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文鸯论武艺能与赵云齐肩 最后竟然命丧文人之手

文鸯论武艺能与赵云齐肩 最后竟然命丧文人之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970 更新时间:2024/1/3 6:16:27

《三国演义》中赵子龙在曹军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的情景,令读者十分崇敬赵云这番单枪匹马走天下的武艺,然而,多数读者没有在意,在《三国演义》的后半段,罗贯中还塑造了一位足以匹敌赵云当年之勇的人:“长坂当年独拒曹,子龙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争锋处,又见文鸯胆气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三国后期的猛将--文鸯。

文鸯,出生于公元238年,此时三足鼎立已经持续了十几年之久,正是老一辈文臣武将即将退出舞台的时间段,文鸯便顺应时变而生。可是,文鸯的平生,并非是辉煌的。

首先,文鸯的父亲文钦,为文鸯的首次上战场做出了贡献。彼时,魏国的政权已经尽数落入了司马家族的手中,当政的司马师因为文钦和昔日掌权的曹爽有旧,于是抓住文钦会虚报战场上的战果这一把柄,大力打压文钦,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文钦是敢怒不敢言。然而,积少成多的怨恨终归还是爆发了,司马师废帝曹芳的行径,令时任大将军的毋丘俭十分不满,于是,文钦抓住这个机会,和毋丘俭一同在淮南起兵勤王,司马师得知消息后,亲率大军前来平叛。

文钦造反后,率军想要偷袭乐嘉城,但是司马师暗中行军,迅速赶到了乐嘉,文钦忽然看见敌人大批援军,吓得不知所措,而此时年方十八的文鸯,展现出一位勇冠三军的猛将实力。他告诉父亲:“趁敌人刚来还未站稳脚步,现在袭击,一定可以大败敌军。”,于是,文钦和文鸯兵分两路,趁夜夹击司马师。

文鸯先到司马师寨前,便击鼓喧闹,大叫司马师姓名,扰乱其军心。司马师此时是抱病出征,他的眼睛上方长了一个肉瘤,这一下,惊得他带伤的眼珠从肉瘤处迸出,疼痛难忍,司马师担心扰乱军心,咬着被子忍着疼,甚至连被子都给他咬烂了。

这么好的一个时机,可惜文鸯鼓噪了一整晚,都不见他那无能的父亲到来,因此,天明之后,文鸯见战机已失,只好撤退。文钦为什么没有到来呢?原来,文钦还是害怕敌军强大,想要退兵,而他勇猛的儿子可不同意,为了挫一挫司马师军的士气,文鸯带着骁骑十余人,一统杀入敌军阵中,所向披靡,无人敢当。司马师派骁将令八千人来追,文鸯也丝毫不惧,单枪匹马冲进骑兵丛中,转眼间杀伤百余人,进出六七次,杀得追兵都不敢靠近他。这般武勇,就如同当初赵云在长板桥大发神威一样。

只可惜,个人的勇武总是左右不了战局的,起义军兵败,文钦带着文鸯向吴国投降。而后魏国的诸葛诞又和司马昭起了矛盾,和吴国联合准备起兵反抗,文钦几人就被吴国派去相助诸葛诞,然而诸葛诞和文钦私交并不是很好,因此战况每下,二人争吵不断,相互猜疑,于是诸葛诞就杀了文钦,文鸯见父亲身死,于是领兵复投司马昭,为父亲报仇。

文鸯的勇武不仅在中原能够大放异彩,在塞外,也丝毫不逊色于厉害的胡人。晋代魏后,文鸯仍然出仕在晋朝,此时鲜卑人在河西举兵造反,司马炎为此十分头疼,寝食难安。于是,文鸯临危受命,都督西凉军事,率军大破鲜卑人,抓了胡人俘虏有多达二十余万。当地的胡人好不容易等走了那神威天将军马超,以为大汉再无如此厉害的人,想要掳掠一番,没想到又来个文鸯,杀得他们心胆俱寒,纷纷向晋朝投降,甘愿为奴。

无双武艺,赫赫战功,这样的文鸯本应该是风光地安享晚年,可是,他却命丧了搞政治的文人之手,下场极其悲惨。原来那晋朝的东安王司马繇是诸葛诞的外孙,常恨文鸯背叛诸葛诞致使其被夷灭三族,于是他诬告文鸯谋反,正巧太傅杨骏受党争影响,因谋反而被夷灭三族,于是文鸯被诬告很快得到的朝廷的处理--夷灭三族。

