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记》充斥神话传闻 司马迁写史不严谨?

《史记》充斥神话传闻 司马迁写史不严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66 更新时间:2024/2/18 10:43:17

翻开旧报,发现《大家文摘》有篇转载的短文,说“《史记》算不上严谨的史书,充斥了神话、鬼话、传闻和小说家言”。并告诫读者在学习历史时要“相信科学、理性”,不必“迷信古代的权威”。

此话从何处说起呢?读了文章方才明白。原来文章的作者可能早就准确地知道秦始皇是庄襄王子楚的亲生儿子。然而《史记》与其相忤。另外有位名牌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在电视讲座上讲吕不韦时坚称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也与其相忤,从而惹恼了作者,因而作者便很有霸气地批评《史记》治史不严,批评教授“缺乏常识”。

我忽然想起了几十年前有人撰文论证杨贵妃入宫前是不是处女的问题。那时大家都说无聊,不料今又有人煞费苦心地论证秦始皇是谁的亲生儿子,二者何其相似!

秦始皇到底是谁的亲生儿子?我认为司马迁不知道,文章的作者不知道,子楚和吕不韦皆不知道,只有秦始皇的母亲最清楚,可惜她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就目前条件而论,要想解开这个迷团是不可能了。用谁都解不开的迷作证,去推翻别人的猜想,不仅不是科学、理性,而纯属自欺欺人的无稽之谈。

吕不韦和赵姬相好一事,距司马迁时代已有一百多年了。司马迁根据当时流行的说法写进《史记》是可有可无的,不必当真。无论秦始皇是谁的亲生儿子,均不影响秦朝的历史真实和对他历史功过的评价。

历史研究不是编演闹剧,是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对重大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入研究,从中总结出有历史价值的东西,用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为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才是正理。对某些根本无法搞清楚的枝节性历史疑点,应当粗放、存疑,允许别人用自己的观点评说和解释,不必曲意苛求,更不必钻牛角尖似地争执。

文章说《史记》不严谨,充斥了神话、传闻。众所周知,不论是中国的古代史书,还是外国的古代史书,在叙述世界和民族的起源时无不夹杂些神话故事。神话不是历史真实,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它是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无法解释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矛盾的变化,是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拟人化的产物。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神话。神话对民族的凝聚力,对世界文明的发生与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助推作用。

司马迁不是具有现代知识的史学家。他相信契的母亲简狄见玄鸟堕其卵,取而吞之,因孕生契,周后稷之母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悦践之,居期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牛马不践,弃之冰上,飞鸟以翼覆荐之之类的神话故事。他将这种神话写入《史记》无可厚非,不要苛求古人。

《史记》中的少量神化,客观上有积极意义。一方面是使我们了解了古人的思想方法、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保留下来一批珍贵的文化财富。

至于历史传说,那是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对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口授的形式,世代相传的史料。这些史料有真、有失真,也可能有假。例如有没有炎黄二帝?有没有涿鹿之战?有没有舜?有没有大禹治水等等,司马迁也不了解。为了给这些传说史料更大的可靠性,他一生有几次大的实地采访。司马迁浮沅湘、窥九嶷,调查了舜南巡的传说;登庐山,上会稽,探禹穴,考察了大禹治水的史料。由此看来,司马迁对传说史料是相当严谨的。

尽管没有确凿的实物证据,司马迁仍将上古的传说历史写进《史记》是正确的。不然,中国的古代史只能从公元前481年共和行政开始,因为从此才有了比较准确的文字历史。

司马氏世典周史。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接替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作为史官,他定有机会阅读到石室金匮之书和诸多先秦典藉。毫无疑问,他对先秦历史比起我们来有绝对的发言权。《史记》是司马迁参考了《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和各诸侯国史料及实地采访的基础上尽毕生精力完成的。其史学价值早被历代史家公认。二千多年后的我们,没有必要以今人的思维方式曲意苛求。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史记》不可能没有瑕疵。诸如秦始皇到底是谁的亲生儿子之类的点点瑕疵,如同乌鸦遮不住太阳一样,并不能掩盖《史记》崇高的史学地位。

感谢司马迁治史严谨,比较全面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否则,公元前481年以前的中国,将是一片不可知的洪荒。

标签: 史记司马迁

更多文章

  •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史记》,史记作者

    《史记》的作者是谁?史记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早年从董仲舒学《春秋》,从孔安国学《尚书》。《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学

  • 孝武帝之母李陵容:两晋王朝的“另类”幸运后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孝武帝,李陵容,晋朝

