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与“义社十兄弟”的真实故事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与“义社十兄弟”的真实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127 更新时间:2024/3/2 8:22:16

在历史现实中,赵匡胤之所以能由一个普通将领最终成为北宋的开国皇帝,主要在于他完全掌握了后周最精锐的军事力量-禁军,这一点我在《兵变也得讲学问-陈桥兵变的台前幕后》中已有详细叙述。其实在赵匡胤早年从军时,有一群与他有着相似的背景的“热血青年”先后参军,赵匡胤与他们结为兄弟,荣辱与共,而他们这群人先后成为禁军高级将领,最终将“兄弟”赵匡胤扶上了皇位。

1.李继勋

大名元城(河北大名县)人,916年出生,长赵匡胤11岁。李继勋的早年经历完爆赵匡胤,他是十兄弟中最早出殿前都虞侯(禁军高级军官)、第一个升为节度使(相当于地方军区司令)的。他不仅年龄最长,而且升迁速度快,俨然是“义社十兄弟”的带头大哥。

后来李继勋参与在后周攻打南唐的战役中受到处罚,而小兄弟赵匡胤则脱颖而出,官职超过了“大哥”。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北征契丹时,任战棹左厢都部署李继勋正式成为水路都部署赵匡胤的部属。

陈桥兵变时,李继勋正担任安国军节度使,第一时间对赵匡胤表示支持。此后依然镇守地方,《宋史》上说他“与太祖有旧,故特承宠遇”。宋太宗即位后,“赐钱千万,白金万两”。977年李继勋以太子太师的职位致仕退休,不久后病死,时年62岁,被追赠为中书令。

2.石守信

开封浚仪人,928年出生,小赵匡胤1岁。虽然石守信年纪小,但早年间作战勇敢,作为先锋先后参与了高平之战、淮南之战等硬仗,因而得到了后周世宗的赏识。在北征契丹时,担任陆路副都部署,官职竟然超过了年长自己12岁的大哥李继勋。

陈桥兵变时,担任殿前都指挥使、负责守卫开封的石守信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打开开封府的城门,使得赵匡胤兵不血刃夺得皇位。北宋建立后,石守信成为“翊戴功臣”之首,被加封为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归德军节度使,先后主持国内平叛战争。石守信非常识时务,杯酒释兵权时,第一个交出兵权。

赵光义即位后,石守信参与了高粱河之战,因战败受到处罚,但不久官复原职。984年石守信病死,时年57岁,宋太宗下令赠其尚书令,追封威武郡王,谥武烈。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儿子石保吉迎娶了赵匡胤第二女延庆公主。

3.王审琦

河南洛阳人,925年出生,长赵匡胤2岁。王审琦性格纯厚谨慎,属于比较踏实的类型。参军后,同样参加了多场战役,官位一直处于平稳提升的状态,无大起大落。陈桥兵变时,担任殿前都虞候之职,与石守信一道在京城作内应。

宋朝开国后,名列“翊戴功臣”第四,升任殿前都指挥使、泰宁军节度使。王审琦身为武将善于射箭,但却不善饮酒,每次宴会赵匡胤却让人给他斟满,并称其为”

审琦,朕布衣交也”,并将自己的昭庆公主嫁给王审琦长子承衍。

974年50岁的王审琦暴病失语,已是皇帝的赵匡胤亲临探视。不久王审琦病死,赵匡胤再度亲自祭奠,“哭之恸”,安葬之日,赵匡胤下诏废朝,赠王审琦为中书令,追封琅琊郡王。

4.韩重赟

磁州武安人,生年不详。韩重赟的早年经历与王审琦类似,参与历次战役,一直担任禁军中级官员。960年韩重赟参与陈桥兵变,以翊戴功,升为龙捷左厢都校、领永州防御使(中高级官职),直到参加平叛后,才被升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江宁军节度使一级的高官。

