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身边有着鬼才陈矫不用 结果投奔曹操之后却成为蜀汉的心腹之患

刘备身边有着鬼才陈矫不用 结果投奔曹操之后却成为蜀汉的心腹之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68 更新时间:2024/1/10 22:57:2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鬼才陈娇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识人用人方面,刘备与曹操可谓天壤之别。当时名扬荆襄的凤雏庞统,才高八斗,却不被刘备重视,《庞统传》载:“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这里的“以从事守耒阳令”,只是当时一个非常小的官。而且庞统所任的这个从事,还是一个几乎没有实权的侍讲从事,主要负责给县令提提建议,从事一些价值不大的辅助性工作。例如,在督邮检查县令政绩时,他要负责给县令打打掩护。这种时候,庞统只需坐在次座上,根据督邮对县令的考察,不断提供给县令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即可。可见,以庞统的千里之才,却坐上这种官位,实在大材小用。

相比刘备,曹操就不同了。曹操对待张恭的态度,就是一例。《三国志》载:“张恭素有学行,郡人推行长史事,恩信甚著。”这里的“郡长史”,只是比庞统所任的“从事耒阳令”稍大一些的官职,原本不可能被曹操这种地位的人所知道,然而曹操竟然听闻了张恭的事迹,主动邀请他来谈话。曹操这种主动出击寻找人才的举动,在他一生中数不胜数,这种主动出击,为他带来了许多寒门良才,而这其中可能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陈矫了。

陈矫原本是扬州广陵人,就是现在江淮一带的人,后来因为避难,南下迁往江东地区。《陈矫传》载:“陈矫,广陵人也,避乱江东及东城,辞孙策、袁术之命。”孙策和袁术,都是当时诸侯中的佼佼者,建安三年时,孙策曾携左右出行,来到吴郡考察当地百姓的生活情况。当时,陈矫正在吴郡周边陪同父亲狩猎。由于孙策酷爱狩猎,所以可能是在狩猎的过程中,见到了陈矫。不过,陈矫并不是一名武夫,而是一名文士。孙策如何对陈矫产生了欣赏,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不过孙策回到吴郡后,立即派人前往邀请陈矫出仕,最后被陈矫拒绝了。

与孙策相似的,是袁术对陈矫的青睐。众所周知,袁术是一位有着气侠性格的人物,很少能看得上别人,连江东霸王孙策都不被他放在眼里,不过他却对陈矫青睐有加。也是建安三年左右,袁术当时正被曹操打得大败,《袁术传》载:“太祖与绍合击,大破术军。”就是在这前后,袁术听闻了陈矫大名,就派人去招他来,才高八斗的陈矫,连孙策都看不上,显然不会接受袁术的邀请。陈矫内心的人选,其实是刘备。

当时,刘备刚到徐州,陈矫有次前往徐州探望老友陈登,和陈登聊起了天下英雄。由于陈登也是一位极具天才的人物,所以陈矫想听听他对刘备的看法。史料记载说:“太守陈登请为功曹,谓陈矫曰:‘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听完陈登对刘备的评价,陈矫从此再无顾虑,他希望立即见一见这位刘皇叔。然而,第一次见面就让他失望了。离去时,陈矫说了一句:“本愿为君谋,奈不喜周旋。”刘备居然没有回答,陈矫一怒之下,做出了“投曹公”的决定。

建安六年左右,借着陈登和曹操的关系,陈矫又向曹操毛遂自荐。曹操显然和刘备不同,有了陈登的举荐,曹操对陈矫非常尊重,并询问他治理国家的方法。陈矫对曹操说:“鄙郡(江东)虽小,形便之国也,若蒙救援,使为外藩,则吴人谋,徐方永安,武声远震,仁爱滂流,未从之国,望风景附,崇德养威,此王业也。”陈矫这番话,是在建议曹操对付江东孙氏的策略。陈矫认为,江东地盘虽小,而且也不富庶,但四通八达,能很快和周边势力联合起来。一旦如此,就会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所以,在这股势力形成前,曹操一定要先下手为强,将武略和仁爱,播撒到江东周边地区,使这些地区的人,全部认为曹操才是明君,接着,都不需要大动干戈,就可以剿灭江东孙氏了。曹操对陈矫的建议十分满意,留用了他。

从表面看,刘备可能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拒绝了一个怎样的鬼才,这位鬼才,原本可以被刘备轻松纳入自己的阵营,然而刘备却不用这位鬼才。而从事后看,正是这位陈矫,成为蜀汉中期的心腹之患。刘备死后,诸葛亮执掌蜀汉,此时,这位当年被刘备拒绝的陈矫,已经位列曹魏司徒之位了。而陈矫在位期间,主要掌管整个曹魏的民事和社会治理情况。当时,陈矫政绩斐然,为曹魏后方安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史载他:“旬月走访八十二郡县,每至一地,辄入民家,与之同食同住,往来交流不断。矫以此法,悉察民情。或突然造访一地,其间作奸犯科者,在职不恭者,悉数免官,在任三年,八州数十郡内,百姓安乐,皆矫之功也。”

