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后袁齐妫用30万来试皇帝的心 结果竟被气死?

皇后袁齐妫用30万来试皇帝的心 结果竟被气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66 更新时间:2023/12/18 10:01:10

天家无亲情,更别说是夫妻之间的恩爱少有了。事实上帝后们处在高处,远非平头百姓那么自由,牵一发而动全身,动静太大受不了。其实也可以理解,利益决定一切。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疏离,一切都是有因由的。聪明人,要自己掌握这个度。自视太高,位置没摆对,自然就不会有幸福感可言。

南朝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宋文帝,自从十七岁即位,开始了大展拳脚的皇帝生涯。晚年虽好大喜功,不切实际,但难掩早年创下“元嘉之治”的风采,他在位期间,南朝宋极其强盛。

不过,他也只是做了个半截明君。兴盛的前朝,繁荣的后宫里,他的皇后袁齐妫却因极度怨恨最终死去。

说起袁齐妫,知名度可能不高。但要说她的父亲,恐怕稍熟知南北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因为他叫袁湛。

袁湛出身名门,既是魏晋最牛家族谢家的外甥,成年后又亲上加亲,娶了谢玄的女儿为妻。他自己也比较努力,无论在朝廷还是在地方为官,都忠于职守做实事,得到当时人们的一致好评。

桓玄造反,刘裕任命他为镇军谘议参军,袁湛立下功劳无数。他跟随刘裕多年,在太尉府干过,在民部干过,在吏部也干过,直至出任吴兴太守,都深得人心。甚至可以说,刘裕能登上帝位,袁湛功劳很大。所以,刘裕登基后,力主二家联姻,将他女儿嫁给他儿子宜都王刘义隆

袁齐妫是个苦命的孩子。她的生母王氏身份卑贱,按那会儿高门大户的思想,王氏是别指望进袁家门的,何况袁湛于她并无感情,她生的又是个女儿,自然更不受待见了。袁齐妫直到五六岁时才真正认识父亲,并被带回袁府。到了婚龄,她出嫁了,成为宜都王妃。亲情这东西,只是点缀。

刘裕驾崩后,太子刘义符,即刘义隆的大哥继位,但是据说他本人游戏无度,被辅政的几位大臣给废了。说得好听说是在众位王爷之中选择一位能力极强的人来继位,以保大好河山。事实上说白了,还是比比谁的权力大。这里面三位大臣,一是司空徐羡之,一是中书令傅亮,另一位就是领军将军谢晦。徐羡之出身寒门,傅亮虽受刘裕重视,但也以文采见长,三人之中,谢晦手握兵权,自然他说了算。就这样,刘义隆身为谢家名义上的女婿,上位是顺理成章。作为报答,谢晦担任荆州刺史,保一境平安。

江山是袁家帮忙打下的,帝位是袁家亲戚帮忙抢到的,做为皇后,袁齐妫的地位是肯定的。但要说两人感情好得不得了,那也只有哄鬼了。刘义隆上位后,大杀功臣,抑制豪强,大刀阔斧的改革。要杀威风的对象就包括皇后的亲族。

不过这些,袁皇后管不着。

婚后几年,袁皇后生了刘劭。第三天,刘义隆才来看,怪事发生了。静静的宫殿,帘子什么的都没有动,但刘义隆的帽子却被吹落在地,刘义隆很不高兴。刘劭虽是长子,但是越长大,越觉长相为不寻常,在袁皇后看来,这孩子将来要弑父的,真不知道她从哪看出来的。她的处理方法很简单,就是一了百了,把刘劭杀掉,以保刘义隆的性命。刘义隆一听这事,也挺激动,对这儿子好了一些,名字改过几次后,终于定下来为劭。六岁那年,将他封为皇太子,一切制度从严,十二岁,入主东宫。

