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谋臣蒋济:一代骨鲠之臣如何断送了曹魏江山?

谋臣蒋济:一代骨鲠之臣如何断送了曹魏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136 更新时间:2023/12/29 13:30:32

208年,曹操赤壁之战大败后,孙权围合肥,曹操无力派大军前去救援。只派了张喜带千骑领汝南之兵去解围。蒋济就跟刺史诈称得到张喜的书信,说他已经带领四万兵到达雩娄,派遣主簿去迎接张喜。并写书信让三部使者带入城中,告诉守将。其中只有一部使者进城,另外两部被孙权捉到,孙权看到救援书信,没有怀疑,放火烧了围寨退兵。

蒋济只用了几封假书信就退了孙权大军,可谓谋略过人。事实上,蒋济给曹氏集团出过不少好的计策。陈寿说他“筹画所料,是其(荀攸)伦也”,意思是在出谋划策方面,他和荀攸是不相上下的。

深有谋略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威震华夏,曹操想迁都,蒋济和司马懿说:“于禁等是被水淹没,并非战败,这点小损失对国家不算什么。刘备、孙权,表面亲近,其实不是,关羽得志,不是孙权希望看到的。可以派人游说孙权偷袭关羽后方,再把江南割让给孙权,樊城之围自解。”果然孙权擒杀关羽。

222年,蒋济与曹仁征吴,蒋济别袭羡谿。曹仁打算攻打濡须洲中,蒋济说:“吴兵占据西岸,船在上游,如果领兵进洲中,简直就是进了地狱,很危险的。”曹仁不听,果然被打败。

228年,周鲂谎称要弃吴降魏,曹休被其所诱,率兵进攻皖城。蒋济认为曹休这次深入东吴,与东吴精兵对抗,上游的朱然会从后袭击,建议不要出兵;但曹休还是继续前进。及后吴军在安陆一带频繁出没,蒋济见吴军虽然示形于西,实际上却有东进围歼曹休之势,又建议快派援兵援救曹休。

曹叡遂令豫州刺史贾逵率所部东进与曹休合军一处。不久曹休在石亭被东吴大都督陆逊率九万余人伏击,魏军战败,丢弃大量军需品后撤,并被吴军追至夹石,在夹石遇到贾逵的援军才阻住了吴军的追击,不至于全军覆没。

敢于直言

蒋济不仅有谋略,还很有胆量,敢直言进谏。曹丕曾下诏给夏侯尚说:“卿腹心重将,特当任使。恩施足死,慧爱可怀。作威作福,杀人活人。”夏侯尚得到生杀予夺大权,高兴的给蒋济看。后来曹丕问蒋济天下风俗教化如何。蒋济说:“没有什么好的风俗,只是听到亡国之语罢了。”曹丕不高兴,蒋济说:“作威作福是《尚书》中明确告诫的臣子不能为的,天子无戏言,希望陛下明察。”曹丕顿悟,急忙取回诏书。

断送曹魏

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以太后下诏的名义宣布罢免大将军曹爽等人的职务,蒋济写信给曹爽,称司马懿只是免他的官,可以保证曹爽的性命,但曹爽最终被司马懿杀害,大权从此落入司马氏手。280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窜魏,登基称帝。

蒋济和曹爽一直不和,因为曹爽专权,蒋济很担心曹魏江山会断送在曹爽手里,此次高平陵兵变也只是想惩戒一下曹爽,但他却没想,他无意中扮演了仅次于司马懿的重要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位曹丕谓之“兼资文武,志节慷慨”、曹叡谓之“骨鲠之臣”的忠臣断送了曹氏江山。高平陵事件后三个月,蒋济带着深深地自责和失信的内疚去世。

标签: 蒋济魏国曹魏三国名将

更多文章

  • 解梦故事之蒋济梦成演阴间小卒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解梦,故事,蒋济梦成演阴间小卒

    导读:蒋济是领军将军。一日,他的妻子梦见死去的儿子哭泣着说:“我与你们生死相隔。我活着的时候为将相子弟,今天在阴间却是泰山的小役卒,憔悴不堪,忍辱负重,简直没法说了!现在,在太庙西边有个叫孙阿的人,蒋被封为泰山县令。希望母亲转告父亲,嘱咐孙阿给我换个好地方。”儿子说完,母亲便惊醒了。她把这事告诉了丈

