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刘邦并非市井无赖:而是个有准备的人

历史上刘邦并非市井无赖:而是个有准备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885 更新时间:2024/1/29 15:21:33

司马迁的《史记》中,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喜欢“狎侮”人,且“好酒及色”,做了亭长,还常常装神弄鬼赊欠酒钱;大臣高起、王陵直言“陛下慢而侮人”。看上去,刘邦不仅是个傲慢无礼的家伙,还是个游手好闲的混混。司马迁是个受刑罚的中书令,涉及到当朝高祖皇帝,当然不敢乱写。

网络配图

刘邦的形象就此定格,后来的文学作品多把刘邦描写成市井无赖出身。唐代诗人章碣“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的名句,也将刘邦与项羽等同,当成不读书的粗人来讽刺朝廷镇压读书人的荒谬。电视剧《楚汉传奇》更是添油加醋将刘邦演绎成一个原本胸无大志、只是因缘际会碰巧成就帝业的沛县流氓头子,陈道明的精湛演技,让刘邦的这一形象进一步深入人心。

这显然是对刘邦的误读。

一个市井流氓能在群雄逐鹿的年代开创汉皇帝国?并就此铸就汉文化根基?显然滑天下之大稽。真实情形是,刘邦根本就不是什么市井无赖,而是一个胸怀大志、兼具文韬武略的少有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个有长远打算,早就做好了推翻暴秦准备的政治家。

网络配图

事实上,同样在《史记》中,司马迁记录的是,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一比较就会知道,刘邦是个有大义的人,只是平常喜欢作弄人。而好酒色,在战国游侠成风的年代,算不得什么毛病。

“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刘邦就是那个有准备的人。

刘邦是个读书人

《史记》之《韩信卢绾列传》明确记载“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说的就是刘邦与卢绾为同学。后来刘邦经过考试任泗水亭亭长,征粮催役,均需阅读各种公文,没读过书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刘邦看不起沛县大小官吏,常常作弄他们,更显刘邦才学不下于普通士子。

网络配图

话说与县令交好的吕公迁居沛县,当地豪杰和大小官吏前往祝贺。大才子萧何主持接待,声明贺礼超过一千钱的可坐堂上席位,刘邦一分没带写了个“贺礼一万钱”的帖子进去,引得吕公出门相迎。萧何说刘邦只是个惯讲大话的人,刘邦却昂首上座,高谈阔论,戏弄满座宾客,弄得吕公非得将吕雉嫁给年近40的刘邦,这吕雉也成为日后的吕后。若刘邦真是一个没读书的粗人,早被满座的沛县精英们轰下去了。

“刘项原来不读书”,不过是历代读书人向强权表明心迹的一种怯懦解读。而这种解读,强权历来并不认账,镇压或收买知识分子,从来就是维稳的首要任务。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刘邦打仗屡战屡败最后却能够击败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

    哪怕项羽存在以上致命弱点,还是将刘邦打得到处乱窜。直到最后一战垓下之战前,基本上都是刘邦在逃跑。从战术而言,项羽是个技术派,见谁灭谁。然而,十有九胜的项羽为什么最后失败,屡战屡败的刘邦为什么笑到最后呢?楚汉的竞争,以西楚的失败而告终,这教训已经总结两千年了,结论一大堆。例如,刘邦认为项羽败于不会用人

  • 汉高祖刘邦出众的后代中刘备是其中之一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高祖刘邦

    秦朝覆灭后,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得胜,次年登基称帝,建立汉朝,便以此开启了汉王朝历史四百多年的统治。汉朝又分为西汉与东汉,维持了两百多年的西汉统治被王莽谋反所灭,其创立的新朝维持了15年后被推翻,后由刘邦的九代世孙刘秀夺取政权建立东汉,国号沿用汉。刘氏宗族统治的大汉王朝,在这几百年时间里,迎来了历史上首

