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赴鸿门宴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赴鸿门宴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301 更新时间:2024/2/11 6:29:49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赴鸿门宴是如何全身而退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这是一句在中国人尽皆知的成语,讲的是鸿门宴上的一个惊险细节。

当时,宴席上的张良一眼就看出来,项庄要借舞剑的姿势,行谋刺刘邦之实。于是,张良赶紧离席寻找外援,最后对樊哙夏侯婴纪信、靳强四人说出了这句流传极广的成语。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樊哙是个急性子,听闻沛公有难,直接请命,“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情况如此危急,我樊哙请求张子房先生同意我进入宴席,跟沛公同生共死。

随即,樊哙就带着盾牌和宝剑闯进军门,冲入宴席所在的营帐,正在舞剑的项庄和以身子护卫刘邦的项伯乃至在主座上兴致勃勃观看舞剑的项羽,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震惊了,不得不暂停手头的事物,尤其是项羽,紧张得手按剑柄,一副金庸小说中末流剑客听闻独孤九剑的样子。

然后樊哙就用豪爽的吃肉喝酒征服了项羽的心,最后又巴拉巴拉一顿说,把项羽说得哑口无言,刘邦也见缝插针,借口上厕所,叫樊哙一同离席,随即在樊哙力荐之下,从小路回到灞上军营,留下张良跟项羽继续周旋。

为什么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最后结果竟然是刘邦全身而退呢?是项羽本来就没想杀刘邦,还是因为刘邦太聪明,事先部署好一切呢?

我倾向于认为,二者兼而有之。

本来,项羽听信首席谋士范增的计策,决定发兵攻击刘邦的军营,和刘邦决一雌雄,但在堂叔项伯夜探刘邦军营并带回刘邦愿意俯首称臣的消息后,项羽又觉得,不战而屈人之兵方是上上策,于是放弃了杀刘邦的念头。

所以,在刘邦亲至鸿门并当面向项羽表达了俯首称臣的意思之后,项羽才甩锅曹无伤,说自己之所以会动了对刘邦用兵的念头,都是曹无伤这个小人在挑拨,他项羽一时冲动,中了小人的算计。

至此,项羽已基本放弃了杀刘邦的念头。而且,很可能项羽因“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胜利高兴不已,在宴席上提前喝醉了,并未看出项庄舞剑的意图所在。

刘邦这边呢?

刘邦可不是一介莽夫,能以一两万兵马长途跋涉攻入关中的狠角色,可不仅仅靠的是军队战斗力,而是谋略、战略、后勤、军力全方位的出类拔萃,这样的一个刘邦,定然不会在没有周密部署的情况下贸然赴鸿门宴的。

为赴鸿门宴,刘邦都做了哪些精心准备呢?

首先是给项羽、范增带上厚礼,以示臣服;其次是上下统一口径,以示他刘邦从未对项羽有贰心;再次是选调最佳配置以求安全,张良是头脑发达计谋繁多的谋士,樊哙是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将军,夏侯婴是自带GPS的老司机,纪信是和刘邦样貌有几分相似随时可以做替身的将军,历史上对于靳强的记载比较少,但我们相信,靳强也应当是有特别用途的。

刘邦这一番部署下来,求的就是一个万全,若是这样部署仍旧不能全身而退,只能说明天不容他刘邦,而非项羽、范增不容他刘邦了。

标签: 汉朝刘邦项羽

更多文章

  • 刘邦搞分封制真的害人害己吗?分封制背后隐藏的大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刘邦

    刘邦搞分封制真的害人害己吗?分封制背后隐藏的大智慧!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楚汉相争四年后,公元前202年,刘邦一统天下。面对疆域庞大的汉帝国,刘邦推行了一个争议很大的“杂合型”制度:郡国并行制。“郡”是指郡县制,是秦始皇最喜欢、并在全国推行的制度;“国”是指封国制,又称分封制,

