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绝代智谋诸葛亮为何不投靠实力最强的曹操?

绝代智谋诸葛亮为何不投靠实力最强的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11 更新时间:2023/12/9 19:04:52

三国时期天下纷争,英豪荟萃,坐卧在卧龙岗上的诸葛孔明料事如神。那么,他为何不选择实力更为强劲的曹魏而选择了能力较弱的蜀汉呢?

诸葛亮这个千年难得一见的奇才,连选主也是这般与众不同。在三国群雄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北方,人才济济,而且在各个方面来看实力绝对排第一,更重要的是,曹操求贤若渴,甚至比刘备更爱才;再说孙权,孙权占据江东有利区域,经济富足,兵多粮广,而且孙权也非常爱才,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就非常受孙权的尊重,他再跟孙权,来个强强联手,前途也会一片大好。

网络配图

上面两个人诸葛亮都没选,偏偏选了当时还是“一穷二白”的刘备为主。而刘备在当时是弱得不能再弱了,一会儿投靠陶谦、一会儿归顺曹操,一会儿又跑去依附袁绍,走投无路的时候又跑去找刘表。那么诸葛亮为何偏要跟实力最弱的刘备打天下呢?好多人会说:“刘备三顾茅庐,感动了诸葛亮”,其实,原因复杂得多,如果缺少以下几个条件之一,相信刘备“十顾茅庐”诸葛亮都不一定会跟着刘备走。我们下面从多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

珍惜名誉,重操守

诸葛亮自幼读儒家经书,对于忠孝仁义的理解自然比一般人要深。曹操当时名为汉室效力,实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世人看来,他相当于汉贼,其心可诛。这样的曹操,诸葛亮如何能看得上?孙权是偏居一隅的强阀,既没有刘备的汉室名分,又没有曹操的强大实力,自然也不是诸葛亮所考虑的明主。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是汉献帝亲口所认的刘皇叔,又有世所公认的“仁义”之名。身为东汉人,又以儒家士子自居的诸葛亮,十分爱惜自己的羽毛,他选正统汉室出身的刘备为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网络配图

士为知己者死

刘备特别会做人,会笼络人心,在现代来讲,这是个情商高手,让诸葛亮对他一见如故,视为知己,自然不在话下。诸葛亮既然选择出山,与其选一个陌生的主,不如为知己鞠躬尽瘁。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在诸葛亮有心出来奋斗时,曹操已有荀彧、戏志才荀攸郭嘉程昱等众多谋士,他们中很多人在曹操早年就跟着混了,彼此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诸葛亮纵有不世之才,在人才济济的曹营,何时才能轮到他出头?孙权的智囊团也很多,文有周瑜,外交有鲁肃,武有陆逊。诸葛亮在孙权阵营能排几把手?再以诸葛亮的心气来看,他也不屑如此屈就。看看刘备身边,仅有关羽和张飞这些粗人,急缺智囊,诸葛亮在刘备这,可谓是如鱼得水,当个首席谋士,出头是分分钟的事。

三顾茅庐感动人

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一介布衣,只有薄薄虚名,纵有经天伟业之才,又志向远大,也得感叹“千里马常有,伯乐难寻”。刘备这个伯乐慧眼识才,为了礼贤下士,不惜三顾茅庐,其心诚都能感天动地,怎不可能感动当事人诸葛亮?

网络配图

分散投资,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

诸葛亮可不是一介寒门子弟,他是出身于琅琊的名门望族——诸葛家族。作为一个大家族出身的子弟,又是诸葛亮这等高瞻远瞩之人,岂会不懂得分散投资,更有利于家族的利益?诸葛亮对天下大势这么清楚,当他的亲大哥诸葛谨成了东吴大臣,堂弟诸葛诞是曹魏的高级将领,那他诸葛亮自然青睐刘备,与其共谋天下。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诸葛亮选择刘备,竟然是因为逼不得已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

    在三国中,拼的是家世的时代,如果没有显赫的家世,一般很难混得开。比如刘备,虽然刘备经常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但在各个诸侯联盟讨伐董卓的时候,就只有曹操正眼看刘备,那也是曹操出于爱才之心,想拉拢刘备。网络配图 反过来看一下袁绍袁术两兄弟,因为是四世三公的身份,就很容易得到成功,两兄弟的地盘就霸占了差不

