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皇帝到底有多惨 赵匡胤买的东西还得等半个月

北宋皇帝到底有多惨 赵匡胤买的东西还得等半个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305 更新时间:2024/1/26 12:45:25

宋朝皇帝到底有多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没错,当您看到这篇文章时,就知道我又要吹宋朝了。

不过我实在是忍不住,因为在宋朝发生的这些事情有没有可在其他朝代发生?我仔细想了一番,认为没有,但出现在宋代却是这么的自然,好像它本就应该发生一样。

今天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呢?

是一个皇帝买东西也要走流程,要是遇上不负责任的“卖家”也要等的不耐烦的事儿。

时间发生在北宋初年,故事的主人公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

这天老赵知道了后宫要补充一批熏笼(这玩意咱们大家肯定都用过,就是放在炭盆上的竹罩,可以用来烤火、烤衣服等),老赵一看自己用的也是时候更换一批了,于是赶忙吩咐采买机构给朕也买几个,朕手头上的都用旧了,换一批新的来!

结果左等右等等了少说好几天熏笼连影子都不见,赵匡胤这下生气了,莫不成在晃点朕?于是便吩咐了采购人员前来询问。

赵匡胤气势汹汹的询问为啥买个破熏笼要这么久?采购人员则一脸无奈的说咱们后宫如果要购买日用品,首先要给尚书省打报告,要是尚书省同意了呢,就把这个报告下发给本部,本部要是同意了呢,在下发到本曹,本曹觉得OK没问题下放到本局,而本局做好预算再上奏到本曹,就这样层层下放在逐级上奏,最后经过宰相批准才能够拨款采购进贡给您哪,这层层叠叠的部门下来最快也得好几天—“经历诸处,行遣至速须数日”。

也就是说老子身为天子买个熏笼还要经历一次U型的审批流程(从尚书省到本局,再从本局到宰相,但凡以上步骤有哪个不长眼的不同意,得,全抓瞎)。赵匡胤听了这繁琐的步骤大怒,说是哪个王八蛋设置的鬼条约来坑我!

左右说要不您问问宰相吧!赵匡胤大袖一挥,把那个赵学究给我喊来!

赵学究是谁?就是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赵普乃是赵匡胤的发小,不过赵学究可不是夸赞赵普学识渊博恰恰是讽刺这货肚子里没多少墨水,毕竟赵普和赵匡胤一样都是野路子出身,赵匡胤曾经是大头兵而赵普是小吏,赵普虽然聪明但学识上实在是不过关,所以等赵匡胤当了皇帝提拔赵普当了宰相并对他说,这当宰相可和以前当我的书记官不同,你得多学习。于是赵普经常回家了就发奋读书,太祖就给他取了这么个绰号。“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箧取书”

等到赵普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赵匡胤劈头盖脸就质问他:“当年我还是平民时只要几十文铜钱就可以买个熏笼,现在贵为天子了为买个熏笼还等了这多天?”

赵普一摊手:皇上,没办法,这是条例所规定的呀!

赵匡胤好不容易压下的怒火又爆发了,这是什么狗屁条约?赵普你小子玩我是吧?

赵普赶忙解释:“陛下,这条约不是为了您设置的,这是为了您的后代子孙所设,您想想,如果是您的子孙花钱大手大脚,这个程序能够有效的阻止和预防啊!”

也就是说,在赵普看来皇家采买东西和民间百姓不同,老百姓花自己的钱,买了也就买了,但皇帝不一样啊,您花的是天下人的钱,而且皇帝又掌握着这至高无上的权力,如果微臣我不设置这样繁缛复杂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您,减少您的预算和花销,那要是以后出现了败家子花钱大手大脚该怎么办?

赵匡胤听了沉吟一番说:“此条贯极妙!若无熏笼是甚小事也!”

啥意思?也就是说老赵认可了这套繁缛复杂的规矩,对他的这种限制欣然接受!于是从赵匡胤开始,宋朝破天荒的执行了这样的一套宫廷制度:皇家采购日用杂物、增加生活预算必须要和外朝的大臣们商议,得到了大臣们的批准同意后才能够正确执行……咱们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偏偏宋朝皇帝们买点东西还得看文官们的脸色,这皇帝当得也有够寒酸的!不过看到这里您是否觉得宋朝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了现代文明的雏形了呢?我是感觉宋朝皇帝倒是很像现在的总统,虽大权在握,但却多有限制。

所以尽管皇帝仍然权势至高无上,但有宋一朝除了末年的宋徽宗作死,其他皇帝们的生活用度很是受到宰相和御史们节制的,咱们说几个惨点儿的皇帝:宋仁宗时妃嫔们希望皇帝给她们加工资,仁宗皇帝答应了,还亲自下发了奏疏,妃嫔们高高兴兴的谢恩退下,结果到了发工资那天大家气急败坏的说御史和有司衙门把这道指令给退了回来说不合适,他们不执行!(“至给俸日,各出御笔乞增禄,有司不敢遵用,悉退回。”)

仁宗皇帝也无奈的笑了笑:“哦,原来这样是不行的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堂堂的皇帝给自己的女人们加工资还被驳回,这皇帝当的也忒失败了吧!(“诸嫔群诉,且对上毁所得御笔,曰:‘原来使不得!’上但笑而遣之”)

