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有容人之量,对当初羞辱过他的人也能重用

赵匡胤有容人之量,对当初羞辱过他的人也能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244 更新时间:2023/12/11 20:54:04

当年赵匡胤贫贱落魄之时,受尽世人的眼。他先是投奔父亲的好友彦超,在被王彦超打发之后,赵匡胤只好来到随州,投奔父亲的另一个朋友随州刺史董宗本。

董宗本是一个重情义之人,他见同僚的儿子精通武艺,而且谈吐不凡,相貌堂堂,就对赵匡胤多了几分好感,不仅收留了他,而且还对他照顾有加。谁知赵匡胤的绝世武艺引起了董宗本之子董遵诲的嫉妒。

董遵诲原本是随州城里的第一公子,不管是相貌还是武艺,以及兵法都超出其他年轻人。所以,他养成了狂妄自大,妒贤嫉能的性格。赵匡胤刚刚来到随州,就显示了他非同一般的才艺,他马术超强,气质非凡,连父亲都对他大加赞赏,资质才能远在董遵诲之上。

网络配图

于是董遵诲非嫉妒,他凭借父亲的权势,对太祖常有欺凌怠慢。他们曾经辩论用兵作战之事,董遵诲理屈词穷,当即拂袖起身而去。

赵匡胤哪里受得了这种气,顾及到董宗本的面子,他又不能跟董遵诲闹翻,只有忍气吞声,告别了董宗本。几乎没怎么吃过苦的赵匡胤,接连碰壁,终于懂得了什么叫世态炎凉。但是他生性仁厚,并没有对歧视他的人恨之入骨。

赵匡胤做了皇帝之后,董遵诲累次升迁官至骁武指挥使。有一天,太祖赵匡胤在偏殿召见他。见了赵匡胤的董遵诲,相当惶恐,想起自己以前的做法,此刻觉得除了等人家拿刀来剁之外,毫无办法,只是一个劲儿的叩头请罪,头也不敢抬,赵匡胤命令手下人扶起。

赵匡胤问他可记得当年之事。董遵诲叩头说道:“臣愚昧,不识真主,今蒙陛下赦罪,定当做牛做马,衔环以报。”赵匡胤大笑,让他走了。

网络配图

时隔不久,董遵诲被控告做有十多件违法事件。赵匡胤亲自审理此案,董遵诲惶恐不安等待定罪,出乎意料的是赵匡胤又赦免了他。赵匡胤对他说:“朕对你已经赦过赏功,怎么忍心再追究你的旧恶呢?你可以不必再忧愁,但以后必须改过自新,朕还是会破格重用你的。”董遵诲非常感动。

赵匡胤询问董遵诲母亲在哪里?董遵诲说:“母亲在幽州,落难分离。”原来,董遵诲之父董宗本过去曾是辽将赵延寿的部下,赵延寿战败以后,董宗本带着儿子南归,妻子却陷在幽州。

赵匡胤知道此事后,命人多方打听,将董遵诲之母从辽国赎回来,并送到董遵诲的防地,并且施加优厚馈赠。同时赵匡胤确实对他实行重用,后来授他为通远军使,镇守环州。如此以德报怨,董遵诲对赵匡胤感恩戴德。

赵匡胤果然没有看错人。董遵诲到达环州后,召集各部族酋长,他们宣谕朝廷的德武威,杀羊滤酒,设宴大加犒劳,众酋长都心悦诚服。他在环州勤政爱民,深受百姓好评。

网络配图

几个月以后,西蕃部族再次入侵,董遵诲率领军队长驱直入,打跑来敌,俘获斩杀很多,缴获牛马几万,西戎部落因此安定。赵匡胤嘉奖他的功劳,就地授予罗州刺史,军使之职照旧。

在古代皇帝中,不滥杀无辜的仁爱是不多见的。而不杀当初羞辱过自己的人,并且还对他加以重用的皇帝恐怕少之又少。赵匡胤对董遵诲如此优待,一方面念他确实是个人才,另一方面更是显示了他能容人的度量和宽阔的胸怀。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暴毙之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开国之君赵匡胤