  • 中山靖王是谁?刘备为什么不说自己是刘邦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刘备

    中山靖王是谁?刘备为什么不说自己是刘邦后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备总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也是因此,才得到了一个刘皇叔的称号,而这样算起来的话,刘备也是刘邦的后人,那他怎么不说自己是刘邦后人呢?不过这样的话或许就太远了,刘邦的后人那么多,说起来也有些牵强,那任何姓刘的

  • 刘邦多次想杀萧何,萧何是怎么躲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萧何,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萧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都是开国之巨勋,为大汉争得天下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三人也都是后世推崇的偶像,刘邦在开国后论功行赏将萧何立为首功,封他为酂侯,食邑最多,而张良则自谦请封为留侯,封地为今天的江苏沛县,韩信则先封齐

  • 韩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刘邦为何能轻易将他拿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韩信

    韩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刘邦为何能轻易将他拿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击败项羽,在定陶汜水之阳被众诸侯拥立为皇帝,刘邦即皇帝位之后,曾在一个公开场合和一帮大臣讨论,为什么楚汉相争,最后胜出的是他刘邦?这段讨论结束,刘邦做了总结性发言,在发言中,刘邦补充到,除了众位提出的原因,我认为我

  • 诸多缺点的刘邦,为何能在楚汉之争中获得多数人支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刘邦

    诸多缺点的刘邦,为何能在楚汉之争中获得多数人支持?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地方豪强与六国旧贵纷纷起事,逐鹿中原。秦朝覆灭之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并分封天下诸侯,却很快就遭到来自汉王刘邦的强力挑战,并最终被刘邦所击败。在楚汉争霸的过程中,虽然

  • 揭秘:刘邦西征咸阳是美差还是送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

    揭秘:刘邦西征咸阳是美差还是送死?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就在楚怀王一干群臣于彭城忙着争权夺利时,两百里以外的刘邦早已离开砀郡,虎归山林,蛟龙入海,开始了他蓄谋已久的万里征程,目的地是他向往已久,又去过多次的咸阳。早在离开丰邑时,刘邦应该就已经下定了向西远征咸阳的决心。故此他

  • 刘邦初起兵就差点被灭?不是秦军而是亲密战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

    刘邦初起兵就差点被灭?不是秦军而是亲密战友?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刘邦起兵之后,第一要务是攻城略地建立根据地,以获取钱粮和兵员。一攻胡陵不下,刘邦审时度势,退兵丰邑。在丰邑大败泗水郡监平之后,刘邦趁胜追击,泗水郡监平逃往胡陵,退进城中。刘邦复又追到胡陵城下,再次形成了围攻胡

  • 汉文帝: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还写了一篇流传万世的散文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文帝,汉朝

    说到千古一帝,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成吉思汗这样的开疆扩土的独夫,但成吉思汗满手血腥,屠城太多,历代鄙视批判者甚多,包括秦皇汉武这样的帝王,提到千古一帝,也甚为勉强。但是有一个皇帝,在其生前死后,因为给百姓带来太多的福利,提到强民安民的千古一帝,则汉文帝是第一个必须考虑的人选。汉文帝一生十分关心民生问题,

  • 刘邦到底哪里来的魅力 为什么喝酒总是不给钱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喝酒

    刘邦为什么喝酒总是不给钱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刘邦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人真的不简单哈,嘿嘿,其实大家也知道的,刘邦啊是真的挺厉害的,话说刘邦在没有发迹之前在他们那儿喝酒是从来不给钱的,总是赊账,而且年底了别人也不找他要,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

  • 刘邦称帝之后为什么提拔他的乡下朋友 主要的原因有三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汉朝

    刘邦称帝之后为什么提拔他的乡下朋友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邦能当上皇帝,并且很快提拔他乡下的那些朋友,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刘邦团队有三个当时的绝顶人才,就是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三人。虽然说樊哙、曹参、陈平、卫绾这些人稍微差了一点,但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