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谋士陈群:被刘备遗弃后却成为曹魏的三朝元老

谋士陈群:被刘备遗弃后却成为曹魏的三朝元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36 更新时间:2023/12/27 3:32:29

在三国前期,刘备一直如丧家之犬,奔走于四方诸侯,虽有匡扶汉室的决心,却没有与之相称的实力。

究其原因,人们普遍认为是因为他身边少了一位经天纬地的顶级谋士。在新野得到徐庶后,刘备相见恨晚,后来又不辞辛劳请诸葛亮出山,都体现了刘备对谋士的器重。但是早在刘备做豫州刺史的时候,他就曾得到过一位不世出的奇才。

陈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人。他出身名门,祖父任东汉太丘长,父亲任大鸿胪。他创立的九品中正制是科举制之前最重要的选官制度。

刘备为豫州刺史时,陈群为别驾。当时徐州刺史陶谦病重,将徐州让予刘备,当时陈群就劝阻他不要接受。因为刘备的实力还很弱,现在生存在群雄的夹缝中,一旦接过徐州,就会与当时实力非常强大的袁术正面交锋,而后方的吕布也蠢蠢欲动,不会让他独吞这块肥肉。这样一来刘备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腹背受敌。

但是刘备建功立业的心情非常迫切,没有接受陈群的建议。果然刘备陷入了与袁术的争战,吕布趁机袭取下邳,又与袁术兵合一处。刘备兵败,这才痛悔没有听从陈群的劝告。陈群自感未遇明主,心灰意冷之下离开了刘备,随父亲居于徐州避难。

曹操久仰陈群才学,击败吕布后,便将陈群聘为手下谋士。陈群才华过人,品性正直,很受曹操器重。曹操封为魏王后,陈群为御史中丞。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为魏王,陈群建制九品官人之法,深刻地影响了魏晋南北朝甚至是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在好几百年的时间里,人们都通过他的这项制度走上政治舞台。

曹丕称帝后,陈群封侯进爵,执掌整个曹魏的行政大权。他还私下跟诸葛亮沟通,希望蜀汉能归顺曹魏。两人都是各自国家的股肱大臣,各为其主,都认为自己的政权才是正统。诸葛亮断然不会接受,所以陈群此举,更像攻心之计。

曹丕病危,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与曹真、司马懿同为托孤重臣。

曹叡继位后,相对于曹真和司马懿的明争暗斗,陈群仍然尽忠职守,鞠躬尽瘁。曹叡贪图奢侈享乐,陈群多次苦口婆心劝谏,曹叡惮于陈群威望,才加以收敛。

公元236年,陈群逝世,谥曰靖侯。其子陈泰嗣任,成为曹魏后期重要的将领,曾多次抵御姜维的北伐。陈群的家族在整个魏晋时期都是一方大族,族人历任高官,荣耀一时。

可惜当年刘备对陈群不够重视,否则以陈群之能,在蜀国处理政务,必定政通人和。诸葛亮就不用事必躬亲,寿数延长,天下格局又将是另一番景象。

标签: 陈群曹操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曹魏重臣陈群简介 曹魏四友之一陈群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群,曹魏,三国,曹魏四友

    陈群(?-237年2月7日),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陈群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公元198年曹操入主徐州,辟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后又转任参丞相军事。公元213年,曹操封魏公,陈群为魏国的御史中

  • 董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董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董允,三国

    董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董允公元227年,远离蜀汉首府成都的陕西汉中。早春季节,刚刚升起的太阳还带着些微的寒意。林木森森的郊外,一队队威武的士兵手执戈戟,精神抖擞,等待丞相诸葛亮下令,首出祁山北伐曹魏。这时的诸葛亮还在军帐中沉吟着,头戴纶巾的他,轻轻地摇着鹅毛扇,脸上露出一丝忧虑的神色。他想到

  • 董允是怎么死的?三国蜀汉重臣董允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董允,三国

    董允是怎么死的?三国蜀汉重臣董允墓在哪董允(?-246年),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东汉末年,其父董和事刘璋为益州太守,刘备立太子时,允被选为洗马,后为黄门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辅国将军,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任大将军费祎的

  • 董允简介 三国蜀国太子洗马蜀汉四相之董允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董允,三国,蜀国名臣

    董允(?-246),字休昭,泸县嘉明镇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东汉末年,其父董和事刘璋为益州太守,刘备立太子时,允被选为洗马,后为黄门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辅国将军,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任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熙九年(公元246年)卒。当时蜀人称诸葛亮、

  • 揭秘:立下大功的吴质为何总得不到曹丕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丕,吴质,三国

    吴质,字季重。喜欢文学,善于阴谋,曾一度作为曹丕的智囊,为曹丕最终被确立为太子,立下汗马功劳。可是曹丕称帝,对吴质似乎没有过多的赏赐,而且吴质去世后,皇帝给他的谥号是非常低劣的,难道曹氏祖孙三代都卸磨杀驴的主。想当年,曹操活着的时候,对待自己的儿子,本来想确立一个最有本事的人。刚开始曹操最为欣赏的是

  • 费祎怎么读?费祎的“费”三国时读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费祎,三国

    费祎(Fei Yi)前者第四声,后者第一声。祎(yi),美好的意思。这是生僻字,现今已不大使用。费祎(?~253)中国三国时期蜀国大臣 。字文伟。江 夏鄳 (今河南罗山)人。刘备立太子刘禅,他与董允同为舍人,迁为庶子 。刘禅即位,他任黄门侍郎。诸葛亮南征还朝,百官郊迎数十里,祎虽位低,而亮独命祎上其

  • 蜀汉第一大案费祎遇刺案:谁到底是此案幕后真凶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郭循,费祎,刘禅,

    蜀汉延熙十六年元旦这一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怎么呢?这一天,费祎在汉寿大宴蜀国群臣,凡是驻留在汉寿这地儿的官员,不分官职大小,都被费祎请来喝酒。费祎是谁?这个人大伙儿不会陌生。《诸葛亮前出师表》中曾两处提到此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至於斟酌

  • 费祎简介 三国蜀国俊杰蜀汉四相之费祎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费祎,三国,蜀国俊杰

    费祎(?-253年),字文伟,荆州江夏鄳县(今湖北孝感市孝昌县)人,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深得诸葛亮所器重,曾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论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至,始终不为所屈。孙权甚异其才,自礼遇之,费祎也因常使吴。北伐时为中护军,又转为司马。当时将军

  • 夏侯威: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性格任侠,深具鉴人之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侯威,曹魏

    夏侯威(生卒年不详,)字季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第四子,右将军夏侯霸之弟。夏侯威性格任侠,历荆、兖二州刺史,并与曹丕、曹植等相友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夏侯威少年已有侠义风范,更深具鉴人之能。他身为魏国将领夏侯渊的

  • 三国时期胡遵、胡烈父子是什么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胡遵,三国

    说到三国父子兵,那可是不少,像霍峻、霍弋父子,马腾、马超父子,孙坚、孙策父子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上阵父子兵、虎父无犬子的意义。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胡遵、胡烈父子,则和司马懿、司马昭父子产生了直接的关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