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华歆拒赠的故事 华歆是个怎样的人

三国华歆拒赠的故事 华歆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671 更新时间:2023/12/11 2:50:08

三国华歆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在今天的山东禹城西南,三国时,魏国的大臣。在汉灵帝末,被举荐为孝廉,在献帝初做了尚书郎。华歆在豫章做太守一职的时候,因为为政清廉,百姓们都很爱戴他。在建安五年的时候,入京做了议郎,参与军事,后来又做了尚书令。曹操在与孙权争夺的时候,让华歆做了军师。

华歆画像

后来,在魏国建立后,做了魏国的御史大夫。曹操死后,曹操的儿子曹丕即位,华歆做相国一职,封为安乐乡侯。在太和五年(231年)华歆去世,谥号为敬候。

华歆作为魏国的重臣,主张重农非战,重视文教德化的治国理念。在太和初年,魏明帝想要攻打蜀汉,华歆当时就上书反对此举行为。华歆认为最先是要治理本国,自己的国家繁荣富强了,别人才不会来欺负。魏明帝考虑了种种的因素,最后采取了华歆的建议。

在《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描述华歆的。华歆本是豫章的太守,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华歆投降于孙策。后来,华歆一直留在曹操身边效力。曹操在废黜皇后的时候,华歆就带着士兵进入皇后的寝宫,并抓捕皇后。曹操死后,华歆同王朗等大臣逼迫汉献帝将皇位让给曹丕。从《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华歆扮演的并不是一个好人的角色,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不能说明此人的本质,我们只能从现有的资料中推测华歆的为人与做事的风格。

华歆拒赠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士。汉末魏初时,有名的人物,魏初时,为曹操所重用。在历史上记载,华歆是一个清正廉洁的人。

三国演义华歆剧照

在汉末时期,华歆就被推举为孝廉,做郎中一职,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最终,华歆的官职到了尚书令。在华歆任职的期间,很多百姓都认为华歆是一个廉洁、正义的代表。从华歆拒赠这一个故事中,我们就能知道华歆对于做官的态度。

华歆拒赠的故事主要讲的是华歆在从会稽这一个地方出发,前往都城的路上发生的事情。华歆在返回都城时,一些当地的宾客和以前的旧时老友,会因为华歆当官了,希望能够为自己某一点私利,赠送华歆数百两的黄金。那些人太过于热情,华歆完全不能够推掉它们,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在送过来的礼物盒上暗暗做上记号,从而来识别出这个礼物是谁送的。等到要走的时候,对那些送来礼物的人说:“我本来是不想拒绝你们给我的礼物的,但是礼物太多了。而且我只有一辆马车,带着那么多的财物,就是怀璧其罪了。”因为华歆这样一个好的计谋,送礼物的人都留下了自己的礼物。

从华歆拒赠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华歆并不是一个贪图小利的人,而是一个不图小利,做大事的人。华歆之所以能够被曹操重用,可能就是因为华歆为官清廉,目光长远,不为眼前的利益而蒙蔽双眼。

华歆是个怎样的人

华歆,字子鱼,汉末三国时期人。在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臣,是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生于157年,死于232年,享年85岁。

三国演义华歆剧照

相信很多人,对于华歆会有熟悉的感觉,因为他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而且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关于华歆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华歆与管宁有一个割席绝交的故事。故事说的是两个昔日的好朋友,由于某些原因,割席绝交了。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华歆是一个见钱眼开,追逐名利的一个人,和管宁淡泊名利是没法相比的。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做官和做普通百姓其实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华歆与管宁这一个故事,只能说明两人的志向不同而已。如果华歆是一个见钱眼开,追逐名利的人,那么他就不会再别人给他送礼物的时候,把礼物全部归还了。

在《世说新语》中,还有一个是关于华歆与王朗在同一条船上避难的事情。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有一个人想要乘船,王朗很爽快的答应了,但是华歆有点支支吾吾。后来,盗贼追来,王朗要甩掉乘船的人,华歆却认为帮人要帮到底。最终,华歆与王朗带着乘船的人一起躲避灾难。

从上面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华歆的为人处世风格。华歆是一个为官清廉,受百姓爱戴,不轻易答应别人的请求,但一旦答应,一定竭尽全力,帮忙到底的人。

