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三国”的最强大脑 阚泽过目不忘

盘点“三国”的最强大脑 阚泽过目不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281 更新时间:2024/1/11 8:23:38

《三国》里最光彩照人的莫过于诸葛亮了。书中并未直接描述诸葛亮的脑力究竟如何,但仅以草船借箭一例,其精准算计即足以令人折服。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凤雏庞统亦非泛泛之辈,初投刘备时只做了个小小县令,终日饮酒,不理政事。刘备派张飞前去问责,庞统醉眼惺忪,却不消半日便将百余日内积压的公事一一处理完毕,“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

关于东吴统帅周瑜,史书曾有“周郎顾曲”的记载。江东名师喜于宴饮之际有弦乐助兴,只是筵席上觥筹交错,醉意朦胧,大概无人专心听曲。然而弹奏者若稍有差池,精通音律的周瑜便能觉察,随即扭头去看是谁出错了。

网络配图

因周郎英俊潇洒,酒酣时愈加意气风发,弹奏的女子为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演义里没写这一段,不过周郎远见卓识,神机妙算,其大脑又岂是常人可比?

还有,蔡邕暗摸碑文能读,曹植七步之内成诗……而孔融、杨修、秦宓之辈,俱是胸藏万卷,辩才无碍,书中不能面面俱到,故未曾予以详述。

最强大脑的显著特征之一是记忆力超群,《三国》里有四人堪称个中翘楚。

阚泽,东吴谋臣。阚泽少时家贫,无钱供读,便替人打工,曾向人家借书来看,看过一遍就不会忘。阚泽口才敏捷,赤壁一战,若非他看破苦肉计,密献诈降书,打消曹操顾虑,黄盖恐怕要白白受苦一场了。

王粲,曾为刘表幕僚,后归附曹操。王粲“博闻强记,人皆不及”。他与人同行,路边石碑上的铭文,看一遍即能背诵。有人下围棋,不小心将棋局弄乱了,旁观的王粲却能立马照样摆好,一个棋子不会错,哪怕已下两三百手。

网络配图

张松,先为刘璋属下,后暗助刘备入川。张松其貌不扬,身材短小,常遭人藐视。张松作为刘璋使者前往许都游说时,曹操门下主簿杨修见他放荡不羁,有心刁难,便取出曹操未曾公开的兵法著作《孟德新书》以示其雄才大略。张松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共十三篇,却大笑说:“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当即朗诵一遍,一字不差。

杨修大惊之余甚为叹服,于是极力向曹操推荐张松,曹操却不信此人能过目不忘,还以为古人与他英雄所见略同,便命人将《孟德新书》撕碎烧毁。

祢衡,起初隐居不仕。孔融对祢衡推崇备至,上表举荐他入朝为官。表中盛赞祢衡“目所一见,辄诵之口,耳所暂闻,不忘于心”。孔融还拿西汉时的理财家桑弘羊、丞相张安世来作比较。

桑弘羊精于心算,善于理财,13岁即在汉武帝身边担任侍中,后在聚财富国方面大显身手。张安世也是汉武重臣,因记忆力超强屡被擢用。武帝曾丢失三箱书,而其中的内容张安世竟均能记得。

这二位治世能臣,才能超卓令人惊异,不过在孔融看来,拿他们与祢衡相比,就都不足为奇了。

网络配图

《三国》作为小说,不免掺杂有虚构和夸张的成分,鲁迅就曾说该书“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总体而言,《三国》写人记事基本与正史相符。在三国鼎立群雄纷争的时代,英才辈出乃势所必然,他们的智能或许表明了人类的脑力曾经达到了怎样的强度。

标签: 阚泽

更多文章

  • 三国最好色的男人是谁:文豪钟繇竟然远胜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钟繇,曹操,好色,

    基因是会遗传的,这在曹操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曹操好色(详见本人文章《曹操的艳照门事件》),没想到他的儿子曹丕还要更胜一筹。长江后浪推前浪,亲生儿子和老爹抢女人,也许,这是曹操自己始料未及的。也许,我们只能寻这样一个托辞:曹操两父子的骨子里有着文人的一面,文人嘛,风流倜傥痴傻癫狂是难免的。曹丕的第一

  • 揭秘:三国历史上名人钟繇为什么会与美女幽会?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钟繇,美女,幽会

