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景帝到底有几个儿子?为什么最后胜出的是刘彻

汉景帝到底有几个儿子?为什么最后胜出的是刘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149 更新时间:2024/2/14 5:28:19

景帝从登基那天起就无时无刻不在考虑身后的储位问题,他一共生了子女:14子,3女,却没有一个嫡出。原来,景帝的正妻薄皇后,是祖母薄太后的娘家孙女,在他做太子时由祖母指定包办的。薄皇后始终未生一男半女,于是便引起了对储位激烈的明争暗斗。

对储位的明争明争储位的是他的胞弟、母亲窦太后最疼爱的儿子梁王刘武。皇后薄氏无子,加上刘武有贤王之名、广袤的封土和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下的赫赫战功。窦太后意欲在景帝驾崩之后,由梁王入继大统。

前元三年(前154)初,即七国之乱爆发前夕,梁王入朝,当时景帝尚未立太子。一日,景帝朝宴梁王,酒醉后说:“朕千秋之后当传位于梁王。”梁王自是心中窃喜。参事窦婴说:“汉法之约,传子嫡孙。今帝何以得传弟,擅乱高祖约乎?”景帝酒醒后惊悟失言,此议搁置起来。

七国之乱平定后,立嗣矛盾更加突出。窦太后再度暗示景帝传位于梁王,景帝命袁盎等去劝诫太后,袁盎对窦太后说:“从前宋宣公不立子而立弟,引发了五世之乱。小不忍,害大义,必生事端。所以《春秋》认为传子才是正确的。”窦太后自知理亏,从此不再提及此事,遣梁王归国。

争储位的暗斗暗斗的主角是汉武帝的母亲王夫人(后封为皇后)。王夫人名娡,槐里(今陕西兴平县境)人,父王仲,生母为臧儿。兄弟王俗、田蚡、田胜、妹王姰,曾嫁人生女金俗。由其母将她与其妹王姰送进刘的太子宫。

王夫人入宫后给刘启生下4个孩子,一龙三凤,前3个均是女孩,分别被封为平阳公主、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而龙胎,就是后来威名远播的汉武帝刘彻,生于景帝即位不久的前元年(前156)七月初七。

刘彻初名彘,天生聪颖过人,慧悟洞彻,进退自如。据《汉孝武故事》载:“至三岁,景帝抱于膝上,抚念之……试问儿:‘乐为天子否?’对曰:‘由天不由儿。愿每日居宫垣,在陛下前戏弄。’”小刘彘信口而应的回答,使刘启不得不对这个儿子另眼看待。刘彘有惊人的记忆力,求知欲特别强,尤爱读书中古代圣贤帝王伟人事迹,过目不忘。景帝深感诧异。刘彘“讼伏羲以来群圣,所录阴阳诊候龙图龟册数万言,无一字遗落。至七岁,圣彻过人”,景帝遂改刘彘名“彻”。“彻”字表示充满智慧,达到圣德的要求。于是刘启就萌生了易太子的念头。

景帝四年(前153),立宠妃栗姬子刘荣为太子,史称“栗太子”;封刘彘为胶东王。不久刘彘取栗太子而代之的契机出现了,原因是馆陶长公主刘嫖插进来了。

刘嫖是汉景帝的姐姐,窦太后的爱女长公主想把其女阿娇嫁给太子刘荣,没想到竟遭到了栗妃的一口拒绝,刘嫖因此与她结下怨恨,心存报复之念。

与栗姬不同,王夫人机敏圆滑,当馆陶长公主刘嫖想将比刘彘大四岁的女儿许配给他时,王夫人见长公主地位崇高,在窦太后跟前说一不二,当下满心欢喜地答应下来。

于是6岁的刘彘与10岁的陈阿娇订了婚,时在景帝前六年(前151)。同年九月,皇后薄氏因无嗣被废,从此,馆陶长公主屡屡向景帝称赞刘彻如何聪明,如何达理,使景帝更加喜爱这个孩子。同时,长公主经常向景帝进谗,诬陷栗姬。景帝便在前七年(前150)十一月,案诛大行,废栗太子刘荣为临江王。半年后,王夫人被立为皇后,7岁的刘彻被立为太子。

争储的余波后来,中元二年(前148),临江王刘荣不慎犯法,被从江陵(今属湖北)征诣京城。中尉郅都令人严加看管、审讯。刘荣极其愤懑、悲伤,写完向父亲的谢罪辞后,自杀身亡。

刘彻

刘彻被立为太子,梁孝王刘武不肯就此罢手。他广延四方豪杰之士,多做兵器弩弓等,储存金银“且百巨万”,又派人刺杀袁盎等十余名大臣。阴谋败露后,梁王大为恐慌,买通韩安国走长公主的后门,疏通窦太后,稍得宽释,但景帝对他已疏远多了。梁王刘武连沮丧带惊恐,不久就身染恶疾而亡。景帝将梁地一分为五,在不知不觉中就削弱了刘武诸子的势力。

景帝另立太子后,对权倾朝野的条侯周亚夫最不放心,又寻机处置了他。景帝后元年(前143),竟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周亚夫削职下狱。一代名将,5天不吃东西,最终呕血冤死。逼死周亚夫与冤杀晁错一样,都说明景帝“寡恩忍杀”,惯于过河拆桥。

