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的父亲刘老爹太上皇“另类”际遇 不看不知道

刘邦的父亲刘老爹太上皇“另类”际遇 不看不知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01 更新时间:2024/2/27 3:43:34

太上皇者,在位皇帝的在世老爸是也。细数中国历史,皇帝前仆后继,绵绵不绝,而太上皇也不在少数。大致说来,中国的太上皇可以分为八个类型。

坐收渔利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刘邦的父亲刘老爹独享此项殊荣。刘邦在他父亲眼里一直是最不成器的刘小三,直到他斩蛇起义,刘老爹才拿剃须刀刮了刮眼睛,开始正眼瞧着儿子的革命事业。幸运的是,七年之后,革命彻底成功,刘邦摇身一变,唤作汉高祖了(这当然是后人给他的谥号),就大方地赐给他老爹一顶“太上皇”的帽子,让他在养老宫吃喝玩乐,颐养天年。儿子当了皇帝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但是也产生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父子二人见了面,一个是老子,一个是皇帝,谁给谁叩头都不合适。最后,面子上觉得很下不来的刘邦发话了:我是皇帝我老大,不给老子磕头啦。老子见我要称臣,还是减少见面避免尴尬吧。结果,刘老爹成了太上皇,膝下却少了一个儿子。

心有余悸型

唐太宗李世民自然是个好皇帝,但他也有残酷冷血的一面,玄武门之变就是一例。唐太宗的老爸唐高祖李渊偏爱长子李建成,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李建成是太子,未来的接班人。李世民是老二,上有兄,下有弟,正好处在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地位。也不知是李建成害怕功勋卓著的李世民动摇他的太子之位,还是李世民不甘心屈居二线,想再进一步,反正兄弟俩明争暗斗地掐上了。俗话说“无毒不丈夫”,李世民和他的文臣武将在公元926年的那个夏天上演了“玄武门之变”,要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命(后来李世民又杀光了二人的儿子以绝后患),然后就去逼宫。当尉迟恭提着李建成、李元吉二人的脑袋出现时,李渊正在皇家公园度假,一看这阵势,李渊吓得当即宣布让位给李世民,自己缩到后宫去当太上皇了。

八十六年后,高祖的重孙,太宗的孙子唐睿宗李旦又遭遇了同样的险情,结果也和他太爷爷一样成了太上皇。

功成身退型

太上皇们之中,名气指数最高的当属清朝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二十五岁继位,在皇帝宝座上端坐了六十年之后(这个纪录只有他爷爷康熙能破),觉得自己已经功德圆满,该无牵无挂地享享清福啦,于是就宣布将皇位禅让给皇太子颙琰(就是后来的嘉庆帝),开始了无忧无虑的太上皇生涯。四年之后,乾隆帝无疾而终,驾鹤西游去了,享年八十九岁,创造了中国皇帝寿命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乾隆皇帝的禅位的确属于功成身退,但是他一贯执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导致中国与世界脱轨,科技技术远远落后于欧美,当半个世纪之后,中国被迫与世界接轨时,等待她的就只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了。

好逸恶劳型

俗话说: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见过混帐的,没见过这么混帐的。这话用在北齐皇帝们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在他们眼里,杀人放火都是小菜一碟。北齐实际上只存在了二十几年,却有六个皇帝,而且一个赛一个的荒淫残暴。第四个皇帝武成帝高湛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吃喝玩乐,干脆把皇位推给只有十岁的儿子,钻进后宫专门研究声色犬马。当了太上皇之后,高湛更加疯狂地纵欲享受,结果几个月下来,二十多岁的他就耗尽元气一命呜呼了。

无独有偶,与北齐并立的北周也有一个年纪轻轻、好逸恶劳的太上皇,他就是周宣宇文赟。周宣帝刚死,他的儿子,年幼的周静帝就被他的岳父杨坚(就是后来的隋文帝)取而代之了,更惨的是,北周皇室的所有男子被杨坚杀了个一干二净。

标签: 刘邦太上皇

更多文章

  • 揭秘:大汉流氓皇帝刘邦统一中国靠的是哥们义气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皇帝,刘邦

    人生如白驹过隙,世事如白云苍狗。秦王赢政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刘邦47岁,在泗水亭亭长任上已经超过十个年头,娶妻生子,沉迷酒色,十年无所升迁,不求上进。若不是两年前去咸阳服徭役,见到秦始皇时一不留神说出来那句“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甚至难免让人怀疑,当年那炽热的“游侠梦”也早已落满尘埃。也许

  • 解密:刘邦谋臣陈平的“谋”是阳谋还是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陈平,楚汉争霸,