本来,对于齐妫来说,这也挺好,自己是后宫之主,儿子也已被立为皇太子,管好自己就行了。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从小被袁家人瞧不起,当了皇后的袁齐妫仍然常想着接济娘家,她时常请求刘义隆赐给袁家财物。偏生年青时的刘义隆过惯了穷日子,极其俭朴,实在不得已,也只好赐个三五万的钱,三五十匹的布。

国家越来越繁荣,刘义隆的后宫也全面开花。为皇室开枝散叶,是身为皇帝必须要承担的责任,不能推托,当然,万花丛中,他最爱潘淑妃那一朵。潘淑妃长得美,更聪明。她发现宋文帝爱羊车随幸,于是常洒盐水,吸引羊的注意。果然,她靠着这些小伎俩成功地笼络住了刘义隆。

其他嫔妃恨得牙痒痒,可以理解。皇后生恨也正常,但是皇后的做法很不地道。其实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男人爱年轻美女,这太常见了。对于袁皇后来说,没有潘淑妃,也会有李淑妃吴贤妃什么的,只要她还是一宫之主,只要她好好让儿子等着坐上大位,一切就好了。年纪已长,再不可能和年轻的小姑娘一样争宠了,她只要牢住宝座,多一个少一个都没有关系。

袁皇后心里接受不了,她听说潘要什么都能得到,于是她派人交待潘从皇帝那里要三十万来。为什么要这么多?因为她每次只能要到这十分之一,这一下子多了十倍,依皇帝的性子,总不至于说给就给吧?可是人心不是用来试的,爱情也不是用钱来比对的。这一试,出问题了,潘淑妃成功地要到了三十万!她不死心,自己去求,要来的仍然只有三五万。袁皇后的心静不下了,她深觉得自己的被嫌弃。于是,从此不见君王,刘义隆入宫,她回避;他多次突然袭击,她也始终不见,甚至是潘淑妃生的儿子刘浚来见她,她也闭门不出,最终她因怨恨病得已经快要离开人世了,刘义隆前流着泪问她有什么要说的,她也只是死盯着他,一句话不说,然后拉下被子盖住自己的脸,从此阴阳相隔,生死不见。

这样一个倔强的皇后,让人觉得她倔强的不当。也许人死了,该说些好话,但是袁皇后的死,一半是刘义隆和小狐媚子气的,另一半,多半是她自己给作的。皇后的位置是她的,没有动,太子的位置也是她儿子的,没有动,她把自己当作天底下刘义隆唯一爱着的女人,看不得莺莺燕燕在他面前晃来晃去,放在平常人家,放在千年后的今天也许可以,但是在她生活的时代,不可能。她要做的是,适应,将自己人生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36岁被人活活气病,然后去死。(百家说史)

标签: 袁齐妫南朝宋文帝

更多文章

  • 北魏名将邢峦:攻占川蜀彻底压制了南梁的反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北魏,邢峦,南梁,

    邢峦(公元463—514年),字洪宾,河间鄚(今任丘)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延昌三年(公元514年),邢峦得暴病死,年仅5l岁,宣武帝念其生前战功卓著,下诏书赐给布四百匹,朝服一袭,办理丧事。并追赠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吏,谥号文定。葬于瀛州武垣县永贵乡崇仁里(今河间市沙洼乡南冬村)。《魏书·邢峦传》

  • 北魏大将邢峦:占领汉中真正让南北差距拉开巨大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魏,邢峦,汉中,

    邢峦(公元463—514年),字洪宾,河间鄚(今任丘)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延昌三年(公元514年),邢峦得暴病死,年仅5l岁,宣武帝念其生前战功卓著,下诏书赐给布四百匹,朝服一袭,办理丧事。并追赠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吏,谥号文定。葬于瀛州武垣县永贵乡崇仁里(今河间市沙洼乡南冬村)。《魏书·邢峦传》

  • 西魏十二大将军争议:杨忠还是尉迟迥是其中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魏,杨忠,尉迟迥,