    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

  • 解密宋初的“斧声烛影“:赵匡胤是被弟弟害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在一场谋杀案中,如果想判犯罪嫌疑人有罪,无非就找到三个证据,解决三个难题:第一,作案时间;第二,作案动机;第三,作案工具。在这三条中,赵光义有足够的作案时间。在那个深夜,这兄弟俩在密谈之时,他们的身边可没有一个侍从,如果赵光义想动手,他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的目的,他甚至还有时间跑回自己的家里,从

  •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封李煜为违命侯却不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为什么不杀李煜,大家都知道李煜的词(小楼昨夜又东风)凄婉优美,赵匡胤本可以将其杀掉,但为什么没有去做,是不是有着更为深远的考虑,还是别有原因。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赵匡胤的具体想法和事件的缘由吧。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杀李煜的皇帝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幽禁李煜的是赵匡胤。赵匡胤封李煜为违命侯,没杀他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在众将之外,朝臣当中最有权势的就是赵普。这位太祖故人,和太祖关系极好,连赵匡胤之母杜太后也对其极为尊敬。曾经有一次杜太后和赵匡胤谈起国事,杜太后非常担心,此时担任宰相的赵普入见,杜太后说:“赵书记,你要好好帮助陛下啊,有你的帮助,我才放心。”网络配图赵普在当年曾经担任后周时期宋州节度使赵匡胤的掌书记

  • 宋太祖赵匡胤的四个儿子为什么寿命都不长?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下河东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因此也衍生出很多与之有关的民间文学作品。无论是电视剧、小说,还是唱曲戏剧,都以其为原型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戏剧曲目《下河东》。而在晋剧、大平调、秦腔等各个地域特有的曲目形式中,秦腔版的《下河东》最为著名。故事讲的是,称帝后的赵匡胤为了拓展领土

  • 揭秘:好色的宋太宗赵匡胤是如何戒色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食色,性也,这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子说的一句话。意思就是吃饭和男女是人的本能,战国时期,孟子就曾劝齐宣王实行仁政,齐宣王回答说,寡人搞不了仁政,寡人好色。这在古代的帝王之中是很难得的,齐宣王直言不讳的承认了自己的缺点。但是大多数帝王,因为非常在意自己身后的名声,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好色,更有甚者,不仅不

  • 赵匡胤陈桥驿黄袍加身,只是有预谋的演了一场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清代诗人查初白“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便罢兵”的诗句,与岳蒙泉“皇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的诗句异曲同工,其实,都是表明“陈桥兵变”是有预谋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诗句暗示呢?陈桥驿赵匡胤黄袍加身是否真有预谋呢?陈桥驿,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南的陈桥镇,西南距开封市四十五里,因驿北有陈桥

  • 赵匡胤之死的真相到底是不是因为一名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到公元976年死亡,正史当中没有明确记载他是怎样去世的。《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的也只有简单的两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司马光的《湘山野录》中记载,开宝九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急唤

  • 南唐李煜手下的猛将 就连赵匡胤也忌惮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煜

    南唐后主李煜由于其人极高的文学水平,经常被语文课本所编用,每个上过中学的中国人基本都听过这个名字,背过他的词。不得不说,高曝光率增加了我们对李煜的同情,恨其生在帝王家。其实不然,若不是生在帝王家,李煜也没这个机会体验大喜大悲的人生,也不能发出这么高水平的牢骚,而其在位时期,更多的是作死,哪里来的惋惜

  • 宋太祖赵匡胤: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印象中的宋朝是一个文人统治的帝国。然而这个帝国的开创者却是一位职业军官,他的名字叫赵匡胤。 在成为职业军官之前,赵匡胤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侠。 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网络配图传说赵匡胤武艺高强。江湖第一武术门派少林寺,其最经典的少林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