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熹节俭待客:请友人吃小米粥

朱熹节俭待客:请友人吃小米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700 更新时间:2024/1/26 1:41:13

朱熹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朋友呢?第二种可能:朱熹过日子就是这样节俭,节俭到了小气的地步。在他的鼓动下,朱熹被打翻在地,理学也被朝廷斥为“伪学”。

朱熹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朋友呢?我觉得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他是为了教育辛弃疾。第二种可能:朱熹过日子就是这样节俭,节俭到了小气的地步。

网络配图

上回说到韩世忠怎样喝酒,今天咱们再看看朱熹怎样待客。

韩世忠是武将,朱熹是文人,这一文一武有三大共同点:第一,都是南宋名人;第二,都爱喝酒;第三,喝酒的时候都不大吃菜。

韩世忠喝酒就是喝酒,不想让下酒菜把酒的味道“破坏”掉。朱熹倒不认为菜味会破坏酒味,他只是过于节俭,能不点菜就不点菜,这样可以省钱。

朱熹跟辛弃疾是好朋友。宋光宗绍熙三年,辛弃疾去福建做官,顺道去看望朱熹。两人见面,朱熹提议喝两杯,辛弃疾欣然答应。酒端上来了,却没有菜,辛弃疾说:“干喝没意思。”朱熹想了想,让仆人用盐水煮了一碟子黄豆,喝一杯酒,吃一粒黄豆,如果你喝一杯吃两粒,他的脸色就会沉下来……

网络配图

朱熹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朋友呢?我觉得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他是为了教育辛弃疾。辛弃疾豪奢之名播于天下,花钱如流水,娶了好多小老婆,影响很不好。朱熹请客如此简单,应该是给辛弃疾做示范:“瞧见没?以后应该像我这样艰苦朴素,千万别再铺张浪费了!”

第二种可能:朱熹过日子就是这样节俭,节俭到了小气的地步。

当年朱熹在武夷山讲学,伙食就非常简单:“待学子惟脱粟饭,至茄熟,则用姜醢浸三四枚共食。”(《四朝闻见录》卷1)平常让学生吃小米饭,没有菜,等茄子熟了,用姜末和米醋拌茄子吃。朱熹的伙食也跟学生一样,并不开小灶。

男人对自己狠一点是对的,饮食上俭省一些也是对的,但是最好只对自己俭省,千万别对旁人俭省,否则很容易得罪人。

网络配图

有例为证。说是一个叫胡纮的人去拜访朱熹,在朱熹那儿就着茄子吃了顿小米,吃得满肚子气,对朱熹的学生说:“此非人情,只鸡、樽酒,山中未为乏也。”这哪叫待客啊?就算山上没有好酒好菜,给我来一只鸡和一坛酒总可以吧?你们老师却那样招待我,明明是瞧不起人。

若干年后,胡纮中了进士,当了御史,想整整朱熹。假如他批判朱熹待客寒酸,肯定拿不出台面,于是他就造朱熹的谣,说朱熹不孝,不让亲生母亲吃新米,却让老太太吃长了毛的陈米。在他的鼓动下,朱熹被打翻在地,理学也被朝廷斥为“伪学”。

标签: 朱熹

更多文章

  • 朱熹“纳尼为妾”之事莫须有 他为何上表承认?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熹

    南宋宁宗庆元二年,一代大儒朱熹在一夜之间被整得斯文扫地,声名狼藉。借用时下流行的话就是被重重地闪了一下腰,“闪”得朱老夫子没过几年就在一片“纳尼为妾”、“伪君子”、“假道学”的唾骂声中,悲怆地与世长辞。那么,历史上的朱熹究竟有没有“纳尼为妾”?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此事追根溯源,还得从“庆元党案”说起

  • 野史揭秘:朱熹不仅勾引寡妇媳妇还扒灰?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熹

    一代大儒朱熹毫无疑问是中国的名人,世界的名人,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然而这样一位大师,在生前却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当前用莫须有的罪名—伪学逆造,打倒在地。弄得狼狈不堪,斯文扫地,含恨去世。网络配图 进行出于政治考虑,对他进行严厉的打击,禁锢,成为南宋文化思想界引人注目的咄咄怪事。