此后有人告发他“私取亲兵(金军)为腹心”(赵匡胤称帝的方法),赵匡胤大怒,竟然下令诛杀,好在有赵普求情,才免一死,但被削去军职。不久后韩重赟再度恢复职务,并率军衔枚夜袭契丹,一举成功。最终于974年病死,追赠为侍中。其子韩崇业迎娶了赵匡胤四弟赵廷美之女秦王美女云阳公主。

5.刘光义

祖籍涿州范阳,929年出生。刘光义的曾祖是唐朝后期割据幽州一带的藩镇刘仁恭,祖父刘守文。后来刘守文被其弟刘守光杀死,年幼的刘光义追随父亲刘延进南逃避难。后来刘光义加入后周禁军,成为一名中级将领。

宋朝建立后,刘光义得到重用,担任讨伐后蜀的副帅,率2万人沿长江一线进军,先后占领5个州,最终灭亡后蜀。当时灭蜀大军兵分两路,从关中一带军中的统帅王全斌所部一路掠夺子女玉帛,向降将索取贿赂。而刘光义所部军纪严整、秋毫无犯,得到了赵匡胤的褒奖,此后刘光义一直担任地方节度使,

赵光义即位后,为了避讳,将其改名为刘廷让。986年岐沟关一战宋军惨败,辽军侵扰边境报复。在边将缺人的情况下,赵光义用了刘廷让等老将。当年在君子馆刘廷让率领的数万宋军被辽军包围,而负责接应的将领又提前逃跑,最终宋军全军覆没,刘廷让仅率领几个亲兵逃了出来。

虽然赵光义当时没有责难,但不久后刘廷让因患病擅自回京休养彻底惹怒了赵光义,被削去官职,发配商州。非常郁闷的刘廷让选择了绝食,在发配的路上病死,时年59岁。宋太宗追念往日功勋,追赠其为太师。

6.刘守忠

相州人,出身将门,父亲父刘万国曾任河中府马步军都指挥使。关于刘守忠的资料非常少,只知道他最后以左骁卫上将军的职务致仕,而刘光义当时是右骁卫上将军,由此推测两人的功绩相当。

7.王政忠

关于王政忠的资料也非常少,只知道976年时任解州刺史、权知晋州兼兵马钤辖的王政忠奉命参与围攻太原。正在此时,赵匡胤离奇死亡,赵光义即位,诸将全被召回,从此就没了王政忠的记载。

8.杨广

最后的职务为保静军节度使。

9.刘庆义

最后的职务忠远军节度观察留后。

赵匡胤与其义社兄弟们的关系,随着个人职务的升迁,有着亲疏远近的分别。如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三人与赵匡胤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直接参与陈桥兵变。而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升迁缓慢,在《宋史》中甚至都没有传记。

除了“义社十兄弟”外,与赵匡胤有“兄弟”关系的还有禁军高级将领慕容延钊、韩令坤、赵彦徽等人。一方面,鉴于他们与赵匡胤的“兄弟‘关系,赵光义对他们既打压又拉拢;另一方面由于赵匡胤已然成为开国皇帝,他的经历需要演绎成神话、传奇,所以他的继承者们不断试图抹去或者淡化赵匡胤与这群人的“兄弟”关系。但历史可以抹掉,但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标签: 义社十兄弟宋朝

更多文章

  • 揭秘:赵匡胤为什么要督建引水工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宋朝

    开宝九年(976年)的十月,赵匡胤暴毙。此前的数月,赵匡胤依然忙于处理各项政务,根本没有患病的迹象那这短短几个月间,朝堂内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致使大变发生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金陵城虽然拿下,李煜虽然投降,可是南唐的许多州郡依然有一些死忠分子在坚持抵抗。宋军一部在先锋官曹翰的带领下奉命攻取江州城。

  • 赵匡胤的法定继承人是谁?为什么会传位于自己的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宋朝

    “立嫡立长”,这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皇位传承的一个不二法则。但规矩总是拿来破坏的,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就没有立自己的嫡长子为继承人,而是立了庶子、弟弟、或者叔叔之类的。结果也没见得是一边倒的呈危亡之兆,有的似乎还更加兴盛。比如——宋太宗赵光义。但赵光义有个问题,就是他并不是他的哥哥宋太祖赵匡胤钦定的继承人