这还没完,宰相们对皇帝审查严格到了什么地步?人家女人涨工资你们要管,皇帝送礼也要管!有一次仁宗皇帝想把内廷的物品赏赐给做法事的和尚(其实都不是什么稀罕物,就是一疋紫罗,也就是紫色的丝绸),和尚们欢天喜地的谢过皇上,结果仁宗皇帝叮嘱和尚们说你们把紫罗藏在怀里偷偷地带出去,不要让别人看见了,不然那些谏官宰相又要在朕耳朵边上嗡嗡叫了。(“来日出东华门,以罗置怀内,勿令人见,恐台谏有文字论列。”)

皇帝动用自己的钱去赏赐给别人还搞得跟做贼一样,仁宗皇帝也真是太可爱了!

从这些让我们又好气又好笑的故事背后还隐藏着这样的一个事实:在宋朝,规章制度比起皇帝的权威要更加重要,即使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也要老实遵守。而宰相呢?既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还得充当皇宫的大管家(对于主人不合理的要求予以拒绝)。而正是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北宋灿烂的经济文化拉开了序幕。

标签: 北宋赵匡胤

更多文章

  • 陈桥兵变的时候,赵匡胤是怎么控制抗辽大军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匡胤,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匡胤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走向藩镇割据,最终被朱温代唐称帝,开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年),涿郡人赵匡胤出生在洛阳夹马营,当时的情况是“赤光绕室,异香经月不散”,此等异象跟他后来当了皇帝有关。前一个“赤光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是怎么样的?揭秘“黄袍加身”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赵匡胤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是怎么样的?揭秘“黄袍加身”的真相!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范质、王溥作主,派赵匡胤带兵抵抗。当天晚上,大军到了离京城二十里的陈桥驿.

  • 赵匡胤是怎么篡位成功的?周恭帝为什么愿意禅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赵匡胤

    赵匡胤是怎么篡位成功的?周恭帝为什么愿意禅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赵匡胤早年深受后周世宗重用,在征伐南唐时又屡建功劳,后周世宗病逝前,将赵匡胤封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赵匡胤手握这样的权利,便是他能称帝的资本,“陈桥兵变”后赵匡胤逼后周恭帝禅位,自己登基称帝,建国号为“宋

  • 赵匡胤的小舅子罪大恶极 为什么还要三番五次的包庇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宋,赵匡胤

    还不知道:赵匡胤为什么三番五次包庇自己的小舅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太祖赵匡胤的孝明王皇后,有个胞弟名叫王继勋,陕州平陆人。最初的时候,赵匡胤让他在内殿当一个供奉官。后来受到赵匡胤的提携,做到了虎捷左右厢都虞候,领彭州防御使。孝明王皇后是一个深明大义,有

  • 赵匡胤在位期间横扫天下 为什么他没有乘机进军云南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匡胤,云南

    还不知道:赵匡胤为什么不进军云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960年,后周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赵匡胤在稳定内部后,就开始对外用兵,他的梦想就是统一天下。赵匡胤在位期间,北宋先后灭掉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可

  • 赵匡胤为什么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赵光义?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匡胤,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赵匡胤建立大宋,为什么要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而不是儿子?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继位的是他弟弟赵光义。理论上讲,先皇去世,继位的应该是儿子,嫡长子继承制从商末一直流传下来,难道赵匡胤没有儿子?显然不是,

  • 赵构是个怎么样的皇帝?赵构已经登上皇位为什么又将皇位还给了赵匡胤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赵构

    赵构是个怎么样的皇帝?赵构已经登上皇位为何最后又将皇位还给了赵匡胤后代?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人们都说虎毒还不食子呢,但凡有一点可能肯定是要向着自己的儿子,况且赵构当时当皇帝的状态来看,再活上个几十年不成问题,皇位也没有必要这么早就传递下去。而之所以赵构直接把皇位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是因为赵构已

  • 屡次犯错却毫发无伤,赵普到底有什么能耐?让赵匡胤如此宽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

    屡次犯错却毫发无伤,赵普到底有什么能耐?让赵匡胤如此宽容?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赵普出生于五代时期的动乱年代,基本上没有过过什么好日子,在原籍待不下去了之后,随着他的父亲全部迁到了洛阳居住,从那以后,才渐渐地好过了一些。在这期间,他的才能也渐渐地显露出来,能够明显的感觉

  •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顺应民意的举动,还是蓄谋已久的骗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顺应民意的举动,还是蓄谋已久的骗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河南陈桥小镇,因为一千多年前的陈桥兵变而闻名,这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为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表面看来是顺应民意,实际是计划已久、苦心经营的一场政变。走进河南陈桥,感

  • 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堪称和平夺权的典范 那你知道他到底是和谁学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匡胤,黄袍加身

    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到底是学谁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兵变,往往意味着流血牺牲,中国史上发生过无数次兵变,而且,一般兵变多伴随着朝代的更替。比如:玄武门事变也算得上是一次兵变,李世民以此夺权,杀了太子和齐王。除了玄武门兵变,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陈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