管宁与华歆

管宁是北海朱虚人,字幼安,春秋时期政治学家管仲的后代。东汉末年,朝廷局势动荡,避难于辽宁三十多个年头。在三国时期,到了魏国,很多次想要管宁入仕,他都没有答应,一直做着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直到死去。华歆是平原高唐人,字子鱼。在东汉末年,曾做过尚书令。在三国时期,到了魏国,做到了太尉一职,为官清廉,很受百姓的爱戴。

管宁与华歆画像

虽然在三国时期,管宁和华歆都在魏国,但是两个人的位子却是完全不一样的,那管宁和华歆是有怎样的关系呢?管宁和华歆两人的关系十分亲密,他俩曾在一起求学。游学时,管宁和华歆在北海邴原合称一龙。但是由于两人的志趣不同,管宁和华歆最终还是没有成为终生的朋友。管宁和华歆的绝交,还有一个典故,那就是割席绝交。

在《世说新语》中,并没有对于管宁和华歆的割席绝交进行评价,而且认为对于喜欢当官和喜欢当一个普通人并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分。割席绝交只能证明管宁和华歆两人只是志趣不相投罢了。从割席绝交这个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出管宁其实没有很大的度量去包容对方,不顾别人的感受,只想到了自己。而华歆在处世上就要圆滑很多,即使很多人打着朋友的旗号来给他送东西,华歆还是没有接受,将礼物归还。

管宁和华歆这两个人只能说是志向不同导致了最后两人的选择不同,人生不同。

华歆与王朗

在三国时期,华歆和王朗都效力于魏国。同时,两人都被重用,是魏国的重臣。两人和钟繇称为曹魏三公,是魏国当时的最高的官位。很多事情,都要与曹魏三公商量,权利只在一人之下。

王朗与华歆画像

在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一书中,记载了关于华歆和王朗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华歆与王朗一同在一条船上避难,有一个人想要达乘他们的这只船,华歆当时觉得很为难,有自己的考虑,而王朗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后来,有盗贼追来,王朗就想要甩了搭船的这个人,自己逃命。然而,华歆却不同意,他认为帮人就要帮到底,怎么能已有困难就把人推开,言而无信。最终,华歆与王朗带着搭船的人一起甩开盗贼。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华歆与王朗两人的不同。王朗是一个在不危及自身的情况下,很乐于助人的人,但是一旦有了危险,王朗就不会再顾及到他人,只顾着自己。然而,华歆是一个不会轻易答应别人请求的人,首先会考虑到自己会遇到的麻烦,但是一旦自己答应了别人的请求,就会做到言而有信,重情重义。即使自己都难以自保,他还是会帮助别人渡过难关。

很多人也会凭着《世说新语》中的这个故事,来比较华歆和王朗。其实,华歆和王朗都会有自己的优点或缺点,我们不能只凭借这一件事情就来比较这两个人,到底是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

管宁华歆

管宁华歆都是汉末时期的人。管宁华歆两个人曾经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是后来因为一些事情,管宁和华歆断绝了朋友关系,这是因为什么呢?

管宁华歆图片

管宁在汉末天下动荡大乱的时候,管宁到辽东地区避乱,他在当地很有名望,为同是逃避战乱的人们讲解《诗经》等,人们很乐于得到他的教导指点,在返回中原之后,曹魏数代帝王曾经多次征召管宁,但都被他拒绝了。

华歆是平原高唐人,是汉末魏初时期的名士,曹魏时期的重要大臣。早年间,他的师傅是太尉陈球,和管宁是同门,在汉灵帝时期,任郎中之职。之后成为曹操的军师,在曹丕即位时封为安乐乡侯。在公元232年1月30日去世,谥号敬候。

而关于管宁华歆的故事最著名的有两个——“割席断交”和“园中共锄”。

园中共锄说的是管宁华歆两个人有一次一起在园子里锄地,地上有块金子,管宁看见又扔了出去,而华歆捡起来却很是欢喜,管宁劝说不义之财不可得,华歆却还是舍不得的左看右看,管宁看了只得摇头叹息。

割席断交的故事是说两个人读书的时候,门口有贵族乘着华丽的马车经过,管宁专心读书,对马车视而不见,而华歆却盯着那车看的津津有味,还时不时的发出羡慕的感慨,于是管宁割断了席子以示断交之意,并且对华歆说道:“以后你不是我的朋友。”

