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熹宣扬女子失节事大不能改嫁,却没有阻止自己妹妹改嫁?

朱熹宣扬女子失节事大不能改嫁,却没有阻止自己妹妹改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712 更新时间:2024/1/30 11:47:11

根据史书记载,在春秋的时候注重西周礼法,依然还是有很多人不建议女子离异,很多孙大臣娶一个寡妇也是很正的事情,没人有会对此议论纷纷。但到了朝的时候却出现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言论,为什么春秋时期的开放观念没有延续下来,反而后期人们的贞洁观念越来越重了?

在春秋时期,汉人还是比较少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几个城镇中,周围是大片大片的空地,要使用这些空地,就需要有足够的人口,当时一个国家的强盛于否就是看哪个国家的人口多。在那个时候,武器还很落后的,人与人之间的战争主要是依靠人海战术取胜。

这时候,女性的生育能力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资源,如果遵从守贞节,丈夫死了之后就不改嫁的规则,那这个女性的生育能力就相当于浪费掉了,这样对国家增加人口数量是非常不利的。

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女子的贞操观念依然很开放,即使两宋期间女子的贞操观也是很开放的,宋朝甚至对女子二婚是有补贴的,而男子就得自掏腰包了。宋朝的女子二婚现象实在太普遍了,比如清照和朱熹的妹妹。

到了南宋时期,当时的社会风气已经开放到了一个夸张的地步,士大夫家里都养了很多的官妓,民间的青楼数量也达到了空前的数量,光是临安城内就有数百家妓院,而娼妓业也是非常发达,很多人都生了女儿长大以后主动卖到妓院,希望能养家糊口。

在社会风气越来越沦落的时候,南宋理学家朱熹就看不下去了,他感觉自己有必要整治下社会风气。朱熹呕心沥血,规定了三从四德的贞操观希望大家能够遵守,但是当时大家并没有马上就接纳,包括朱熹的妹妹。直到南宋后期,朱熹的理念才被人所接受。

到了现在社会发展为男权社会,这时对女性的限制就更大了。这样做不只是说为了怕戴绿帽子,更重要的还是出于对财产的保护。要是自己没了老婆又丢了财产那就太惨了。所以南宋以后,人们都感觉朱熹的“三从四德”理论十分有道理,开始大力推行。

标签: 朱熹

更多文章

  • 儒学大家朱熹究竟有没有纳尼为妾?一代大儒为何会变成“伪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朱熹

    南宋宁宗庆元二年,一代大儒朱熹在一夜之间被整得斯文扫地,声名狼藉。借用时下流行的话就是被重重地闪了一下腰,“闪”得朱老夫子没过几年就在一片“纳尼为妾”、“伪君子”、“假道学”的唾骂声中,悲怆地与世长辞。那么,历史上的朱熹究竟有没有“纳尼为妾”?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此事追根溯源,还得从“庆元党案”说起

  • 朱熹说的这句,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如何正确理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宋,朱熹,儒林外传,

    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把“理”与“欲”的对立推向了极端,最终导致“以理杀人”。《儒林外史》里写了一个秀才叫王玉辉,读了几十年的程朱理学,结果越读越愚蠢。他的女婿死了,女儿要绝食殉夫,他竟然表示赞同,并怂恿女儿说:“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

  • 历史上的朱熹究竟有没有“纳尼为妾”?为什么会背负伪君子的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宋,朱熹,宋史,宋宁宗,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也是儒学的转折点。南宋宁宗庆元二年,一代大儒朱熹在一夜之间被整得斯文扫地,声名狼藉,而朱老夫子没过几年就在一片“纳尼为妾”、“伪君子”、“假道学”的唾骂声中,悲怆地与世长辞。那么

  • 该如何评价清初哲学家思想家颜元?颜元为什么没有朱熹有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颜元,朱熹

    颜元,生于公元1635年,去世于公元1704年,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为颜李学派创始人。颜元的父亲是颜昶,曾被蠡县朱九祚收养,颜元就是在朱家出生的,所以颜元原名叫朱邦良。颜昶后来与朱家人闹矛盾,丢下颜元母子,跟随清军去了关外。十二岁的时候,颜元的母亲一直没有得到颜昶的消息,于是便改嫁他人,颜元

  • 校规写在联合国的墙上的白鹿洞书院发展史 朱熹与白鹿洞书院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朱熹,白鹿洞书院,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由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首都互联网协会新阅盟、北京北图文化发展中心、北京希望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文化自信·大国真传”系列公益讲座走进白鹿洞书院,掌中九江记者跟随主讲人蔡厚淳教授,带您全方位解密天下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主讲人蔡厚淳,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寻庐讲坛》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

  • 朱熹最经典的四首诗,都是千古传诵的佳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熹,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熹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称考亭先生,南宋徽州婺源人。宋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曾在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讲学。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类》等书,门人辑有《朱子大全》。朱熹四首诗,经久不衰 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一、

  • 朱熹很经典的一首诗,句句有月水平很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熹,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熹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月是诗人笔下,永远也说不完的故事。它或圆或缺、或阴或晴,或澄清、或静谧,在不经意的仰望中,便会萌生许多感触。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白居易《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

  • 朱熹只是一个宋朝文臣 为什么高人会说他为孔夫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朱熹

    还不知道:朱熹为何被比作“孔夫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建炎四年(110年)九月十五日,生于南剑州(今南平)尤溪一家馆舍里。建炎时期正是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朱熹的父亲朱松本来是要到建州上任,可是有一支

  •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是怎么样的?朱熹提出这一思想自己却背道而驰!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朱熹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是怎么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教育史上如果说孔子是老大的话,谁敢称老二,只有朱熹,世尊称为朱子。如果朱熹印名片的话,头衔实到写不下,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等等。他是唯一一个不是孔圣人亲传的弟子而享祀孔庙

  • 文学家朱熹逝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朱熹

    【历史上的今天】1200年4月23日中国思想家、文学家朱熹逝世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号考亭、紫阳。徽州婆源(今属江西)人,曾在福建崇安紫阳书院任主讲,晚年徙居建阳考亭。是程颢、程颢的四传弟子。历任泉州同安主薄、知南康军、秘阁修授、焕章阁待制,集理学之大成,为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