  • 刘邦和项羽的区别体现在哪:是性格还是外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和项羽的区别

    秦朝末年,社会动荡,此时民间反秦势力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两支队伍,即刘邦立汉王继承项梁带领的农民起义军,以及项羽继项梁之后领头的楚兵,分别于河汉河北推翻秦朝统治,于是二者相争,即称之为楚汉战争。起初刘邦的势力大不如楚,无论是抗秦或是楚汉相争,项羽几乎百战百胜,而刘邦丝毫不懂得如何带兵打仗,唯有一点,助其

  • 刘邦赢在哪里?与项羽最大不同竟然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

    项羽与刘邦,一个是所向披靡的西楚霸王,一个是打不过就跑的汉中王,最终刘邦却打败了项羽。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从性格来说:项羽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过常宝列举了《史记》中的大段描述,认为项羽是一个没有明确目标、随心所欲,又不失天真、有着强烈的自由意志的人物。网络配图“自由的意志、

  • 汉高祖刘邦当皇帝后为何要让亲爹给自己磕头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刘邦的父亲刘老爹独享此项殊荣。虽如此,但这个太上皇的据说还是刘老爹给儿子磕头称臣后才换来的,刘邦当了皇帝后对自己的亲爹并不友好,甚至还为到底该谁给谁磕头纠结了好长一段时间。刘邦在他父亲眼里一直是最不成器的刘小三,直到他斩蛇起义,刘老爹才拿剃须刀刮了刮眼睛,开始正眼瞧着儿子的革

  • 项羽败给刘邦致死都没明白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项羽

    红潮导语:正是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的超群,成就了刘邦的“无能”。说刘邦 “无能”,倒不如说刘邦聪明,他的聪明之处正在于面对优秀的人才,以“无能为能”的君臣之道。楚汉相争,强大的项羽最后之所以败给刘邦,最重要的原因可以这样总结:刘邦太“无能”,项羽太“能干”!其实,刘邦并不是生来就“无能”,他的无能是

  • 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宠爱的妃子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后宫之中有多少妃子,现在已无从考究,但是被后世之人所熟知的有戚夫人和薄姬,她们一个是因为刘邦的宠爱而出名,一个是因为自己的儿子而出名。戚夫人,是刘邦被封汉王的时候,在定陶征战的时候得到的,楚汉时期著名的歌舞名家。刘邦在得到戚夫人之后,对他异常的宠爱,出去打仗的时候,都会将她带在身边,而将自

  • 汉高祖刘邦在彭城之战中为什么遭遇惨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高祖刘邦

    楚汉争霸这段时期,著名的战役很多,比如巨鹿之战、彭城之战、背水一战和垓下之战。垓下之战,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乌江自刎。巨鹿之战和背水一战,二者都是以少胜多,都是一战成名,巨鹿之战项羽成名,背水一战韩信成名。其实,彭城之战也是以少胜多,并且对战双方悬殊比巨鹿之战更大,项羽与秦军的巨鹿之战是项羽三万

  • 功臣卢绾背叛刘邦是因为刘邦重情念旧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功臣卢绾

    刘邦重用卢绾给自己带来的是一场叛乱。但是,比较项羽与刘邦的重情念旧,我认为有一点重要的不同:项羽是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搞重情念旧,重用曹咎、司马欣,结果丢失了费尽千辛万苦才打下来的成皋;刘邦是在统一全国之后才搞重情念旧,结果闹出了一场叛乱。重情念旧无良将刘邦和项羽一样,也搞重情念旧。但是,刘邦的重情念旧

  • 流氓还是游侠?刘邦真实的身份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

    一提起刘邦,很多人的脑海都会想起流氓、地痞等不堪的形象,其实这是大大的误会。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会,大概是史书上记载刘邦既不种田,也不做生意,说他到处浪荡,还有到处喝酒,乱交朋友。这样的人放在今天,按照今天的标准,确实是不务正业的流氓。但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理解古代,事实上,刘邦在他那时候的时代,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