  • 诸葛亮司马懿几番较量 诸葛亮与司马懿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在刘备死后,出现了魏、蜀两国之间司马懿与诸葛亮的长期对峙。诸葛亮为了完成隆中对策中北伐中原的战略部署,六出祁山,领兵伐魏,双方斗智斗勇,波澜起伏,战况之激烈,智慧之运用,超过了以往三国之间任何一次对峙。两相比较,诸葛亮与司马懿,谁更厉害些?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呢?网络配图诸葛亮在

  • 《三国演义》中的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的计策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火烧博望坡

    火烧博望坡是刘备在荆州时发生的一次战役。战役规模不大,可在《三国演义》中,由于这是诸葛亮初出茅庐指挥的第一次阵仗,所以这次战役就显得意义非同寻常了。不过,在史籍当中,指挥这次战役的却不是诸葛亮,而是刘备自己。建安七年(公元202),刘表想趁曹操北上攻击袁尚的时机,袭取许都,于是派遣刘备领兵出征。刘备

  • 解密刘备为什么会不看好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

    刘备之所以不信任诸葛亮,主要是由于刘备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看好。诸葛亮用兵谨慎,不出奇招、险招。刘备求功心切,不欣赏这样的谋士。所以刘备把他定位为相才,而不是帅才。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从此以后,刘备用兵打仗处处倚靠着这位神奇的军师而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诸葛亮也被认为是三

  • 解密:名臣诸葛亮手中的羽扇到底有什么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手中的羽扇

    有民间传说,诸葛亮博望烧屯,火烧赤壁,都是靠这把扇子扇风起火打败曹军的。后来街亭之役失利,据说也是因为忘了带那把羽毛扇。《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熟悉的,恐怕是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端坐四轮车上,飘然而出的形象。羽扇纶巾后来成了戏曲舞台上诸葛亮特有的穿戴。历史上,诸葛亮指挥打

  • 解密:名臣诸葛亮在出山之初为何会屡屡犯错?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名臣诸葛亮

    诸葛亮出山之初,曾经让刘备大喜过望。两人亲密无间的劲头让关羽张飞都有点吃醋了。刘备则声称自己和诸葛亮的组合是“如鱼得水。”但如鱼得水的日子随着法正的到来就结束了。自从伐蜀之后,法正就成了刘备手下的头号红人。此消彼长,诸葛亮多少要感受到一些冷落了。也就是说,法正的日子过得越红火,诸葛亮的日子就越黑暗。

  • 揭秘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为何只能用三次?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演义中的诸葛亮,智慧如同神人,简直所向披靡。从初出茅庐到五丈原病死,他屡出奇谋,其中更是三次使用锦囊妙计。第一次是在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件事上。当时刘备、诸葛亮趁曹操赤壁之战失利,大肆扩充地盘,先占领荆州大部分地方,引起东吴孙权不满。于是孙权派鲁肃向刘备讨还荆州,被拒绝。周瑜就向孙权献计:和刘备

  • 关羽不仅是刘备眼中的兄弟还诸葛亮心头的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

    咸鱼翻身东汉末年,刘备与张飞关羽在涿州一带起兵,经过多年的转战,最后逐步发展壮大。刘备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后来投靠刘表,暂时驻扎在新野,在那里,请出了年轻的诸葛亮作为自己的首席谋士。从此刘备如咸鱼翻身,事业上更进一步。驻守荆州在诸葛亮的协助下,刘备顺利占了荆州三座城池,开始对益州用兵。临行前,让诸葛亮

  • 大家士族还是草根崛起,诸葛亮背景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出师表,刘表

    第一次北伐前夕,诸葛亮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表文,论述北伐的必要性,便是上学时都要背诵的《出师表》。文章中,他这样介绍自己身世,“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布衣就是麻布衣服,古代人对穿衣服有要求,衣服的颜色、材质与社会身份有关。按规定,老百姓不能穿丝绸制品,只能穿麻布做的衣服,所以老百姓也用布衣来指代。躬

  • 诸葛亮杀人不见血独门武功秘籍:“盖世气功”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在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的一个官宦家庭。诸葛亮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裔。父亲诸葛圭,字君贡,汉末为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