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谯周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奸臣还是忠臣?

谯周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奸臣还是忠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796 更新时间:2024/1/3 7:56:43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将蜀汉说亡国的谯周,到底是奸臣还是忠臣?该怎么评判呢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谯周这个人是个比较复杂的人,你说他是个奸臣,人家一不贪污,二不强权,你说他是个忠臣,人家一张利嘴将整个蜀汉帝国给说灭亡了。谯周最初是以蜀汉大儒的形象进入大家的视野当中的,他非常喜欢读书,而且读书也读的非常棒,大家都尊称他是蜀中孔子。这个称呼可就算是不得了了啊,因为在封建社会,对孔子的崇拜程度远远比你想象中要崇高的多,所以被人称为蜀中孔子,只能说明两件事,第一他学识渊博,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孔子,第二他的学生遍布蜀中,所以才能被称为蜀中孔子。

谯周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诸葛亮病逝以后,消息传到了刘禅的大堂之上,谯周听了这个消息以后,疯了一样直奔诸葛亮病逝的地方赶去。而他刚出门没多久,刘禅就下令,不允许任何人前去吊丧。所以历史上只有谯周一个人成功吊丧了诸葛亮。他对诸葛亮算的上是真爱了,诸葛亮的所有主张他基本都认同,即使他非常讨厌打仗,但也是没有反对诸葛亮北伐的梦想,诸葛亮跟谯周之间一定有过某次非常深入的交谈,所以谯周才会如此认同诸葛亮。谯周在诸葛亮死后,便开始反对北伐,因为他认为北伐对蜀国的国力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损失,这时候的蜀国就应该休养生息,可是姜维却偏偏要北伐。

两个人的观念当然不同,一个是文臣,如果不北伐的话,国家可以减免不少开支,从而壮大国家的经济实力。而另一个是武将,只有通过北伐,才能完成诸葛亮的遗愿,才能一统中华,才能稳定蜀中的人员。而此外北伐也能够体现他们这些武将的价值,你让人家这些武将不打仗在家里干嘛呢?干什么他们都不会高兴,只有去打仗,才能体现他们的价值。姜维每次北伐,谯周必然是严重反对的那一位,他曾经甚至写过一本名著,叫做仇国论,写的就是姜维北伐给老百姓和国家带来多大的祸患。当然这些话也一定会传入姜维的耳朵里,试想一下,你是姜维的话,你会高兴吗?

当然不高兴,我在外面天天为了国家打仗,你却在背后说我的坏话,难道我保家卫国有什么错?你什么都不干,就知道搬弄是非就全对?从刘禅对谯周的态度来看,姜维应该是在刘禅面前告过状,所以刘禅并没有重用过谯周。而谯周知道这件事以后,心里会高兴吗?当然也不会,既然你姜维偷偷告状,那我谯周也要告状,两个人就互相告好了。这么一来二往,两个人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几乎所有政见都是相反的,我甚至怀疑,谯周之所以劝说刘禅投降,跟姜维坚持北伐有着重要的关系。读书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子恶气,既然你小子要北伐,那我直接让咱们的国家完蛋,彻底击碎你的北伐梦。

谯周这一招实在是太狠了,姜维丝毫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就被谯周给制服了。不仅他被谯周给制服了,整个蜀汉帝国都被谯周给制服了。谯周劝说刘禅投降,认为只要他投降,曹魏一定会好好对待大家,毕竟要做个样子给孙权看看嘛。结果显然也是这样,谯周到了曹魏以后,也得到了比较好的待遇,被封为侯。可是姜维的下场就比较惨了,当时姜维知道亡国后,便投降钟会了。想要借着假投降可以让钟会造反,他再从中渔利,可惜最终计划败露,两个人都被杀掉了。可怜姜维为了诸葛亮的遗志,最终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标签: 谯周三国

更多文章

  • 谯周是谁?为何他饱读诗书却不受君主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谯周,刘备,诸葛亮

    有句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历史上有一位能识时务的俊杰却并从始至终都壮志难酬,他便是谯周。我们来探索下他为何没有收到君主的重用。首先我们要知道谯周是一个非常有学问之人。谯周自幼好读书,勤快而努力。他博览群书,博古通今,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后来,刘备已经去世,刘备死前放心不下自己打下的家业,将蜀汉

