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伯温曾挖开过诸葛亮之墓,并被吓坏,这里面藏了什么样的秘密?

刘伯温曾挖开过诸葛亮之墓,并被吓坏,这里面藏了什么样的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420 更新时间:2024/1/22 10:47:08

从炎黄二帝起,华夏民族早已传承了数千年,在这漫长的时间中,中华大地上爆发了多次战争,其间涌现出了大量的枭雄、猛将和智士。虽然到目前为止,公认的绝世枭雄,和真正的悍将数不胜数,但是最受后人推崇的智士,却只有两个人,那就是诸葛亮刘伯温,民间一度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诸葛亮是大家都熟悉的历史人物,没有人会感到陌生,那么刘伯温又是何方神圣呢?

刘伯温名为刘基,字伯温,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属下,是元末明初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精通天文、兵法、数理和诗文。当初朱元璋听说了他的才名,以礼相聘,请得他出山相助。他不但曾参与了平定张士诚陈友谅的谋划,制定了北伐中原的大计,还曾上书陈述时务,并奏请立法定制,为明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其才能与辅佐刘备地跨荆襄,雄据巴蜀的诸葛亮相比,堪称伯仲之间。不过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曾挖开过诸葛亮之墓,并被吓坏,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传说一:小刘小刘,快快添油

这种说法是说,刘伯温听闻诸葛亮曾经得到过天书,于是想要打开诸葛亮的陵墓,一探究竟。然而当他挖开之后,便惊呆了,因为诸葛亮的墓中,有七口大缸,都盛有灯油,这些灯油的用途则是供一根灯芯燃烧。在刘伯温开墓的时候,其中六口大缸已空。刘伯温虽然有些忐忑,但还是没有抵住天书的诱惑,于是四处寻找,结果天书没找到,却看到一片竹签,上面写着“小刘小刘,快快添油”。被诸葛亮料事如神吓到的刘伯温,只能照办,并磕头谢罪。

传说二:吾知后世有你,你知后世有谁

这一说法中,刘伯温不再怀有贪念,而是不服诸葛亮之才。毕竟诸葛亮穷尽毕生之力,也只是助刘备三分天下,而他却助朱元璋一统了万里江山。所以当他听到时人将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时候,非常的不服气,于是带人前去挖开了诸葛亮的坟墓,并暗忖道,诸葛亮得了“前知五百年,后知一千年”的虚名,他绝对不会料到,我如今会去挖他的坟墓吧?

可是诸葛亮之墓被挖开之后,他就得意不起来了,因为诸葛亮的墓穴中,出土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吾知后世有你,你知后世有谁?”刘伯温这才意识到,料事如神并非后人对诸葛亮的吹嘘,而是诸葛亮确有此能,于是从此之后,他对诸葛亮甘拜下风。

类似的传说故事还有不少,大多都是刘伯温因为贪心,或想与先人一较高下,于是带人去挖诸葛亮的坟墓,结果被诸葛亮提前留下的字迹吓退,从此对诸葛亮心服口服。其实,这些故事并没有什么历史依据,只不过是后人的杜撰而已。毕竟武侯墓至今保存完好,而且据考古发现,这个陵墓从来没有被盗掘。而且以刘伯温刚直不阿的品性,他也不会做出,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心,或者发泄心中的不满,而开挖别人墓穴的事情。

诸葛亮的确是一个大才,他一生智计超群,且用兵如神,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的确值得我们敬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一名句,更引发了无数人的同感。但是如果我们在敬仰他的时候,刻意去摸黑刘伯温,便有些不厚道了,毕竟论智计,刘伯温曾助朱元璋一统了江山;论人品,刘伯温曾劝阻朱元璋滥杀无辜;论恪守法度,他刚直不阿,且不徇私情。他与诸葛亮一样,是值得我们敬仰的人。

标签: 刘伯温

更多文章

  • 蜀汉国有谁会幻想着自己去替代诸葛亮而谋取丞相之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历史原本是不可以假设的,但读史者会有偏好,往往会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发出不同的感叹,而这种感叹的未尽之意,则往往是诸多的“假如”。比如说庞统,当刘备正处在用人之际,他却意外地死于战场。在刘备为之痛哭之余,读者也不免会有一番感慨:假如庞统不是早死……不过,当这种想象如同天马行空,“假如”也就没有了边际,

  • 此人与诸葛亮齐名,却下场凄惨,至今死因成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刘伯温,诸葛亮,