何其悲惨啊!文鸯竟然死在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莫须有之罪,真是令人匪夷所思,看来,果真是伴君如伴虎,就算你有通天的本事,也难以逃离仇家的小动作,致使皇帝猜忌,而致身亡。(原文来自历史陈老师的头条号)

标签: 文鸯赵云三国

更多文章

  • 谯周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奸臣还是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谯周,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将蜀汉说亡国的谯周,到底是奸臣还是忠臣?该怎么评判呢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谯周这个人是个比较复杂的人,你说他是个奸臣,人家一不贪污,二不强权,你说他是个忠臣,人家一张利嘴将整个蜀汉帝国给说灭亡了。谯周最初是以蜀汉大儒的形象进入大家的视野当中的,他

  • 谯周是谁?为何他饱读诗书却不受君主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谯周,刘备,诸葛亮

    有句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历史上有一位能识时务的俊杰却并从始至终都壮志难酬,他便是谯周。我们来探索下他为何没有收到君主的重用。首先我们要知道谯周是一个非常有学问之人。谯周自幼好读书,勤快而努力。他博览群书,博古通今,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后来,刘备已经去世,刘备死前放心不下自己打下的家业,将蜀汉

  • 谯周简介 三国时期蜀汉学者谯周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谯周,三国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今四川西充槐树镇)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幼贫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做益州牧时,任命他做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谯周前往奔丧,虽然朝廷随后下诏禁止奔丧,但谯周仍因行动迅速而得以到达。刘禅立太

  • 谯周误国是怎么回事?谯周误国真的是千古奇冤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谯周,刘禅,三国

    公元263年,曹魏邓艾率军冒险而进,偷渡阴平,攻克江油,大破诸葛瞻,兵临成都城下。蜀汉后主急忙召集群臣会议,商讨对策,然而众臣商议许久,形成两大意见。一是,吴蜀联盟,东投孙吴;二是,南走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守难攻,也许可以置死地而后生。两种意见不能够统一,朝堂之上争争吵吵,刘禅更是拿不定主意。就在

  • 三国时谯周与贾诩同样的人生却不一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谯周,贾诩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导致群雄并起,诸侯割据一方,天下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而武威姑臧的贾诩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贾诩一生虽多次易主,但其智慧过人,奇谋百出,算无遗策,被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称为三国中最聪明的谋士,不仅在乱世中审时度势,最后得以安然终老,还保全了家人,后世对贾诩的智谋也是

  • 袁绍、韩馥为何拥立刘虞当皇帝?刘虞因何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袁绍,刘虞,皇帝,汉末

    公元191年,袁绍、韩馥等关东诸将商议,公推幽州牧刘虞为帝,以对抗控制汉献帝的董卓。可是,这一提议却找到了刘虞本人的强烈反对。刘虞疾言厉色的对袁绍的使者说:“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相垢污耶!”刘虞表示,如果袁绍等人一定要逼迫自己,那自己

  • 潘凤简介 三国时期冀州牧韩馥部下的上将潘凤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潘凤,三国,三国武将

    潘凤本是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而如今的潘凤则因为种种原因,以“无双上将”的身份成为新文学形象,而在网络上广泛流传。“上将潘凤”也成为三国人物中备受瞩目的人物形象之一。潘凤,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擅使大斧。登场于小说第五回。冀州牧韩馥部下的上将。当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他奉韩馥之命前

  • 被罗贯中埋没的魏国开国名将:朱灵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全书前期的一个小高潮。在这章中,曹操和刘备这两个命中劲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品酒论英雄”这种和平的方式展开了步步惊心的较量。无论是曹操的锋芒毕露、唯我独尊的霸气,还是刘备的韬光养晦、机敏应变,都十足地体现出了他们那种乱世奸雄的特质。尤其是他们对

  • 被罗贯中埋没的魏国开国名将:战功卓著的朱灵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灵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全书前期的一个小高潮。在这章中,曹操和刘备这两个命中劲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品酒论英雄”这种和平的方式展开了步步惊心的较量。无论是曹操的锋芒毕露、唯我独尊的霸气,还是刘备的韬光养晦、机敏应变,都十足地体现出了他们那种乱世奸雄的特质。尤其是他们对

  • 三国曹操手下大将朱灵为何会沦为打酱油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灵

    朱灵(生卒年不详),字文博,冀州清河国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后将军,封为高唐侯,谥号威侯。初为袁绍部将,后归顺曹操,随曹操征伐四方,屡建战功。朱灵这个人在曹操集团早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资历能力堪比“五子良将”,地位也比较高,是曹操的重要将领之一。用曹丕诏书中的话说,是辅佐先帝带兵多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