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自成为什么没能像朱元璋和刘邦一样称帝?

李自成为什么没能像朱元璋和刘邦一样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763 更新时间:2023/12/10 23:58:52

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那么李自成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在形式大好的前提下,为什么又功败垂成呢?

网络配图

一、得天下太快

刘邦项羽争夺天下,用了大概四年,朱元璋光种田就花了不止六年,李自成虽然创业早,但他在逃往商洛山时只有十八人,冲出商洛山进入河南,所部不过几千人,从他称顺王到进北京,也不过一年多的时间。

这么快的速度,李自成根本没时间去巩固内部管理和关系,为以后的失败埋下祸根。

二、团队跟不上

李自成从几千人发展到十几万大军,他不得不大量用明朝的降将降臣,这些人投降得快,日后背叛得也快。

网络配图

三、没有建设根据地

刘邦有关中,朱元璋有江左,他们都是有基本地盘的,刘邦被项羽打败不止一次,每次战败都能迅速拉起几十万人。李自成没有,李自成一直在做流寇,他还来不及建设根据地就得天下了,所以他一败就不可收拾了。

四、素质有欠缺

李自成曾经说过一句话,陕,吾之故乡也。富贵必归故乡,即十燕未足易一西安。很熟悉的一句话,跟项羽衣绣夜行简直如出一辙。李自成的志向和眼光不过如此,所以他的一系列军事部署,包括山海关战败后的军事措施,都是有问题的,顾诚先生也说,李自成若是在山西亲自坐镇,清军也未必能坐稳北京。刘邦和朱元璋不同,刘邦在他的时代,单纯军事而言,就打败了项羽和韩信以外的所有英雄,朱八八就更不必说,单从他对陈友谅张士诚的分析,就可以看出他的战略水平。

网络配图

五、能力有欠缺

刘邦所用的人大部分都是丰沛旧人,朱元璋手下也多是濠州旧部,这些人有杀猪的,有当小吏的,有耕田的,跟着刘邦和朱元璋,这些人都在成长,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一个杰出领导者的标志是让他的团队成长,李自成的部下不能说没有成长,但是从他死后他们的表现来看,实在不敢恭维。要么是李自成不注重梯队的培养,要么还是得天下太速,没有时间进行。需要指出的是,同时代的张献忠,他的四个义子,孙可望、艾能奇、刘文秀尤其是李定国,强过李自成的麾下远甚。

标签: 李自成

更多文章

  • 开国功臣萧何是如何消除刘邦的疑心得以善终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开国功臣萧何

    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为西汉这一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尽心辅佐了汉高祖刘邦与汉惠帝刘盈,是名副其实的两朝元老。而关于“萧何助汉”这一典故,是出自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所写的《汉书》一书中。萧何,是沛丰人。他擅长写文书,在年少时便成为了沛县的主吏掾。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萧何结识了时任秦泗水亭长的刘邦。萧何初见

  • 萧何死心塌地跟着刘邦究竟看中他什么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萧何

    从始至终,萧何都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沛县起兵的不只刘邦一个人,随后的反秦势力中,各地英杰也不少,但萧何独携家带口追随刘邦,为什么呢?刘邦的魅力就不说了,当然,很多史书讲刘邦不怎么务正业,但其实仔细看刘邦年轻的经历,却非一般人,更非人们惯常理解的“流氓”。萧何甘心追随刘邦,并非像卢绾那样是发小或能力不济

  • 被称为兵仙的韩信为什么会被刘邦拿捏住?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信,刘邦

    楚汉相争的最后阶段,已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即汉、楚和韩信。但韩信本人尚未形成鼎足而立的政治诉求,有远见的政治家们都看到了韩信一方潜藏的战略价值,一场秘密战迅速围绕韩信打响。毫无疑问,作为韩信的宗主,汉国具有很大的政治优势,但汉王刘邦并不能做到高枕无忧。早在韩信刚刚平定齐地时,他要求暂时代理齐王一

  • 鸿门宴的酒席座次有何玄机?是成心侮辱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

    项伯“一夜成六事”可信吗一场惊心动魄的鸿门宴,之所以为后人所知,全凭了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的传神描述。司马迁的《史记》多处写到鸿门宴。但详略明显相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最详,长达1605字。《高祖本纪》、《留侯世家》、《樊哙列传》也有“鸿门宴”的记叙,都写得极简略。网络配图长期以来,《史

  • 楚汉战争:逆境的刘邦凭狂风助其捡回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

    秦始皇焚书坑儒,妄想江山永固,结果自己刚刚下世,山东好汉就乱了起来。带头造反的就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想起唐人章碣的诗句:“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的确让人感慨万端。不过陈胜吴广到底没有太长久,起义后不久就被人杀害。倒是刘邦项羽成了气候。项羽很勇猛,又是楚国的

  • 刘邦鲜为人知的一面:屠城杀降 任人唯亲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

    一、 刘邦的战力评估自反秦以来,刘邦的余生基本上都在战争中度过,其作战能力究竟如何,好象没有说法。从他与项羽对抗百战百败来看,估计后世对此评价不高。刘邦得天下后,曾与群臣探讨刘胜项败的原因,推出了汉三杰论,在作战能力上首推韩信。而韩信在与刘邦探讨带兵能力时,也只说刘邦不过能带十万兵,而自己则多多益善

  • 揭秘:刘邦统一国家前最信任的两个人是?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

    刘邦与卢绾不仅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是同乡,不仅如此,他们的父亲也是莫逆之交。这么多的相同,使二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一起读书,一起玩耍,一起泡妞……即使刘邦被官吏追拿东躲西藏之时,卢绾也总是随同左右,东奔西走,如影随形。网络配图天下大乱,刘邦起兵,卢绾就以宾客的身份相随。到汉中后,卢绾被刘邦

  • 揭秘:“彭城之战”刘邦为何会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

    楚汉争霸这段时期,著名的战役很多,比如巨鹿之战、彭城之战、背水一战和垓下之战。垓下之战,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乌江自刎。巨鹿之战和背水一战,二者都是以少胜多,都是一战成名,巨鹿之战项羽成名,背水一战韩信成名。其实,彭城之战也是以少胜多,并且对战双方悬殊比巨鹿之战更大,项羽与秦军的巨鹿之战是项羽三万

  • 其实汉高祖刘邦严格意义上来说 并不屠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高祖

    自汉以来,人们都认为汉高祖刘邦屠杀功臣、恶名昭著,尤其是韩信、彭越等有大功於汉,都惨遭杀戮。还有韩信的那句遗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把这一切看成是刘邦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行为,使得刘邦屠杀功臣之名更深入人心。但我之所以说刘邦严格意义上并不屠杀功臣,这个并不是为刘邦开脱

  • 项羽是贵族后代,刘邦是平民百姓为何项羽还输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项羽

    犹记得当年秦始王游于会稽,驾大船渡浙江,阵容威武庞大,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同一时空下,刘邦在去往咸阳途中,刘邦遇到秦始王出巡的队伍,感慨:“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从此,两句话冥冥中注定了他们金戈铁马,刀枪相见的一生。网络配图项羽出身名将之门,话语间皆是贵族气质,英雄气概,而刘邦出身乡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