    古代中国的男子,在男女情事上一般都是很占便宜的,既可娶妻又可纳妾。既考虑到门第是否旺夫,家教才德是否贤淑(娶妻的标准);又照顾到情色需要(纳妾的标准),实在是左右逢源,舒服啊舒服。尤其是皇帝,后宫动辄上千上万。在这方面,女子一般没有什么选择余地,在两性关系上都属于被迫从属的地位。但是在东晋,却出现过

  • 李陵容是谁?嫁给中国皇帝而征服中国的非洲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陵容,晋朝,

    非洲离中国差着十万八千里,大概没有任何战争会发生在这两个地区,而历史上非洲却曾征服了中国。如果说男人通过征服世界征服女人,那么女人则是通过征服男人征服世界。在中国的东晋,曾有这么一个非洲裔的女子,因嫁给皇帝而征服了中国。李陵容是东晋简文帝的妃子,当初,司马昱还是会稽王的时候,她只不过一个做粗活的宫女

  • 李陵容:中国古代唯一具有非洲血统的传奇皇妃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后妃,李陵容

    在中国古代的皇宫中,有着数不清的皇后嫔妃,但是。具有非洲血统的后妃只有一人,她就是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妃子李陵容。司马昱驾崩后,其子孝武帝司马曜即位,册封李陵容为皇太妃、皇太后。司马曜驾崩后,李陵容之孙晋安帝司马德宗即位,册封李陵容为太

  • 震惊:汉成帝杀死亲儿子 赵飞燕替人“背黑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成帝,儿子,赵飞燕,背黑锅

    上帝说,他一生最得意的事情就是造就了很多美人,他一生最后悔的事情是将这些美人降临到了人间。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美貌也是如此,有倾国倾城的貌,当然是嫁于帝王将相的,美人英雄才相当,织女爱牛郎那不过是文人墨客编撰的故事而已。历代的美女总是与叱咤风云的男人纠缠在一起,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可歌可泣的戏剧故事

  • 赵飞燕简介 西汉成帝刘骜的皇后赵飞燕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飞燕,汉朝,汉朝皇后

    赵飞燕,原名宜主,汉代的著名舞人。为阳阿公主家的婢女,她聪明伶俐、身材窈窕,学习歌舞时精心、刻苦,所以出人头地。由于她的舞姿特别轻盈,故人称“赵飞燕”。后被汉成帝看中,召入宫中,封为“婕妤”(女官名),数年后立为皇后。赵飞燕,身轻若燕,能作掌上舞。相传汉成帝为赵飞燕造了一个水晶盘,令宫人用手托盘,赵

  • 赵飞燕简介 西汉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飞燕,汉成帝,汉朝皇后

    导读:赵飞燕,原名宜主,是西汉汉成帝的皇后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赵飞燕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传奇的人物和神话般的美女。在《汉书》中对她的描述仅仅只有少数几句,但关于她的野史却有许多。在中国民间和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同时她也因美貌

  • 新洛神第18集剧情 曹丕中毒 华佗为其医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新洛神,新洛神第18集剧情

    新洛神第18集剧情介绍得知孙芸在关心自己,曹彰激动,说出自己的心事,孙芸猜测那下人可能是细作,并分析府中很可能有帮手,她叮嘱曹彰先不要打草惊蛇。孙芸不知,自己的猜测已经被暗处的陈琳偷偷听到。曹操已经差人去请了在邺城的华佗为曹丕瞧病。曹植带兵进攻平原,袁谭将一切怪罪在袁熙身上,不得已只好带兵弃城落荒而

  • 华佗能为关羽刮骨疗伤为何不能为曹操治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羽,华佗,刮骨疗伤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神医华佗共有两次出场,当关云长在襄阳之战时为魏军毒箭所中时,华佗不请自来,在观察了关羽的伤口后,他说:毒已至骨,需用刀刮骨。关羽回答:任汝医治。于是,华佗开始在血流盈盆中挖肉刮骨,悉悉有声,旁边的人看得目瞪口呆,掩面失色;而关羽却是神态自若,虽然汗流如注却依然大口喝酒大块吃

  • 华佗之死:华佗为谁所杀 历史上华佗的真正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佗的真正死因,华佗之死,华佗

    神医华佗之死:曹操杀华佗的真正原因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今天的许多史学家也大都认为,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时刻心系天下百姓的疾苦,不肯服侍权贵,专门为曹操一个人看病,于是借口妻子病重离开了曹操,曹操屡次催他回来他都不肯,最后曹操一怒之下把他给杀了。华佗之死责任果真全在曹操吗?华佗真的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