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悼襄王为何没能复兴赵国?也只能怪自己生不逢时

赵悼襄王为何没能复兴赵国?也只能怪自己生不逢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116 更新时间:2023/12/18 14:18:39

赵悼襄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对于《大秦赋》这部电视剧,虽然嫪毐、赵姬太后、吕不韦等人占据了较多的戏份。但是,嬴政亲政以后,就开始马不停蹄地想办法灭六国了,赵国是六国里最强大的一个,嬴政也与赵偃有着很深的仇恨,所以如何更好地利用当下形势扳倒赵国,是嬴政考虑最多的问题。想彻底灭掉赵国,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此,在《大秦赋》这部古装历史剧中,秦国多方周旋绞尽脑汁,嬴政甚至可以放下仇恨,假装与赵偃冰释前嫌,结盟示好。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迷惑赵悼襄王赵俨,嬴政指引赵国攻打燕国,然后趁着赵国虚弱之时进攻,使赵国大伤元气,赵偃着急上火一病不起了。在赵偃一病不起后,赵国的大权交给了王后。

在最新的剧情里,赵偃已经下线,而且死得非常窝囊,他看到倡后与赵佾私会,然后气绝身亡一命呜呼。因此,对于赵偃来说,复兴赵国,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志向,自然是无法实现了。一定程度上,对于赵悼襄王赵偃这位君主,虽然不乏昏庸的一面,但是,他确实是一位想要有所作为的君主。只是,因为生不逢时,最终还是败给了秦王嬴政。

“你要记得,用好李牧就能守住邯郸,邯郸守住,赵国就亡不了。嬴政背弃盟约,天下不齿,等寡人病愈,定要合纵诸国,去灭掉嬴政。”

以上是《大秦赋》中,赵悼襄王赵偃的遗言。直到最后,赵偃即便已经回天乏术奄奄一息,他念念不忘的仍是赵国安危,仍是合纵攻秦。歼灭秦国是他的最大夙愿,而打败秦王嬴政,则更是他一生的执念。在《大秦赋》这部电视剧中,秦王嬴政所在的秦国君臣,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而就山东六国的人物之中,赵悼襄王赵偃则是刻画最多的人物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在战国后期,特别是嬴政即位之后,赵国依然是秦国最为头疼的对手。虽然赵国经历了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的重创,但是,赵悼襄王依然敢于和秦国争锋。不管是《大秦赋》这部电视剧,还是正史上的赵悼襄王,都是秦灭六国的一大阻碍。一定程度上,正是赵悼襄王的去世,从而导致了赵国的灭亡。如果他没有这么早去世的话,赵国的灭亡时间将会明显推迟。

在《大秦赋》中,赵偃最开始并不讨喜,沉迷于享乐而不务正业,属于典型的纨绔子弟。可是等到坐上赵国王位,执掌大权之后,他仿佛如突然觉醒一般,显露出越来越多的优点。虽然赵悼襄王依然宠幸郭开这位小人,不过,他却不是一位被郭开左右的君主。

对于赵悼襄王这位君主,将嬴政视为自己的一生之敌,可以说是矢志不渝至死方休。更为关键的是,赵悼襄王对于秦赵之间的国力差距,也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可以放下仇怨,亲自到秦国都城咸阳,和秦王嬴政结盟,并促使秦国出兵攻打楚国,这样赵国就可以全力消灭燕国、齐国等诸侯国了。对于赵悼襄王来说,深谋远虑有大局观,原本要新修宫殿,听说军饷告急,便立刻作罢。更为关键的是,赵悼襄王的容人之量,也是比较宽阔的,尽管春平君赵佾和李牧经常和他唱反调,但是,赵悼襄王还是重用他们。

如此看来,在《大秦赋》这部电视剧,赵偃并不比嬴政差,许多观众甚至认为,赵偃比嬴政更有帝王之姿,赵国比秦国更应该一统天下。可是结果却很遗憾,赵偃壮志未酬身先死,而且死得非常憋屈。当然,之所以造成这一结果出现,主要是因为战国后期,秦国已经在国力上远超山东六国了。如果还是长平之战前的话,那么赵偃确实能够和嬴政一较高下的。

更为关键的是,对于正史上的赵悼襄王,虽然在位时间只有9年左右,却依然给秦国制造了足够的麻烦。赵悼襄王,嬴姓,赵氏,名偃,是赵孝成王之子,赵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赵孝成王二十一年(秦始皇二年,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任赵国国君之位,是为赵悼襄王。赵悼襄王元年(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年),赵悼襄王派将领李牧率军攻打燕国,李牧夺取燕国的武遂和方城。

赵悼襄王四年(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庞煖率领赵、楚、魏、燕四国精锐部队,进攻秦国的蕞地,因没能攻克,于是转而攻打齐国,夺取齐国的饶安。同年,赵、韩、魏、卫、楚五国结成合纵联盟,共同讨伐秦国。楚国国君楚考烈王担任纵约长,春申君黄歇执掌兵马,联军夺取寿陵,挥师直逼函谷关。秦军出关迎战,五国联军都大败而逃。

虽然两次合纵攻秦之战没有成功,不过,在笔者看来,通过合纵攻秦之战,无疑可以化被动为主动,也能够巩固山东六国之间的关系。对于正史上的赵悼襄王赵偃,明白赵国自己无法单独抗衡秦国,所以非常重视联合其他诸侯国来对付秦国。与此相对应的是,赵悼襄王的父亲赵孝成王,则在长平之战中孤军奋战,从而让赵国损失了40多万大军,进而让赵悼襄王只能接受生不逢时的结局了。

