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蔡攸为什么敢要皇帝的女人?他难道不怕吗?

蔡攸为什么敢要皇帝的女人?他难道不怕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886 更新时间:2024/1/17 4:26:46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皇帝问一人要什么,他竟然指了指帝王身边的女人,说:我就要她们 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中国古代的为臣之道讲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因此大多数的臣子对皇帝都是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逾越。但是,宋朝的时候,却出了一个胆大包天的大臣。

蔡攸,曾经的北宋末年大臣、宰相,一个历史上并不十分出名的人物。然而,他的命运却是和他的父亲蔡京紧紧连在一起,和当朝皇帝宋徽宗又有着说不清道不白的关系。明朝人陈邦瞻在纪事本末体编撰的记载宋朝历史的史书《宋史纪事本末》中记录了一段轶事——大军出征之前,尺寸功劳未建,竟然直接向皇帝索要宫中的三个嫔妃作为立功之后的赏赐!

这简直是骇人听闻。

《宋史纪事本末》是一部以纪事本末体编撰的宋朝史书,它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完整叙述一个历史事件始末,基本上还是以《宋史》为蓝本,在历史文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以上的史实是可信的。这段史实,可以说明宋徽宗对蔡攸之偏宠。

要知道,宋朝礼教虽远非明清那么严格,但也已经是理学大行其道的年代,这位臣子怎么会做出如此荒唐的行径呢?所谓知人论世,要将这段故事讲清楚,那么,我们首先就要了解故事的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

相信大家对宋徽宗比较熟悉,但真正对蔡攸也了如指掌的人可能就不太多了吧。

其实,在历史上蔡攸还是非常出名的,只不过是臭名昭彰罢了。蔡攸便是奸相蔡京的儿子,因为父亲的缘故,蔡攸从小就懂得逢迎溜须。当年宋徽宗没有继位的时候,蔡攸就开始阿谀谄媚了。要知道,那个时候蔡攸不过二十出头。彼时与他同龄的年轻人都在埋头苦读,为了“进士”而头悬梁、锥刺股呢!

所以说,蔡攸对宋徽宗之所以如此狂妄,那是有着深厚感情基础的。当年端王尚未继位,只不过是一个闲散的王爷,每次散朝之后,蔡攸都会提前等着端王。因此,每每散朝之后,端王都能见到老老实实等在一边的蔡攸,一来二去两人也就熟悉了起来。

要知道,蔡攸其人的长相非常清秀,又加上溜须拍马的功夫深得乃父真传,所以端王非常受用。当然了,相貌也非常重要,要是个魁梧大汉阿谀谄媚,恐怕端王心里再高兴都不会和他太过亲近的。清秀英俊的相貌是亲近端王的基础,毕竟宋徽宗可是个文艺皇帝,雅善丹青,绘画也是一流。

蔡攸和端王的关系始终保持的很好,因此等到端王继位,蔡攸立马得到了重用。

这就是人治的弊端,皇帝的喜好能够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非荣辱和兴衰成败!蔡攸成功巴结上宋徽宗之后,又借着宋徽宗的权势,搜罗了不少珍奇异宝献给了徽宗,由此,皇帝对他的宠幸也日渐加深。彼时蔡攸的父亲蔡京渐渐失去了皇帝的恩宠,徽宗想要在朝中培植自己的亲信,蔡京的地位自然首当其冲受到了波及。

令蔡京完全没有料到的是,就在自己圣眷日弛的时候,将自己推上绝路的竟然是自己的儿子蔡攸!蔡京父子的权力欲都非常强,蔡京虽然渐渐年老体衰,可是他迟迟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力,而蔡攸则为了权力不惜让自己的父亲提前告病罢相。

彼时蔡京已经年老,但是身子还是一如既往的硬朗。蔡攸眼见父亲丝毫没有让出宰相(宋朝不设宰相,但是有相当于宰执的官职)位置的迹象,心中五内俱焚。

虽然暂时无法取代父亲,但他已经开始着手剪除父亲的党羽了。只是一直苦于父亲蔡京太难对付,迟迟没机会下手。

据《宋史·奸臣传·蔡京》中记载:一次蔡京微染小恙,蔡攸忙不迭为父亲把脉,想要借口父亲的病情,让他告病让贤。谁知道,他的小心思被父亲戳穿,从此两人的矛盾白热化。

蔡攸毕竟是徽宗的“贫贱”之交,所以,最终取得了胜利。彼时宋金联盟已经准备攻打奄奄一息的辽国。徽宗准备派童贯作为主帅,可是蔡攸为了捞取功劳,竟然主动表示要参加对辽战争,徽宗自然不会拒绝宠臣的这个要求,毕竟在徽宗的眼中,他们都是急君之忧的“忠臣”。

于是,便上演了开头我们写到的那一幕,徽宗询问蔡攸战胜之后想要什么奖赏。蔡攸笑呵呵的回答,想要皇帝将身边的两位嫔妃赐给他,徽宗对如此无礼的请求竟然没有动怒,也不置可否。

蔡攸如此得意忘形可谓已经忘记了身为人臣的伦理纲常。

后来,辽国被宋金联军灭亡,可是金军同时发现了大宋的外强中干,立马决定撕毁同盟,发兵南下。大军很快就达到了京城。徽宗急忙退位,继位的钦宗恨极了蔡攸。

之后,钦宗下诏贬蔡攸为太中大夫,接连贬往永州、浔州、雷州、万安军居住,最后下令将他流放,后来就在半路将蔡攸杀死,至此,蔡攸的弄臣之路终于走到了尽头,死时49岁,但是,他却让半壁大宋江山作为了陪葬,到底值还是不值呢?相信被金兵掠走的徽宗皇帝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

