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董卓成也李儒败也李儒?

为什么说董卓成也李儒败也李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876 更新时间:2023/12/9 0:31:13

帮助王允,帮助吕布,从根本上消灭董卓的英雄,是李儒

李儒何人?是董卓的女婿兼谋士。

董卓之成功,源自于李儒;董卓之败亡,同样拜李儒所赐。

李儒一共做出了三个非常错误的决定。

一个是亲自执行了少帝和何太后的死刑。虽然说,少帝和何太后,在朝中已经没有力量威胁到董卓的统治,可是杀害皇帝这样一顶大帽子,不是谁都能承受得起的。在后来袁绍等人起兵,控诉董卓的多项大罪中,这就是罪大恶极的一项。杀掉少帝,让董卓成为道德上的罪人。董卓一直是宣称自己要扮演伊尹霍光,可这两位废黜了皇帝不假,可是并没有杀害皇帝,李儒的行为,让董卓为自己谋夺私利的野心,过于显露了。

一个是建议董卓迁都。迁都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躲避关东联军的锋芒。其实,在之前的多次战争中,关东联盟自身的矛盾多多,根本没有组织起一场比较正规的战争,除了长沙太守孙坚的部队,给董卓一次比较有力的打击,多数诸侯大败而归。既然如此,何必要迁都?一旦迁都,洛阳就迅速失守,几百年的都城毁于一旦。也让貌似稳固的董卓的统治,有了一道让天下人都看得到了大裂痕。

最混蛋的建议是让董卓打着铲除袁绍等判臣的名义,搜夺洛阳富户的财产,然后驱赶几百万老百姓前往长安。一个政权,总是要有自己依靠的力量。虽然说董卓手中有十多万西凉精锐的部队,可是,部队的供给,大臣的支持,都是政权能够政权的必需。而富户的存在就非常重要了,这些洛阳的富户,大都是朝廷的权贵。每一个朝代,有钱人的支持都是政权能够存在的重要原因,而百姓,更是民心所在。劫掠富户,失去了官心,驱赶百姓,失去了民心。一个没有官心,没有民心的政权,是不可能持久的。

正是因为整个中央朝廷的大臣都倍感前途黯淡,不知道什么时候,董卓一不高兴,就来抄家灭门,这些人都是有想法有力量的人,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纷纷串联起来,由王允幕后策划,李肃做主持人,吕布做一号男配角,共同导演了一场妙趣横生,又压抑郁闷的大戏。

而在董卓被貂蝉迷恋时,李儒曾经力谏,希望董卓以天下为重,干脆把貂蝉赏赐给吕布,可是董卓不乐意了,说:“要是把你的老婆给吕布,你会愿意吗?”李儒郁闷了,于是说:“没想到我们会死在妇人的手上。”在整个谋害董卓的行动中,李儒都在旁观,据说是身体不舒服,在家里养病。其实应该是董卓的行为,让李儒非常失望,两人从此产生了隔阂,李儒以生病为由呆在家中。可没曾想到李儒一打盹的功夫,竟然就让吕布、李肃的得手了。

吕布在杀掉董卓的时候,高喊:“助卓为虐者,皆李儒也!”吕布如此说,当然是想把董卓为祸的脏水,全部倒在李儒身上,假装自己是清白的,可是李儒却并没有死在吕布、李肃的手上,而是被自己的家奴杀死的,正证明了,李儒之死,是由于自己的种种倒行逆施。李儒这个狗头军师,在将董卓推上火山的同时,把自己也烧成了灰烬!

标签: 董卓李儒

更多文章

  • 以杀戮著称的梁习为何成汉末第一的能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梁习,汉末,第一,能臣

    杀戮,在很多时候是无能的表现。按照中国传统儒家的学说,执政者应当推行德政,只要执政者的品行高尚,教化适宜,即便是顽劣刁民,盗贼悍匪也必然被感化。但是,在太平盛世的时候,儒家的仁德学说或许可以大行其道,在乱世时就难免显得苍白无力了。很多时候,乱世需用重典,正如商鞅所云:“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

  • 在三国历史中梁习如何制服凶悍鲜卑安定边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梁习,鲜卑族,安定,边疆

    因为并州的稳定,加上最强大的乌丸部落大单于蹋顿被曹操消灭,其他的少数民族部落渐渐归附。当时,有位鲜卑部落酋长育延,手下有五千骑兵,经常在并州边境劫掠百姓。后来并州稳定了,梁习空出手来整顿防御,育延看捞不到什么好处,就要求和梁习互市,以马匹交换自己的生活必需品,梁习考虑到如果不答应的话,育延很可能继续

