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献帝提出要禅位给曹丕,有哪些大臣是积极赞成的?

汉献帝提出要禅位给曹丕,有哪些大臣是积极赞成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170 更新时间:2024/1/22 15:04:35

在历史长河中,汉献帝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三让,指的是古代帝王登位、大臣就封的谦让之礼。在曹操被封为魏公的时候,曹操就进行过三让的环节。当然,曹丕在受禅前也不免要经历这个繁琐的环节。其实这有一个固有传统,如果分一下工,权臣曹丕就是导演兼主人公,天子是配角,群臣是群演,曹丕此次受禅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无外乎就是以下三个环节。

1:天子主动苦苦哀求曹丕接受禅让。

2:大臣联名劝进。

3:曹丕态度坚决执意表示拒绝,文辞中还得透露着毕恭毕敬的状态。

这样来回三次,最终天子在第四次下诏禅让时,曹丕不得已接受皇位。

其实在上一篇专栏文章中,笔者已经介绍了在正式“三推三让”之前大臣们的联名劝进。今天,我们用一篇文章梳理汉献帝一让曹丕一直到曹丕上表辞让的整个环节。

在众大臣劝进曹丕却被曹丕公开“批评后”,天子很识趣,没几天就给曹丕下诏。话说天子每一次禅让,严格来说并非天子下召群臣应和再加曹丕辞让,而是天子下诏后群臣多次劝进(甚至多达五六次),曹丕多次“批评大臣”最终再上表辞让。

一:天子第一次禅让

毕竟是禅位大事,诏书还是要写的好看一些,当然,套路还是一样的。

1:自古以来天命无常,帝王不一姓。汉室衰微,冲、质帝短命,甚至后面出现三代没有直系后嗣的情况。朕即位以来天降灾难,董卓乱政,群雄割据,以致于天下国土都不是汉土,百姓都不是大汉百姓。

3:多亏曹操帮忙,天下才步入正轨。

4:舜禹之事再提一遍。

5:将两个闺女聘给曹丕,让使节带着天子玺绶前往曹丕面前。

二:大臣第一次劝进

天子禅让的诏书到了,魏国大臣们得知此信儿后,看起来比任何人都激动。以尚书令桓阶等人为首的大臣们写出第一封劝进书奏疏呈给曹丕,这简直是无缝对接。值得注意的是,大臣们此时已经称曹丕为“陛下”了。

1:汉天子禅位给您,您应该接着。

2:天命不得辞,百姓的愿望不能违背。

3:请您召会文武百官准备受禅礼仪。

曹丕看到大臣们的附和后指出:你们应该议论的是我不应该接受禅位!

奏疏的牵头人桓阶,就是那个曾经帮助孙家去刘表处求回孙坚的尸首的人。桓阶在加入曹操之后很受赏识,逐渐参与机要工作。他还是坚定的“太子党”,在曹丕上位后,成为曹魏功勋。

三:大臣第二次劝进

桓阶看到曹丕如此“高尚”后,紧接着第二次劝进劝谏曹丕。

1:从尧舜开始一直到今天,每人都要畏惧上天,不能违背天意。

2:您应该立刻召会百官,并命令开始建设受禅台,最后参考礼仪选定良辰吉日。

曹丕听后指出,我从不敢考虑受禅之事,你们着什么急?

四:大臣第三次劝进

第三次劝进,就是侍中刘廙、常侍卫臻等人的奏议,大臣们在奏议中表示。

1:陛下应该尽快受禅。

2:根据天象,本月十七日适合受禅。

曹丕听后表示,你们设立受禅台是不对的,我现在辞让不会接受禅让的,天儿冷,让制作受禅台的人回家吧。应当奉还天子玺绶,自己不敢奉诏。曹丕回复大臣后,命令将自己的意思宣告全魏国,不久后在大汉国土范围内各处宣读。

刘廙之前咱们说过,他最早是从刘表手下逃到曹操处的。刘廙很有文采,曹操和曹丕分别都曾让他帮忙带笔。魏讽谋反之时,原本他也需要被连坐处决,最后曹操下达王令特意免他一死。另外,他在刑法制度上有所成就。