历史告诉我们,凡奸臣当道,必是昏君当朝。蔡京、蔡攸父子横行无忌,是背后有宋徽宗在撑腰,是皇帝和他们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徽宗与蔡京父子之间的君臣关系,实乃北宋末期新旧党争产生的一个政治怪物。

标签: 蔡攸宋朝

更多文章

  • 宋朝名将岳飞被杀几十万岳家军袖手旁观,牛皋抱怨被毒杀,施全刺杀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岳飞

    南宋初年,大将岳飞由于力主抗金,与朝廷主和派发生冲突。一心满足于偏安江南的皇帝赵构,和主和派奸相秦桧,生怕桀骜不驯的岳飞破坏议和美梦,竟然丧心病狂,自毁长城,对忠心耿耿的岳飞举起屠刀,一手策划了封建时代最为惨痛的千古奇冤。岳飞的被杀,也彻底断送了南宋王朝反攻北伐的希望,金宋划江而治已成定局。岳飞被捕

  • 花普方是什么人?生擒牛皋,两次对抗岳家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花普方,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花普方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说岳全传》中,岳飞四处征战时招降了许多绿林好汉和敌方猛将,但大部分都一闪即逝,许多人加入岳家军后便没了下文,花普方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原是太湖贼寇杨虎帐下的元帅,武艺高强,精通水战,曾击杀平江兵马都监吴能,将平江府

  • 南宋抗金名将牛皋,最终结局被秦桧害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牛皋,南宋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牛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南宋名将岳飞因抗金用力过猛,令金兀术惧怕,赵构一言议和,金兀术便以杀掉岳飞为议和条件,赵构丢车保帅,暗旨秦桧构陷岳飞,岳飞终以莫须有之罪被赵构赐死于风波亭,其子岳云、部将张宪被斩于市,御前大将杨存中和张俊监斩。这个历史事件实在令人痛

  • 牛皋:气死金兀术的宋朝大将,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牛皋,宋朝

    提到宋朝大将,也许读者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岳飞,这就忽略了他的“同事”。在岳飞手下还有五员抗金大将,也都是民族英雄,其中经常被人提及的就是气死金兀术的那位,而他的故事,也经常成为人人乐道的经典桥段,但是关于他的三个迷,却至今无解。到底是哪三个未解之谜呢?今天就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您揭秘。他就是牛皋(g

  • 诸葛亮进攻陈仓没有成功为何却宣扬自己大胜?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在三国时期,关羽大意失荆州和夷陵之战的失败,成为蜀汉发展的转折点。自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虽然诸葛亮呕心沥血,却难以改变蜀汉战略上的被动局面。当然,诸葛亮还是通过北伐曹魏来实现攻势防御的目标,也即避免强大的魏国集结重兵攻打蜀国,并且给东吴孙权分担了不少的防御压力。网络配图公元238年到239年年初,蜀汉

  • 违抗军令诸葛亮偏袒魏延?魏延和陈式诸葛亮为何只斩陈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陈式,魏延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斩陈式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这个情节出自《三国演义》,在史书中并没有诸葛亮杀陈式这件事。《三国演义》第一百回:汉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阵辱仲达,其中有这个情节。说的是司马懿和曹真出兵西蜀,半路因连绵雨季而退兵。诸葛亮兵分两路追击。其中陈式、魏延、张嶷、

  • 南宋名臣陈亮:51岁中状元,与辛弃疾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亮,南宋

    说到陈亮,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公元1165年,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正担任江阴签判,一日,辛弃疾站在自家阁楼上眺望远方,他看到了惊人的一幕:一位白衣男子策马过小桥,马儿好像中了邪一样,就是不肯过桥。男子连续三次驱赶,马儿到桥头边退了回来。男子下马,拔出

  • 南宋名臣陈亮为什么会讹诈辛弃疾?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亮,宋朝

    南宋名臣陈亮为什么会讹诈辛弃疾。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1165年,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正担任江阴签判,一日,辛弃疾站在自家阁楼上眺望远方,他看到了惊人的一幕:一位白衣男子策马过小桥,马儿好像中了邪一样,就是不肯过桥。男子连续三次驱赶,马儿到桥头边退了回来。男子下马,拔出

  • 隗顺是谁?如果没有了他岳飞可能就尸骨无存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隗顺,岳飞

    “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下达了这条命令。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害,岳云和张宪被斩首。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岳飞的死讯传出,百姓们为之哭泣,金国大臣们为此酌酒庆贺。而此时,负责看守岳飞的狱卒做了一件令无数后人敬仰的事。这个狱卒叫隗

  • 岳飞差点儿尸骨无存 关键时刻幸亏有狱卒隗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岳飞,宋朝

    历史大多为大人物所书写,但如果你翻开史书,你会发现那些小人物的不可或缺。他们不经意的举动或想法无意识的改变了大人物的命运和成历史的走向,这才变成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模样。隗顺,生卒年不详,南宋首都临安的狱卒。为什么忽然提起这个小小的狱卒呢?这就要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说起,也就是民族英雄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