汉景帝陵景帝后三年(前141)正月,景帝刘启患病,病势越来越重,他自知不行了,临终前对太子刘彻说:“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不但要知人、知己,还要知机、知止。景帝似乎已经感觉到儿子有许多异于自己的品质,把天下交给他是放心的,路还是让他自己走吧,多嘱咐也无益。不久,景帝病死于长安未央宫,葬于阳陵(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北)。太子刘彻即皇帝位,这就是汉武帝。

标签: 汉景帝刘启刘彻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刘彻生平:评价一代明帝汉武帝的功与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汉朝皇帝

    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措施:一、政治方面:1、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诸侯国问题,加强中央权威。2、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如董仲舒、桑弘羊等,辅佐朝政。3、任用“酷吏”,严厉打击地方豪强。二、经济方面:1、将煮盐铸铁造钱权利收归于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2、打击大商人和高

  • 解密:汉武帝刘彻为中国奠定了怎样的国家气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彻,汉武帝,国家,

    如果说,先秦精神是华夏民族精神的远古血脉,打造的是“第一纪华夏人”的高贵,那么接下来跃过短命秦朝、沿袭秦政制的汉,即是中古“第二纪华夏人”的开端,华夏魂及汉魂成型亦在此时。由于汉朝离先秦不远,所以这个时期的民风尚存先秦遗风,比如尚武精神尚在。但从国风而言,却与先秦渐行渐远。就社会形态来讲,先秦是个诸

  • 汉武帝刘彻为中国奠定了怎么样的国家气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武帝,刘彻,汉朝

    如果说,先秦精神是华夏民族精神的远古血脉,打造的是“第一纪华夏人”的高贵,那么接下来跃过短命秦朝、沿袭秦政制的汉,即是中古“第二纪华夏人”的开端,华夏魂及汉魂成型亦在此时。由于汉朝离先秦不远,所以这个时期的民风尚存先秦遗风,比如尚武精神尚在。但从国风而言,却与先秦渐行渐远。就社会形态来讲,先秦是个诸

  • 刘邦留下一个什么问题直到汉武帝刘彻才解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汉武帝,刘彻

    历史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深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的历代开国帝王对于怎么管理好自己的江山天下可是用尽了心思。奴隶社会时期,西周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这头儿刘邦斩白蛇起义,逐鹿中原,坐拥天下后,为这事儿也真犯了愁。历史上刘邦是

  • 汉武帝刘彻一生对汉朝有过哪些功劳有过错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武帝,汉朝,刘彻

    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措施:一、政治方面:1、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诸侯国问题,加强中央权威。2、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如董仲舒、桑弘羊等,辅佐朝政。3、任用“酷吏”,严厉打击地方豪强。二、经济方面:1、将煮盐铸铁造钱权利收归于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2、打击大商人和高

  • 揭秘:汉武帝刘彻是怎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武帝,刘彻,汉朝

    秦汉是中国第一次大统一时期,用什么指导思想来统治庞大的帝国,从秦始皇到汉初的统治者都做了探索。秦始皇“奉法家之言”,结果二世而亡。汉初的统治者奉行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对恢复和发展生产、安定社会秩序起了重要作用。然而这种姑息、妥协的思想和政策又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历史要求定儒家思想于一尊,这是为

  • 揭秘:汉武大帝刘彻的丰功伟绩究竟有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武帝,刘彻,汉朝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塑造了一个民族奋起图强的伟大时代,他开创了一段留传千古的帝国传奇,他演绎了一场天地泣血的酷烈大战.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真正的圣武大帝。他就是汉武大帝–刘彻。刘彻生于帝王之家,从小经受的是严格的以治理天

  • 《汉武大帝》第21-25剧情:刘彻与阿娇和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大帝,刘彻与阿娇和好

    汉武大帝分集剧情介绍 第二十一集太皇太后召见窦婴,让他转告皇帝,治国如同捧水,要端平。要他查办中尉宁成贪污事。王臧向武帝建议,让诸侯贵戚离开京城回各自领地,以免他们干预朝政。武帝命田蚡前往查办宁成之案。匈奴王子伊稚斜磨制鸣镝,训练骑射队伍。伊稚斜用亲手鸣镝射死爱妃,考验部下是否执行命令。宁成因贪污被

  • 《汉武大帝》第46-50剧情:刘彻接见张骞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大帝,刘彻接见张骞卫青

    汉武大帝分集剧情介绍 第四十六集刘彻接见张骞、卫青。刘彻与主父偃谈如何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刘彻颁诏淮南王,将各封国卫队兵收归国家。燕王妃向王太后告主父偃的状。籍福将王妃告状事告知主父偃。刘安与衡山王密约反叛朝廷。刘彻命主父偃去见王太后。主父偃与王太后谈燕王违法罪行。主父偃被派往齐国,诸侯畏惧主父偃,纷

  • 汉武帝刘彻用40年的征战 打出了中国的雏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刘彻

    我们现在看中国的版图都说像一只雄鸡,很有气势,而且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在世界上也是数得着的,但是,千年之前我们的版图与现在有很大差距,因为历朝历代我们中国的版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有国家形态的时代开始,直到汉武帝时期我国版图的雏形才基本出现。因为在秦以前的历史中没有出现过一个统一的国家,所以当时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