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最大的一顿“忽悠” 没有阚泽的这段话就没有天下三分了

三国时期最大的一顿“忽悠” 没有阚泽的这段话就没有天下三分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438 更新时间:2024/1/8 20:03:45

周瑜正在想破曹之计,黄盖来献计用火攻。周瑜问他这是谁的主意,黄盖说是自己想到的,周瑜很惊讶(容不得别人比他聪明),但转而就说我正在想用火攻,只是如何能进入曹营,放火烧船,没想明白。派人诈降,就怕曹操不肯相信。黄盖自告奋勇,愿前往曹军诈降,然后放火烧掉曹军战船。想骗过曹操,哪有那么容易?为了让曹操充分相信,他们设计了“苦肉计”,因黄盖不服从周瑜调遣瞧不起他,将他打得皮开肉绽。真打啊,所有将士都觉得周瑜做得太过了。这就是《三国演义》里“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阚泽来看望病床上的黄盖,直说周瑜太不应该了。转念一想,难道是“苦肉计”?黄盖拉着阚泽的手说:“我知道你忠心耿耿,又能言善辩,我只能跟你说实话。为了破曹只能如此,我才献此计,身受大刑之苦,心无怨恨。我把心腹之事相托,不知愿意不?”阚泽倍受感动,马上答应了:“莫非让我过江去送降书?老将军都能如此,我也没二话。”阚泽带着降书连夜去了曹营。曹操生性多疑,能轻易就相信吗?

阚泽来到曹营,曹操接见了他。曹操很傲慢,代答不理,但也想听听怎么意思:“你是东吴参军,来我这干什么?”

阚泽看出曹操的态度,并没直接说出来意,而是颇有感慨的说:“听说曹丞相求贤若渴,今天见面不是那么回事。黄盖啊!黄盖啊!你错打主意了。”

曹操:“这话怎么说的?”

阚泽:“黄老将军是东吴三世老臣,遭到周瑜当众毒打,险些丧命。今天我受黄老将军委托前来献书,愿投奔丞相,不想遭到冷遇。”

曹操:“我问问不正常吗?书信在哪?”

阚泽这才递过书信,曹操看过书信放到桌上,说:“来人,斩了。”曹操不会轻易相信,也是通过这办法看看反应。

阚泽大笑而去,毫无惧色:“我笑黄盖不识人,要杀就杀。”

曹操:“你为什么大笑?等我说破你们的奸计,你死的也不冤。”曹操是看出破绽了。“周瑜就是奸诈之人,跟黄盖使苦肉计,怎么能骗过我?如果是真降,怎么没有约定时间?”

阚泽:“亏你还熟读兵书,就这水平赶紧收兵打道回府。不然,一定被周瑜所擒。只可惜屈死在你手里。”就不顺着说,故意激曹操。说完就走。

曹操拦住他,就想听他解释,不是真想杀他:“你要说得有理,我自然相信。”

阚泽心里有了底,不紧不慢地说:“丞相没听说过背主作窃,不能定期?假如约定日期,到时又下不了手,对方来接应,不是泄密了吗?这样大事只能见机行事,哪能定好日期?你不明此理,还要屈杀好人,能说你有水平吗?”说得曹操将信将疑。

曹操心里也犯嘀咕,但嘴上还客气的说:“先生,双方交战之时,我有不礼貌的地方,别挑啊。”

阚泽一看有戏,赶紧上前再次表忠心:“我和黄老将军是真心投靠,是欣赏丞相的韬略和为人。”

曹操听到夸奖高兴:“大功告成,我给你们加官封爵。”

阚泽:“哎!我们不是为爵禄而来,是顺天意应人心。”

曹操没有全信,只是赌一把,万一是真的不能放过机会。真正让曹操彻底相信的是已经打入东吴的奸细蔡中蔡和送来的密信。这封密信,帮阚泽最后骗过了曹操。临走时,曹操给阚泽金银作为答谢,阚泽没收。曹操更是另眼相看,十分欣赏。

怕曹操过后醒悟,阚泽回到东吴后,又找甘兴霸将军商量一块投曹操,故意让蔡中、蔡和听到,报信给曹操。这回曹操才深信不疑,彻底上了周瑜的当。曹操因此在赤壁吃了败仗,大败而回。

1、骗曹操这样的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分几步走,他能信吗?爱思考的人,就得给他多摆几步,让他充分思考才能相信。

2、成功的关键在于细节,每个细节都要做得滴水不漏,细节决定成败。

3、常规思维很容易让人起疑心,一反常规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得付出辛苦,皮肉之苦也是苦啊!

