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矫当初和刘备见过一面 刘备是怎么错失这个人才的

陈矫当初和刘备见过一面 刘备是怎么错失这个人才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290 更新时间:2024/1/11 8:22:23

还不知道:陈矫是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陈矫是三国时期魏国名臣,也是曹魏开国功臣。陈矫早年到江东避乱,后来被曹操辟为丞相掾属。不过据说陈矫本来有意辅佐刘备,还非常期待与刘备见上一面,结果见面后陈矫对刘备的态度略显失望,最后才转投曹操,刘备为什么会错失这样一位人才呢?陈矫在曹操时期拜丞相长史,等曹丕登基后,陈矫封高陵亭侯,迁尚书令,曹睿继位后,陈矫又拜司徒,可见当时他在朝中已是一位不可获取的重要人物。

陈矫学富五车

当年孙策建立江东之初,广招贤才,有一次遇到了陈矫,见他学富五车,贯通天下之势,便请人希望他出山辅佐,结果被拒绝了。后来袁术听闻陈矫的大名,也希望招收他入麾下帮助自己成就帝王之业。可袁术也不是陈矫愿意出山的对象。在陈矫的心中,以仁义闻名于世的刘备才是他内心真正的辅佐之选。当时刘备正在徐州,陈矫听闻老友陈登也在徐州,便前去拜访,陈登对刘备评价之高,又一次的让陈矫迫切的希望与之见上一面。

陈矫失望至极

可是第一次见面陈矫便失望至极。而且刘备也并没有希望陈矫出山辅佐他的意思,陈矫气急之下,便投靠了曹操。刘备与曹操对待陈矫的态度完全不同,曹操的敬重来源于陈登的举荐,陈矫受到曹操的尊重后也为曹操提供了很多见效显著的治国方略,他还建议曹操要在江东孙家势力强大之前,就应该将其消灭。然而后来曹操经历赤壁大败,孙权势力大幅度提升,由此可见陈矫的目光是多么有远见。

巨大贡献

然而刘备当年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这样的一个鬼才来辅佐自己,结果却被他硬生生的给浪费了。他失去的不仅是一个能帮助自己夺天下的鬼才,他甚至还得到了一个阻碍自己得天下的大敌。当年陈矫官至司徒之位,帮助曹魏管理着北方的民间事理。为曹魏稳定的后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结

虽然诸葛亮当年北伐遇到的正面之敌是司马懿,但是要知道司马懿当年出兵抗蜀的时候,从未担忧自己后方的安危和补给问题,诸葛亮却要常常为此事发愁,法正庞统死得早,蜀国全靠诸葛亮一个人撑着。倘若刘备当年再徐州城就留下了陈矫,在后来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就有一个人能为其分忧了,所以说,这样的鬼才是蜀汉当年在真正的心腹大患。

标签: 陈娇刘备

更多文章

  • 陈矫是什么人?三国时曹魏名臣陈矫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

    陈矫早年为避乱,曾在江东一带居住,当时孙策和袁术都曾礼聘过陈矫,但陈矫都不应命,更决定回到故乡广陵郡居住。广陵太守陈登邀请陈矫出任郡功曹,并吩咐陈矫到许昌去,他指出:“许都一带的文士有一些议论,似乎对我的评价并不甚好,请你到许都走一趟,为我听听消息,再回来告诉我。”陈矫应命往复一遭后,回来跟陈登说:

  • 陈矫文言文原文翻译,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矫文言文

    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避乱江东及东城,辞孙策、袁术之命,还本郡。太守陈登请为功曹,使矫诣许。谓曰:“许下论议,待吾不足;足下相为观察,还以见诲。”矫还曰:“闻远近之论,颇谓明府骄而自矜。”登曰:“夫闺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兄弟;渊清玉洁,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清修疾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

  • 三国桓阶的亲身经历:证明站队比才能更重要的曹魏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桓阶,曹魏大臣

    有句话叫做臣子择明君而事之,是说不仅是君主选择臣子,当臣子也同样在选择君主。这要是放在一统天下的和平年代,这句话未必有用,为什么?因为不管皇帝是昏君还是明君,你根本就没得选择,你能选择的只能是不出来当官。能反映这句话意义的是在战乱年代,三国就是最典型时期之一。网络配图三国鼎立之前,统一的天下已经是分

  • 三国桓阶:证明站队比才能更重要的曹魏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桓阶

    有句话叫做臣子择明君而事之,是说不仅是君主选择臣子,当臣子也同样在选择君主。这要是放在一统天下的和平年代,这句话未必有用,为什么?因为不管皇帝是昏君还是明君,你根本就没得选择,你能选择的只能是不出来当官。能反映这句话意义的是在战乱年代,三国就是最典型时期之一。三国鼎立之前,统一的天下已经是分崩离析,

  • 卫觊为什么打刘备?曹操这样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卫觊,三国

    秦峰派出曹操和袁绍两员大将,把刘备给忽悠了。,他又亲自出手,将卫家家主卫觊忽悠的正南正北。京城三少都是老戏骨了,只把刘备忽悠的要请客吃饭,又把卫觊忽悠的止不住感激。秦峰如此做,是有套路的,便是先下手为强,又是声东击西,也是转移试听。其中转移试听是重中之重,能不能成功,就看刘备被揍的狠不狠了。揍的狠,

  • 曹宇:曹操最长寿的儿子,三国时期的“活化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宇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操膝下子女众多,但知名的儿子说来说去就那么几个。继承了世子之位的曹丕、与他最强劲的竞争对手曹植、被誉为神童的曹冲、好为将的曹彰......其中,位列“建安七子”的曹丕与曹植两兄弟都是年仅40岁便英年早逝,而曹冲比他们更短命,

  • 曹宇是什么人?三国时期曹魏燕王曹宇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

    曹宇是曹操与环夫人所生,曹冲、曹据之同胞兄弟,魏元帝曹奂之父。娶张鲁女。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封都乡侯。二十二年(公元218年),改封鲁阳侯。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进爵为公。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为下邳王。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改封单父县。明帝宠信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燕王

  • 曹操最长寿的儿子曹宇,曹叡对他非常优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宇

    曹操一生虽然子女众多,但大都是“短命鬼”,25个儿子中能活过四十岁的寥寥无几,而能够过古稀之年的,唯有燕王曹宇一人而已。曹宇的人生经历很奇特,不仅寿数冠绝兄弟辈,差点活到三国一统,而且备受明帝曹叡信任,差点当上辅政的大将军,儿子更是登上皇位。曹宇虽然没有天子之命,但集天子之弟、天子之叔、天子之父三大

  • 曹魏楚王曹彪人物生平简介,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彪

    曹彪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寿春侯。黄初二年(221年)晋升爵位,迁移封地,为汝阳公。黄初三年(222年),封为弋阳王。当年迁移封地,为吴王。黄初五年(224年),改封为寿春县。黄初七年(226年),迁移封地为白马。太和五年(231年)冬天,到洛阳朝见魏明帝曹叡。太和六年(232年),改封为楚

  • 三国时期唯一反抗司马懿的亲王曹彪,最后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

    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大权后,仅用了16年的时间便完成改朝换代的任务,在此期间,除几位忠于魏室的将军们起兵反抗外,作为国家藩篱的亲王们却几乎毫无作为,可以说是眼睁睁地看着江山易主。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源自魏朝对诸王的禁防甚严,诸王非但不能掌兵干政,连日常起居情况都受到严密监视,对国家大事心有余力而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