许多人认为,蜀汉中期的心腹之患,是司马懿和张郃之辈,熟不知,司马懿和张郃等人,之所以能安心御敌,根本原因还是后方的强大支援。以司马懿和诸葛亮的上邽之战为例,当时司马懿从来不会为后方的粮草供应问题发愁,诸葛亮却相反,时刻为后勤保障担忧。史载:“司马宣王每临战者,皆付后勤粮草事宜于麾下诸位,凡从冀州运抵雍凉之粮,即足抵军队半年之食。明帝中,冀州供粮七百七十五万斛。魏郡五十五万斛,渤海郡六十万斛,其余诸郡皆供粮不断。”当时的粮草之所以能及时供应,主要原因就在于陈矫很好的统筹全局和治理能力。从这个角度看,蜀汉真正的心腹之患,不仅仅是司马懿和张郃之辈,作为整个曹魏帝国后方的大管家陈矫,才是蜀汉更大的肘腋之患。

标签: 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陈矫当初和刘备见过一面 刘备是怎么错失这个人才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娇,刘备

    还不知道:陈矫是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矫是三国时期魏国名臣,也是曹魏开国功臣。陈矫早年到江东避乱,后来被曹操辟为丞相掾属。不过据说陈矫本来有意辅佐刘备,还非常期待与刘备见上一面,结果见面后陈矫对刘备的态度略显失望,最后才转投曹操,刘备为什么会错失这样一

  • 陈矫是什么人?三国时曹魏名臣陈矫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

    陈矫早年为避乱,曾在江东一带居住,当时孙策和袁术都曾礼聘过陈矫,但陈矫都不应命,更决定回到故乡广陵郡居住。广陵太守陈登邀请陈矫出任郡功曹,并吩咐陈矫到许昌去,他指出:“许都一带的文士有一些议论,似乎对我的评价并不甚好,请你到许都走一趟,为我听听消息,再回来告诉我。”陈矫应命往复一遭后,回来跟陈登说:

  • 陈矫文言文原文翻译,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矫文言文

    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避乱江东及东城,辞孙策、袁术之命,还本郡。太守陈登请为功曹,使矫诣许。谓曰:“许下论议,待吾不足;足下相为观察,还以见诲。”矫还曰:“闻远近之论,颇谓明府骄而自矜。”登曰:“夫闺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兄弟;渊清玉洁,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清修疾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

  • 三国桓阶的亲身经历:证明站队比才能更重要的曹魏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桓阶,曹魏大臣

    有句话叫做臣子择明君而事之,是说不仅是君主选择臣子,当臣子也同样在选择君主。这要是放在一统天下的和平年代,这句话未必有用,为什么?因为不管皇帝是昏君还是明君,你根本就没得选择,你能选择的只能是不出来当官。能反映这句话意义的是在战乱年代,三国就是最典型时期之一。网络配图三国鼎立之前,统一的天下已经是分

  • 三国桓阶:证明站队比才能更重要的曹魏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桓阶

    有句话叫做臣子择明君而事之,是说不仅是君主选择臣子,当臣子也同样在选择君主。这要是放在一统天下的和平年代,这句话未必有用,为什么?因为不管皇帝是昏君还是明君,你根本就没得选择,你能选择的只能是不出来当官。能反映这句话意义的是在战乱年代,三国就是最典型时期之一。三国鼎立之前,统一的天下已经是分崩离析,

  • 卫觊为什么打刘备?曹操这样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卫觊,三国

    秦峰派出曹操和袁绍两员大将,把刘备给忽悠了。,他又亲自出手,将卫家家主卫觊忽悠的正南正北。京城三少都是老戏骨了,只把刘备忽悠的要请客吃饭,又把卫觊忽悠的止不住感激。秦峰如此做,是有套路的,便是先下手为强,又是声东击西,也是转移试听。其中转移试听是重中之重,能不能成功,就看刘备被揍的狠不狠了。揍的狠,

  • 曹宇:曹操最长寿的儿子,三国时期的“活化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宇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操膝下子女众多,但知名的儿子说来说去就那么几个。继承了世子之位的曹丕、与他最强劲的竞争对手曹植、被誉为神童的曹冲、好为将的曹彰......其中,位列“建安七子”的曹丕与曹植两兄弟都是年仅40岁便英年早逝,而曹冲比他们更短命,

  • 曹宇是什么人?三国时期曹魏燕王曹宇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

    曹宇是曹操与环夫人所生,曹冲、曹据之同胞兄弟,魏元帝曹奂之父。娶张鲁女。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封都乡侯。二十二年(公元218年),改封鲁阳侯。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进爵为公。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为下邳王。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改封单父县。明帝宠信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燕王

  • 曹操最长寿的儿子曹宇,曹叡对他非常优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宇

    曹操一生虽然子女众多,但大都是“短命鬼”,25个儿子中能活过四十岁的寥寥无几,而能够过古稀之年的,唯有燕王曹宇一人而已。曹宇的人生经历很奇特,不仅寿数冠绝兄弟辈,差点活到三国一统,而且备受明帝曹叡信任,差点当上辅政的大将军,儿子更是登上皇位。曹宇虽然没有天子之命,但集天子之弟、天子之叔、天子之父三大

  • 曹魏楚王曹彪人物生平简介,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彪

    曹彪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寿春侯。黄初二年(221年)晋升爵位,迁移封地,为汝阳公。黄初三年(222年),封为弋阳王。当年迁移封地,为吴王。黄初五年(224年),改封为寿春县。黄初七年(226年),迁移封地为白马。太和五年(231年)冬天,到洛阳朝见魏明帝曹叡。太和六年(232年),改封为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