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河北四庭柱是哪四个人?

河北四庭柱是哪四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167 更新时间:2024/1/16 15:20:39

河北四庭柱,是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的概念。为东汉末年时期割据河北的大军阀冀州牧袁绍帐下的四员大将,河北最勇猛的四位将军。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郃,高览

近代民国时期土匪则以此为历史背景基础,发展出四梁八柱的内部组织体系。在三国时期就看以堪成是袁绍手下的四位猛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以及八位有名的谋士田丰沮授许攸、逢纪、郭图、审配、荀谌、辛毗

颜良,河北名将,与文丑齐名的袁绍军双臂猛将,四庭柱排行之首。建安四年,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准备攻许,次年兵进黎阳,遣颜良攻白马。曹操北救,以荀攸计分兵渡河,引袁绍西应,自率轻兵掩袭白马,颜良仓猝逆战,遂被关羽击斩。

颜良未参加关东联军,使袁绍颇为华雄的猖狂而叹息。绍计逼韩馥,谋夺冀州,耿武欲行刺,颜良斩之。随后与文丑为先锋,击败公孙瓒,平定河北,硕有战功。曹袁于官渡交兵,绍遣颜良为先锋大将,统十万精兵为前部,进攻白马,连斩宋宪、魏续,二十合败徐晃,令曹军诸将栗然。关羽出战,颜良方欲问时,因赤兔马快,措手不及,被关羽一刀刺于马下而死。

文丑,与颜良其名的袁绍军双臂猛将,四庭柱排行第二,河北名将。建安四年,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准备攻许。五年,袁绍渡河兵至延津,使文丑与刘备挑战,曹操以辎重就道饵敌,文丑兵乱,遂被操击破而死,并无被关羽所斩之记录。

并未参加关东义军讨伐董卓之战,袁绍在苦战董卓军华雄时感叹到“可惜伍上将颜良,文丑未置。”于界桥之战眼见就要追到公孙瓒,却被初次登场的赵云所阻止。在官渡之战前哨战时,因同僚颜良被关羽所斩而愤怒。出兵延津袭击曹军,并击退张辽徐晃等,掠夺走大量曹军物资,但却被当时身在曹营的关羽所斩。

郃(?-231)字儁乂(亦有记载为“俊乂”,《三国演义》中字隽乂),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官至征西车骑将军。谥曰壮侯。

张郃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河北四庭柱排行第三,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先从韩馥,后投袁绍,在与公孙瓒的交战中多有功劳。官渡之战时,张郃受郭图陷害,率众投降于曹操,得以重用,随曹操平定北方,远征乌桓,平马超,灭张鲁,多有战功。后来,张郃随夏侯渊驻守汉中,在夏侯渊被杀后暂代主帅,维持败兵。魏明帝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张郃担任司马懿副将,奉司马懿之命救援陇右,在街亭大败蜀将马谡,导致诸葛亮撤兵;诸葛亮第四次时,张郃随司马懿前往相拒。后诸葛亮粮尽退兵,张郃追至木门,与诸葛亮军交战,被飞矢射中右膝而亡。 但也有说法是病死。

张郃原为袁绍手下名将,官渡之战时,受郭图陷害,无奈投降于曹操,从此被曹操重用,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平马超,灭张鲁,多有战功。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张郃任司马懿先锋,跟随司马懿在街亭重创蜀将马谡,使诸葛亮撤兵。此后,在诸葛亮的多次北伐中,张郃先后随曹真、司马懿前往对抗,多有上佳表现,连诸葛亮也叹其勇猛。诸葛亮五出祁山撤退时,于在剑阁设计埋伏,张郃前往追击,中埋伏被乱箭射死。 - 简明历史传记

高览,与张郃并为袁绍大将,河北四庭柱排行第四。官渡之战,曹操率军偷袭乌巢,袁绍从郭图之请,仅以轻骑救援,而命高览、张郃率重兵攻曹营,营坚不能下,粮谷被燔,郭图惭其计失,复谮于绍,高览等忿惧,遂焚攻具,率众降于曹操。

官渡之战,高览曾和许褚大战而不分胜负。曹操偷袭乌巢,袁绍从郭图之计,命高览、张郃率兵劫曹营,遭埋伏兵败,惧罪而降于曹操,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后随曹操出征汝南,率军伏击刘备,三合斩刘辟,正欲擒刘备,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

标签: 河北四庭柱三国袁绍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两个花蕊夫人:费花蕊与徐花蕊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费花蕊,徐花蕊

    这是两个绝色又惹火的女人,这是两个才貌无双的女人,因而被冠以“花蕊”之名,给予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花蕊,是花朵的精华,用来形容女性的一种美称,意为美中之美、华中之华。(一)后蜀皇帝孟昶的妃子费花蕊提到花蕊夫人,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宋灭后蜀,后蜀皇帝孟昶沦为阶下囚,他心爱的妃子花蕊夫人随着孟昶被押往北宋京

