大臣 李严和诸葛亮差距为什么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李严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严和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刘备永安托孤时有两位托孤大臣,一位是诸葛亮,另一位就是李严。李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李严少年时候就以才干著称,原是刘璋手下,在刘备入川的关键时期,转投刘备,为刘备收川立有功劳。此后,官运亨通,从裨将军,升任犍为太

  • 赵悼襄王为何没能复兴赵国?也只能怪自己生不逢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悼襄王,战国

    赵悼襄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对于《大秦赋》这部电视剧,虽然嫪毐、赵姬太后、吕不韦等人占据了较多的戏份。但是,嬴政亲政以后,就开始马不停蹄地想办法灭六国了,赵国是六国里最强大的一个,嬴政也与赵偃有着很深的仇恨,所以如何更好地利用当下形势扳倒赵国,是嬴政考虑最多

  • 此人智谋远超周瑜,庞统曾经投靠过孙权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周瑜,三国

    在三国这样的乱世环境下,群雄四起争夺地盘,但最终拼的都是资源和人才。尤其是人才显得特别重要,只要你有足够的才能,基本上都可以在当时混的不会很差。像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常年生活在山里,但因为他的才华,刘备多次请他出山辅佐,所以可以看出,东汉末期群雄对人才是有多么的饥渴。但并非人人都这么幸运,比如今天讲的

  • 狄仁杰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什么他能得到武则天的尊重与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狄仁杰,唐朝

    说到狄仁杰,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说到这个狄仁杰,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受到武则天重用的一个人,而且最重要的是,武则天也是经历了很多的宰相,唯独这个狄仁杰是可以受到她尊重的。那么在那个时期,武则天为什么会那么信任狄仁杰,并且重用他呢?而且还

  • 李渊在传位给李世民之后,他退位后日子过得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渊,李世民

    李渊退位后日子过得怎么样?李渊退位后被李世民软禁了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渊很明显是一个心很大的人,没事就开开宴会,听听小曲唱唱歌跳跳舞,日子过得也是十分的悠闲自在。再就是生孩子,生了一大堆孩子,生完了自己养不过来,就都丢给李世民,可以说小日子也是非常的惬意

  • 朱高炽明朝三重身份的皇帝,靖难战争真正的胜负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高炽,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仁宗朱高炽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高炽,明成祖朱棣嫡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也是大明王朝276年历史中唯一集“世子、皇太子、皇帝”三重身份于一身的皇帝。朱高炽的父亲朱棣,弟弟朱高煦英武过人,善于骑射。在这两位的衬托下,虽然《明史》吹捧朱高炽“稍长习射,

  • 钟陵王朱觐锥是什么身份?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钟陵王朱觐锥,明朝

    钟陵王朱觐锥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代宗室,在太祖朱元璋洪武朝时期,遵循亲王守边的原则,为大明王朝边疆的稳定立下过汗马功劳。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之后开始削藩,最终逼反了燕王朱棣。而朱棣在靖难成功之后虽然打着遵守“洪武旧制”的幌子,但依然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削除藩王的力

  • 假如曹髦有曹操的能力,打倒司马昭的概率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髦,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60年五月初六,曹髦召集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在陵云台部署甲士,并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到自己身边秘密议事,曹髦认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若他再不有所行动,定然会被司马昭废黩,正因如此,曹髦希望大家可以帮助自己

  • 商鞅花50斤黄金请人搬根木头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鞅,战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徙木立信。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秦孝公统治时,中原的六个国家不承认秦国的地位,于是孝公发奋图强招揽人才,当时在魏国的商鞅就前往投奔。商鞅去到秦国的第二年,秦孝公就封他为大良造,主持变法大业,将秦国从西面的“蛮夷”,改造为中原的“衣冠之国”。商鞅变法最后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