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平公主为什么会想除掉还没有成为宰相的宋璟?原因是什么

太平公主为什么会想除掉还没有成为宰相的宋璟?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397 更新时间:2023/12/6 5:10:38

你们知道太平公主为什么会想除掉还没有成为宰相的宋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宋璟是唐朝时期著名宰相,自武则天起共历经五帝,在他一辈子的仕途生涯中虽然坎坷不断,但从未丢失过为国为民的本心。唐朝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正是有这些一心为国为民的宰相,唐朝才能成为当时的一方强国。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宋璟的施政理念,他认为只有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国家才能够变得强大。但有些人不这么想,比如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有这么一层关系在更是令他恃宠而骄,在朝堂之上作恶多端。

宋璟多次警告武三思不要干涉朝政,因此遭到了武三思的记恨,便被贬为了贝州刺史。贝州是武三思的封邑,当时连年水灾,许多百姓受难颗粒无收,但武三思却依旧是强征暴敛,只管自己的利益。

于是宋璟便带人抵抗武三思派来强收赋税的爪牙,才让不少贝州百姓逃过了一场人为的灾难,但这也引来了武三思更深的仇恨,导致宋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不曾被召回京城,一直在外面调来调去。

每到一处地方,宋璟都会受到百姓的拥护,正是因为他处处都为百姓着想的施政理念。在开元年间初期时,宋璟曾担任广州都督,当时的百姓用竹茅建房,因此经常失火,宋璟便亲自教百姓如何烧砖制瓦。

百姓们对宋璟是人人感恩戴德,便请求朝廷在当地立碑,好记载颂扬他的功德。消息传到了京城,此时已经为宰相的宋璟跳出来第一个反对,想要革除这种风气。唐玄宗恩准,于是下诏禁止,从此各地皆不敢立碑颂扬功德。

用人之道

宋璟担任宰相期间,选任官员全都会经过严格的考察,然后“随才授用”,若是性格思想有缺点,也绝不会盲目任用。同时朝廷官员的职位升降,也严格按照政绩和规章来决定,宋璟追求让每个职位都能由最称职的人担任。

送礼行贿也是唐朝当时一种成风的制度,各地官员在每年的年底都必须到京城述职,这些官员每次进京都会带上众多的特产以及财物,就是为了同大臣讨好关系,好让自己在年底考核上有一个好的成绩。

很多人都通过这种方式如愿升迁,严重影响了朝廷的升迁制度,但这一种不良风气也在宋璟上任宰相后得到了制止。在宋璟的建议下,唐玄宗下诏禁止入京述职者携带物品,一旦发现必定治罪。

自北魏以来,每到了太子要举行冠礼的时候,群臣百官便要献礼庆贺,一来是可以为自己日后的仕途铺平道路,二来是还能借此名头向百姓敛财,自然个个都没有埋怨之下,反而是希望多来几次这样的机会。

唐玄宗在宋璟的谏言下也革除了这个弊端,让这些官员没有机会向太子送礼献媚。正是因为宋璟的知人善任、不徇私情的用人政策,当时朝廷纲纪风气才为之一振。

为人处世

宋璟为人一向正直,绝不向那些佞臣低头,哪怕随之而来的代价是生命,除了中宗时期与梁王武三思交恶之外,早在武则天时期,就触怒过武则天宠爱的面首“二张”,因此被二张恨之入骨,几次陷害于宋璟。

当时张昌宗和张易之可以说是权倾朝野,而且心思歹毒,朝堂上几乎无人敢招惹他们。觉得魏元忠触犯了自己,于是就找来张说作伪证,在宋璟的劝说下,张说最后没有助纣为虐,魏元忠也因此没有获罪。

而宋璟也因为此事被封为御史中丞,但二张也没有受到处罚,依旧在朝中为非作歹,寻找陷害忠良的机会,直到神龙政变发生后二张才被处死。之后中宗即位,宋璟又再一次因正直得罪武三思,被贬为地方官。

到了睿宗时期,太平公主仗着助睿宗登基有功,开始干涉朝政,当时太子李隆基因为过于出色,遭到了太平公主的忌惮,甚至于想要废掉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并且付诸于行动。

有一天,太平公主召集大臣商议换一个皇子来当太子,宋璟看出她是想换一位更好控制的人当太子,以后她再效仿武则天做一个太上皇,于是在其他大臣缄口不言的情况下,宋璟第一个出言反对。

宋璟为人刚正不阿,又知人善任,施政以人为本,唐朝有如此贤相,这才有了“开元盛世”之景。有言道古为今用,宋璟为官之道也可说是为人之道,哪怕时至今日依旧有着不小的借鉴意义。