标签: 三国阚泽

更多文章

  • 盘点“三国”的最强大脑 阚泽过目不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阚泽

    《三国》里最光彩照人的莫过于诸葛亮了。书中并未直接描述诸葛亮的脑力究竟如何,但仅以草船借箭一例,其精准算计即足以令人折服。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凤雏庞统亦非泛泛之辈,初投刘备时只做了个小小县令,终日饮酒,不理政事。刘备派张飞前去问责,庞统醉眼惺忪,却不消半日便将百余日内积压的公事一一处理完毕,“手

  • 三国最好色的男人是谁:文豪钟繇竟然远胜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钟繇,曹操,好色,

    基因是会遗传的,这在曹操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曹操好色(详见本人文章《曹操的艳照门事件》),没想到他的儿子曹丕还要更胜一筹。长江后浪推前浪,亲生儿子和老爹抢女人,也许,这是曹操自己始料未及的。也许,我们只能寻这样一个托辞:曹操两父子的骨子里有着文人的一面,文人嘛,风流倜傥痴傻癫狂是难免的。曹丕的第一

  • 揭秘:三国历史上名人钟繇为什么会与美女幽会?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钟繇,美女,幽会

    导读:《三国志·钟繇传》说,钟繇小时候长相不凡,聪明过人,他曾与叔父钟瑜一起去洛阳,途中遇到一个相面者,说:“此童有贵相,然当厄于水,努力慎之”(这个孩子面相富贵,但是将有一个被水淹的厄远,走路一定要小心)。结果,走了不到十里路,钟繇的马匹突然受惊,把钟繇掀翻到水里,差点被淹死。钟瑜看到算命先生的话

  • 三国孙礼:将国家和人民的地位放首位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孙礼

    三国孙礼是一个耿直刚武之人,在魏明帝修建宫殿的时候,全国百姓的粮食歉收,孙礼想要帮助百姓办点事情,于是力争免除百姓的劳役。魏明帝在听到孙礼的进言之后,立马下诏书表示让百姓都是从事农业的生产,并且说孙礼进言是正直进言。当时负责修建皇上宫殿的是李惠,李惠上奏魏明帝表示,要求百姓再停留一日的时间,等将宫殿

  • 曹魏将领孙礼和诸葛亮之间到底谁比较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礼和诸葛亮之间到底谁比较厉害

    三国孙礼是一个耿直刚武之人,在魏明帝修建宫殿的时候,全国百姓的粮食歉收,孙礼想要帮助百姓办点事情,于是力争免除百姓的劳役。魏明帝在听到孙礼的进言之后,立马下诏书表示让百姓都是从事农业的生产,并且说孙礼进言是正直进言。当时负责修建皇上宫殿的是李惠,李惠上奏魏明帝表示,要求百姓再停留一日的时间,等将宫殿

  • 卢毓和画饼充饥的故事,画饼充饥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画饼充饥

    画饼充饥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用来欺骗别人。画饼充饥的寓言故事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名叫卢毓(yù)的人,他是前朝东汉名臣卢植的小儿子。卢毓为人忠厚,学识渊博,魏文帝把他提拔为侍中。在职三年,卢毓对魏文帝曹丕提出过很多好的建议,魏文帝最初不太高兴,但是后来见他忠心耿

  • 三国魏国官员徐宣在曹魏是何地位?一生有何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徐宣,三国

    东汉末年,中国古代又开始进入了三国时代.三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耀眼和群雄璀璨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盛产英雄和枭雄,三国是谋士们一展所长之地,也是学得半生武艺,带兵打仗驰骋的天地。徐宣(?—236年),字宝坚,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广陵海西(今江苏灌南县东南)人。与陈矫是同乡,在汉末时期曾迁居吴地避难,在多次

  • 陈矫为什么不受刘备重用?结果转身投入曹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矫,三国

    大家好,说起陈矫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三国时期,早期的蜀国有一位具有天纵之姿的人才,他是刘备手下的一个小将,但因为不受刘备的重视,没有重用他,他便转身投靠了曹操,最终却成了蜀汉的心腹大患。这个人,就是才高八斗的陈矫。说起陈矫,陈矫这个人,原本是和诸葛亮一样隐居在山中,而诸葛亮是被徐庶向刘备举荐

  • 刘备身边有着鬼才陈矫不用 结果投奔曹操之后却成为蜀汉的心腹之患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鬼才陈娇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识人用人方面,刘备与曹操可谓天壤之别。当时名扬荆襄的凤雏庞统,才高八斗,却不被刘备重视,《庞统传》载:“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这里的“以从事守耒阳令”,只是当时一个非常小的官。而且庞统所任的这个从事,

  • 陈矫当初和刘备见过一面 刘备是怎么错失这个人才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娇,刘备

    还不知道:陈矫是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矫是三国时期魏国名臣,也是曹魏开国功臣。陈矫早年到江东避乱,后来被曹操辟为丞相掾属。不过据说陈矫本来有意辅佐刘备,还非常期待与刘备见上一面,结果见面后陈矫对刘备的态度略显失望,最后才转投曹操,刘备为什么会错失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