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有个关羽之女关银屏?关银屏是虚构的还是真实存在的

历史上真有个关羽之女关银屏?关银屏是虚构的还是真实存在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429 更新时间:2023/12/10 13:49:52

历史上记载,关羽一共有四位子女,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按照出生的先后顺序分别为关平关兴关银屏关索。其中的关银屏是关羽唯一的女儿,不过各种史书中并没有她的名字,“关银屏”是民间传说中取的名字,另外还有名字为关凤。

因为关银屏在关羽的子女中排行老三,所以她也被称为“关三小姐”、“关氏三姐”或“关羽三小姐”。传说,关银屏是赵云的徒弟,武功超群,诸葛亮平定南蛮的时候,关银屏就被任命为先锋,可见其武艺出众名不虚传。

《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段故事,讲的便是关羽在刘备的帮助下得到一妻子,之后生下了一男一女,女儿稍微长大一些便出落得非常美丽,还有一身好本领。孙权见关羽女儿关银屏出众未许人家,就派诸葛瑾替世子孙登向关银屏提亲。诸葛瑾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如果这桩婚事成了,孙权就要答应与蜀国联合攻打曹操;如果没成,那就与曹操合作攻打蜀国。结果咧,关羽二话没说就拒绝了提亲,还说“虎女安能配犬子乎”,把孙权气得半死。

民间传说中也有孙权向关家求亲的故事,只不过不是关羽不答应,而是关银屏自己不肯答应。关银屏长得极美,十八岁便武艺超群,毕竟是赵云的弟子,岂能只会一些花拳绣腿。荆州失守以后,关羽也被杀害,关银屏对东吴有着深深的仇恨。她一路逃到成都,从此便跟随在刘备左右。

过了几年,南方有动乱,诸葛亮决定南征,用了俞元李恢。关银屏也在南征之列,并且诸葛亮还替关银屏与李恢的儿子李遗做媒,关银屏想着自己嫁给了李遗,就能更好的联合起来御敌,保家卫国,报仇雪恨,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和李恢父子共赴战场。

南征之战中,诸葛亮把李遗与关索、关银屏命为先锋,他们从建宁打到盘江,并且成功攻下俞元,几个人全部立下大功。

战争结束以后,关银屏与丈夫李遗留在了俞元,还曾亲自教授俞元百姓纺织耕种的方法,教导俞元百姓们认字读书呢!可是久居俞元的关银屏偶尔还是会深深思念故乡,但她不忍离开俞元人民,据传她每天早上起床以后便会登上金莲山,在金莲山上梳妆,然后遥望故乡。俞元百姓们非常爱戴关银屏夫妇二人,在关银屏死后,当地人民就把地名改为了“梳妆台”,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关银屏后来与李遗合葬于今云南澄江县旧城东山金莲山坡上的关三小姐墓,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梳妆台”附近,每每清明时节,都会有百姓来为关银屏夫妇二人烧纸、烧香祭拜他们呢!

历史上虽然没有关银屏的真实名字,但是她这个人物却是真实存在过的,(人家的坟墓都找到了)她是汉寿亭侯关羽之女,和她的父亲一样,都是英雄!

从现在都有人去墓前祭拜她来看,就可以看出当年的她的风姿,如果她不善良不正直,不勇敢不孝顺,那她又怎会被大家铭记上千年呢?

标签: 三国蜀国关羽关银屏

更多文章

  • 张悌是谁?三国名臣张悌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悌,三国,名臣

    张悌(236-280年),字巨先。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孙吴大臣。吴景帝时为屯骑校尉。孙皓时累官至丞相。天纪四年(280年),西晋伐吴。张悌明知必败,仍与沈莹、诸葛靓率军三万渡江接战,与晋军交战,大败于板桥。诸葛靓率众来迎张悌,张悌不肯逃命,不久遇害。少有名理张悌字巨先,是襄阳人。少年时便可以

  • 东吴末代丞相张悌:曾试图力挽狂澜血战到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丞相

    三国时代魏蜀吴,其中东吴是三国中国祚最久的王朝。吴国之所以存在时间最久,除了长江天险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吴国历来出良相。东吴历代丞相包括顾雍、陆逊在内,都是一时英杰,正是这群人的存在,使得东吴帝国开疆拓土,鼎足三分,屹立不倒。而实际上,即使在东吴灭亡前夕,大厦将倾的时候,还是有一位东吴丞相试

  • 东吴末代丞相张悌:试图力挽狂澜血战到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张悌

    三国时代魏蜀吴,其中东吴是三国中国祚最久的王朝。吴国之所以存在时间最久,除了长江天险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吴国历来出良相。东吴历代丞相包括顾雍、陆逊在内,都是一时英杰,正是这群人的存在,使得东吴帝国开疆拓土,鼎足三分,屹立不倒。而实际上,即使在东吴灭亡前夕,大厦将倾的时候,还是有一位东吴丞相试

  • 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步骘的轶事典故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步骘,三国,孙吴,大臣

    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步骘最初避难江东,于孙权统事后,被召为主记。后游历吴地,又任海盐县长,还任东曹掾,出领鄱阳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转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率军接管往交州,追拜使持节、征南中郎将。次年,以平定交州功,加平戎将

  • 步骘怎么读?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步骘的历史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步骘,三国,孙吴,大臣

    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步骘最初避难江东,于孙权统事后,被召为主记。后游历吴地,又任海盐县长,还任东曹掾,出领鄱阳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转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率军接管往交州,追拜使持节、征南中郎将。次年,以平定交州功,加平戎将

  • 步骘举两位古人讥笑诸葛亮 反被教训得哑口无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

    话说陆逊被气死以后,孙权隔了一年又七个月,才在赤乌九年九月,任命那远在(宜昌附近)西陵的步骘为丞相。那这个步骘到底是什么人呢?其实,在三国历史上,步骘的官位虽然很高,但这个人的知名度却远远比不上他的官职,他的名字应该怎么念我一开始也搞不清楚,后来查了字典才知道那个字念zhi。步骘是东吴政权的丞相,东

  • 步骘简介 三国时期孙吴重臣及将领步骘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步骘,三国,吴国重臣

    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最初避难至江东,孙权统事,召为主记。后游历吴地,又任海盐长,还任东曹掾,出领鄱阳太守。徙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往交州,追拜使持节、征南中郎将。以平定交州功,加平戎将军,封广信侯。后迁右将军、左护军,改封临湘侯。孙权

  • 正直忠臣毛玠:因小人一句谗言最终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毛玠

    三国时期天下割据,处在一个大争的年代,群雄并起,英雄辈出,硝烟不断。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也是为时势下的英雄,他为曹操打下了半壁江山,却因小人一句谗言而惨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英雄人物。网络配图话说:时势造英雄,但时运不济的人更是多不胜数。有雏凤之称的庞统,才谋不输诸葛亮,但实在是薄命,惨死

  • 毛玠是何人 毛玠为何能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毛玠,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使曹操事业成功的关键策略,其意义不下于诸葛亮在“隆中对”时为刘备提出的战略设想。那么,给曹操提出这个重要建议的人是谁呢?按曹操谋士的智商与名气,许多《三国演义》读者可能会想到荀彧、郭嘉、程昱、荀攸等人。但他们都不是。出这主意的,是陈留人毛玠。不过,毛玠说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 枣祗首倡的屯田制主要内容是什么?枣祗的历史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枣祗,"屯田制",东汉末年

    枣祗(音zhī),生卒年月不详,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曾任东阿令、羽林监、屯田都尉、陈留太守等职。因他英年早逝,所以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有限,但他所首倡的"屯田制",却在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屯田制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