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平帮刘邦打天下守江山 最终官居丞相结局较好

陈平帮刘邦打天下守江山 最终官居丞相结局较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01 更新时间:2024/2/10 17:39:45

刘邦曾经说他战胜项羽最应该感谢三个人,分别是萧何张良韩信,并一一指出他们的长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但是在这三个人的背后,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人,他多次为刘邦出奇计,虽然很少获得刘邦指名点姓的称赞,不过他却历仕汉初五帝,成为汉初最重要的官员之一,这个人就是陈平

陈平的早年遭遇与韩信相似,都是家中贫寒,希望靠着自己的才华和能力闯出一番事业。于是怀揣着自己的理想,作出了韩信一样的选择,投奔了项氏集团。如此看来,早期的项羽人力配置,还真是让人眼红,韩信、陈平、英布等人都是项羽的账下,如果他的叔父项梁不死的话,或许刘邦的江山还不是那么容易就建立的。可惜历史没有假设,项羽接替叔父项梁后,很多胸怀大志的人都感受不到被重视的感觉,陈平也是其中之一。

但是与韩信加入刘邦集团才发挥作用不同,陈平早早在项羽军中的时候,就开始了帮助刘邦的行为。鸿门宴后,刘邦被困在咸阳不得脱身,是这位陈平,依靠自己还是项羽谋士的身份,先是调走了范增,接着建议项羽应该分封天下诸王,同时也应该不要把刘邦困在咸阳了,而应该把他封到汉中去。于是项羽就糊里糊涂的听了陈平的建议,刘邦得以脱身。

此后,加入了刘邦集团的陈平可谓是如鱼得水,多次帮刘邦出谋划策,其中他为刘邦设计的最出名计策就是巧设反间计,气走了项羽的首席谋士范增。但是刘邦被项羽包围于荥阳城中,陈平四处派人释放流言,声称范增与刘邦达成了一致要共同对抗项羽。而且借着项羽使者前往刘邦处的机会,故意做出范增与刘邦交好的样子,最终项羽中计,气走了范增。

此后刘邦击败项羽,建立了汉朝。但是天下依旧不太平,刘邦担心韩信会反对自己,这个时候又是陈平建议在陈州会见诸侯,借机擒住韩信,取消他的兵权。接着刘邦北击匈奴,被包围在白登,又是陈平献计,通过贿赂冒顿单于最喜欢的妃子,这才逃出重围。

因为陈平发挥的这一系列重要作用,尽管刘邦先后猜忌过很多汉初诸臣,但是对陈平一直很信任,没有过要杀害他的想法。而刘邦过世后,陈平在汉惠帝、前少帝、后少帝这一系列吕后当政的时期继续为官,并在吕后死后,联合其他大臣一举击败了吕氏余党,拥立了汉文帝即位,并在文帝当政时当上了宰相一职。成为了汉初随着刘邦打江山的一系列官员里,结局比较好的官员之一。(原文来自小白讲史的头条号)

标签: 陈平刘邦汉朝

更多文章

  • 刘邦的父亲刘老爹太上皇“另类”际遇 不看不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太上皇

    太上皇者,在位皇帝的在世老爸是也。细数中国历史,皇帝前仆后继,绵绵不绝,而太上皇也不在少数。大致说来,中国的太上皇可以分为八个类型。坐收渔利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刘邦的父亲刘老爹独享此项殊荣。刘邦在他父亲眼里一直是最不成器的刘小三,直到他斩蛇起义,刘老爹才拿剃须刀刮了刮眼睛,开始正眼瞧着儿子的革

  • 揭秘:大汉流氓皇帝刘邦统一中国靠的是哥们义气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皇帝,刘邦

    人生如白驹过隙,世事如白云苍狗。秦王赢政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刘邦47岁,在泗水亭亭长任上已经超过十个年头,娶妻生子,沉迷酒色,十年无所升迁,不求上进。若不是两年前去咸阳服徭役,见到秦始皇时一不留神说出来那句“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甚至难免让人怀疑,当年那炽热的“游侠梦”也早已落满尘埃。也许

