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高祖刘邦为什么不杀用兵如神的张良?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不杀用兵如神的张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18 更新时间:2023/12/30 1:33:08

张良是一个大谋士,为刘邦立下盖世奇功,此人神机妙算,谋略过人,被称为“西汉三杰”之一。

按理说功高震主,张良又不是刘邦的故人,为何刘邦对张良如此放心,不忍心下手呢?

另外刘邦的老婆吕雉也很信任张良。那么刘邦夫妇为何不杀张良?

网络配图

其一,张良不恋权。

张良这个人很有计谋,连刘邦都说他“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可见张良的神算是出了名的,不过此人没有做官,在刘邦手下一直是借士,意思是借来的谋士,张良本是韩国的司徒,后为刘邦做事,虽然参与军机,可惜没有什么职务。这让刘邦很放心。

其二,张良功虽高,没有重要职位。

和其他连个重要人物相比,张良基本上属于无职无权的,不像韩信是齐王,而且是自己伸手要的;萧何是丞相,刘邦对于有权利的大臣一直不放心。

甚至对自己的连襟樊哙还心存杀戮之心。没有职务的人,不会有一呼百应的感慨。刘邦也不会顾及到此人会阴谋夺权。

其三,张良帮助刘邦,主要是复仇。

推倒秦国的暴政,帮助韩国复仇,这是张良的夙愿,从小时候张良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失败之后,张良在一直默默寻求推翻大秦的良方。

后来遇到刘邦,这是两个有缘之人相遇,最后协助刘邦完成开国大业,当然自己也报了仇,雪了恨。

刘邦坐了天下,张良只做了留侯,留就是最初与刘邦相遇的地方,希望刘邦记住当年的第一次邂逅。

网络配图

其四,张良多次救刘邦的性命,这让刘邦没齿难忘。

鸿门宴上,刘邦危机四伏,项羽的利刃随时悬于刘邦勃项,张良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而后极令樊哙劝谏项羽,使刘邦得以脱身。

其五,张良洞察人性。

大汉朝开国之际,因为分封大臣,群臣怨声载道。

张良见刘邦封故旧亲近,诛旧日私怨,力谏刘邦封夙怨雍齿,释疑群臣。如果不是张良的妙计,群臣很难驾驭得了。

其六,吕后见刘邦宠幸戚夫人,害怕立刘如意为太子,自己的儿子沦为一般皇子,曾向张良问计。

张良帮吕后请出商山四皓,刘邦一见这么优秀的人才都为刘盈说情,自己觉得刘盈羽翼已封,不可撼动,于是打消了立刘如意为太子的念头。

从此,刘盈的太子之位稳如泰山。张良是大功臣,自然吕后对他很感激。

历史上,张良在刘邦坐了天下之后,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

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

网络配图

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问亲”的遗训。

因此他才能保住自己及其全家人的性命。

刘邦和吕氏虽然把刀磨得飞快,可惜张良是一个远遁红尘的人。

刀再快不杀无罪之人,因此张良得到山中,从这一点来说,张良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刘邦心腹大将樊哙: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樊哙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樊哙

    从前在江苏省北部一个小县城里,有一个粗人,每天吆喝着卖狗肉。这个县城叫做沛县。卖狗肉的屠夫自然就是樊哙。这个县城有一个当官的叫萧何,为人谦逊正直,当着不大不小的官。当地百姓多有爱戴这个萧何的,凡他所指派的任务,百姓们都尽量完成,不使得他为难。可是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刘邦了。刘邦个人魅力不小,在当地有

  • 章邯战略决策失败:刘邦声东击西成功占领关中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

    章邯是秦末有名的大将,当时始皇帝已经去世,二世胡亥登基称帝,秦二世残暴不仁,比之秦始皇更加无度,听信了赵高的话,在东巡的时候一路上腥风血雨,杀了很多的臣子,举国上下都人心浮动。后来又要重修阿房宫,到处征集百姓,搞得秦国上下民不聊生,纷纷起兵造反,后来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号召各地人马一起反秦

  • 历史揭秘:助刘邦得天下的人谁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楚汉相争,千年来被世人所铭记,可见其的重要性。在两方相争之时,领袖们自然少不了能人志士的帮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刘邦手下的六大能人,并来看看他们谁又更优秀点。1、“汉初三杰”指西汉建立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网络配图韩信,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曾先后为齐王、楚王

  • 刘邦死后吕后是怎么对待刘邦的姬妾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后

    汉初,汉高祖刘邦实行“郡国并存”的治国方略,封一部分功臣为诸侯王,赐予他们封国,另一部分则是加官进爵。可是诸侯王们很大一部分是异姓的诸侯王,他们和刘邦一样拥有管理国家的权力,从上任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成为了刘邦的敌人。当初分封诸侯是因为这些人都为刘邦的开国大业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在刘邦和项羽楚汉争霸的时

  • 刘邦被困的白登之围时双方的首领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是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0年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的一次事件,那么白登之围背景是什么呢?白登之围画像白登之围背景是这样的:汉朝初期的匈奴是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匈奴以游牧为主,在水草丰富的地方居住。秦汉时期,匈奴的冒顿单于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成为了匈奴的新任单于,冒顿单于统一了匈奴各部,从此

  • 揭秘刘邦三次哭祭项羽 真心悔悟还是假仁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

    刘邦因为项羽最初被封为鲁公,所以,在鲁城平定之后,便以鲁公之礼安葬了项羽,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并在项羽墓前大哭了一场。刘邦此哭,非常不易!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项羽是刘邦朝思暮想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夙敌,刘邦怎么可能哭祭项羽呢?再说对一个男人来说,想哭就哭,泪水会来得如此容易?刘项之仇,由来已久,刘邦

  • 揭秘刘邦三次哭祭项羽是假心假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

    刘邦因为项羽最初被封为鲁公,所以,在鲁城平定之后,便以鲁公之礼安葬了项羽,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并在项羽墓前大哭了一场。刘邦此哭,非常不易!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项羽是刘邦朝思暮想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夙敌,刘邦怎么可能哭祭项羽呢?再说对一个男人来说,想哭就哭,泪水会来得如此容易?刘项之仇,由来已久,刘邦

  • 刘邦为什么没有污名化项羽?彰显自己的宽宏大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

    项羽与刘邦的楚汉之争,相当激烈。结局众所周知项羽落败乌江自刎,自古都是成王败寇。那么,刘邦是否有污名化项羽呢?答案是否定的,为何得此结论呢?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我们现在对于刘邦和项羽的认识,多来自与汉武朝的《史记》。而在《史记》中作者司马迁明显是同情项羽的。就刘邦和项羽两人非要说谁被抹黑

  • 刘邦立的八个异性王:杀了七个唯独不敢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

    刘邦一共分封了8个诸侯王,别是梁王彭越、楚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燕王卢绾、韩王信。后来他杀了其中八个,为什么却放过了长沙王吴芮呢?小编来解读。然而,一切都是烟云。在政治人物心目中,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天下大定时过境迁后,皇家与异姓诸侯王之间无法调和的矛

  • 刘邦死后为何有四天没有发丧?为皇权平稳更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

    刘邦泗水亭长出生,最后却能开天辟地新建王朝政权,不可谓之传奇。作为一位伟大的开国皇帝,他死后为何要秘不发丧,直至四日后才昭告天下?这里面究竟有何原委呢?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十一年),刘邦在讨伐淮南王英布的战争中,中流矢负伤。历经四个月的奔波,回到长安后,刘邦伤势恶化。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