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力士《墓志铭》的惊世谎言:武则天的杰作?

高力士《墓志铭》的惊世谎言:武则天的杰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88 更新时间:2023/12/18 9:36:42

大唐一代名宦高力士,本名冯元一,唐潘州人(今广东省高州市),曾祖冯盎为广韶十八州总管,祖父冯智玳为潘州刺史,10岁时因父亲冯君衡获罪被“籍没其家”为奴,圣历元年(698年)被阉后送入宫中做了武则天的小太监。这个小太监的姓名是怎样由冯元一变成高力士的?姓名之变究竟和武则天有没有联系呢?

他姓名来由,两《唐书》记载非常详细和一致。《旧唐书》说:高力士“少阉,与同类金刚二人,圣历元年岭南讨击使李千里进入宫。则天嘉其黠惠,总角修整,令给事左右。后因小过,挞而逐之。内官高延福收为假子。”《新唐书》中说:“圣历初,岭南讨击使李千里上二阉儿,曰金刚,曰力士,武后以其强悟,敕给事左右。坐累逐出之,中人高延福养为子,故冒其姓。”从两《唐书》的叙述内容看,高力士的姓名之变与李千里、高延福两个人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由“元一”到“力士”的名字之变,是岭南讨击使、唐太宗第三子李恪的儿子李千里一个人的事,他向宫中晋送阉儿前,就为这个小太监取好了名字,入宫前,高力士的姓名应该是冯力士。入宫后,武则天对这个阄儿很感兴趣,可不久力士犯了错误,被武则天鞭打了一顿,轰出宫外,宦官高延福收养为干儿子,这时的力士才跟着姓了高。两《唐书》的史料说明,小太监的姓氏由冯变高、名字由元一变力士,和武则天根本没有直接联系。

一九七一年,在陕西省蒲城县金粟山的泰陵附近,高力士的神道残碑找到了,碑文对高力士姓名叙述令人震惊,碑文云:“公本姓冯讳元一。则天圣后赐姓高,改名力士。”这块碑文的惊人之处是武则天的“赐姓改名”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发现与史料完全不同的记载。自此,有关高力士姓名来由的争论就多了起来。正当人们对武则天“赐姓改名”的真假争论不休时,-九九九年七月,考古界又发生了一件大事,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渭南市文物局联合对高力士的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扒出了保存完好的随高力士棺木深埋地下千年的《墓志铭》,其铭文记载依然是:“公本姓冯,初讳元一,则天圣后赐姓高,改名力士。”两块碑文异口同声地咬定高力士的姓名就是武则天赐给的,这是真实的历史吗?他亲爹冯君衡干爹高延福两位的墓志中怎么写的?

冯君衡的《墓志铭》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少子力士,右监门卫大将军。以将军少养於高氏,故举家从其姓焉。”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力士姓高,的确是随干爹姓而来的,和武则天赐姓改名没有什么联系。同样地,力士干爹高延福的《墓志铭》中提到高力士的身世,用“府君之宠嗣曰力士,我大君之信臣也”描写之,只说明力士与高延福之间养子与干爹的关系,依然没有提及武则天赐姓改名。值得一提的是,高力士的亲爹冯君衡的《墓志铭》碑文,出自玄宗时期的丞相张说之手。当时的高力士权倾朝野,开元十四年,张说因贿赂罪被告发,玄宗收拾张说时,高力士极力劝说,玄宗便放了张说一马,高力士可是张说的大恩人。如果历史上真有“赐姓改名”之事,张说肯定会在碑文中鼓吹一番的。

《新唐书》中曾说,“古者受姓受氏以旌有功”,与物质赏赐有别,姓名的赐予是帝王对臣子褒功奖德的精神奖赏,是一件无尚光荣的事儿。如果高力士真有武则天的赐名,张说在他爹的墓志铭中说上两句儿的,这可是点滴之恩、涌泉相报的大好事。令人奇怪的是,张说对则天赐名之事只字未提。如果是为了避忌武则天篡唐才隐去了这档子事儿,那么,代宗时期奉诏而立的高力士墓志中为何大力宣扬女皇赐姓之事呢?看来,避忌一辞,是说不通的。

武则天篡唐建周后,赐名的记载很少,褒奖之类的几乎没有,相反,她大量地把反对自己的势力改为恶姓,以此丑化仇敌。给力士赐姓改名,褒奖不可能,丑化不会有,所谓的“则天赐姓改名”一说,纯属虚构。炮制这个谎言,给高力士脸上贴金,抬高其身价。这与高力士墓志中所说的“武后期壮而将之,别令女徒鞠育,将复公侯之庆,俾加括羽之深,令受教于内翰林。学业日就,文武不堕,必也射乎,五善既闲,百发皆中”等说法前呼后应。相反,高力士被武则天轰出宫之事,两《唐书》用“坐累逐出”、“后因小过,挞而逐之”概括之,而高力士的墓志中则隐去了这一段不光彩的历史。看来,只要是贴金的,没有也写,只要是丑化的,有也不写,“言功盖过”才是高力士墓志铭的真实风格和特点。高力士的《墓志铭》写于唐代宗宝应年间,有什么历史背景?