卫臻是曹操反董卓联盟时期战友卫兹的儿子,因此非常受曹操重视。在接下来的日子中,曹操多次提携照顾卫臻。在曹丕称帝后,很多魏国大臣为赞扬曹丕而贬低汉朝,卫臻却常常提醒曹丕应赞扬汉朝禅让的美意。接下来,卫臻逐渐发挥出军事善断的优势,成为一名合格的将军。曹叡时期卫臻官至司徒,正始年间再次进爵。卫臻是一个不爱参与朋党的人,曹植时期他曾拒绝丁仪,曹爽专政时也善于远离争斗。

五:大臣第四次劝进

第四次劝进。是由辅国将军清苑侯刘若等一百二十人联名上书的。

1:读了您的王令,我们不淡定了。

2:陛下应该相信历数之事,您这样谦逊是逆天而为。

3:我们冒死劝谏,建设受禅台,在良辰吉日受禅。

曹丕听后一一反驳,执意将天子玺绶交还天子并要求大臣们不要再说了。

刘若是很早就加入曹操手下的重要将领,在曹操营中有一定地位。在部分场合中甚至和夏侯惇等人并列。建安年间官至建武将军清苑亭侯。在建安十八年时,刘若和夏侯惇等人联名上书劝谏曹操称公,事成后加官进爵。在延康元年,有劝进经验的刘若再次率领一百二十人上书劝曹丕受禅。

六:大臣第五次劝进

第五次劝进。又是以辅国将军清苑侯刘若为首,总共还是一百二十人。

1:众心不可违背,你现在正是忤逆上天的旨意,也是忘记了先贤的教导,更让我们大臣失望。

2:君子应积极纳谏,臣子应冒死进谏,我们再次冒死劝您接受禅让。

曹丕看后指出,现如今百姓穿不好衣服吃不饱饭,刘备孙权还没灭掉......还有好多好多事情没有达成。你们作为大臣的,应该先把国家治理好甚至达到大同世界时,再思考这些事情,你们现在为何紧紧相逼?赶紧将玺绶还给天子,不要让我陷于不德的境地。

七:大臣终于“服软”

不久后侍中刘廙又带头搞事情,但这次画风突然不同。

1:陛下真是高尚完美之人,大汉天命已尽,天象也保佑着您。

2:您拒绝受禅,而且立场坚定,我们也尊重您的意思。

3:我们这就让使者带着玺绶回去。

八:曹丕向天子“一让”

曹丕在拒绝完大臣们的轮番轰炸后,正式向献帝上书完成“一让”的步骤,曹丕在上书中表示。

1:看到您的玺书和册命,我吓得不行。

2:我虽然没有古人那样的定力,但我也实在不解陛下下达如此荒谬的禅让诏命,以此来增加我的不德。

3:我并没有古代受禅中先贤的美德,我虽然德行浅陋,却不敢忘记守节的大义。

4:已安排将玺绶送回。

曹丕拒绝了,但此事还没完,因为大臣们还得再给曹丕提醒。

九:大臣提醒曹丕不要再放弃机会

曹丕拒绝后,大臣们也许是为了防止出意外,给事中博士苏林、董巴给曹丕上表,二人联名表示。

1:根据五行说,大汉接下来应该是魏。

2:历数曹操从讨伐黄巾到建安二十五年之间的重要功绩,并与占卜学联系强调天意。

3:用天象学指出今年是改朝换代的时候,继承者正是魏。

4:大汉气数已尽,您前不久让送还玺绶,但这事最终违反天命且违背百姓的愿望。

5:大魏是上天眷顾的,请务必于这个月之内,完成禅让之事,然后改正朔,易服色,正大号。

曹丕看到后指出,自己是德薄之人,天子之位自己担当不起。我辞让之事,请让天下人周知,“正确”理解我的意思。

这次上书的苏林,是东汉末年著名学者,他善于解释古籍中的一些文字。建安年间官至五官将文学。黄初年间升为博士给事中和安成亭侯。最终以散骑常侍的职位“退休”,在苏林退休后,曹丕还常常派人向他咨询问题,并多有赏赐。

另外一位董巴,是魏国著名官员,一度官至给事中博士骑都尉,他在劝进环节中表现突出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根据记载,他著有一本《大汉舆服志》。

天子与曹丕完整的“一推一让”已经彻底完成,那在接下来的“二推二让”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呢?请持续关注本专栏。

