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蒋琬有何值得称道的地方使其成为诸葛亮接班人?

蒋琬有何值得称道的地方使其成为诸葛亮接班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044 更新时间:2024/1/9 6:34:50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为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用,诸葛亮将其悉心培养,并密表刘禅可以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死后,蒋琬执政。拜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并被受命开府,后加大司马,总揽蜀汉军朝。曾制定由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但未被采纳。延熙九年(246年)病卒,谥曰恭 。

所谓气度,其实就是人品。那种听不得批评意见,容不得才高于己的人,一旦掌权,后果堪忧。

蒋琬是三国时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担任丞相12年,为蜀汉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

蒋琬的气度,表现在容人之短上。部下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 为人坦诚直爽,与人言谈时,从不随声附和。蒋琬与他谈论,他常常默然不予应答。于是,侍卫单镐就乘机向蒋琬进言说:“您身为大司马,位崇言尊,连后主也要谦让几分,而府中杨戏官不大,架子却不小,竟然连您讲话也爱理不理。对这种傲慢无礼之官,若不治罪,岂不过于宽容?”蒋琬闻听此言,耐心地解释说:“人们的思想不同,正如每个人的面目长相不同一样,当面表示顺从,一味奉承,而背后又说反对的话,这是古人所告诫的。对于杨戏这个人,我是了解他的,他从不违心地恭维别人,我说的话,也不可能句句在理。他要赞许我吧,又不是他的本心;要反对我吧,又宣扬了我的错误,所以他就默默不语了,这正是他的耿直之处。而我正是从他不理我言之中觉察到自己的不足,这有何不好呢?为何要治他的罪呢?”单镐听后感动地说:“丞相真是虚怀若谷,雅量过人!”

后来杨戏碰到姜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多次借着酒劲,对姜维冷嘲热讽,姜维于是找个借口把他贬为平民,直到老死。两相比较,姜维难容,蒋琬能忍,由此可见蒋琬的气度和胸襟。

蒋琬的气度,表现在容人之言上。府中督农官杨敏曾私下说蒋琬“作事愦愦(昏乱糊涂),诚非及前人”。有人将这话汇报给蒋琬,主管法纪的官员请求对杨敏追究治罪,蒋琬却平静地说:“我实在不如前人,没有什么罪可以追究他的。”并感叹道:“普天下人,皆知前丞相诸葛亮神武赫然,威震八方,功盖宏宇,我怎能及他?我本无丞相之能,却任丞相之职,身居如此高位,怎么会没有处事不当之时?而处事不当,那自然就是糊涂了。”后来,杨敏因犯罪下狱,众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谁知蒋琬心无亲疏厚薄,依法秉公处理此案,使他得免重罪,丝毫没有借机报复,并说道:“敢于直言参政的人,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其公正无私、宽厚容人的胸怀着实令人钦佩。喜欢交朋友那就加老师微信:cfx1588交流学习,进步成长!

蒋琬的气度,还表现在容人之过上,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杨仪的处罚。杨仪虽有才干,但却是个狭隘自私的小人。诸葛亮死后,他自觉才能超拔,且平定魏延功高盖世,理应继任诸葛亮之职,没料到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是蒋琬。于是,杨仪就深恨蒋琬等人,“自以为年宦先于蒋琬而位出琬下,且自恃功高,未有重赏,口出怨言,谓费祎曰:‘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结果,“后主大怒,命将杨仪下狱勘问,欲斩之。”但宽厚大度的蒋琬不但没有记恨杨仪而乘机落井下石,反过来还替杨仪说情:“仪虽有罪,但日前随丞相多立功劳,未可斩也,当废为庶人。”

古往今来,人们都一致视宽宏大度为美德。大凡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容人、容言、容事之雅量,显然,在这方面,蒋琬就堪称楷模。他身为封建王朝的官吏,能够做到不泄私愤,不计私仇,不排斥异己,宽以待人,正派为官,时时处处展现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领导风范,其气度与雅量堪称为官者表率,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标签: 蒋琬诸葛亮姜维

