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暴毙之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暴毙之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244 更新时间:2024/1/24 13:55:00

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

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也就是赵光义"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据。

赵匡胤死后的几点疑问

一是赵匡胤死时的"烛光斧影"。

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的呼喊,一一都告诉人们,这是一场事先策划的血腥谋杀。

二是王继恩假传圣旨。

王继恩有何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传赵德芳,却传来赵光义?倘若事败,不是杀身之祸么?这种说法,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

三是"金匮之盟"的真伪。

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4岁,正值壮年,他的儿子德昭14岁了。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杜太后一生贤明,怎能出此下策?况且,"金匮之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才列举证人、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

四是赵光义的不合理行为。

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赵光义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这就打破常规的迫不及待,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已"正名"。

王位再次回到赵匡胤子孙手里

还有赵广义逼杀赵匡胤的长子30岁的德昭,赵匡胤幼子26岁德芳又神秘地暴病身亡。赵匡胤的遗孀死后,赵光义也不按皇后礼仪发丧。

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却相信他的老祖宗"杀兄篡位"的说法,把皇位又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

据说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是: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又改变主意,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剑影"的全部惊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并且把皇位传给了他,经过187年王位又传到了赵匡胤子孙手里。

标签: 开国之君赵匡胤

更多文章

  • 解密宋初的“斧声烛影“:赵匡胤是被弟弟害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在一场谋杀案中,如果想判犯罪嫌疑人有罪,无非就找到三个证据,解决三个难题:第一,作案时间;第二,作案动机;第三,作案工具。在这三条中,赵光义有足够的作案时间。在那个深夜,这兄弟俩在密谈之时,他们的身边可没有一个侍从,如果赵光义想动手,他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的目的,他甚至还有时间跑回自己的家里,从

  •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封李煜为违命侯却不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为什么不杀李煜,大家都知道李煜的词(小楼昨夜又东风)凄婉优美,赵匡胤本可以将其杀掉,但为什么没有去做,是不是有着更为深远的考虑,还是别有原因。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赵匡胤的具体想法和事件的缘由吧。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杀李煜的皇帝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幽禁李煜的是赵匡胤。赵匡胤封李煜为违命侯,没杀他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在众将之外,朝臣当中最有权势的就是赵普。这位太祖故人,和太祖关系极好,连赵匡胤之母杜太后也对其极为尊敬。曾经有一次杜太后和赵匡胤谈起国事,杜太后非常担心,此时担任宰相的赵普入见,杜太后说:“赵书记,你要好好帮助陛下啊,有你的帮助,我才放心。”网络配图赵普在当年曾经担任后周时期宋州节度使赵匡胤的掌书记

  • 宋太祖赵匡胤的四个儿子为什么寿命都不长?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下河东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因此也衍生出很多与之有关的民间文学作品。无论是电视剧、小说,还是唱曲戏剧,都以其为原型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戏剧曲目《下河东》。而在晋剧、大平调、秦腔等各个地域特有的曲目形式中,秦腔版的《下河东》最为著名。故事讲的是,称帝后的赵匡胤为了拓展领土

  • 揭秘:好色的宋太宗赵匡胤是如何戒色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食色,性也,这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子说的一句话。意思就是吃饭和男女是人的本能,战国时期,孟子就曾劝齐宣王实行仁政,齐宣王回答说,寡人搞不了仁政,寡人好色。这在古代的帝王之中是很难得的,齐宣王直言不讳的承认了自己的缺点。但是大多数帝王,因为非常在意自己身后的名声,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好色,更有甚者,不仅不

  • 赵匡胤陈桥驿黄袍加身,只是有预谋的演了一场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清代诗人查初白“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便罢兵”的诗句,与岳蒙泉“皇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的诗句异曲同工,其实,都是表明“陈桥兵变”是有预谋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诗句暗示呢?陈桥驿赵匡胤黄袍加身是否真有预谋呢?陈桥驿,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南的陈桥镇,西南距开封市四十五里,因驿北有陈桥

  • 赵匡胤之死的真相到底是不是因为一名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到公元976年死亡,正史当中没有明确记载他是怎样去世的。《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的也只有简单的两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司马光的《湘山野录》中记载,开宝九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急唤

  • 南唐李煜手下的猛将 就连赵匡胤也忌惮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煜

    南唐后主李煜由于其人极高的文学水平,经常被语文课本所编用,每个上过中学的中国人基本都听过这个名字,背过他的词。不得不说,高曝光率增加了我们对李煜的同情,恨其生在帝王家。其实不然,若不是生在帝王家,李煜也没这个机会体验大喜大悲的人生,也不能发出这么高水平的牢骚,而其在位时期,更多的是作死,哪里来的惋惜

  • 宋太祖赵匡胤: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印象中的宋朝是一个文人统治的帝国。然而这个帝国的开创者却是一位职业军官,他的名字叫赵匡胤。 在成为职业军官之前,赵匡胤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侠。 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网络配图传说赵匡胤武艺高强。江湖第一武术门派少林寺,其最经典的少林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 少

  • 历史上赵匡胤在陈桥兵变是怎么对待后周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要稳固江山,兵变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除掉后周的皇族实力,那么赵匡胤有没有对自己最大的政治敌人进行残酷的政治屠杀?没有。为什么没有?网络配图 我们看看这样几年事情。赵匡胤带兵攻入都城,经过一番激战之后打入皇宫。这时候符太后和周恭帝,也就是七岁的柴宗训已经知道大势已去,于是相拥而泣,之后都换上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