标签: 汉献帝东汉

更多文章

  • 曹丕在三让之前,收到大批“劝进书”后如何应答?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献帝,东汉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标志着东汉王朝195年、大汉王朝407年的历史走向终点。在我们现代提及曹丕受禅的过程,经常就会一句话带过,如果历史知识丰富的朋友们,即使不看裴注《三国志》也会想到曹丕会进行“三让”。其实,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这整个过程,在《文帝纪》中占了很大篇幅。因为在天子四次禅让

  • 曹丕为何年仅40就去世了?贪杯又好色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曹魏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曹丕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皇帝虽然高高在上,但却并不好当。在两千余年的时间里,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尚不足四十岁。如果以平均寿命来衡量曹丕,或许他也算不上特别短命。当然,平均寿命的得出,掺杂了不少被暗杀或废黜的君主,在正常死亡的帝王中,曹丕的寿命并不

  • 曹丕本有机会灭掉东吴,他为何没能把握住这次机会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曹魏

    曹丕的故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220年十月,曹操之子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基称帝,建立曹魏政权,自此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三国时期。此后,历经六十年的战乱,直到280年,西晋灭掉东吴,三国时期才彻底结束。其实,在三国初期,曹丕是有一个绝佳的机会来灭掉东吴,结束三国纷争,

  • 曹丕,一个活在父亲光环下的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曹魏

    对曹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言魏武帝曹操可以说是天下闻名,在三国那个乱世,曹操凭借一己之力,统一了整个北方,其军事和政治能力有目共睹,所以说起三国时期的魏国,人们第一想到的必然是曹操(没办法人格魅力太强大),但殊不知,魏国的开国皇帝其实是曹操的儿子曹丕。而

  • 魏文帝曹丕采取了两大举措,为何却落为笑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曹魏

    说到魏文帝曹丕,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众所周知,曹魏承汉而立国。魏文帝曹丕作为魏国的开国皇帝,在继位不久后,便以东汉为鉴,而特意采取了两大举措。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曹丕至死也不会想到,他的这一举措却沦为了后人的笑柄。具体而言,曹丕以东汉为鉴而实行的两

  • 盘点曹丕逼死的那些魏国名将,都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三国

    纵观曹魏历代帝王,论气量狭小,曹丕可谓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位。众所周知,曹丕为人极为刻薄,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耿耿于怀,事后还经常怀恨在心并伺机报复。故而,以这样的性格而继位称帝的曹丕,往往逼死了许多人。基于此,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被曹丕逼死的魏国名将。关于这一问题,后人往往都会想到作为

  • 三国魏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丕:《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丕,《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行》是在一次伐吴阅兵之时,盛大场面激起了曹丕的豪情壮志,让他充满了无比的自信,萌生了一种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渴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作品全文浮舟[1]横大江,讨[2]彼[3]犯[4]荆虏[5]。武将齐贯甲[6],征人[7]伐[8]金鼓[9]。长戟[1

  • 曹丕让曹植写一首《死牛诗》,却没七步诗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植,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植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古代,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不少人为了能够成为皇帝,开始了尔虞我诈的斗争,就连亲情,也逐渐开始显得冷漠。而魏国的开国天子曹丕,他为了继承权,也不顾一切的想要开始铲除对手。曹丕继承曹操爵位,多少有些巧合的意味

  • 揭秘:曹丕曾三次拒绝登基的背后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丕,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丕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献帝刘协算是我国历史上最可怜的皇帝之一了,他当初一登基,就成为了董卓的傀儡。在他的一番努力之下,好不容易赶走了董卓,又弄来了更加老奸巨猾的曹操。可以说,汉献帝的一生都没有当过真正的皇帝,他从来没有享受过皇权,

  • 三国时期文学家魏文帝曹丕:《燕歌行二首》原文及创作背景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丕,《燕歌行二首》

    《燕歌行二首》是魏文帝曹丕的诗作,写一个女子思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是言情的名作。全诗语言清丽,情致委婉,音节和谐,把人物情感表现得缠绵绯恻,凄婉动人。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古老的完整的七言诗,虽然它句句用韵,还存在用韵单调的缺点,但是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代胡应麟说:“子桓《燕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