    西魏的十二大将军的说法是在周书列传八赵贵?独孤信?侯莫陈崇中出现的: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少保、广平王元赞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淮安王元育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齐王元廓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秦七州诸军事、秦州刺史、章武郡开国公宇文导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平原郡开国公侯莫陈顺使持节、大将军、

  • 兰陵王第5集剧情:高长恭从尉迟迥手里救出雪舞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兰陵王

    尉迟迥来到粮仓发誓要把捣乱的人抓起来,在粮仓的一角尉迟迥发现了雪舞正在装爆炸物,把她抓了起来,还认出了他就是高长恭的新媳妇。高长恭用雪舞的几包爆炸物,炸开了城门逃走了,可是太师却发现雪舞没有按时间回来,高长恭要回去救雪舞。尉迟迥把雪舞绑在城门的高处,让雪舞说出兰陵王的下落,雪舞说不知道。尉迟迥就把雪

  • 有关于吴明彻的轶事有哪些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北朝,陈国

    轶事典故吴明彻十四岁时,感慨父亲吴树去世却没有坟地,家中又穷得无力筹办,就努力耕种。当时天下严重干旱,禾苗庄稼焦枯,吴明彻哀痛悲愤,每次到田里都大哭流泪,仰面向天诉说苦楚。过了几天,有人从田里回来,说禾苗已经重新生长,吴明彻怀疑他说的话,以为是哄骗自己,等到去田里一看,竟然跟他说的一样。秋天大丰收,

  • 武庙七十二将之吴明彻,成也北伐、败也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南北朝,武庙七十二将,吴明彻

    ——史料摘译——原文: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明彻有粟麦三千馀斛,而邻里饥餧,乃白诸兄曰:“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陈书·吴明彻传》译文:到侯景侵犯京城时,天下大乱,吴明彻有粟麦三千多斛,但邻居乡人却饥饿不堪,于是就对各

  • 南陈大将军吴明彻:武庙七十二子唯一的陈朝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吴明彻,陈朝,武庙七十二子,

    吴明彻(512年―578年),字通昭(一作通炤 ),秦郡(今南京市六合区)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将领。吴明彻的祖父吴景安,是南朝齐南谯太守。父亲吴树,是南朝梁右军将军。吴明彻幼年丧父,本性至孝。侯景之乱时,秦郡大饥,吴明彻将粮食分给邻居。承圣三年(554年)三月,陈霸先在京口与吴明彻结交,封他为戎昭将军

  • 慕容绍宗为什么会自杀 自杀的原因是什么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北朝,东汉

    慕容绍宗(501年-549年),东魏名将,鲜卑族。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北魏恒州刺史慕容远之子。早年先后追随尔朱荣、尔朱兆,可惜都不受重用。后来归顺高欢,历任青州刺史、晋州刺史、徐州刺史等职,封燕郡公。高欢死后,慕容绍宗击败反叛的侯景,大放异彩。549年,在围攻颍川城时,未免被敌军生擒,被迫投水而死

  • 慕容绍宗用兵如神 为何却在英年时投水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慕容绍宗,侯景,慕容恪

    从东汉末年开始战乱不断,中国历史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所谓乱世出英雄,长期的封建割据、连绵不断的战争,涌现出许多英雄豪杰,其中也不乏魔将杀星。诸如南北朝时期的侯景,他先是在东魏为将,后归梁,掀起叛乱,祸乱江南长达三年之久,使得六朝古都建康“千里烟绝,人迹罕见,白骨成

  • 东魏名将慕容绍宗:北朝第一祥瑞克死无数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慕容绍宗,北朝,名将,

    慕容绍宗(501年-549年),东魏名将,鲜卑族。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北魏恒州刺史慕容远之子。早年先后追随尔朱荣、尔朱兆,曾任并州刺史,封索卢县子。可惜都不受重用。后来归顺高欢,历任青州刺史、晋州刺史、徐州刺史等职,封燕郡公。高欢死后,慕容绍宗升任尚书左仆射。并率军击败反叛的侯景,在此战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