  • 三朝元老刘晔:为什么会成为曲意逢迎的老滑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晔,曹魏

    在《三国演义》里,刘晔可以说是一个很不引人注意的角色,如果不是铁杆儿的“三国迷”,大概没有几个人会记得他的名字。事实上,在号称“谋臣如云”的曹魏集团中,他也的确没有起到多大的实质性作用,而在郭嘉、程昱、荀彧、荀攸、贾诩等人的光环之下,他确实也显得有点儿不那么出类拔萃。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刘晔的才智就真

  • 曹魏谋士第一人刘晔:一个历史被埋没的战略家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晔,魏国,三国名将

    那年,哥哥九岁,他七岁。母亲病危,临死之前告诫他和哥哥说:“你们父亲的侍从,有害人之心,我死之后,他肯定会作乱的。你长大之后如果能除掉他,那么我死而无憾了。”等他十三岁时,对他哥哥说:“母亲临终的话现在可以做了。”于是提刀入室杀了父亲的侍从,随即到目前坟前祭拜。父亲很生气,他跪下说:“这是母亲临终遗

  • 刘晔简介 三国时期魏国太中大夫刘晔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晔,三国,魏国大臣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惪人,汉光武子阜陵王延后也。父普,母脩,产涣及晔。涣九岁,晔七岁,而母病困。临终,戒涣、晔以“普之侍人,有谄害之性。身死之后,惧必乱家。汝长大能除之,则吾无恨矣。”晔年十三,谓兄涣曰:“亡母之言,可以行矣。”涣曰:“那可尔!”晔即入室杀侍者,径出拜墓。舍内大惊,白普。普怒,遣人迫晔

  • 三国时曹魏重臣董昭简介 董昭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董昭,三国人物

    导读:董昭(156-236年),字公仁,济阴定陶(今山东定陶)人。原仕袁绍,多有功劳,因受谗言而离开,成为张杨的谋士,后随张杨迎接汉献帝,被拜为议郎。董昭建议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昌,从此成为曹操的谋士,深受曹操信赖。后来,在董昭的建议下,曹操加九锡,成为魏公、魏王。曹丕、曹叡执政期间,董昭也多有谋划,

  • 关索是谁?三国演义为何不记载关羽的三子关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演义,关索,关羽

    关索荆州认父,宋、元以来流传很广,讲的是关羽第三子关索,由解县(今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老家辗转到荆州寻父,跟关羽父子相认的故事。其基本情节是这样的:关羽镇守荆州期间,一天,忽有小校前来报告,说是门外有个小将军,叫做花关索,身长七尺,面似桃花,要求进见。关羽说:“唤他入来见吾。”小校传令给关索,关索叫随

  • 病关索杨雄为何杀妻?杨雄怒杀潘巧云故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雄,潘巧云,石秀,水浒传

    在《水浒传》第四十三回至四十五回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杨雄的妻子潘巧云与和尚裴如海私通,被杨雄的结拜兄弟石秀发现,石秀将裴如海杀死,并和杨雄一起,在翠屏山将潘巧云杀死。原著中的潘巧云:“黑鬒鬒鬓儿,细弯弯眉儿,光溜溜眼儿,香喷喷口儿,直隆隆鼻儿,红乳乳腮儿,粉莹莹脸儿,轻袅袅身儿,玉纤纤手儿,一捻捻

  • 历史上最矫情的绝交事件 华歆错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歆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平原高唐人(今山东聊城高唐县)。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还是先说说华歆这人的三大缺点,因为有缺点,所以人家才跟他绝交。其一、不义气。话说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日子里

  • 三国华歆拒赠的故事 华歆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歆

    三国华歆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在今天的山东禹城西南,三国时,魏国的大臣。在汉灵帝末,被举荐为孝廉,在献帝初做了尚书郎。华歆在豫章做太守一职的时候,因为为政清廉,百姓们都很爱戴他。在建安五年的时候,入京做了议郎,参与军事,后来又做了尚书令。曹操在与孙权争夺的时候,让华歆做了军师。华歆画像后来,在魏国建

  • 华歆简介 历史上曹操手下谋士华歆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歆,新洛神,曹操

    三国华歆简介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汉末三国时期名士,三国时期魏司徒。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后因病去官。后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官渡之战时,曹操“表天子征歆”,任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代替荀彧为尚书令。曹操征讨孙权,“表歆为军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