宝应元年(762年),唐代宗即位后,流放巫州的高力士遇赦还京,走到朗州时,得知他的主子玄宗太上皇驾崩,绝食七日,呕血而卒。高力士的这一忠君形象深深刻在了代宗的脑海里,并在他的梦中得以重现。宦官李辅国骄横无比,为所欲为,不把代宗放在眼里。一代贤宦高力士,他忠心耿耿,致死不渝。在代宗心目中,当朝宦官李辅国就是一个大坏蛋,而故人高力士则是他久仰钦佩的大贤臣。同样的宦官,差距咋这么大?代宗给高力士树碑颂功,褒奖高力士,丑化李辅国,抬出祖奶奶武则天,玩“赐姓改名”,忽悠一下后人。然而,历史终究不是故事,胡编乱造最终是会露出马脚的。

标签: 高力士墓志铭武则天唐朝

更多文章

  • 最坚固的帝王陵:为何40万人都挖不动武则天墓?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都给人留下了无数谜团。乾陵,这座气势宏伟的地下皇陵是武则天和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的长眠之地。数百年来,周围的陵墓都被盗墓贼洗劫,然而乾陵却使他们望而生畏。 如果问世界上那个皇帝的陵墓

  • 武则天少女时竟被如此摧残:掌权后弄死五个哥哥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武媚娘

    了解大唐历史的人都知道,武则天曾经想把李唐改为武家的天下,而她实际上已经这样做了,但不为人知的是,一心想为武家谋取千秋基业的武媚娘竟然竟然把武家与其同辈的五位男丁全部弄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武则天掌权后为何要弄死五个哥哥?说起武媚娘家庭,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两个侄子武三思和武承嗣,武媚娘家有两个

  •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儿女们是否遗传了她的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唐朝,

    看历史人物,有时不免想到遗传的作用,不过,遗传基因是由父母双方得到的,而中国古代历史中对妇女很少有详细记录,很难作出什么推论。不过对于唐高宗李治和则天皇帝以及他们的子女而言,情况有些不同,对他们的记录不少,可以看到些很有趣的东西。对于遗传所起的作用,科学家们也似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对于遗传和后天环境教

  • 历史上比杨贵妃美比武则天毒的大唐公主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杨贵妃,武则天,唐朝,公主

    其实,生为女皇武则天的儿女,是世上最不幸的事情之一。比如中宗李显,在他成长的时候,不得不亲眼看着与自己手足情深的两位兄长李弘、李贤,一位尚在襁褓中连名字都还没有的妹妹,死在亲生母亲的手下。做了母亲向皇位前进的垫脚石。在这些刺激之下,李显的性格不象他的两位哥哥那么豪爽洒脱,而是懦弱敏感,精神脆弱。但是

  • 历史解密:大唐名臣狄仁杰搞垮武则天的惊人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狄仁杰,武则天,唐朝,

    古往今来,有关大唐一代名相狄仁杰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如清代时候就有《狄公案》,这可能是最早描写狄仁杰神手破案的文学作品;再如上世纪五十年代,西方汉学大师高罗佩也编写了一部《大唐狄公案》,还列入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学生必读书目。现代的文学作品就更多了,如电影《血溅画屏》、电视剧《盛世仁杰》、《武朝迷案》、

  • 历史上年逾花甲即位的三位帝王:武则天67岁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慕容德,马殷,古代皇帝

    所谓年逾花甲,意思就是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人。那么,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位在这个年龄段称王称帝的君主呢?笔者据相关史料总结出三位,他们分别是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大周武则天和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开国君主马殷。一、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慕容德,公元336年出生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鲜卑族人,字玄明,后改名慕容

  • 武则天对哪位臣子念念不忘?临终犹安排其家小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臣子,唐朝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她下了道遗诏,里边有这样一句话,特别引人注目:“其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等子孙亲属当时缘累者,咸令复业。”这相当于给当初因反对自己而遭受迫害的褚遂良等人平反,要知道,当初褚遂良是武则天最为愤恨的人,为什么此时还惦念着他,甚至要为他平反呢?褚遂

  • 武则天四大男宠的结局:武则天的第一个男宠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古代男宠

    宠物不过是寻常人家的事情,宠人才是皇帝的事情。男皇宠女人,女皇也没闲着。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就先后宠幸过四个男人。然而这四个男宠,却个个结局凄然。武则天第一个男宠是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话说这个冯小宝,虽然没有贵族血统,是一位游走江湖,以贩卖药材为营生的小伙子,可是他凭借英俊潇洒,落落大方的先

  • 武则天母亲杨氏之墓:顺陵花费了武则天多少心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在母亲顺陵的建设上花费了多少心思?在接近大唐权利顶峰的道路上,武则天在不断追封自己的先祖,特别是前后七、八次追封自己的母亲。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是武则天十分爱戴自己的母亲;二是她要提升妇女的地位。透过这两层因素,我们还可以看见隐藏在这种行为背后的一个不可逆转的政治大势:武则天已经权倾天下。没有登

  • 高宗为何把武则天立为皇后:武则天如何当上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治,武则天,唐朝

    大体没有一个男人会喜欢狭隘、阴狠的女人。我们解读武则天登上皇后位置的密码时,应当认为高宗李治深深地爱着大气、聪慧的武则天,这是她战胜王皇后和萧淑妃两个情敌而成为皇后的关键因素。武则天入宫之后,高宗明媒正娶的王皇后和红极一时的萧淑妃成为她公开的情敌。生于628年的王皇后有着深远的家族历史,是唐代名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