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与诸葛亮齐名庞统悲惨命运的背后的真相

与诸葛亮齐名庞统悲惨命运的背后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62 更新时间:2024/4/13 16:37:32

三国时期庞统诸葛亮齐名,诸葛亮号卧龙,庞统好凤雏。诸葛亮想必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他的《隆中对》、《出师表》,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后人称之为武侯。而庞统呢,虽然是与诸葛亮齐名,但比起孔明来,实在是差得太多了。

网络配图

为什么雏凤庞统会如此地不堪一击,命丧落凤坡?难道真的是庞统虚有其名,像金庸笔下的南慕容一样?

三国中的谋士很多,但徐庶、诸葛亮和庞统三人关系不一般,他们是同门校友的集团关系。在讨论谋士才能时,存在时间差、空间差和阴阳差三点。

在时间差上,高手往往更沉得住气,眼界更高,所以出山时间也会更晚,而三国中出场先后上,依次为徐、诸、庞。在空间差上,表现为大局观,管理和控制的能力,所以会有十里之才、百里之才、千里之才的说法,而他们的军功也是这样,徐庶取得了樊城,诸葛亮取得荆州,庞统取得西川。而所谓阴阳差,则是在阴谋和阳谋的运用上,阳谋在于攻人,而阴谋在于攻心,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的成就远远高于徐庶和庞统的原因。

网络配图

庞统开始时,先进入曹操阵容,配合诸葛亮和周瑜的火攻计谋;其次进入孙权的阵容,冲撞孙权,只为前往刘备那边。庞统见刘备时,身上是有诸葛亮的推荐信的,但他更想用自己的实力说话,而随后被封为副军师。

认真看三国的人会发现,诸葛亮基本上没有请人或者求人,那他为什么要请庞统出山呢?因为当时西川一直拿不下,其实主要是刘备的假仁义在作怪,让诸葛亮束手束脚,不知道如何两全其美。而庞统一来,西川之事就有了进展,尤其是他还提出了上中下三条计谋。

网络配图

对于庞统的才能,诸葛亮心里是清楚的,也就会像周瑜一样有些嫉妒,所以在刘备要进军时,说什么夜观天象,此行凶大于吉。而迷信的刘备,心里本来就不想背上夺取宗亲地盘的骂名,所以一直在拖延。

诸葛亮的意思和刘备的小心思,庞统怎么会不知道呢?但信奉阳谋的他,始终对假仁义的刘备忠诚,而这也就造成了庞统为了给刘备一个出师有名的借口,选择了落凤坡这个葬身之地。

标签: 庞统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的背景有多强大刘备为什么要请他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刘备

    徐庶因母亲被曹操所挟制,不得不辞别刘备,投入曹操账下。临行前徐庶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三国演义将这件事进行了艺术加工,为诸葛亮的出场进行了很多铺垫。尽管如此,三顾茅庐这个故事还是真实存在的。但问题就在于,刘备为什么那么相信徐庶的话,坚信诸葛亮是个奇才?网络配图要知道诸葛亮当时已经26岁了,且没有工作经

  • 诸葛亮身世之谜!诸葛亮随身携带的羽扇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手摇羽扇,头戴纶巾,实在是潇洒至极!羽诸葛亮的羽扇,可谓是与他形影不离。那么,大家还知道他手里的这把羽扇的来历吗?不知道的话,让小编讲给你听。网络配图无论春夏秋冬,诸葛亮是手不离扇,扇不离手。由此,几千年来诸葛亮手摇羽扇的形象深入人心。

  • 法正:诸葛亮唯一不敢惹的蜀国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法正

    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奏章中,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绩评价极高,认为诸葛亮治理蜀国时:“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达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的完美程度。法正是谁?网络配图法正(176

  • 为何说一个选择注定了诸葛亮的悲剧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

    审势,这是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所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判断能力。所以,李卓吾先生在评点《三国演义》这部书时,在孔明知其不久人世,禳星祷告,以求不死时,评曰:“谁云孔明胸中有定见哉?不惟国事不识天时,亦且身事不知天命,祷星祈命,岂有识者之所为哉?”网络配图当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三顾茅庐时,途遇司马徽,水

  • 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是考验还是故意刁难?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出山前,刘备就曾三顾茅庐,诸葛亮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名声却因此大造。小说、影视剧对于诸葛亮的神化,加上诸葛亮的出场如此有亮点,所以诸葛亮是三国的主角,风头胜过刘备、曹操、孙权一众君王也不过分。但是随着大家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更加的客观,诸葛亮的很多让人觉得十分厉害的事迹,都让人觉得掺杂着

  • 李世民四顾茅庐,为了这个不如诸葛亮的狂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太宗

    诸葛亮躬耕南亩,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是因 诸葛亮是卧龙,得之可安天下。虽然安天下最后只是空想,但那是因为诸葛亮死得早,刘备死得也早 而且没留下一个有出息的儿子。李世民也曾经留下过三顾茅庐的佳话,连续四次极力邀请一个人出山,可以说是四顾茅庐。李世民能力超过刘备是毋庸置疑的,那么这个让李世民四顾茅庐的

  • 诸葛亮的接班人 并不是姜维而是这个强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多如那天空中浩瀚的星河,蒋琬比起那些星光四射的豪杰们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但是这位确实,诸葛孔明经典的接班人,在三国后期的蜀国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诸葛亮死后官至大司马的蒋琬总揽军政大权,这是蜀汉无可争议的枢纽人物。网络配图公元243年蒋琬屯兵,伺机北伐凉州,死于此。如今绵阳的西山之

  • 聪明一世的诸葛亮 为什么始终都斗不过这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的的聪明才智不仅仅是在三国甚至在历史上都是公认的。至今对一个聪明人的形容还是习惯用“赛诸葛”的形容词。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最终还是输在了司马懿的手上,可是从以往的经历来看,诸葛亮曾经上演空城计还有死诸葛等等把戏,一次次的战胜了司马懿,可见诸葛亮在某些程度比司马懿更胜一筹,但是关键还是输了,这到底

  • 名相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竟然是抢刘备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

    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根本就不曾火烧博望坡。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载:火烧博望坡一事发生在汉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而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时,却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火烧博望坡之时,孔明尚在隆中高卧,岂能去新野指挥军队火烧博望坡呢?网络配图那么,真正火烧博望坡的指挥官是谁呢?是刘

  • 诸葛亮临终拿出一枚钉子为蜀汉续了29年的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和司马懿相遇,实在是太精彩了,二人一旦彼此错过,那么三国就少了一大亮点。司马懿能够算准诸葛亮时日不多,耐心耗他至死;诸葛亮能够算准司马懿一旦知道他死,蜀军撤退时,会趁机发动进攻,就精心做好了一切,让自己死了还能对付司马懿。蜀汉部队秘不发丧,悄然拔营撤退。司马懿得报,本该趁乱追击,可是贼汉会看家