通过这两个故事可以说明管宁华歆两个人的世界观不同,也不能评判谁对谁错。

标签: 华歆

更多文章

  • 华歆简介 历史上曹操手下谋士华歆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歆,新洛神,曹操

    三国华歆简介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汉末三国时期名士,三国时期魏司徒。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后因病去官。后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官渡之战时,曹操“表天子征歆”,任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代替荀彧为尚书令。曹操征讨孙权,“表歆为军师”。后

  • 司马芝是什么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司马芝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芝,三国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 温县 人。少年时是书生,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到贼寇。同行的人们都丢下老人和弱小逃走了。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护老母亲。贼寇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司马芝叩头说道:“母亲老了,杀了我之后放过我的母亲吧。”贼寇们说:“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不义的。”司马芝因此免于被杀

  • 《司马芝传》原文及翻译,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芝传》

    原文: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

  • 司马芝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被称河南尹任上最出色、清廉的官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

    自秦汉以来,温县司马一族便人才辈出,其中就有西晋帝国的奠基人司马懿父子,也有享誉一时的名臣良吏。之前我曾经介绍过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本文介绍的则是司马懿的一位族人。这个人,名叫司马芝。司马芝与司马懿都是河内郡温县司马氏的族人,但具体关系不详。汉末时期天下大乱,司马懿一族离开家乡,辗转中原,而司马芝则

  • 管宁是个怎样的人 管宁交友的两个标准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管宁是个怎样的人

    管宁,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丞相管仲的后人,后世流传的管宁的故事很多,那么管宁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管宁图片要探究管宁是个怎样的人,要从几个方面。首先是他的事业方面。管宁满腹诗书,才华横溢,却始终没有踏入仕途一步,曾经曹魏几代的统治者都听说他的贤明征召过他,但是管宁却都拒绝了,他宁愿过着清心寡欲无忧无虑的生活

  • 道不同不相为谋:管宁与至交好友华歆割席断交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割席断交

    管宁,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丞相管仲的后人,后世流传的管宁的故事很多,那么管宁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要探究管宁是个怎样的人,要从几个方面。首先是他的事业方面。管宁满腹诗书,才华横溢,却始终没有踏入仕途一步,曾经曹魏几代的统治者都听说他的贤明征召过他,但是管宁却都拒绝了,他宁愿过着清心寡欲无忧无虑的生活,也不想

  • 春秋时期管宁和华歆非常好的朋友却断绝了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管宁,华歆

    管宁,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丞相管仲的后人,后世流传的管宁的故事很多,那么管宁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管宁图片要探究管宁是个怎样的人,要从几个方面。首先是他的事业方面。管宁满腹诗书,才华横溢,却始终没有踏入仕途一步,曾经曹魏几代的统治者都听说他的贤明征召过他,但是管宁却都拒绝了,他宁愿过着清心寡欲无忧无虑的生活

  • 东汉末年名士、大臣邴原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一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邴原

    邴原十一岁时父亲去世,家中贫穷,又早早成了孤儿。他家隔壁有学堂,邴原经过学堂旁就哭泣。老师问他说:“小孩子悲伤什么?”邴原说:“孤儿容易伤心,穷人容易感怀。那些学习的人,必定都是父兄都有的人,一是羡慕他们没有成为孤儿,二是羡慕他们能够学习,心里悲伤,因此流泪。”老师也为邴原的话哀伤,说:“想读书,可

  • 【邴原自制】原文翻译,邴原旧能饮酒,自行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邴原自制

    邴原旧能饮酒,自行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步负笈,苦身持力,至陈留则诗韩子助,颍川则宗陈仲弓,汝南则交范孟博,涿郡则亲卢子干。临别,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饮酒,但已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因见贶饯,可一饮宴。”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译文邴原从前很能喝酒,自从出门游学之后

  • 陈寿称王脩为“忠贞”?只因他屡次舍身救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曹操

    王脩是这么说的,一生也都是这么做的。他是北海人,初平年间,孔融担任北海国国相,征召王脩任主簿,代理高密令。 当时天下动乱,郡中时常有谋反的人,王脩一听说孔融有危难,就连夜奔往孔融那里。当初,那些贼人刚开始起兵的时候,孔融就对身边的人说:“能冒着危难前来帮我的,只有王脩了!(能冒难来,唯王脩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