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著名词人,赏析晏几道的《六幺令·绿阴春尽》

北宋著名词人,赏析晏几道的《六幺令·绿阴春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27 更新时间:2023/12/7 17:25:35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晏几道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省南昌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晏殊第七子。

晏几道一生仕途不顺,缘其个性耿直,不肯依附权贵,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晏几道自幼聪颖过人,继承了父亲晏殊优良的文学细胞。每天的生活就是跌宕歌词,纵横诗酒,乐享奢华。不幸的是,晏殊去世后,时年17岁的晏几道,春风得意的生活也就结束了,家境每况愈下。

可能这也造就了晏几道日后的词风,多追怀往昔欢娱之作,缠绵悱恻又伤感无奈。他尤擅小令,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其小令词在北宋中期发展到一个高峰,晏几道与其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

下面,我们来欣赏晏几道一首小令词,从中也许可以得知其词风如何:

《六幺令·绿阴春尽》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

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都待笙歌散了,记取来时霎。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

六幺令,原本是唐教坊曲名,后来用作词调。以柳永《六幺令·澹烟残照》为代表,此调以此词为正体。

宋代王灼在《碧鸡漫志》记载:“此曲拍无过六字者,故曰六幺。”《燕乐考原》认为:“幺”指细小而繁急之声调,此曲共用六种幺调。又名《乐世》、《绿腰》、《录要》。

这首词极为细腻婉转地描写了一个歌女复杂的情感。通过描写歌女与情人的约会,展现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从而传达出词人对歌女向往真正爱情而不可得的深切同情。

上片描写歌女晚上精心梳妆打扮,细心画眉,翻曲传情。据《赵飞燕外传》载,赵飞燕妹妹赵合德,为薄眉,号远山黛,“女为悦己者容”,所以,歌女学画远山眉,除了职业的需要,也是为了给心上人看。

“狂心”是难以抑制的热切之心。“已向横波觉”中“向”字、“觉”字,其中隐隐有一个人在,就是当晚她所要密约的人。这人已在席间,她一瞥见,就向他眼波传情,而被这个人察觉了,彼此心照不宣。

下片进一步写出她的心理活动。懒得回信,虽然在心意上不言明,但希望可以在宴会结束后到花园幽会,花前月下,诉诸衷肠。

晏几道通过刻画歌女复杂矛盾的心情,对歌女的生活进行了深入开掘和细致表现,展现了她们复杂而痛苦的内心世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社会下层歌女的同情与关切,从而产生出强烈的艺术魅力。

晏几道的词揉合了晏殊词的典雅富贵与柳永词的旖旎流俗,情词的重心向情深处转,不纠缠于艳事本身,着重于男女情爱中心灵的感应与共鸣。努力挖掘和表现的是心灵中的情绪,是更深、更细、更微妙的情的底蕴。

近代词人夏敬观(1875年-1953年)在《吷庵词评》中评价道:“晏氏父子,嗣响南唐二主,才力相敌,盖不特词胜,尤有过人之情。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邱,身亲经历,哀丝豪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造诣又过于父。”

标签: 晏几道北宋

更多文章

  • 晏几道最出名的一首词,把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晏几道,北宋

    在历史长河中,晏几道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词经过了唐朝的发展,到了北宋达到了鼎盛时期,而宋代的词人到底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仅唐宋八大家,宋朝就了过半江山。所以要想在宋词中站稳脚跟,也是当真不容易。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词人,作品不算特别多,但是却在

  • 史上最无耻的驸马——北宋词人王诜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词人,王诜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这阙《蝶恋花》,出自北宋词人王诜。面对如此美景,流落归来后的王诜没有心情去欣赏,内心只有苦闷和凄凉。其实,王诜还有一个身份,即宋英宗的女婿、宋神宗的妹夫。原本在

  • 王诜借走了苏东坡画给米芾的画,再也没还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诜,苏东坡,米芾,宋朝

    苏东坡画墨竹,文同是他的老师。文同是苏东坡的表兄,字与可,曾任湖州知州,因此世称文湖州。文同是苏东坡的兄长,是老师,也是最好的朋友。李公麟《孝经图》卷上有一个场面,描绘两个文人在花园里相遇,彼此间行礼如仪,很符合苏东坡与文同彼此间的恭敬与揖让,尤其背景中的山石与竹子,更是对二人品格的暗喻。文同开创了

  • 北宋大文豪王诜:苏轼是他好哥们,还娶了公主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诜,北宋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王诜,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是每个人都懂的道理,真正的历史人物也不会像书中所描写的那般扁平,一个人一定拥有多方面的性格特征,在不同的环境下,同一个人所作出的决策也肯定会有所不同。不过,在谈今天的故事主角之前说这些,并不是为

  • “清明上河图”出自谁手:张择端公开记录几乎为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明上河图,宋朝,张择端,

    日前,社科文献出版社推出新书《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作者是日本朝日新闻社记者野岛刚。他长期在中国走访,对“中国第一画”、“中国版蒙娜丽莎”《清明上河图》十分着迷。写这本书,他想一探《清明上河图》背后的谜团,但又因谜团太多,很多时候只能“呈现”谜面,而无法解谜。围绕这幅旷世画作,谜题有:《清明上河图

  • 清明上河图作者最初无记载 张择端差点不为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明上河图,宋朝,张择端,

    中国古代皇室很早就雇佣画家,例如周朝的画师称为“画史”,汉朝的画工最有名的是毛延寿,不过,他的出名是因为索贿不成,把王昭君画歪了。唐朝也有御用画师,一直到五代时期的后蜀,国主孟昶设“翰林图画院”,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宫廷绘画机构,画师被称为“待诏”或者“祗侯”。两宋时期一直延续画院制度。《清明上河

  • 张择端:北宋画家,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张择端

    张择端,字正道,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

  • 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技法及结构如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风俗画,是他仅存的传世精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作品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汴京(又称东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全盛时期都城汴京繁荣的见证。《清明上河图》描绘

  • 北宋张择端生平简介,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什么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张择端

    张择端,字正道,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

  • 揭秘:韩德让一个汉人为何能埋葬在契丹皇陵中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宋,萧绰,萧燕燕,澶渊之盟,韩德让

    北宋与辽对峙期间,辽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有三个女儿,幼女萧绰,小名燕燕,在三个女儿中最聪慧、也最美丽。三个女儿尚未出阁,做父亲的某天检查女儿们的闺房,发现萧绰的闺房打扫得最干净,明窗净几,所有的东西都放置得井井有条。北方游牧民族民情粗犷豪放,家用物品通常都是随用随放,萧思温突然看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