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三万打不赢他一千 竟被视为郭嘉再生!

诸葛亮三万打不赢他一千 竟被视为郭嘉再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62 更新时间:2024/3/29 13:20:28

历史上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失败是因为马谡失街亭,第二次是久攻陈仓不下魏国援军又到了,第三次是诸葛亮出兵占领了武都和阴平,这个时候他就回师蜀国了,后来换成了魏国进攻,因暴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军撤退。第四次是司马懿的反间计,让刘禅听信谗言令诸葛亮退兵,又不发粮草,所以失败。),到了最后的时候,诸葛亮已经能分兵渭水,让军民在渭水屯田,基本上解决了粮草问题。只可惜在第五次出祁山中卒于五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反间计等多也就是诸葛亮的忠诚度让刘禅有所怀疑而已,损失并不大,可是第二次北伐却让诸葛亮损失惨重,这个力守陈仓不失的猛人叫郝昭,估计不是资深的三国迷,都不知道他是谁。

网络配图

这个郝昭在《三国演义》里出场不多,大概经历是这样子的:

身长九尺,猿臂善射,深有谋略。初为杂号将军,镇守河西。司马懿举荐郝昭镇守陈仓,以挡蜀军。曹叡加封为镇西将军。蜀军逼近陈仓,孔明使魏延攻打,但连日无功而回,诸葛亮大怒欲斩之。郝昭的同乡靳详来游说郝昭,但被郝昭拒降。诸葛亮率三十万大军强攻,郝昭以三千拒守,诸葛亮先后用云梯、冲车之法,又令人运土填城壕,但都被郝昭化解。相持二十余日,诸葛亮无计可施。

后因粮尽而乘机退兵,并于陈仓道口斩杀王双。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前探知郝昭病重,赶在张郃换防前出兵。郝昭呻吟之间忽听报蜀军到城下,急令人上城守把。但当时各门上火起,城中大乱。郝昭听知惊死,陈仓终被破。事后诸葛亮怜郝昭之死,令其妻小扶灵柩回魏国,以表其忠。

正史里对郝昭的记载不多,可是却有两件大功,一呢是他曾驻守在曹魏的西北边疆,《三国志》说他的成绩是:“镇守河西十余年,民夷畏服”。也就是说郝昭在河西(即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今甘肃西部)时是厉害的,十多年里让汉人和少数民族都对他既畏又服,从此看得出郝昭不仅是一位良将,还是以为理政高手。

然后一件大功就是以一千左右的兵力镇守陈仓,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率三万大军,连续攻了二十多天,死伤惨重都没能拿下陈仓。

陈仓攻防战堪称守城的经典之作,郝昭绝对可以因此战而位列史上最会守城的将军前三名。这场攻防战打的格外的惨烈:

网络配图

太和二年(228年)年初,张郃在街亭之战中获胜,诸葛亮撤军后,曹真认为诸葛亮不久必进攻陈仓,于是派郝昭和王生守陈仓,并修筑陈仓城。

十二月(即229年年初),诸葛亮果然率领大军从散关出发,包围陈仓,没能攻下。据《魏略》记载,诸葛亮本来就听说过陈仓坚固,等到了之后,看陈仓早已有准备,又听说郝昭就在城中,大为吃惊。

诸葛亮素闻郝昭在河西时的威名,考虑到难以攻下,便让郝昭同乡人靳详在城外远远地劝降,郝昭在城楼上对靳详说:“魏国的律法,你是熟悉的,我的为人,你是了解的。我深受国恩而且门第崇高,你不必多说,只有一死而已。你回去告诉诸葛亮,就来攻打吧。”靳详把郝昭的话告诉了诸葛亮,诸葛亮又让靳详再次劝告郝昭,说:“兵众悬殊,抵挡不住,何必白白自取毁灭。”郝昭对靳详说:“前面已说定了,我认识你,箭可不认识你。”靳详只好返回。

诸葛亮自以为几万兵马,而郝昭才有一千多兵众,又估计东来的救兵未必就能赶到,于是进军攻打郝昭,架起云梯,云梯燃烧起来,梯上的人都被烧死,郝昭又用绳子系上石磨,掷击汉军的冲车,冲车被击毁。诸葛亮就又制做了百尺高的井字形木栏,以向城中射箭,用土块填塞护城的壕沟,想直接攀登城墙;郝昭又在城内筑志一道城墙。诸葛亮又挖地道,想从地道进入城里,郝昭又在城内挖横向地道进行拦截。昼夜攻守相持了二十多天,诸葛亮仍无法攻下,此时曹真派遣费曜领援军到来,诸葛亮唯有退军。

网络配图

也许这里面有陈仓地势狭窄,每次诸葛亮只能派一两千兵马去攻城,不可能三万大军同时压上去打,而郝昭却可以居高临下的实施他的防御计划。在地利上诸葛亮就失去了先机。可是一千能守三万军,而且还是诸葛亮亲自带队,还用上了他发明的新东西,依然没能拿下,而且郝昭的守城的本事是绝对一流的。

在王应麟的《玉海》还有一段记载,说的是:“昭逝。亮得知,赏三军,与诸将曰:‘前有嘉卒,后有昭亡。实天不亡我大汉也。

没想到诸葛亮竟然将郝昭提升与郭嘉并列,是被郝昭打怕了呢,还是别的原因?

