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攻占益州后没有定都在荆州,刘备是出于什么考虑?

攻占益州后没有定都在荆州,刘备是出于什么考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531 更新时间:2024/1/25 8:48:06

汉昭烈帝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的开国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刘备联合孙权,与周瑜、程普率领联军大败曹操于赤壁。周瑜进攻南郡时,刘备又率众南征荆州南部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在江陵附近的巴丘病逝。刘备趁机从孙权手中借得荆州江陵(南郡),于是据有荆州五郡。建安十九年(214年),在益州之战中,雒城被围近一年才被攻克,刘备乃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共围成都。

彼时,刘备派建宁督邮李恢说降马超。马超来到成都,刘备命他率军屯城北,一时城中震怖。刘备于是派简雍劝降了刘璋,遂领益州牧。由此,在公元214年时,刘备不仅拥有了益州之地,还占据了荆州五郡之地。不过,在益州之战后,刘备选择定都成都,没有回到荆州定都。那么,问题来了,刘备攻占益州后,为何把都城放在成都,而不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荆州呢?

首先,对于刘备之所以定都成都,而不是荆州,实际上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已经给出了答案。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表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在诸葛亮看来,荆州地处四战之地,也即连接着多个区域,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与此相对应的是,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也即相对于荆州,益州不仅有山川之险,而且有成都平原等天府之国。正是以益州作为基础,汉高祖刘邦才击败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对于荆州来说,虽然在刘表的多年经营下,人口稠密,商业繁荣,可谓富庶之地。但是,荆州存在一个无险可守的问题。

进一步来说,在刘备夺取益州时,关羽镇守荆州五郡,这五个郡分别是南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不过,对于这五个郡来说,荆南四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因为地理位置相对偏南,加上人口相对较少,缺乏成为都城的条件。在赤壁之战前,荆州牧刘表长期以襄阳作为治所。但是,在赤壁之战后,襄阳等地被曹操所占据。

在此基础上,南郡成为比较适合定都的地方。但是,前面已经说过,关羽镇守的南郡,是从孙权一方借来的。因此,如果刘备选择定都南郡的话,就是明确告诉孙权,南郡不打算还给你了。而这,无疑会恶化孙刘两家的关系。在曹操整体实力依然强大的背景下,刘备再彻底得罪孙权一方的话,显然会让自己陷入到孤立的险境中,这显然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同时,在赤壁之战后,荆州已经是曹操、孙权、刘备三分天下了,这和刘表时期的荆州,显然是不一样的。如果刘备要在荆州定都的话,向北要防御曹操,向东要防御孙权,这势必要付出太大的人力和物力,从而影响到自己进一步扩张地盘。另一方面,相对于荆州,定都益州成都,则存在多个好处。在地形上,益州拥有山川之险,这让成都不用担心敌人迅速突破自己的防线。在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中,钟会虽然突破了汉中防线,但是,姜维凭借着剑门关等天险,就可以将钟会的10多万大军挡在门外,至于另一边的邓艾,也是历经艰难万险,才进入到蜀汉腹地。

因此,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条件,是刘备选择定都成都的重要原因。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定都成都,蜀汉才能以弱小的国力,和强大的曹魏抗衡数十年。如果是定都荆州的话,蜀国很可能无法坚持这么长的时间。比如在夷陵之战时,蜀汉元气大伤,却可以平稳度过,这显然离不开山川之险的加持。

最后,刘备定都益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汉高祖刘邦是从益州汉中郡北伐,最终击败项羽,从而建立西汉王朝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评价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因此,从刘备的角度来看,定都成都,自然有效仿汉高祖刘邦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汉高祖刘邦当初是定都汉中南郑,不过,在刘备夺取益州时,汉中还被张鲁或者之后的曹操所占据。即便是汉中之战后,刘备夺取了汉中之地。但是,因为汉中之战时,曹操几乎将汉中的人口都迁移走了,这促使汉中不适合成为都城了。