更多文章

  • 解梦故事之蒋琬梦血淋牛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解梦,故事,蒋琬梦血淋牛头

    导读:据说有一个叫蒋琬的人,他在听闻有一个解梦之术高超的人名叫赵直后,便立刻将他接到家中,让其为自己解梦。蒋琬坦然将自己的梦境相告,他说在几天前的夜里,做梦梦见了门外有只鲜血淋淋的牛头,惊醒之后心中十分惶恐,也非常颓丧,所以想询问赵直此梦何解,梦中之事是什么兆头?赵直听后看了看蒋琬,见其表情烦忧,随

  • 蒋琬简介 蜀汉治理政事的最高负责人蒋琬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蒋琬,三国,蜀国名臣

    蒋琬(?—246年),汉族,零陵湘乡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为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启用,诸葛亮将其培悉心培养,并密表刘禅可以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诸葛亮死后平步青云直至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并被受命开府,后加大司马,,总

  • 三国名将领夏侯霸简介 夏侯霸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夏侯霸,三国,

    夏侯霸,生卒年不详,字仲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在蜀汉时为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被调入朝,由雍

  • 三国张飞结婚靠抢:强掠魏将夏侯霸十四岁妹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飞,夏侯霸,三国

    “夏侯氏十三四岁时,在谯县本乡居住,有一天到山上打柴,给张飞的军士捉住,张飞细问情由,知她是良家女子,就娶她为妻。”“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三国猛将张飞夫人夏侯氏的图文资料,以在云阳张飞庙内重塑张飞娘娘塑像。”昨日,云阳县文管部门向全国多家历史文物研究单位求助,希望文物和史学专家提供有关张飞娘娘夏

  • 陈群亲历三个朝代被曹操重用成了刘备最大损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群,曹操,刘备

    刘备,不管在正史还是野史中,都是一个礼贤下士的君王。可是,在三国时期,刘备相比其他两个君王,却是最狼狈的,每次都被各路诸侯欺负。虽然刘备时时刻刻都想要复兴汉室,可是却始终没有强大的实力。人们总结了原因,就是刘备身边没有过早的遇到一位顶尖的谋士来为他出谋划策。刘备在新野的时候,遇见了徐庶,徐庶帮他击败

  • 谋士陈群:被刘备遗弃后却成为曹魏的三朝元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群,曹操,刘备,三国

    在三国前期,刘备一直如丧家之犬,奔走于四方诸侯,虽有匡扶汉室的决心,却没有与之相称的实力。究其原因,人们普遍认为是因为他身边少了一位经天纬地的顶级谋士。在新野得到徐庶后,刘备相见恨晚,后来又不辞辛劳请诸葛亮出山,都体现了刘备对谋士的器重。但是早在刘备做豫州刺史的时候,他就曾得到过一位不世出的奇才。陈

  • 曹魏重臣陈群简介 曹魏四友之一陈群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群,曹魏,三国,曹魏四友

    陈群(?-237年2月7日),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陈群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公元198年曹操入主徐州,辟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后又转任参丞相军事。公元213年,曹操封魏公,陈群为魏国的御史中

  • 董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董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董允,三国

    董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董允公元227年,远离蜀汉首府成都的陕西汉中。早春季节,刚刚升起的太阳还带着些微的寒意。林木森森的郊外,一队队威武的士兵手执戈戟,精神抖擞,等待丞相诸葛亮下令,首出祁山北伐曹魏。这时的诸葛亮还在军帐中沉吟着,头戴纶巾的他,轻轻地摇着鹅毛扇,脸上露出一丝忧虑的神色。他想到

  • 董允是怎么死的?三国蜀汉重臣董允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董允,三国

    董允是怎么死的?三国蜀汉重臣董允墓在哪董允(?-246年),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东汉末年,其父董和事刘璋为益州太守,刘备立太子时,允被选为洗马,后为黄门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辅国将军,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任大将军费祎的

  • 董允简介 三国蜀国太子洗马蜀汉四相之董允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董允,三国,蜀国名臣

    董允(?-246),字休昭,泸县嘉明镇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东汉末年,其父董和事刘璋为益州太守,刘备立太子时,允被选为洗马,后为黄门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辅国将军,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任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熙九年(公元246年)卒。当时蜀人称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