    在明朝里,有个人民间传说他料事如神,甚至可以跟诸葛亮齐名,我想大家都猜到了吧!这个人就是刘伯温,作为一个被神话的人,有关他的传说神乎其神,像什么炒饼歌真真假假,后人已无法分辨。看看正史里面的记载,刘伯温其实是被神话的,而这个神话他的人就是朱元璋,老朱为什么要刻意神话刘伯温呢?这不难理解,朱元璋出身底

  • 三国最装逼的10句话,霸气侧漏,我最喜欢诸葛亮的那句。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诸葛亮,潘凤

    三国不仅是一个英雄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还是一个装逼能手遍地的时代,随便一句话,都是霸气侧漏,只不过有些人能轻松兑现,而有些人则是刚说完就被打脸。盘点三国最装逼的十句话,一个比一个狂妄。1,我部悍将刘三刀,三刀之内必斩吕布于马下2,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潘凤:我的大斧早已饥渴难耐(新三国)3,说

  • 历史上此人堪比诸葛亮,更有大策略的人,他的能力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延,诸葛亮,

    有人说的军事才能在之上,是一流的军事将领,只不过政治头脑幼稚简单。如果死后把军权交给,会成功吗?只限于能不能灭掉政权,当时的曹魏政权也只是靠司马家族维持,只要干掉,估计就不多能灭掉当时的曹魏政权。的武功和军事才能俱佳,不过武比不过蜀国的五虎上将,而论军事才能又比不上诸葛,但他在蜀国后期也为蜀国立下了

  • 战国七雄几百年都没缺粮,为什么偏偏到诸葛亮这边那么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刘备

    若问今天三国谁最有知名,诸葛亮算是榜上有名了。不懂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有个诸葛亮,虽说不上来他的事迹,但深知他是个聪明、有大智慧的人。西晋史学家、《三国志》的编撰者陈寿曾说诸葛亮:进则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则跨临边疆,震荡宇内。从这评价中,不难看出诸葛的才能与人品。刘备在他的帮助下拿下益州荆州,刘备儿子

  •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执意北伐?不是孤独一掷而是天时、地利、人和齐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诸葛亮

    《虎啸龙吟》讲述的是蜀魏两国军师之间的对决,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抱着克服中原的雄心抱负,毅然决定亲自北伐抗魏,曹睿被迫启用司马懿出山,才有了电视剧中强强对决,才智相拼的好戏。那么精于治国的诸葛亮在蜀弱魏强的局面下为什么要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执意北伐呢?1、刘备的托孤之恩刘备在临终之际语重心长告诉刘禅“汝

  • 诸葛亮和司马懿是生死冤家,双方眼中的对手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诸葛亮,司马懿,

    众所周知,三国中诸葛亮和司马懿是生死大敌,一个是蜀汉丞相,主管蜀国军政,一个是曹魏太尉,后来篡魏立晋,都是“智近乎妖”的巅峰智者。两人在祁山那个地方斗了数年,直接影响了三国后期走向。演义版上,两人相爱相杀,但是从史料来看,并不是含情脉脉的浪漫剧。司马懿眼中的诸葛亮:1.《晋书·宣帝纪》:帝弟孚书问军

  • 诸葛亮竟然建议刘备杀掉养子刘封?何为不怕刘备杀了他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刘封,刘备,

    在赤壁之战前,刘备一直是颠沛流离的状态,因此他的子孙后代非常不旺。公元201年,在曹操的大军紧逼下,刘备不得不依附刘表。刘表待他很客气,但是并不给他任何实际的利益,防他如防贼一般,仅仅让他去守新野而已。与刘表相比,刘备相对年轻,也有争夺天下的意志,所以荆州的知识分子有一部分投靠刘备,这更引起了刘表的

  • 诸葛亮留给后人的七条识人之道,一针见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诸葛亮,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的确是一代谋圣诸葛亮的代名词。即使他集智慧和谋略于一身,但是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如果没有很好的人才协助他,他的才华也不能发挥到极致。原来诸葛亮在选拔人才的时候有独特的见解,时至今日这些观点仍有可取之处。第1、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诸葛亮认为一个人有没有远大的志向很重要

  • 诸葛亮墓在哪里?揭密诸葛亮的墓为何千年无人敢盗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

    说起诸葛亮想必大家都是比较了解的,这位神机妙算的著迷人物在当时家喻户晓,就连死后的墓地都成为了如今人们的旅游景点之一,也就是诸葛亮墓。我们之前知道了刘备墓、关羽墓,那么诸葛亮墓在哪里呢?据说在诸葛亮墓有着一个谜团,那就是千百年无人敢盗,连盗墓者都不敢碰诸葛亮的陵墓,这究竟是为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