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璟:不畏皇权,敢于劝谏,辅佐唐玄宗实现开元盛世

宋璟:不畏皇权,敢于劝谏,辅佐唐玄宗实现开元盛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397 更新时间:2023/12/6 16:23:53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璟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宋璟先后历仕武后、唐中宗、唐睿宗、唐殇帝、唐玄宗五朝,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与姚崇同心协力,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唐朝四大贤相。在直言敢谏方面,宋璟也像魏征一样,不畏权势,最终辅佐唐玄宗实现开元盛世。

宋璟不畏国戚

公元719年,唐玄宗的岳父王仁皎去世,既然是国丈,地位显赫,他的身后事自然要风风光光,规格也不能低,特别是坟墓,要修得巍峨壮观才显得皇家的威严。

王仁皎的儿子王守一(玄宗大舅子)向玄宗提出要求,要按照窦太后的父亲(玄宗外祖父)的规格来办,修筑一座高五丈一尺的大坟。

王守一即是玄宗大舅子,又是政变的功臣,出力很多。因此即是出于皇家尊严,亲情,也是对他功臣身份的认可,玄宗就下了一道手诏命令有关部门按照王守一的要求来办。

王守一没想到皇帝同意了,宰相宋璟却没有同意。宋璟听后,就劝诫玄宗:“按照朝廷有关制度的规定,一品官坟墓高度是一丈九尺,即使陪葬皇陵也高不过二丈。因此王守一的要求不合适,不能同意。”

玄宗一听赶忙把他外祖父搬出来说有例可查,王守一的要求不过分。

宋璟则表示当初朝野都议论纷纷,只是没有人敢站出来指出错误罢了,如今知道这是不正确的,为什么还要明知故犯呢?

玄宗理亏可还是没松口。

于是宋璟给皇帝上起了政治课“之前太宗皇帝嫁女儿,嫁妆超过了长公主,魏征进谏太宗欣然接受。后来韦氏(韦后,中宗李显的皇后)为了提高其父的地位,把他的坟墓称为“陵”,结果加速败亡。如今要修筑大坟很容易,可臣等再三进谏不过是维护您遵礼守法的形象罢了。何况如果今天不正典型,则可能为后世效法,怎能不慎重呢?”

宋璟的一番话说得玄宗无话可说,他也是一个聪明人,知道宋璟不会退让,于是就顺水推舟说道:“朕也想修养品德,如今贤卿能固守礼仪成就朕的美德,正是朕所期望的。”

就这样,国丈修大坟的事不可能了,玄宗还特意赏赐了宋璟。

太宗有魏征,玄宗有宋璟,二位都是直言敢谏的贤臣。

唐太宗有魏征,唐玄宗有宋璟,两位都是敢言直谏的贤臣。

宋璟不畏皇亲,直言劝谏

公元719年十一月,唐玄宗长兄李成器上奏玄宗让他一个亲戚在朝中任职。他的这位亲戚叫薛嗣先,以前的工作是宗庙祭祀洒扫人员。玄宗把奏章交给了中书,门下省。

宋璟看过之后马上向玄宗上了奏疏:“薛嗣先之前当过斋郎,虽然没什么优越的表现能够留用,但毕竟是皇亲国戚,按理说也应该给个小官做。

可是在景龙年间,常有天子授官不通过中书,门下二省,随意封官,在当时泛滥成灾。自陛下登基以来这样的事应该杜绝了,无论发赏赐还是封官都要经过中书,门下二省审核。

正所谓天下至公之道,唯有圣人能行。薛嗣先虽是皇家亲戚,陛下却将这事交给臣等决定,臣很感动,但是臣还是把这事交给吏部,让他们照章办理。”

宋璟把景龙年间的事说给玄宗听,没有直接否决,是给皇帝留了面子,他还给皇帝戴了一顶圣人高帽子,玄宗只好听之任之。

正是在宋璟,姚崇等人的辅佐下,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他们和玄宗一起被后人所称赞,这盛世是属于他们的。

