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周股肱之臣王朴:被赵匡胤誉为可以阻挡自己

后周股肱之臣王朴:被赵匡胤誉为可以阻挡自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414 更新时间:2024/1/13 12:13:22

朴(906-959) 后周大臣。字伯,东平人。幼颖悟,好学擅文。后汉乾祐中,擢进士第。柴荣镇守澶州,王朴为节度掌书记。柴荣为开封府尹,拜王朴为右拾遗。柴荣即位为后周世宗,升王朴为比部郎中。因献策平定边境有功,又升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同年改任左散骑常侍,端明殿学士。这时,世宗锐意进取,决意征伐,有志统一天下,多次大臣们询问良策,并选徐台符等二十名文学之士出谋画策。当时,这些文士都不主张用武,而王朴则主张先取江淮。世宗听了王朴的建议后,对朴益发敬重,从此,让朴计议天下大事。

显德三年,世宗出征江淮,任王朴为东京副留守。出征回京,拜王朴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不久,升为枢密使。显德四年,再征江淮,让朴留守京师。

王朴精明机敏,多才多艺,不仅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也精通阴阳律历。显德三年,命王朴校定历法,撰成《钦天历》十五卷,在唐《崇玄历》基础上多有改进,构造九服晷影函数(正切函数);六年,又命王朴考证雅乐,得八十一调,并造“律准”,诏有司依调制曲。王朴性格刚直,处事果断,深得世宗信赖。朴留守京师时,修城拓路,使京城巍巍壮观,世宗十分满意。后奉旨视察汴口,归朝时拜访前任宰相谷的府第,两人正常交谈,突然间王朴昏倒,猝逝。丧葬之日,世宗以王钺叩地,大哭多次。赠侍中,将其画像祀于宫中功臣阁。宋太祖登基后,一天路过功臣阁见到王朴的画像,竟肃立不动,整理御袍,肃然鞠躬,念念有词:“倘此人在,朕不得着此袍。”

王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人。生于唐天祐二年(906),卒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五代后汉乾祐三年(950)状元。授职校书郎。王朴自幼聪慧警敏、勤奋好学。登第后依附枢密使杨邠。后汉酝酿大乱,王朴审势东归故里,避乱免难。

后周广顺元年(951),王朴辅佐皇子柴荣。广顺三年,柴荣封为晋王。拜王朴为右拾遗、开封府推官;柴荣登基。王朴历任比部郎中、左谏议大夫、左散骑常侍、端明殿学士、知开封府事。显德三年,周世宗南征,充东京副留守。世宗得胜还朝,升王朴为枢密副使。又一次南征,迁为枢密使。第三次南征,授王朴以“便宜从事”留 守开封。王朴保京城无事,支持世宗南征,大功告成。 王朴规划开封城,设计、扩建、运筹合理。使开封街道畅通、壮阔宏伟。“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

王朴明历算。考证诸历法之失,与司天监共撰《显德钦天历》。他通晓音律,考证雅乐,定七声立新法。使七均、十二律、八十四调再现并留传。王朴的《平边策》展现了他的政治、军事才能。运用战略上进攻先近后远、先易后难,战术上进攻避实就虚,扰敌令其疲惫的方法而扩展后周版图,成就了宋一统。著有《大周钦天历》、《律准》。《全唐文》第八百六十卷有王朴文章四篇。

标签: 王朴后周柴荣

更多文章

  • 最会用人的皇帝:李世民赵匡胤不杀功臣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皇帝,李世民,赵匡胤

    历史上出现了两个不杀功臣的皇帝:一个是李世民,一个是赵匡胤。 跟那些愿意跟功臣斗争的开国皇帝相比,他们显得挺可爱的。他们因 此赢得了很多赞扬。他们为什么不杀功臣呢?这两个人,一个是靠谋杀兄弟夺得了皇位,另一个则是趁着老皇帝去世的机会夺取了别人的 江山。这两个人的人品实在是太差劲了。象他们这么阴险毒辣