  • 从几件小事看赵匡胤为何能成就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嗜酒,没有当皇帝以前,他是后周世宗手下的大将,有一次想喝酒,周世宗的一位亲吏曹彬掌管御酒,曹彬跟赵匡胤关系也不错,但是,说什么也不给赵匡胤酒喝。赵匡胤有点不高兴,说你这人怎么那么矫情?咱俩这关系,你给我点好酒应该不是问题吧?曹彬说:这是官酒,我不能随便送人。赵匡胤说:你怎么这么死心眼儿?官家的

  • 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 他是怎么对待柴荣的妻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朝,柴荣

    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的君王柴荣的臣子,而且是当时权力非常大的一位将军。后来柴荣过世,只是留下了一个才7岁的小太子,还有一个新娶进门的皇后,小符氏。之后这位小太子成为了君王,小符氏也成为了符太后。幼主上位,周围的各个国家都是虎视眈眈,契丹和北汉联合起来出兵攻打后周,于是年轻的符太后就把所有的兵力调动权交给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疏忽了一人,15年后此人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宋朝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初,功臣们都会受到皇帝的忌惮,特别是通过掌握兵权来夺取政权的皇帝,对武将们的信任几乎为零,他们生怕自武将会效法自己,夺了他的天下。因此等政局稳定后,皇帝都会逐渐从武将那里收回兵权。西汉刘邦和明朝朱元璋,都是通过“诛杀功臣”的方式,保全了自己的江山,这种方法看似极端残忍

  •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真是给弟弟弄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

    赵匡胤一生留给世人诸多谜案,黄袍加身和斧声烛影更是扑朔迷离。黄袍加身是赵匡胤辉煌人生的开始,斧声烛影是赵匡胤璀璨人生的谢幕。黄袍加身可基本断定是他的杰作,而他谢幕的斧声烛影则至今无人参透。他在杯酒释兵权的宴会上说,自己无法安然入眠,因此,所有的威胁都退居二线。而在斧声烛影的落幕中,他酒酣而眠安心的睡

  • 赵匡胤登基后,为什么不杀后周皇帝柴氏子孙?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后周,五代十国

    唐朝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留下了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唐朝灭亡之后,唐朝的影响力就逐渐变弱。我们现在常说唐朝之后就是宋朝,其实不然,唐朝被朱温灭亡之后进入了一段混乱的时期,这段时期有五十多年,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五代十国结束是因为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因为赵匡胤在陈桥的时候黄袍加身最后取代了后周柴氏天

  • 赵匡胤给钱弘俶的黄包袱是什么意思?最终导致“纳土归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纳土归宋,宋朝

    钱弘俶(chù),字文德,吴越王钱元瓘的第九子。后汉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三月,钱弘俶被六哥钱弘佐封为台州刺史。六月十三日,七兄钱弘倧即位后,令钱弘俶入京同参相府事。钱弘俶九月中旬从台州出发,十月到达杭州,十二月三十日,胡进思发动政变,软禁钱弘倧,迎钱弘俶于南邸,催他即位。钱弘俶谦让再三,说:“

  • 赵匡胤雪夜拜访赵普是为何?一心想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北宋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长河中,由篡位而来的政权大都短命,唯有宋朝例外,而且在其鼎盛时期,经济、文化和科技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被今人评为最想生活在其中的十大历史王朝之一。大宋的开创者正是赵匡胤。他的传奇经历和雄才大略,向来被后人津津乐道。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赵匡胤的历史。当时,赵匡胤29岁,任职殿前

  • 赵匡胤为什么不立太子 他的两个儿子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赵匡胤

    今天小编要说的是关于北宋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北宋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他一生雄才大略,结束了自从唐朝末年以后近百年的混战局面,重新将中原统一,可以说功不可没。可是一个王朝的延续仅仅靠一个人是不能完成的,所以太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但是非常奇怪的是,赵匡胤生前却从来没有明确地立过太子,他的两个儿子也因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