标签: 宋璟唐朝

更多文章

  • 宋璟:千古名臣的典范,为人正直两袖清风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璟,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璟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宋璟,盛唐名臣。历任上党尉、凤阁舍人、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拜尚书右丞相,授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开国公。仕宦52年,一生都在为振兴大唐而励精图治,与姚崇同心协力,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唐朝,改变为政

  • 金朝名将常年征战的将军张柔死亡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柔

    名将张柔出生在现今的河北定兴,祖上并没有功勋,世代都是农民。在张柔还是少年的时候,就已经在骑射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加上为人慷慨,所以在他的生活的地方非常的有名,世人多成其为豪侠。‍‍张柔画像在金朝贞祐年间,张柔的家乡河北盗贼非常的猖狂,为了让乡亲们能够过上安稳日子,张柔将当地的世家大族组织了起来

  • 没想到南宋是被汉人灭的?张柔的是非功过怎么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朝,张柔

    没想到南宋是被汉人灭的?张柔的是非功过怎么评价?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一、金朝的汉族臣民张柔,字德刚,涿州定兴人(今保定定兴人),他所处的时代涿州是金王朝的辖境,也就是说是金统治下的汉族臣民,他年少习武,以豪侠仗义闻名乡里,当元太祖八年(公元1213年),蒙古铁骑南下中原,攻陷河北、山东等地,

  • 南宋将领救了张柔,为何张柔的后代却让南宋亡了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张柔

    公元1232年,被凶狠的蒙古揍得鼻青脸肿的金哀宗,不断南迁,最后到了蔡州。既然北边被蒙古人撵着跑,那就从宋朝手里争取进一步的战略空间。对于蒙金之战,南宋是想坐山观虎斗,因为北宋“海上之盟”联金灭辽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所以南宋朝廷一直都比较保守,并没有痛打落水狗,只是停了岁币。甚至还有人提出应该帮助金

  • 张柔是个怎样的人?一个骁勇善战、厚待名士的儒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柔,元朝

    对张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蒙元时期出现很多能征善战的猛将。他们大多出身于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但也有一些汉族的武将,也是一样的骁勇剽悍、所向披靡,元朝“汉族四大世侯”之一的张柔,就是其中之一。张柔不仅作战威猛,治理地方的时候,还兴建城池、安定民心,且能在

  • 北宋范镇活了多少岁?范镇和王安石变法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范镇,王安石,北宋,王安石变法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早年和薛奎相识,得到了他的赏识,被聘为幕宾。之后薛奎入朝,把范镇也一起带到了京城。到了京城,范镇的文章马上就得到了当时京城的名士的赞赏。不久,他就中了进士,任主薄。因为才能出众和正直的性格,被升到了知谏院当起居舍人。宋仁宗皇帝在位多年却没有子嗣,他一心渴望有个亲儿子来继承他

  • 揭秘范镇能步入仕途全靠欧阳修岳父的赏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范镇

    北宋范镇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早年和薛奎相识,得到了他的赏识,被聘为幕宾。之后薛奎入朝,把范镇也一起带到了京城。到了京城,范镇的文章马上就得到了当时京城的名士的赞赏。不久,他就中了进士,任主薄。因为才能出众和正直的性格,被升到了知谏院当起居舍人。范镇在影视剧中的形象宋仁宗皇帝在位多年却没有子嗣,

  • 揭秘范镇能步入仕途是靠欧阳修岳父的提拔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范镇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早年和薛奎相识,得到了他的赏识,被聘为幕宾。之后薛奎入朝,把范镇也一起带到了京城。到了京城,范镇的文章马上就得到了当时京城的名士的赞赏。不久,他就中了进士,任主薄。因为才能出众和正直的性格,被升到了知谏院当起居舍人。宋仁宗皇帝在位多年却没有子嗣,他一心渴望有个亲儿子来继承他

  • 范镇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 范仲淹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范镇,王安石

    范镇,字景仁,四川成都华阳人。在他年少时,被太守薛奎赏识,得意进京。不久高中状元,步入仕途。因为他正直敢言和政绩卓越,被升至知谏院。当时因为宋仁宗没有子嗣,迟迟不肯立太子。为了这事,范镇多次给皇帝上奏,让他尽快确立太子的人选。他不怕得罪皇帝,先后上书十九次,待命百日,连头发和胡须都白了。网络配图 之

  • 王德用:北宋传奇将领,十七岁领兵打仗威震西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德用,北宋

    对王德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王德用,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出身武将世家,其父王超为太宗亲信部将,曾任建雄节度使,受先皇遗诏辅佐真宗。受家庭熏陶,王德用少年时期就开始习武,后来凭父荫获任衙内都指挥使,开始投身军旅。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党项首领李继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