  • 揭秘:三国名将秦朗的身世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朗,三国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出现了一个人物,名叫秦朗,小说中称此人是魏国前将军,率领部队与司马懿一同与诸葛亮作战。司马懿命人假冒秦朗的弟弟秦明诈降蜀军,结果被诸葛亮识破,将计就计,诱骗司马懿劫营,最后,魏军中计大败,秦朗战死于乱军之中。 秦朗这个人物在小说中仅出现了他的名字,没有正面描写,提及他的篇

  •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秦朗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朗,三国

    秦朗(生卒年不详),字元明,小字阿稣(又作阿苏),新兴(治今山西忻州)云中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官至骁骑将军、给事中,曾率兵讨伐鲜卑轲比能和步度根的叛军。为曹操养子。秦朗父亲秦宜禄是吕布部下,奉命出使袁术,袁术把汉朝宗室女嫁给他。前妻杜夫人和儿子秦朗留在下邳。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围攻吕布于下邳

  • 为什么曹魏要派韩龙杀掉轲比能呢 他这一壮举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韩龙

    韩龙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只留有这么一句话:“至三年中,雄遣勇士韩龙刺杀比能,更立其弟”。相比于其他王侯将相在史书中的长篇大论,这句话显得太过简洁。但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背后,却深藏着种种不为人知的惊涛骇浪。韩龙,他是三国时期的人,受曹魏的命令,拿鲜卑首领轲比能的性命。当时是为什么曹魏要派韩龙杀掉轲比能的呢

  • 轲比能的为人如何 鲜卑族在他的带领下兴衰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鲜卑族

    边关稍安无多载,铁戈金马又犯关。檀石槐的鲜卑军事联盟分裂后,到魏文帝初年,大漠之南云中郡,(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以东),有鲜卑人的三个集团:一个是檀石槐后裔步度根集团,拥有部众12万余人,占据云中、雁门一带广大地区;二是出自小种鲜卑的轲比能集团,拥有部众10万余骑,盘踞在今山西高阳(今高柳)以东代郡

  • 轲比能杀扶罗韩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呢 对手的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轲比能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轲比能是一个既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名字。讲起三国时代的外族部落,轲比能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虽然没有“蛮王”孟获那样的广泛知名度以及“光彩”到可以成为千年典故的赫赫事迹,一旦涉及到边境上的少数民族史特别是后来在中华大地上闹出了很大动静的鲜卑族历史,他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由于

  • 甄姬被曹操父子三人同“爱”却为何悲剧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甄宓,曹操,曹植,曹丕

    甄姬(公元182——221年),甄洛,又名甄宓(fú),是东汉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后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极贤的美女之一,懂诗文,貌艳丽。原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后袁绍为曹操所灭,被曹丕娶为妻。生魏明帝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因幽怨作诗而被曹丕赐死,尸首被“被发覆面,以糠塞口”。后其子魏明

  • 揭秘甄姬:一个在三国中鲜为人知的贤良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甄姬,三国

    《三国演义》中甄姬(姓甄名不详,一般称其为甄姬或甄氏)的笔墨很少,初期嫁与袁绍次子袁熙,袁熙带兵出外征战,留下甄氏独身照顾婆婆,袁氏败亡后,曹操之子曹丕见其美艳动人,便纳为己有。黄初年间,魏文帝曹丕登基后,甄氏有怨言。文帝曹丕大怒,将甄姬赐死。只看《三国演义》或者玩三国杀之类的游戏的可能对甄姬的印象

  • 曹植的洛神赋中的洛神到底是谁?甄姬或是别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洛神赋,曹植,甄姬,

    曹植,字子建。他是曹操的夫人卞氏的第三个儿子,与曹丕为同母兄弟。曹植自幼便聪颖过人,10岁的时候便诵能出口成诗,下笔成章,很受曹操的宠爱。在他的三个儿子中曹操曾经认为曹植是"最可定大事"者,几次都想要立他为太子。但是最终曹植还是在同长兄的争斗中失败。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怕他日后势力壮大,威胁到自己的皇

  • 改变历史的小人物:祝公道偶然放走贾逵 覆灭东晋王朝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祝公道,贾逵

    祝奥,字公道(出《四库全书·巵林》),三国时期侠客,曾蹈险牢狱,解救出素昧平生的魏国名臣贾逵,不语而去,为一时所颂。网络配图祝公道公元202年(东汉时期),郭援(袁尚部下,钟繇(楷书【小楷】的创始人)之甥)攻打河东,贾逵(曹魏名臣、将领)抵挡不住投降。郭援将贾逵囚于壶关土窖中,派人看守,准备适当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