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绍集团实力雄厚,是怎么输给曹操的?

袁绍集团实力雄厚,是怎么输给曹操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842 更新时间:2024/1/15 13:27:5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袁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官渡之战的胜败,一直是不少读者津津乐道的话题。毫无疑问,袁绍集团的实力要远胜于曹操,但它还是败了。所以其中原委,也一直让后世无数读者为之探究,袁绍到底败在哪里?对此,本文仅从一个角度入手,简要说明一下袁绍败北的一个重要原因——集团内部斗争不断。

从袁绍表现来看,他本人并不是多愚蠢;而他麾下的谋臣武将,也堪称是一时之杰。但颇为可惜的是,袁绍集团内部的斗争,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具体表现,还在一些文臣的内斗上面。造成这一现象的,是双方的地域冲突。郭图、辛评、荀谌等人出身颍川,而许攸则出身于南阳,这些谋臣都是河南豫州人氏,暂且称之为河南系。而田丰、审配、沮授三大顶级谋臣,则都是河北冀州人氏,暂且称之为河北系。在笔者看来,主动挑起争斗的,是颍川籍名士。自东汉以来,颍川郡各大氏族便已经习惯抱团作战,而且郭图、许攸等人,总喜欢与田丰等人唱反调。

而从袁绍表现来看,他是更倾向于河南系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袁绍也是豫州的士族出身,他对本土势力的信赖自然要高于冀州人氏。另一方面,袁绍占据的冀州,是从前任冀州牧手中韩馥那里抢来的,而田丰、沮授等人是韩馥旧部,袁绍自然对他们有一丝防备。在三国时代,奉行“山头主义”实在是太常见了,曹操最信赖的,是老家沛国之人;而诸葛亮则是喜欢提拔和自己同为荆州籍的臣子。事实证明,还是田丰和沮授两人的眼光更为长远,可惜在郭图、许攸等人的挑唆之下,前两者很多高明的计策,都被袁绍弃之不用了。

《三国志袁绍传》注引《献帝传》提到,其实最早提出“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战略的人,正是沮授。对此,郭图、淳于琼则明确表示了反对意见:“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袁绍内心本就不认可汉献帝的合法性,再加上他本人早亦有称帝之念,所以郭图等人精准抓住了袁绍心理,建议袁绍放弃汉献帝这个“烫手山芋”。不料一年之后,曹操却将汉献帝接到了自己的老巢,袁绍为此悔恨不已。

官渡之战前夕,袁绍集团内部进行了一次战前庙算。所谓庙算,便是指古代战争开始之前,主公召集所有臣子对敌我形势进行分析,并推算己方的胜败几率。袁绍内心是想教训一下曹操这个小老弟的,所以河南系谋士再次表示了赞同。据《三国志袁绍传》注引《世语》记载,审配、郭图是支持袁绍的:“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今以明公之神武,跨河朔之强众,以伐曹氏。譬若覆手,今不时取,后难图也。”

沮授这个人比较正直,他从客观角度出发,拒绝了袁绍和曹操正面交锋:“盖救乱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兵义无敌,骄者先灭。”田丰也不同意,他的话更加直接——交战必败。在郭图等人的挑拨之下,袁绍很生气,他觉得田丰在祸乱军心,便直接将其下狱,“绍不从。丰恳谏,绍怒甚,以为沮众,械系之”。不仅如此,反对决战的沮授,还在郭图等人的挑拨之下,被削弱了手中权柄:“图等因是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若其浸盛,何以制之?夫臣与主不同者昌,主与臣同者亡,此黄石之所忌也。且御众于外,不宜知内。’”袁绍再次相信了河南系谋士的话,遂将沮授监军的权力一分为三,交由郭图、淳于琼分担。这个叫做淳于琼的武将,正是后来镇守乌巢粮草的大将。

不难发现,袁绍在决定了与曹操决战之后,竟然不再接受田丰、沮授等人的建议。以至于沮授多个高明决策,都被袁绍给否定了。若非如此,大将颜良文丑不至于身首异处;而乌巢粮草也不会一把火被烧了精光。这还不算什么,官渡之战发生后,袁绍手下的谋士又开始斗了起来。

谋士审配因为支持袁绍与曹操决战,所以被委以重任,坐镇在战略要地邺城。可很快,他就对许攸出手了:“审配以许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绍。”许攸的背叛,无疑是曹操扭转劣势的一个转折点。在他的建议下,曹操向袁绍的屯粮重地乌巢发起了猛烈进攻,守将淳于琼因酒醉误事,最终致使乌巢粮草悉数毁于一旦。据《三国志张颌传》记载,乌巢失利以后,张颌劝说袁绍带兵救援乌巢,但遭到了郭图的反对:“郃计非也。不如攻其本营,势必还,此为不救而自解也。”

张郃也是韩馥旧部,所以袁绍再次选择郭图之谋:“绍但遣轻骑救琼,而以重兵攻太祖营,不能下。太祖果破琼等,绍军溃。”袁绍大败以后,神队友郭图感到惭愧,于是他继续说张颌的坏话。后者无奈之下,只好与高览投降了曹操。在此之后,袁绍手下的得力武将,基本是损失殆尽了。

