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两个花蕊夫人:费花蕊与徐花蕊

历史上的两个花蕊夫人:费花蕊与徐花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16 更新时间:2023/12/10 14:57:32

这是两个绝色又惹火的女人,这是两个才貌无双的女人,因而被冠以“花蕊”之名,给予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花蕊,是花朵的精华,用来形容女性的一种美称,意为美中之美、华中之华。

(一)后蜀皇帝孟昶的妃子费花蕊

提到花蕊夫人,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宋灭后蜀,后蜀皇帝孟昶沦为阶下囚,他心爱的妃子花蕊夫人随着孟昶被押往北宋京城汴梁。离开了繁华似锦的蜀地,花蕊夫人不知命运会带给她什么,半途路过葭萌驿,心潮起伏,忐忑又悲恸地在驿壁上题了一首《彩桑子》: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刚刚写完上片,押解后蜀皇帝孟昶一行的军卒就催促他们上路了,花蕊夫人一路三回头地,内心有多少忍离去,那心中的声声“杜鹃”,分明是啼血……

这个花蕊夫人是费花蕊,是蜀地青城人(今四川都江堰西),才色艺俱佳,能歌善舞,作诗习字,样样精通,尤长于乐府。十七岁那年,遇上孟昶广选良家女子充实后宫而被选中,孟昶一见而喜,荣宠后宫,这时距亡国的前蜀王衍不不到二十年,前蜀的花蕊夫人的艳名满蜀地,于是孟昶除了封她为“慧妃”,更是以“花蕊夫人”称呼她,表明自己的爱幸。

这位后蜀皇帝孟昶在五代十国中是一个十分“仁义”慈祥的皇帝,比较体恤民情,注重民生,努力发展文化、发展生产,让蜀地老百姓享受了三十余年的太平岁月,他本人却疏于国防,纵情声色,找方士炼丹壮阳、专意御女的房中术,恨不得把蜀地年轻貌美的川妹子都搂在怀中。在中国,皇帝的特权之一就是看中了哪个女人,都无条件供皇帝享受。每天除了在脂粉堆里腾云驾雾,就是去野外飞鹰走马、鞠球射猎,让后蜀江河日下。其生活奢侈淫逸,连夜壶都要七宝装饰。

公元964年,北宋乾德二年十一月二日,取代后周而登上皇帝宝座的宋太祖赵匡胤以后蜀皇帝孟昶勾结北汉共谋犯宋为由,发兵六万,兵分两路,北路以忠武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凤州路都部署,统率禁军马步两万及诸州兵士万余,出凤州沿嘉陵江南下;东路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刘光义为西川行营归州路副都部署,枢密承旨曹彬为都监,统步骑两万,自归州溯长江西上。两路分进合击,约期会兵合攻成都。同时命令八作司(管建筑的)在京城南边寻找到一片空地,为孟昶造了一片房舍,来安置后蜀的孟昶及其后妃家属,可见伐蜀的决心,仅用了六十六天,平定后蜀。

赵匡胤早就听说这个费花蕊香艳异人,秀色可餐,就召见她看看,果然与众不同,闻其能诗,便让她献诗,这费花蕊口占一首: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四十万人齐解甲,并无一人是男儿。

赵匡胤听了龙颜大悦,荷尔蒙增倍,将这个花蕊睡了,成了她的“男儿”。也让费花蕊的原配老公孟昶在赵匡胤的亢奋中,到达开封的第七天就突然死了。而赵匡胤还津津有味享受娇媚的花蕊春梦,香艳的女人人人爱,是狐狸精……

后世好事的人们演绎了许多花蕊夫人与赵匡胤的艳情故事,笔者觉得都是虚构的想象,是无聊文人加工的产物,以讹传讹。费花蕊是否是被时为晋王的宋太宗赵光义射死,或者宋太祖赵匡胤驾崩的那天晚上,是费花蕊陪护,赵光义乘赵匡胤昏睡之际,调戏了费花蕊,恰好赵匡胤醒来看到……都是主观的编造,连这费花蕊一直被误为徐花蕊,混为一谈。更有无聊的文人给费花蕊的半片词续写了下片:

三千宫女皆花貌,妾最婵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宠爱偏。

这分明是狗尾续貂呀,这续写有点小儿科。难怪明代杨慎写《词品》称这下阙“续之者不惟虚空驾桥,而词之鄙”。

(二)前蜀王建的宠妃徐花蕊

有关费花蕊就此打住,说说另一个花蕊——徐花蕊。

徐花蕊是前蜀王建的宠妃,成都人徐耕的女儿,她还有一位美艳的妹妹,姐妹俩都国色倩姿,才艺俱佳,遐迩闻名。当王建据有蜀地之后,就把这姐妹双娇搂入怀中。王建被这姐妹所惑,弄得他神魂颠倒。特别这姐姐大徐,媚骨香艳,是王建的温柔乡,宠幸无加,被封为贤妃,生了一个宝贝儿子之后,进封为贵妃,儿子王宗衍立为太子;妹妹小徐进封为淑妃,也生了一个儿子,封授王爵。

历朝历代,打天下的皇帝们一朝坐稳皇位,都沉溺于女色,王建也不例外,整日被花枝招的大小徐所迷惑,寻欢作乐,不能自拔。徐花蕊乘机勾结宦官唐文扆,干预朝政,让唐文扆掌管六军,把王建架空,王朝事无巨细,都听命于徐花蕊与宦官唐文扆。

当王建被女色掏空精血,终于支撑不住病倒,唐文扆统兵宿卫宫帏,想借机杀掉给王建打天下的许昌旧将。与王建生里死里的哥们们许久没有见到主子,人心惶惶,闻知王建得病,纷纷要求看视,但却不被允许。故将宗弼率军强行闯入,对王建晓以利弊,告知唐文扆要发动政变的阴谋,王建下令处死了唐文扆。但是,王建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不相信这些随他身经百战打天下的旧将重臣,怕一旦自己去世,不拥戴自己的儿子当皇帝,思前想后,还是觉得宦官可靠,临死委任宦官宋光嗣为枢密使,统领六军。

王建死了,徐花蕊的儿子王宗衍继位。这王建有十一个儿子,徐花蕊所生的郑王王宗衍最小。被立为太子,完全是徐花蕊的原因。

王宗衍当了前蜀皇帝,尊自己的母亲徐花蕊为皇太后,徐花蕊的妹妹小徐为太妃,于是,“太后、太妃以教令卖官,自刺史以下,每一官缺,必教人并争,而入钱多者得之,通都大邑起邸店,以夺民利”。

后唐庄宗李存勗把握时机,派儿子李继岌与大将郭崇韬统兵伐蜀,用了七十天拿下,王宗衍上表投降,徐花蕊最终被当作红颜祸水处死。

这位徐花蕊颇善宫词,在被后唐兵马押送出川途中,写了一首《题天回驿》:

翠驿红亭近玉京,梦魂犹是在青城。

比来出看江山景,却被江山看出行。

如今传世的花蕊夫人的诗词,许多都是把徐花蕊与费花蕊混为一谈。到底哪个是徐花蕊的,哪个是费花蕊的,让人费思量。

后人感叹道:

最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

多美的花都会凋零,那无法比拟的风情,留存在史料里……

(历史上的两个花蕊夫人:费花蕊与徐花蕊)

标签: 费花蕊徐花蕊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名将秦朗的身世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朗,三国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出现了一个人物,名叫秦朗,小说中称此人是魏国前将军,率领部队与司马懿一同与诸葛亮作战。司马懿命人假冒秦朗的弟弟秦明诈降蜀军,结果被诸葛亮识破,将计就计,诱骗司马懿劫营,最后,魏军中计大败,秦朗战死于乱军之中。 秦朗这个人物在小说中仅出现了他的名字,没有正面描写,提及他的篇

  •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秦朗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朗,三国

    秦朗(生卒年不详),字元明,小字阿稣(又作阿苏),新兴(治今山西忻州)云中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官至骁骑将军、给事中,曾率兵讨伐鲜卑轲比能和步度根的叛军。为曹操养子。秦朗父亲秦宜禄是吕布部下,奉命出使袁术,袁术把汉朝宗室女嫁给他。前妻杜夫人和儿子秦朗留在下邳。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围攻吕布于下邳