  • 解密:刘邦谋臣陈平的“谋”是阳谋还是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陈平,楚汉争霸,

    世人历来有以成败论英雄的传统习惯,成王败寇的历史观一直贯穿于二十四史中。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以严谨公正著称,但也难免不受此影响。陈平和张良是刘邦帐下最重要的二位谋士,陈平承认自己使用的是阴谋诡计,司马迁却称赞他足智多谋,到底是阳谋还是阴谋?我们只要把陈平的“谋”放到阳光下一晒,再把他和张良一比较,

  • 刘邦用一跟铁棍开启帝王之路 铁棍变镇国之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汉朝

    古代有十大神剑,它们代表着古代铸剑的巅峰之作,凝聚着古代剑师无数的心血。今天,我们就要在这里讲一讲排在第三位的赤霄剑。人们将这把剑称之为是帝道之剑。为什么人们要叫它帝道之剑呢?因为这把剑是属于刘邦的,刘邦正是用这把剑斩了白蛇,开启了帝王之路。当时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刘邦那个时候还是一个年轻

  • 敢骂刘邦敢逆吕后 汉朝也就周昌这么个人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昌,吕后,刘邦

    熟悉西汉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汉高祖刘邦是一个强势的皇帝,他去世以后,虽然继位的汉惠帝是一个摆设,可掌握实权的吕后也是一个强硬的主,不过当时就有那么一个大臣,他敢骂刘邦,还不给吕后面子,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周昌。(图)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

  •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雉是怎样助刘盈执掌天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高祖,刘邦,吕雉,刘盈,汉朝

    刘邦去世后,刘盈即位为帝,吕雉开始独掌大权,对于原刘邦所宠幸之妃嫔,多仅进行常规处理,如有子者,与其子就国为诸侯王太后,独有戚夫人,因其曾几欲夺孝惠帝刘盈太子之位,吕雉坚决不放过。一开始吕雉先罚戚夫人作苦工,戚夫人私下唱歌叹息,“儿子为王,母亲为奴仆,终日舂米到薄暮,常常与死亡为伍!母子相离三千里,

  • 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后为何会让父亲给自己磕头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高祖,刘邦,汉朝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刘邦的父亲刘老爹独享此项殊荣。虽如此,但这个太上皇的据说还是刘老爹给儿子磕头称臣后才换来的,刘邦当了皇帝后对自己的亲爹并不友好,甚至还为到底该谁给谁磕头纠结了好长一段时间。刘邦在他父亲眼里一直是最不成器的刘小三,直到他斩蛇起义,刘老爹才拿剃须刀刮了刮眼睛,开始正眼瞧着儿子的革

  • 汉高祖刘邦是怎样用人的?为何说刘邦很会用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高祖,刘邦,汉朝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在总结夺取天下的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任何读这段文字的人,都会对张良、萧何、韩信的文韬武略佩服得五体投

  • 汉高祖刘邦传奇人生之刘邦斩蛇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高祖,刘邦,汉朝

    刘邦,秦末沛县丰邑人。早年任沛县泗水亭长时奉命押送一批劳工去骊山为秦始皇修筑陵墓,途中许多劳工趁机脱逃。刘邦暗想即使到达骊山,劳工也都逃光了,无法交差。于是在芒砀山泽前休息进食,晚上释放所有的劳工说:“你们各自逃生去吧!我从此也逃亡去了。”劳工中有十几位壮士见刘邦宽宏大度,豪爽义气,便愿意追随他。晚

  • 汉高祖刘邦为何没有杀张良?张良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信,刘邦,张良.西汉

    网上有人问刘邦为什么杀张良,毕竟刘邦在登基后杀了不少有功之人。自古帝王,都有战国勾践那样兔死狗烹的行为,一旦国家巩固了,就会猜忌身边的功臣,想方设法除掉,以绝后患。其实历史上张良是善终的,与其说刘邦为什么杀张良不如说刘邦为什么不杀张良来的贴切。张良是一代谋圣,以他的智谋怎么会看不出刘邦的心思。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