所以,对于刘备来说,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定都成都。在此之前,益州牧刘璋已经在成都定都多年了。因此,对于成都来说,不仅城池坚固,粮草充足,也具有作为都城的基础设施。如果选择其他地方定都的话,势必要大兴土木,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这对于本就弱小的蜀汉,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成本。从节约成本的角度来看,刘备定都成都,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也有助于在益州之战后休养生息,恢复实力。总的来说,基于以上几个原因,在益州之战后,刘备继续定都成都,而没有回到荆州定都。至于荆州的郡县,则继续由关羽镇守。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刘文静是真的谋反吗?他因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文静,唐朝

    刘文静字肇仁,京兆武功县人,唐朝宰相、开国功臣。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李渊太原起兵,为后来他建唐登基做出了良好的起步,后来李渊在武德元年的时候,就评出了“太原元谋功臣”共十七人。太原元谋功臣分别是:秦王李世民、裴寂、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

  •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什么?到底有多难破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武帝,汉朝

    汉武帝刘彻原名刘彘,立为太子时改名为彻,是汉朝的第七个皇帝。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汉武帝的推恩令是被誉为历史上最难破解的阳谋,所谓阳谋就是,下面的那些刘姓王爷们,明知道皇帝要干什么,却完全没有任何办法来阻止,我就把手段明着给你说了,看你怎么办。如何破解推恩令是个脑洞很大

  • 李斯从位居高位到成为阶下囚,他的人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斯,秦朝

    李斯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秦朝宰相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经过商鞅彻底改革下的“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因为军功爵制,就连普通秦人也有机会受封爵位,因此才有了“捐甲徒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秦军。然而在商鞅变法下的秦国,人人只重耕战,轻商

  • 三国时期在曹魏担任过征蜀护军官职的人是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真,三国

    曹操设立的“征蜀护军”,顾名思义,就是负责征讨刘备特别设立的官职。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在赤壁之战中,刘备联合孙权击败了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而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和曹操又爆发了汉中之战。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

  • 历史上明朝开国六公爵分别是哪些人?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善长,明朝

    1364年(元至正24年),朱元璋建立王朝称吴王,定都为应天府。1368年正式建立明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朱元璋以寒微之出身,最终能建立大明王朝、登基为帝,除了是因为他个人能力突出外的原因,还有就是因为他有一批开国功臣。虽然后来这些功臣大部分落下悲惨的结局,但不可否认的是,

  • 李斯能留在秦国成功当上宰相,他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斯,秦朝

    李斯,战国末楚国上蔡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斯本为战国末期楚国人,早年曾在楚国担任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后辞官拜入荀子门下求学,学习帝王治国之术。然而,在学有所成之后,李斯却并未返回楚国,而是前往秦国求官,并最终出任秦国丞

  • 明明有援军刘禅依然开城门投降,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禅,三国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信仰没了,有兵有将又有什么用,诸葛亮时候,蜀汉基本上就笼罩在一片保守和投降的氛围之中,所有人都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大家都知道这一天迟早回来,只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而已。

  • 曾经英武的齐桓公,为什么会黯然离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桓公,齐国

    姜小白,即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第十五位国君,春秋五霸之首,他本是中原霸主,但晚年昏庸,信用小人,导致自己晚年凄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乱局,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周王室权威失落。一时间,诸侯群起竞相逐鹿于中原。恰在此时,霸

  • 历史上赵匡胤和赵光义二人谁的治国才能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清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宋太祖的赵匡胤的治国能力,是远远胜于宋太宗赵光义的,这个从很多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因为出生经历等原因,赵光义无论多努力,都不可能超过赵匡胤。赵匡胤出生在军营里面,父亲虽然是

  • 东汉第九位皇帝汉冲帝刘炳,他在位期间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炳,东汉

    刘炳,即汉冲帝,他是汉顺帝刘保之子,东汉第九位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