  • 为什么曹魏要派韩龙杀掉轲比能呢 他这一壮举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韩龙

    韩龙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只留有这么一句话:“至三年中,雄遣勇士韩龙刺杀比能,更立其弟”。相比于其他王侯将相在史书中的长篇大论,这句话显得太过简洁。但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背后,却深藏着种种不为人知的惊涛骇浪。韩龙,他是三国时期的人,受曹魏的命令,拿鲜卑首领轲比能的性命。当时是为什么曹魏要派韩龙杀掉轲比能的呢

  • 轲比能的为人如何 鲜卑族在他的带领下兴衰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鲜卑族

    边关稍安无多载,铁戈金马又犯关。檀石槐的鲜卑军事联盟分裂后,到魏文帝初年,大漠之南云中郡,(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以东),有鲜卑人的三个集团:一个是檀石槐后裔步度根集团,拥有部众12万余人,占据云中、雁门一带广大地区;二是出自小种鲜卑的轲比能集团,拥有部众10万余骑,盘踞在今山西高阳(今高柳)以东代郡

  • 轲比能杀扶罗韩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呢 对手的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轲比能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轲比能是一个既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名字。讲起三国时代的外族部落,轲比能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虽然没有“蛮王”孟获那样的广泛知名度以及“光彩”到可以成为千年典故的赫赫事迹,一旦涉及到边境上的少数民族史特别是后来在中华大地上闹出了很大动静的鲜卑族历史,他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由于

  • 甄姬被曹操父子三人同“爱”却为何悲剧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甄宓,曹操,曹植,曹丕

    甄姬(公元182——221年),甄洛,又名甄宓(fú),是东汉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后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极贤的美女之一,懂诗文,貌艳丽。原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后袁绍为曹操所灭,被曹丕娶为妻。生魏明帝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因幽怨作诗而被曹丕赐死,尸首被“被发覆面,以糠塞口”。后其子魏明

  • 揭秘甄姬:一个在三国中鲜为人知的贤良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甄姬,三国

    《三国演义》中甄姬(姓甄名不详,一般称其为甄姬或甄氏)的笔墨很少,初期嫁与袁绍次子袁熙,袁熙带兵出外征战,留下甄氏独身照顾婆婆,袁氏败亡后,曹操之子曹丕见其美艳动人,便纳为己有。黄初年间,魏文帝曹丕登基后,甄氏有怨言。文帝曹丕大怒,将甄姬赐死。只看《三国演义》或者玩三国杀之类的游戏的可能对甄姬的印象

  • 曹植的洛神赋中的洛神到底是谁?甄姬或是别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洛神赋,曹植,甄姬,

    曹植,字子建。他是曹操的夫人卞氏的第三个儿子,与曹丕为同母兄弟。曹植自幼便聪颖过人,10岁的时候便诵能出口成诗,下笔成章,很受曹操的宠爱。在他的三个儿子中曹操曾经认为曹植是"最可定大事"者,几次都想要立他为太子。但是最终曹植还是在同长兄的争斗中失败。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怕他日后势力壮大,威胁到自己的皇

  • 改变历史的小人物:祝公道偶然放走贾逵 覆灭东晋王朝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祝公道,贾逵

    祝奥,字公道(出《四库全书·巵林》),三国时期侠客,曾蹈险牢狱,解救出素昧平生的魏国名臣贾逵,不语而去,为一时所颂。网络配图祝公道公元202年(东汉时期),郭援(袁尚部下,钟繇(楷书【小楷】的创始人)之甥)攻打河东,贾逵(曹魏名臣、将领)抵挡不住投降。郭援将贾逵囚于壶关土窖中,派人看守,准备适当时候

  • 三国时期小人物祝公道放走了贾逵 没想到引起后来东晋乱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祝公道,贾逵

    贾逵(174年-228年),字梁道,本名衢,河东襄陵人(今山西临汾东南)。他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是曹魏政权中具有政治、军事才干的人物,终其一生为曹魏的统一事业作出贡献。网络配图公元202年(东汉时期),郭援(袁尚部下,钟繇(楷书【小楷】的创始人)之甥)攻打河东,贾逵(曹魏名臣、将领)抵挡不住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