  • 三国张既是谁?不用一兵一卒却吓得两万羌人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既,曹操,马超,三国

    十六岁做了小吏,后来举孝廉,他没去;曹操做司空时,又征召他,他也没去;不久举茂才,上任做了新丰令,并且考核成绩在三辅中第一。他叫张既,字德容,雍州冯翊高陵人。名字虽然少为人知,但能文能武,深有谋略,立下许多功劳。两番游说马腾,平定河东袁尚和曹操在黎阳相持不下,袁尚又派郭援、高幹和匈奴单于攻打平阳,并

  • 贾逵智胜曹操一筹 他的儿子还杀了曹魏皇帝曹髦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贾逵,三国,曹操

    中国古代习惯以官职称呼一个人。大家读三国,知道刘备有个妇孺皆知的称谓叫“刘豫州”。其实,这个称谓有点欠妥。因为刘备并没有真正当过豫州刺史,他的豫州刺史是遥领的,是虚衔。真正因当豫州刺史而闻名的是曹操手下的能臣贾逵,贾豫州。早年的贾逵非常穷,冬天里他连棉衣都没有,无奈何,只好跑到大舅子家里过夜,第二天

  • 曹操追悼会上发生什么事件? 贾逵无奈默许退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贾逵,追悼会

    时太子在邺,鄢陵侯未到,士民颇苦劳役,又有疾疠,於是军中骚动。群寮恐天下有变,欲不发丧。逵建议为不可秘,乃发哀,令内外皆入临,临讫,各安叙不得动。而青州军擅击鼓相引去。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逵以为“方大丧在殡,嗣王未立,宜因而抚之”。乃为作长檄,告所在给其廪食。《三国志卷十五·魏书·贾逵传》

  • 曹操追悼会上发生散伙事件 贾逵无奈默许退役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追悼会,散伙,贾逵

    导读: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治丧大臣是贾逵。这个时期的曹魏集团暂时处于空转时期,老大曹操死了,太子曹丕还在邺城,鄢陵侯曹彰也还在长安。曹魏集团的主导权,暂时落在治丧大臣贾逵手里。贾逵面临的局势,可以说很棘手。管事的家属一个都没来,可中原地区的老百姓苦于曹氏集团一连串的劳役,随

  • 解密:魏国大忠臣蒋济为何断送了曹魏的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魏国,名臣,

    他是曹魏一大谋臣,陈寿说他的计谋不输于荀攸。他更是一个有胆量,敢直言的大忠臣,曹丕称他“兼资文武,志节慷慨”、曹叡则说他是“骨鲠之臣”。然而就是这么一位骨鲠之臣最后却断送了曹魏江山,这是为什么呢——208年,曹操赤壁之战大败后,孙权围合肥,曹操无力派大军前去救援。只派了张喜带千骑领汝南之兵去解围。蒋

  • 谋臣蒋济:一代骨鲠之臣如何断送了曹魏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蒋济,魏国,曹魏,三国名将

    208年,曹操赤壁之战大败后,孙权围合肥,曹操无力派大军前去救援。只派了张喜带千骑领汝南之兵去解围。蒋济就跟刺史诈称得到张喜的书信,说他已经带领四万兵到达雩娄,派遣主簿去迎接张喜。并写书信让三部使者带入城中,告诉守将。其中只有一部使者进城,另外两部被孙权捉到,孙权看到救援书信,没有怀疑,放火烧了围寨

  • 解梦故事之蒋济梦成演阴间小卒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解梦,故事,蒋济梦成演阴间小卒

    导读:蒋济是领军将军。一日,他的妻子梦见死去的儿子哭泣着说:“我与你们生死相隔。我活着的时候为将相子弟,今天在阴间却是泰山的小役卒,憔悴不堪,忍辱负重,简直没法说了!现在,在太庙西边有个叫孙阿的人,蒋被封为泰山县令。希望母亲转告父亲,嘱咐孙阿给我换个好地方。”儿子说完,母亲便惊醒了。她把这事告诉了丈

  • 三朝元老刘晔:为什么会成为曲意逢迎的老滑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晔,曹魏

    在《三国演义》里,刘晔可以说是一个很不引人注意的角色,如果不是铁杆儿的“三国迷”,大概没有几个人会记得他的名字。事实上,在号称“谋臣如云”的曹魏集团中,他也的确没有起到多大的实质性作用,而在郭嘉、程昱、荀彧、荀攸、贾诩等人的光环之下,他确实也显得有点儿不那么出类拔萃。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刘晔的才智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