  • 朱熹为何要勾引寡妇扒儿媳灰?并非出于欲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熹

    一代大儒朱熹毫无疑问是中国的名人,世界的名人,是孔子、孟子以来最精采的弘扬儒学的大师。然而如许一位大师,在生前却遭到了不合理的报答,被当前用莫须有的罪名—伪学逆造,打倒在地。弄得狼狈不胜,斯文扫地,含恨弃世。网络配图停止出于政治考虑,对他停止峻厉的打击,禁锢,成为南宋文化思惟界惹人瞩目的咄咄怪事。在

  • 朱熹为何会将尼姑纳为宠妾?真相到底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南宋宁宗庆元二年,一代大儒朱熹在一夜之间被整得斯文扫地,声名狼藉。借用时下流行的话就是被重重地闪了一下腰,“闪”得朱老夫子没过几年就在一片“纳尼为妾”、“伪君子”、“假道学”的唾骂声中,悲怆地与世长辞。那么,历史上的朱熹究竟有没有“纳尼为妾”?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此事追根溯源,还得从“庆元党案”说起

  • 朱熹宣扬女子失节事大不能改嫁,却没有阻止自己妹妹改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熹

    根据史书记载,在春秋的时候注重西周礼法,依然还是有很多人不建议女子离异,很多王孙大臣娶一个寡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没人有会对此议论纷纷。但到了宋朝的时候却出现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言论,为什么春秋时期的开放观念没有延续下来,反而后期人们的贞洁观念越来越重了?在春秋时期,汉人还是比较少的,人口主要集

  • 儒学大家朱熹究竟有没有纳尼为妾?一代大儒为何会变成“伪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朱熹

    南宋宁宗庆元二年,一代大儒朱熹在一夜之间被整得斯文扫地,声名狼藉。借用时下流行的话就是被重重地闪了一下腰,“闪”得朱老夫子没过几年就在一片“纳尼为妾”、“伪君子”、“假道学”的唾骂声中,悲怆地与世长辞。那么,历史上的朱熹究竟有没有“纳尼为妾”?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此事追根溯源,还得从“庆元党案”说起

  • 朱熹说的这句,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如何正确理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宋,朱熹,儒林外传,

    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把“理”与“欲”的对立推向了极端,最终导致“以理杀人”。《儒林外史》里写了一个秀才叫王玉辉,读了几十年的程朱理学,结果越读越愚蠢。他的女婿死了,女儿要绝食殉夫,他竟然表示赞同,并怂恿女儿说:“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

  • 历史上的朱熹究竟有没有“纳尼为妾”?为什么会背负伪君子的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宋,朱熹,宋史,宋宁宗,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也是儒学的转折点。南宋宁宗庆元二年,一代大儒朱熹在一夜之间被整得斯文扫地,声名狼藉,而朱老夫子没过几年就在一片“纳尼为妾”、“伪君子”、“假道学”的唾骂声中,悲怆地与世长辞。那么

  • 该如何评价清初哲学家思想家颜元?颜元为什么没有朱熹有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颜元,朱熹

    颜元,生于公元1635年,去世于公元1704年,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为颜李学派创始人。颜元的父亲是颜昶,曾被蠡县朱九祚收养,颜元就是在朱家出生的,所以颜元原名叫朱邦良。颜昶后来与朱家人闹矛盾,丢下颜元母子,跟随清军去了关外。十二岁的时候,颜元的母亲一直没有得到颜昶的消息,于是便改嫁他人,颜元

  • 校规写在联合国的墙上的白鹿洞书院发展史 朱熹与白鹿洞书院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朱熹,白鹿洞书院,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由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首都互联网协会新阅盟、北京北图文化发展中心、北京希望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文化自信·大国真传”系列公益讲座走进白鹿洞书院,掌中九江记者跟随主讲人蔡厚淳教授,带您全方位解密天下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主讲人蔡厚淳,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寻庐讲坛》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