    导读:《三国志·钟繇传》说,钟繇小时候长相不凡,聪明过人,他曾与叔父钟瑜一起去洛阳,途中遇到一个相面者,说:“此童有贵相,然当厄于水,努力慎之”(这个孩子面相富贵,但是将有一个被水淹的厄远,走路一定要小心)。结果,走了不到十里路,钟繇的马匹突然受惊,把钟繇掀翻到水里,差点被淹死。钟瑜看到算命先生的话

  • 三国孙礼:将国家和人民的地位放首位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孙礼

    三国孙礼是一个耿直刚武之人,在魏明帝修建宫殿的时候,全国百姓的粮食歉收,孙礼想要帮助百姓办点事情,于是力争免除百姓的劳役。魏明帝在听到孙礼的进言之后,立马下诏书表示让百姓都是从事农业的生产,并且说孙礼进言是正直进言。当时负责修建皇上宫殿的是李惠,李惠上奏魏明帝表示,要求百姓再停留一日的时间,等将宫殿

  • 曹魏将领孙礼和诸葛亮之间到底谁比较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礼和诸葛亮之间到底谁比较厉害

    三国孙礼是一个耿直刚武之人,在魏明帝修建宫殿的时候,全国百姓的粮食歉收,孙礼想要帮助百姓办点事情,于是力争免除百姓的劳役。魏明帝在听到孙礼的进言之后,立马下诏书表示让百姓都是从事农业的生产,并且说孙礼进言是正直进言。当时负责修建皇上宫殿的是李惠,李惠上奏魏明帝表示,要求百姓再停留一日的时间,等将宫殿

  • 卢毓和画饼充饥的故事,画饼充饥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画饼充饥

    画饼充饥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用来欺骗别人。画饼充饥的寓言故事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名叫卢毓(yù)的人,他是前朝东汉名臣卢植的小儿子。卢毓为人忠厚,学识渊博,魏文帝把他提拔为侍中。在职三年,卢毓对魏文帝曹丕提出过很多好的建议,魏文帝最初不太高兴,但是后来见他忠心耿

  • 三国魏国官员徐宣在曹魏是何地位?一生有何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徐宣,三国

    东汉末年,中国古代又开始进入了三国时代.三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耀眼和群雄璀璨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盛产英雄和枭雄,三国是谋士们一展所长之地,也是学得半生武艺,带兵打仗驰骋的天地。徐宣(?—236年),字宝坚,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广陵海西(今江苏灌南县东南)人。与陈矫是同乡,在汉末时期曾迁居吴地避难,在多次

  • 陈矫为什么不受刘备重用?结果转身投入曹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矫,三国

    大家好,说起陈矫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三国时期,早期的蜀国有一位具有天纵之姿的人才,他是刘备手下的一个小将,但因为不受刘备的重视,没有重用他,他便转身投靠了曹操,最终却成了蜀汉的心腹大患。这个人,就是才高八斗的陈矫。说起陈矫,陈矫这个人,原本是和诸葛亮一样隐居在山中,而诸葛亮是被徐庶向刘备举荐

  • 刘备身边有着鬼才陈矫不用 结果投奔曹操之后却成为蜀汉的心腹之患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鬼才陈娇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识人用人方面,刘备与曹操可谓天壤之别。当时名扬荆襄的凤雏庞统,才高八斗,却不被刘备重视,《庞统传》载:“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这里的“以从事守耒阳令”,只是当时一个非常小的官。而且庞统所任的这个从事,

  • 陈矫当初和刘备见过一面 刘备是怎么错失这个人才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娇,刘备

    还不知道:陈矫是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矫是三国时期魏国名臣,也是曹魏开国功臣。陈矫早年到江东避乱,后来被曹操辟为丞相掾属。不过据说陈矫本来有意辅佐刘备,还非常期待与刘备见上一面,结果见面后陈矫对刘备的态度略显失望,最后才转投曹操,刘备为什么会错失这样一

  • 陈矫是什么人?三国时曹魏名臣陈矫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

    陈矫早年为避乱,曾在江东一带居住,当时孙策和袁术都曾礼聘过陈矫,但陈矫都不应命,更决定回到故乡广陵郡居住。广陵太守陈登邀请陈矫出任郡功曹,并吩咐陈矫到许昌去,他指出:“许都一带的文士有一些议论,似乎对我的评价并不甚好,请你到许都走一趟,为我听听消息,再回来告诉我。”陈矫应命往复一遭后,回来跟陈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