  • 谯周简介 三国时期蜀汉学者谯周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谯周,三国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今四川西充槐树镇)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幼贫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做益州牧时,任命他做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谯周前往奔丧,虽然朝廷随后下诏禁止奔丧,但谯周仍因行动迅速而得以到达。刘禅立太

  • 谯周误国是怎么回事?谯周误国真的是千古奇冤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谯周,刘禅,三国

    公元263年,曹魏邓艾率军冒险而进,偷渡阴平,攻克江油,大破诸葛瞻,兵临成都城下。蜀汉后主急忙召集群臣会议,商讨对策,然而众臣商议许久,形成两大意见。一是,吴蜀联盟,东投孙吴;二是,南走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守难攻,也许可以置死地而后生。两种意见不能够统一,朝堂之上争争吵吵,刘禅更是拿不定主意。就在

  • 三国时谯周与贾诩同样的人生却不一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谯周,贾诩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导致群雄并起,诸侯割据一方,天下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而武威姑臧的贾诩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贾诩一生虽多次易主,但其智慧过人,奇谋百出,算无遗策,被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称为三国中最聪明的谋士,不仅在乱世中审时度势,最后得以安然终老,还保全了家人,后世对贾诩的智谋也是

  • 袁绍、韩馥为何拥立刘虞当皇帝?刘虞因何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袁绍,刘虞,皇帝,汉末

    公元191年,袁绍、韩馥等关东诸将商议,公推幽州牧刘虞为帝,以对抗控制汉献帝的董卓。可是,这一提议却找到了刘虞本人的强烈反对。刘虞疾言厉色的对袁绍的使者说:“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相垢污耶!”刘虞表示,如果袁绍等人一定要逼迫自己,那自己

  • 潘凤简介 三国时期冀州牧韩馥部下的上将潘凤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潘凤,三国,三国武将

    潘凤本是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而如今的潘凤则因为种种原因,以“无双上将”的身份成为新文学形象,而在网络上广泛流传。“上将潘凤”也成为三国人物中备受瞩目的人物形象之一。潘凤,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擅使大斧。登场于小说第五回。冀州牧韩馥部下的上将。当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他奉韩馥之命前

  • 被罗贯中埋没的魏国开国名将:朱灵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全书前期的一个小高潮。在这章中,曹操和刘备这两个命中劲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品酒论英雄”这种和平的方式展开了步步惊心的较量。无论是曹操的锋芒毕露、唯我独尊的霸气,还是刘备的韬光养晦、机敏应变,都十足地体现出了他们那种乱世奸雄的特质。尤其是他们对

  • 被罗贯中埋没的魏国开国名将:战功卓著的朱灵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灵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全书前期的一个小高潮。在这章中,曹操和刘备这两个命中劲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品酒论英雄”这种和平的方式展开了步步惊心的较量。无论是曹操的锋芒毕露、唯我独尊的霸气,还是刘备的韬光养晦、机敏应变,都十足地体现出了他们那种乱世奸雄的特质。尤其是他们对

  • 三国曹操手下大将朱灵为何会沦为打酱油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灵

    朱灵(生卒年不详),字文博,冀州清河国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后将军,封为高唐侯,谥号威侯。初为袁绍部将,后归顺曹操,随曹操征伐四方,屡建战功。朱灵这个人在曹操集团早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资历能力堪比“五子良将”,地位也比较高,是曹操的重要将领之一。用曹丕诏书中的话说,是辅佐先帝带兵多年,功

  • 朱灵带兵似徐晃一次失误让大汉王朝延续几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灵,三国

    《三国演义》有蜀汉五虎上将,另有魏延后上替补。《三国志》有曹魏五子良将,又有清河朱文博最佳第六人。如果不是他的一次致命失误,也许他会更受曹操重用,甚至会打上五子首发。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忠孝不能两全朱灵,字文博,冀州清河国鄃县人,早年跟随袁绍为将。袁绍手下有一个叫季雍的将领占领鄃县投靠公孙瓒,袁绍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