标签: 郝昭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弟弟为何与人同时坠河 却拒绝施救?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

    诸葛诞字公休,琅邪阳都(今山东沂水南)人,和两位族兄一样,都是西汉名臣诸葛丰的后人。诸葛诞起初以尚书郎当了为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令,相较于两位族兄而言,他出仕的时间比较晚。《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裴注引《魏氏春秋》记载了诸葛诞刚刚出仕任尚书郎(入尚书台(宫廷内皇帝秘书机关)满一年称为尚书郎)时与尚

  • 与诸葛亮齐名庞统悲惨命运的背后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庞统

    三国时期庞统与诸葛亮齐名,诸葛亮号卧龙,庞统好凤雏。诸葛亮想必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他的《隆中对》、《出师表》,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后人称之为武侯。而庞统呢,虽然是与诸葛亮齐名,但比起孔明来,实在是差得太多了。网络配图为什么雏凤庞统会如此地不堪一击,命丧落凤坡?难道真的是庞统虚有其名,像金庸笔下的南慕

  • 诸葛亮的背景有多强大刘备为什么要请他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刘备

    徐庶因母亲被曹操所挟制,不得不辞别刘备,投入曹操账下。临行前徐庶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三国演义将这件事进行了艺术加工,为诸葛亮的出场进行了很多铺垫。尽管如此,三顾茅庐这个故事还是真实存在的。但问题就在于,刘备为什么那么相信徐庶的话,坚信诸葛亮是个奇才?网络配图要知道诸葛亮当时已经26岁了,且没有工作经

  • 诸葛亮身世之谜!诸葛亮随身携带的羽扇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手摇羽扇,头戴纶巾,实在是潇洒至极!羽诸葛亮的羽扇,可谓是与他形影不离。那么,大家还知道他手里的这把羽扇的来历吗?不知道的话,让小编讲给你听。网络配图无论春夏秋冬,诸葛亮是手不离扇,扇不离手。由此,几千年来诸葛亮手摇羽扇的形象深入人心。

  • 法正:诸葛亮唯一不敢惹的蜀国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法正

    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奏章中,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绩评价极高,认为诸葛亮治理蜀国时:“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达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的完美程度。法正是谁?网络配图法正(176

  • 为何说一个选择注定了诸葛亮的悲剧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

    审势,这是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所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判断能力。所以,李卓吾先生在评点《三国演义》这部书时,在孔明知其不久人世,禳星祷告,以求不死时,评曰:“谁云孔明胸中有定见哉?不惟国事不识天时,亦且身事不知天命,祷星祈命,岂有识者之所为哉?”网络配图当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三顾茅庐时,途遇司马徽,水

  • 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是考验还是故意刁难?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出山前,刘备就曾三顾茅庐,诸葛亮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名声却因此大造。小说、影视剧对于诸葛亮的神化,加上诸葛亮的出场如此有亮点,所以诸葛亮是三国的主角,风头胜过刘备、曹操、孙权一众君王也不过分。但是随着大家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更加的客观,诸葛亮的很多让人觉得十分厉害的事迹,都让人觉得掺杂着

  • 李世民四顾茅庐,为了这个不如诸葛亮的狂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太宗

    诸葛亮躬耕南亩,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是因 诸葛亮是卧龙,得之可安天下。虽然安天下最后只是空想,但那是因为诸葛亮死得早,刘备死得也早 而且没留下一个有出息的儿子。李世民也曾经留下过三顾茅庐的佳话,连续四次极力邀请一个人出山,可以说是四顾茅庐。李世民能力超过刘备是毋庸置疑的,那么这个让李世民四顾茅庐的

  • 诸葛亮的接班人 并不是姜维而是这个强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多如那天空中浩瀚的星河,蒋琬比起那些星光四射的豪杰们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但是这位确实,诸葛孔明经典的接班人,在三国后期的蜀国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诸葛亮死后官至大司马的蒋琬总揽军政大权,这是蜀汉无可争议的枢纽人物。网络配图公元243年蒋琬屯兵,伺机北伐凉州,死于此。如今绵阳的西山之

  • 聪明一世的诸葛亮 为什么始终都斗不过这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的的聪明才智不仅仅是在三国甚至在历史上都是公认的。至今对一个聪明人的形容还是习惯用“赛诸葛”的形容词。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最终还是输在了司马懿的手上,可是从以往的经历来看,诸葛亮曾经上演空城计还有死诸葛等等把戏,一次次的战胜了司马懿,可见诸葛亮在某些程度比司马懿更胜一筹,但是关键还是输了,这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