不难发现,袁绍集团内部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但袁绍出于地域歧视,否定了眼光高明的沮授、田丰等人。这期间,有郭图、淳于琼与沮授争权,也有逢纪诽谤田丰、审配对许攸出手,还有郭图谗言致使张颌投降曹操。在这一系列的内斗中,河南系谋私在袁绍的纵容之下,屡占上风。而袁绍摒弃了沮授等人的建议,更是让自己在战略上屡屡失误,最终让曹操抓住了机会,从而一步一步扭转了劣势。

更有意思的是,袁绍病故以后,他麾下的谋士直接分裂成两派。审配和逢纪支持袁尚,而郭图、辛评等人则支持袁谭。在笔者看来,郭图这个人,恐怕曹操安插在袁绍集团内部的一个“高级间谍”。因为在袁氏兄弟分裂之后,他竟然教唆袁谭去进攻袁尚。正是因为袁氏集团内部永不停歇的争斗,曹操才得以顺利的将袁绍集团的地盘一一吞并。

标签: 袁绍三国

更多文章

  • 袁绍集团实力雄厚却还是败给了曹操!袁绍究竟败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袁绍

    袁绍集团实力雄厚却还是败给了曹操!袁绍究竟败在哪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官渡之战的胜败,一直是不少读者津津乐道的话题。毫无疑问,袁绍集团的实力要远胜于曹操,但它还是败了。所以其中原委,也一直让后世无数读者为之探究,袁绍到底败在哪里?对此,本文仅从一个角度入手,简要说明一下袁绍败北的一

  • 三国荀氏兄弟,哥哥效忠袁绍,弟弟成曹操的谋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荀彧,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荀彧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俗话说得好:“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是千百年来的世家大族给后人留下的深刻道理。纵观历史,各朝各代的皇族,长久者不过三百多年的历史;而反观一些门阀士族,却能屹立于多个朝代而长盛不衰。比如东晋时代的王氏家族,隋唐

  • 袁绍:三国最仁慈的诸侯,他死后百姓痛哭流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袁绍,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袁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对刘备是推崇至极的,小说中的刘备是非常仁慈的。同时刘备代表了正统,孙权以及曹操不是正统,在小说中,曹操甚至被描写成为了“汉贼”。这让人们对魏蜀吴三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可是正史中与三国演义有很大区别。不可否认的是

  • 为什么说袁绍比袁术强?袁绍和袁术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袁术

    为什么说袁绍比袁术强?袁绍和袁术是什么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袁术袁绍两兄弟,虽然说都是出自汝南袁氏,两人名义上也是兄弟,但其实他们之间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的亲兄弟,而要说谁更厉害,恐怕很多人还是会认为袁绍要比袁术强一些。但其实事实当真是如此的吗?袁术在自己最鼎盛的时期,其

  • 官渡之战,袁绍竟有六次机会挽回败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

    官渡之战,袁绍竟有六次机会挽回败局?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发生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袁绍以多打少,兵力明显占据优势,袁军士气也很高,将士也不可谓不用命,但结果却惨败而回,几乎全军覆没。可所有取胜的机会都被袁绍“完美”地避开了。袁绍的失败,不得不归究于其本人在指挥

  • 官渡之战,袁绍败给曹操的原因竟然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

    官渡之战,袁绍败给曹操的原因竟然是?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在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无数场战争,而每一场战争或多或少都对后来的事情,有一定的影响。有的时候一场战争,可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但也可能只是两个对手之间的相互试探,打仗之后进行战术调整,以便后来继续对抗。而在三国时期,有很

  • 公孙瓒:野心不亚于袁绍,曾和董卓势不两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公孙瓒,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公孙瓒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代表着皇权,而皇权一直是一个最为重要的资源。谁拥有皇权,谁就可对别人进行合法的封官,从而就可吸引吸收更多的人才加入,并为之服务,乃至效命,甚至卖命。官,会意字,以宝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能治众,就有权力

  • 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是真的吗 曹操真的有用八千士兵消灭袁绍八万士兵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袁绍

    还不知道:曹操八千士兵消灭八万大军是真的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里的官渡之战很多网友都不陌生!袁绍统兵七十万来打曹操的许昌,曹操带领七万精兵在官渡迎敌。两军在官渡展开厮杀,袁军接连发起进攻,曹军针锋相对,巧妙防御,双方进入对峙状态。这时,曹军粮

  •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直言袁绍必败 只因此人没有被袁绍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官渡之战,袁绍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必败,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

  • 袁绍为什么要赌上袁氏安危与董卓为敌?依附董卓换取安宁不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袁绍,董卓

    袁绍为什么与董卓为敌?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最初看到袁绍不顾自己的叔叔袁隗的安危也要和董卓起冲突时,我也很疑惑袁绍为什么要这样不顾大局,后来仔细咀嚼了一下袁绍的行为,我觉得袁绍的心理发生了以下几个变化。何进掌权时,袁绍希望谋求在朝廷中的更大权力,但以失败告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