最后,赵悼襄王六年(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赵悼襄王将饶阳封给长安君成蟜。在《大秦赋》这部历史大剧中,成蟜被吕不韦联手赵姬太后除掉了。但是,在正史上,成蟜则一直留在了赵国。对于赵悼襄王来说,显然希望通过封赏成蟜,以此分化和瓦解秦国宗室,虽然最终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这样的思路是没有问题的。同年,魏国将邺地割让给赵国。得到邺城后,赵国都城邯郸自然拥有了防御的屏障,这有助于抵挡秦国大军对邯郸发起的进攻。

赵悼襄王九年(秦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派兵攻打燕国,夺取燕国的貍阳城。战事还未结束,秦国将领王翦、桓齮、杨端和趁机率军进攻赵国,夺取邺地的九座城邑。在这场较量中,赵悼襄王无疑是棋差一招了。如果秦始皇嬴政没有抓住机会偷袭赵国的话,那么,赵悼襄王派出的大军,确实有机会消灭更加弱小的燕国。一旦将燕国和赵国的疆域连在一起,那么,赵国之前损失的实力,也将得到迅速的弥补,这自然有助于赵国接下来和秦国争夺天下了。

在正史上,正是在赵悼襄王九年(秦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赵偃去世。在历史上,并没有赵偃被倡后气死的明确记载。不过,最终继承王位的赵王迁,确实是倡后之子。总的来说,如果赵悼襄王生活在战国前中期的话,那么,雄心壮志的他,或许也能像赵武灵王、赵惠文王一样取得一番成就。但是,面对秦国一家独大的战国后期,赵悼襄王赵俨显然没办法复兴赵国了,这大概就是生不逢时的无奈吧。

标签: 赵悼襄王战国

更多文章

  • 此人智谋远超周瑜,庞统曾经投靠过孙权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周瑜,三国

    在三国这样的乱世环境下,群雄四起争夺地盘,但最终拼的都是资源和人才。尤其是人才显得特别重要,只要你有足够的才能,基本上都可以在当时混的不会很差。像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常年生活在山里,但因为他的才华,刘备多次请他出山辅佐,所以可以看出,东汉末期群雄对人才是有多么的饥渴。但并非人人都这么幸运,比如今天讲的

  • 狄仁杰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什么他能得到武则天的尊重与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狄仁杰,唐朝

    说到狄仁杰,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说到这个狄仁杰,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受到武则天重用的一个人,而且最重要的是,武则天也是经历了很多的宰相,唯独这个狄仁杰是可以受到她尊重的。那么在那个时期,武则天为什么会那么信任狄仁杰,并且重用他呢?而且还

  • 李渊在传位给李世民之后,他退位后日子过得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渊,李世民

    李渊退位后日子过得怎么样?李渊退位后被李世民软禁了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渊很明显是一个心很大的人,没事就开开宴会,听听小曲唱唱歌跳跳舞,日子过得也是十分的悠闲自在。再就是生孩子,生了一大堆孩子,生完了自己养不过来,就都丢给李世民,可以说小日子也是非常的惬意

  • 朱高炽明朝三重身份的皇帝,靖难战争真正的胜负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高炽,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仁宗朱高炽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高炽,明成祖朱棣嫡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也是大明王朝276年历史中唯一集“世子、皇太子、皇帝”三重身份于一身的皇帝。朱高炽的父亲朱棣,弟弟朱高煦英武过人,善于骑射。在这两位的衬托下,虽然《明史》吹捧朱高炽“稍长习射,

  • 钟陵王朱觐锥是什么身份?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钟陵王朱觐锥,明朝

    钟陵王朱觐锥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代宗室,在太祖朱元璋洪武朝时期,遵循亲王守边的原则,为大明王朝边疆的稳定立下过汗马功劳。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之后开始削藩,最终逼反了燕王朱棣。而朱棣在靖难成功之后虽然打着遵守“洪武旧制”的幌子,但依然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削除藩王的力

  • 假如曹髦有曹操的能力,打倒司马昭的概率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髦,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60年五月初六,曹髦召集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在陵云台部署甲士,并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到自己身边秘密议事,曹髦认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若他再不有所行动,定然会被司马昭废黩,正因如此,曹髦希望大家可以帮助自己

  • 商鞅花50斤黄金请人搬根木头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鞅,战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徙木立信。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秦孝公统治时,中原的六个国家不承认秦国的地位,于是孝公发奋图强招揽人才,当时在魏国的商鞅就前往投奔。商鞅去到秦国的第二年,秦孝公就封他为大良造,主持变法大业,将秦国从西面的“蛮夷”,改造为中原的“衣冠之国”。商鞅变法最后成功了,

  • 隋朝覆灭后,身为皇后的萧美娘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隋朝,萧美娘

    古代女性没有现如今这么高的地位,因此往往不得不依附于男性,即使贵为皇后,也要面对命运的摆弄,隋唐时期的萧美娘就是这样一个苦命的人。《隋唐演义》是一部大型的古装电视剧,这部电视剧是以评书家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为蓝本,由浙江永乐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该剧主要讲述的是隋朝末年,朝廷腐败,隋炀帝昏庸无

  • 三国猛将甘宁一生有何战绩?关羽也惧他三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甘宁,三国

    三国猛将甘宁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将三国那乱世写得好生精彩,不愧为四大名著之一。可是文学著作终究只是文学著作,尽管已经做到七分靠近历史事实,但那三分作者的私情却注定了它的内容会有偏颇。战争武斗的情节是《三国演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

  • 李儒最后的结局是什么?真的是他毒死的刘辩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儒,东汉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儒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李儒端着一壶酒献给被废为弘农王的刘辩,说“喝了这个酒,可以祛除瘟病”,弘农王说,“我不信,这肯定是毒酒,你想要毒死我!”公元190年3月6日,刘辩被废为弘农王不到半年的时间,身为弘农王郎中令,也就是掌管宫廷侍卫的李儒,奉董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