标签: 宋璟唐玄宗唐朝

更多文章

  • 唐朝名相,北魏吏部尚书宋弁七世孙:宋璟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宋璟

    唐玄宗时期任用的宰相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宋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励精图治,能够根据时代需求来选拔贤才,任用了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期间也有过渡的张嘉贞等。开创了盛世之后,李隆基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专之中,任用了李林甫、杨国忠

  • 宋璟是什么人?唐朝最铁面无私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璟,唐朝

    宋璟是什么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古语说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古语说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之大,但能够一言九鼎的人,却只有皇帝一人而已。天下之大,但能够一言九鼎的人,却只有皇帝一人而已。然而,在大唐王朝的历史上

  • 宋璟:像魏征一样,两位都是敢言直谏的贤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璟,唐朝

    宋璟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719年,唐玄宗的岳父王仁皎去世,既然是国丈,地位显赫,他的身后事自然要风风光光,规格也不能低,特别是坟墓,要修得巍峨壮观才显得皇家的威严。王仁皎的儿子王守一(玄宗大舅子)向玄宗提出要求,要按照窦太后的父亲(玄宗外祖父)的规格

  • 太平公主为什么会想除掉还没有成为宰相的宋璟?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璟,唐朝

    你们知道太平公主为什么会想除掉还没有成为宰相的宋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宋璟是唐朝时期著名宰相,自武则天起共历经五帝,在他一辈子的仕途生涯中虽然坎坷不断,但从未丢失过为国为民的本心。唐朝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正是有这些一心为国为民的宰相,唐朝才能成为当时的一方强国。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

  • 宋璟:千古名臣的典范,为人正直两袖清风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璟,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璟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宋璟,盛唐名臣。历任上党尉、凤阁舍人、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拜尚书右丞相,授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开国公。仕宦52年,一生都在为振兴大唐而励精图治,与姚崇同心协力,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唐朝,改变为政

  • 金朝名将常年征战的将军张柔死亡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柔

    名将张柔出生在现今的河北定兴,祖上并没有功勋,世代都是农民。在张柔还是少年的时候,就已经在骑射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加上为人慷慨,所以在他的生活的地方非常的有名,世人多成其为豪侠。‍‍张柔画像在金朝贞祐年间,张柔的家乡河北盗贼非常的猖狂,为了让乡亲们能够过上安稳日子,张柔将当地的世家大族组织了起来

  • 没想到南宋是被汉人灭的?张柔的是非功过怎么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朝,张柔

    没想到南宋是被汉人灭的?张柔的是非功过怎么评价?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一、金朝的汉族臣民张柔,字德刚,涿州定兴人(今保定定兴人),他所处的时代涿州是金王朝的辖境,也就是说是金统治下的汉族臣民,他年少习武,以豪侠仗义闻名乡里,当元太祖八年(公元1213年),蒙古铁骑南下中原,攻陷河北、山东等地,

  • 南宋将领救了张柔,为何张柔的后代却让南宋亡了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张柔

    公元1232年,被凶狠的蒙古揍得鼻青脸肿的金哀宗,不断南迁,最后到了蔡州。既然北边被蒙古人撵着跑,那就从宋朝手里争取进一步的战略空间。对于蒙金之战,南宋是想坐山观虎斗,因为北宋“海上之盟”联金灭辽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所以南宋朝廷一直都比较保守,并没有痛打落水狗,只是停了岁币。甚至还有人提出应该帮助金

  • 张柔是个怎样的人?一个骁勇善战、厚待名士的儒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柔,元朝

    对张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蒙元时期出现很多能征善战的猛将。他们大多出身于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但也有一些汉族的武将,也是一样的骁勇剽悍、所向披靡,元朝“汉族四大世侯”之一的张柔,就是其中之一。张柔不仅作战威猛,治理地方的时候,还兴建城池、安定民心,且能在

  • 北宋范镇活了多少岁?范镇和王安石变法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范镇,王安石,北宋,王安石变法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早年和薛奎相识,得到了他的赏识,被聘为幕宾。之后薛奎入朝,把范镇也一起带到了京城。到了京城,范镇的文章马上就得到了当时京城的名士的赞赏。不久,他就中了进士,任主薄。因为才能出众和正直的性格,被升到了知谏院当起居舍人。宋仁宗皇帝在位多年却没有子嗣,他一心渴望有个亲儿子来继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