    世人历来有以成败论英雄的传统习惯,成王败寇的历史观一直贯穿于二十四史中。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以严谨公正著称,但也难免不受此影响。陈平和张良是刘邦帐下最重要的二位谋士,陈平承认自己使用的是阴谋诡计,司马迁却称赞他足智多谋,到底是阳谋还是阴谋?我们只要把陈平的“谋”放到阳光下一晒,再把他和张良一比较,

  • 刘邦用一跟铁棍开启帝王之路 铁棍变镇国之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汉朝

    古代有十大神剑,它们代表着古代铸剑的巅峰之作,凝聚着古代剑师无数的心血。今天,我们就要在这里讲一讲排在第三位的赤霄剑。人们将这把剑称之为是帝道之剑。为什么人们要叫它帝道之剑呢?因为这把剑是属于刘邦的,刘邦正是用这把剑斩了白蛇,开启了帝王之路。当时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刘邦那个时候还是一个年轻

  • 敢骂刘邦敢逆吕后 汉朝也就周昌这么个人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昌,吕后,刘邦

    熟悉西汉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汉高祖刘邦是一个强势的皇帝,他去世以后,虽然继位的汉惠帝是一个摆设,可掌握实权的吕后也是一个强硬的主,不过当时就有那么一个大臣,他敢骂刘邦,还不给吕后面子,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周昌。(图)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

  •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雉是怎样助刘盈执掌天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高祖,刘邦,吕雉,刘盈,汉朝

    刘邦去世后,刘盈即位为帝,吕雉开始独掌大权,对于原刘邦所宠幸之妃嫔,多仅进行常规处理,如有子者,与其子就国为诸侯王太后,独有戚夫人,因其曾几欲夺孝惠帝刘盈太子之位,吕雉坚决不放过。一开始吕雉先罚戚夫人作苦工,戚夫人私下唱歌叹息,“儿子为王,母亲为奴仆,终日舂米到薄暮,常常与死亡为伍!母子相离三千里,

  • 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后为何会让父亲给自己磕头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高祖,刘邦,汉朝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刘邦的父亲刘老爹独享此项殊荣。虽如此,但这个太上皇的据说还是刘老爹给儿子磕头称臣后才换来的,刘邦当了皇帝后对自己的亲爹并不友好,甚至还为到底该谁给谁磕头纠结了好长一段时间。刘邦在他父亲眼里一直是最不成器的刘小三,直到他斩蛇起义,刘老爹才拿剃须刀刮了刮眼睛,开始正眼瞧着儿子的革

  • 汉高祖刘邦是怎样用人的?为何说刘邦很会用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高祖,刘邦,汉朝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在总结夺取天下的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任何读这段文字的人,都会对张良、萧何、韩信的文韬武略佩服得五体投

  • 汉高祖刘邦传奇人生之刘邦斩蛇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高祖,刘邦,汉朝

    刘邦,秦末沛县丰邑人。早年任沛县泗水亭长时奉命押送一批劳工去骊山为秦始皇修筑陵墓,途中许多劳工趁机脱逃。刘邦暗想即使到达骊山,劳工也都逃光了,无法交差。于是在芒砀山泽前休息进食,晚上释放所有的劳工说:“你们各自逃生去吧!我从此也逃亡去了。”劳工中有十几位壮士见刘邦宽宏大度,豪爽义气,便愿意追随他。晚

  • 汉高祖刘邦为何没有杀张良?张良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信,刘邦,张良.西汉

    网上有人问刘邦为什么杀张良,毕竟刘邦在登基后杀了不少有功之人。自古帝王,都有战国勾践那样兔死狗烹的行为,一旦国家巩固了,就会猜忌身边的功臣,想方设法除掉,以绝后患。其实历史上张良是善终的,与其说刘邦为什么杀张良不如说刘邦为什么不杀张良来的贴切。张良是一代谋圣,以他的智谋怎么会看不出刘邦的心思。他知道

  • 开国皇帝刘邦杀了哪些有功之臣?为何没有杀张良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信,刘邦,张良.西汉

    高处不胜寒,刘邦也不例外,刘邦打下江山称帝时已经年逾五十,老年的刘邦变得爱猜忌、多疑,甚至不再信任当年一同南征北战的功臣将领们,尤其是不放心异姓的诸侯,于是有众多功将纷纷被刘邦杀害。刘邦上位后,便开始杀害项羽旧部归降于他的将士,臧荼恐慌下起兵造反,成了首位牺牲的功臣。第二年,韩信被小人告以造反之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