  • 揭秘:赵匡胤改造强抢民妇好色官员的惊人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宋朝,

    题记:李汉超,北宋初年著名将领。历任散指挥都指挥使、绵州刺史、控鹤左厢都校、恩州团练使。建隆元年,即公元960年,随军平定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的叛乱。不久升任齐州防御使、关南兵马都监。开宝二年,即公元969年,宋太祖赵匡胤亲征北汉,李汉超任北面行营都监。太平兴国元年,即公元976年,升任应州观察使、判齐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恶果:竟纵容手下王继勋吃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宋朝,

    据统计,直到太宗在位王继勋被处死时,仅在开宝六年到太平兴国二年这短短的5年时间里,王继勋前后亲手杀掉和吃掉的奴婢就多达100多人。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潇洒,很轻易,令人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似乎不费什么劲,手腕多多的赵匡胤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但

  • 赵匡胤兵临城下 李煜浑然不知还在忙科举考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李煜,

    导读:赵匡胤和李煜是历史上两位大名鼎鼎的皇帝。在诸多戏说的电视剧里,二人为了女人斗得天翻地覆,但真实的历史中,那场发生在南京的决定二人命运的北宋灭南唐之战究竟是怎样的呢?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决不允许南唐存在下去,李煜早就知道赵匡胤的野心,但却一直卑躬屈膝,他因何改变主意决心一战?宋军渡过长江时创造了

  • 揭秘:周世宗柴荣为何重用毫无背景的赵匡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五代十国,周世宗,赵匡胤

    唐末五代是一个军阀主义大兴的时代,从中央到地方,无数大大小小拥兵自重的军阀,自觉不自觉地攫取更多的权利,滋长更大的野心。对于“军阀”这个词汇,我们不陌生。上个世纪的中华民国历史上,从袁世凯死后,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中国都是一个军阀混战的渊菽。老军阀有直皖奉,新军阀有蒋冯阎桂,这是大点儿的,还有各省各地

  •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赵匡胤治国的文韬武略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赵匡胤,陈桥兵变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

  • 宋太祖赵匡胤定下哪些祖宗之法让宋朝盛世繁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太祖,赵匡胤,祖宗,宋朝

    宋朝的成就并不逊于汉、唐两朝,它不仅是汉、唐社会的继续发展,甚至在程度上还要高于汉、唐,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朝代。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与汉、唐相比,宋朝能够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这样大的发展是十分不易的。首先,宋朝继承的政治遗产不利,当权者容易失去自我。秦、隋速灭,其重要因素是开国皇帝在完成

  • 迷信赵匡胤的转世复仇:宋朝皇位如此戏剧变更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宋朝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掳徽、钦二帝北去后,被宋钦宗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史称南宋。赵构好不容易登上了帝位,却因为南逃路上受到金军惊吓丧失了生育能力,实在不甘心,延医用药,历经针灸治疗,却依然恢复不了生育能力。满朝文武看到赵构憋红了脸生不出儿子,都劝他,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又对开国功臣们使了什么阴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皇帝,赵匡胤

    大宋初创,宋太祖赵匡胤遇到了与汉高祖刘邦同样的问题,就是到底如何管束那些功高威重的将军,使其不致于危及新到手的皇权。当然,这时候,历史毕竟又演进了千年,华夏人事变化不小,大宋皇帝较大汉天子的忧虑,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自身的特殊差异。其实,赵匡胤没有刘邦心眼那么多,起初,他并没有在意武将们手中的兵权,

  • 宋太祖赵匡胤兵变之后是怎么收复后周诸侯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皇帝,赵匡胤

    虽然有一部分将领追随赵匡胤兵变,但还有很多官员和将领忠于后周。那么对待这些人,赵匡胤是怎么处理呢?对于李重进等顽固派,赵匡胤在即位之后立即出兵,在当年的六月、九月,赵匡胤亲自带兵,两次出征,武力平定。当赵匡胤陈桥驿站兵变之后,即刻向都城进发,可以从陈桥门和封丘门两个关口进入,一开始赵军选择陈桥门,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